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户的娇妻-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秋娘那个白眼狼!!”
  围在土炕旁的俞家父子三人,眼见俞母在昏睡了一天一夜后,终于醒转了过来,结果还来不及说一句关怀的话,就听俞母张嘴就骂。
  俞家父子仨:………………
  甭说原本就不善言辞的俞父和俞家老三了,就连惯常在先生同窗之中长袖善舞的俞承嗣也被噎住了。因着先前俞母始终憋着没开口,所以秋娘将她拒之门外一事如今还是秘密。
  当然,很快就不是了。
  尽管俞母浑身瘫软无力,甚至连开口说话都显得格外得费劲,可她依旧坚强的将那一日发生的事儿,尽数说了出来。其实,不光全说了,在很多地方,她还忍不住添了好些个主观的想法。
  譬如,明明开头说的还比较客观,一提到她看到俞承嗣病得只剩下一口气时,就忍不住泪眼婆娑,边哭边说自己当时有多担心有多害怕。
  “……承嗣,娘这心里揪着疼,我只恨不得替你受这罪啊!承嗣!”
  再譬如,她都已经下定决心,想着哪怕是跪下来给秋娘磕头都成,只要秋娘愿意借大夫给她,之前那些是是非非她都愿意彻底了了,可结果呢?
  “那个白眼狼!俞秋娘她就是个白眼狼啊!!我最后悔的,就是当初不该生下她。就算生下来了,我也应该立马把她溺死在尿盆里!我都在外头给她跪下了,她说,不见……不见啊!!”
  俞母是真的受不了,哪怕事情已经过了半个月,那一日发生的事儿依旧历历在目。甚至只要一回想起来,她的心里就忍不住窜起一捧熊熊烈火,总觉得要是不发出来,迟早有一日会烧死自己。
  怎么会那么狠呢?哪怕不是自家人,人命关天的事儿,就不能拉拔一把?俞母深以为,今个儿哪怕是随便村里哪户人家出了事儿,她都会伸手帮一把的。怎么能见死不救呢?多心狠才能眼睁睁的看着人家去死呢?
  若说在那一日之前,秋娘仅仅是得罪了俞母,气得她只恨不得今生都不来往。
  然而,从那一日以后,俞母的想法就变了。别说惯会气人的俞家老二,和出嫁以后就几乎见不着面的秋娘了,就算再加上跟她结了仇以至于老死不相往来的俞三叔三婶好了,都没秋娘一个人能耐。
  若是此时此刻,秋娘就在眼前,俞母绝对会将她剥皮拆骨、喝血吃肉!!
  “承嗣他爹,咱们就当只生了一个闺女。她俞秋娘……早就死了!”仿佛是太生气了,俞母愣是一口气没提上来,两眼一翻再度晕了过去。
  一旁的俞承嗣吓得赶紧去掐他娘的人中,等俞母再度幽幽的醒来后,俞父只忙不迭的发誓:“咱不认了,咱没俞秋娘这个闺女,咱就她出嫁那一日就死了!”
  “对对,她俞秋娘早就死了,前年腊月初三就死了!”俞承嗣身子骨其实也没复原,这会儿早已被吓得面无人色,只一个劲儿的附和着。这亲娘跟亲妹子本就没法相提并论,更别提他娘为了他差点儿赔上小命,他能咋样?当然是无条件的站在他娘这一边了。
  这时,俞父也重重的点着头:“对,俞秋娘死了,她死了!”
  她死了,死在了前年腊月初三出嫁那一日,至于平安镇石家二太太,跟他们老俞家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从今往后,老俞家只有三儿一女。
  嗯,就是这样。
  好不容易哭诉完了秋娘对自己的恶行,俞母又提起了她的二儿子和大闺女。那草药虽然是俞家老二送来的,可她这会儿也记起来了,老二说的是他和妹夫去采的。再一想,展易那清冷的性子肯定不会主动干这事儿,那就是满娘让他去的。这么一算,二儿子和大闺女都还是很有良心的。
  尤其跟俞秋娘那个白眼狼比起来!!
  远在小青山深处的俞家老二和俞小满,万万不会想到,只是无意中的一个行为,彻底改变了他们在俞母心目的位置。当然,其实也没改变多少,俞承嗣仍是俞母的心头肉,其次则是俞家老二,再然后就轮到俞小满了。
  而俞家老三,尽管他的地位在俞母心中一降再降,可因着他打小脑子就缺根筋,哪怕俞母再怎么不疼他,却多少还是会可怜他的。
  他傻啊!这要是当娘的都不可怜下他,还不早晚得叫人欺负死?
  对了!
  俞母似乎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儿,艰难的伸出手,拽住了俞承嗣的衣袖,哆嗦着嘴唇道:“承嗣……你是个好的,你们兄弟姐妹里头,娘最放心的是你,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三弟。你记住,等将来中了举人,第一件事儿就是先给你三弟说一门亲事,不然娘死都不能瞑目。你、你答应娘!”
  见她这般,俞承嗣暗叫不妙。
  其实,光是答应照顾弟弟,那就不叫个事儿。别说俞家老三从来也不曾得罪过他,哪怕是那个混账老二好了,看在这回救了他一命的份上,他也绝对会善待的。叫他不安的是,俞母这副模样,简直就跟是留临终遗言一般……
  “好,阿娘您说什么都好,儿子全都答应您!”都到了这个份上,俞承嗣也没别的好说了,只重重的点头答应下来。
  按说,俞母的身子骨还算是不错的,可谁叫前段时日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儿呢?又是着急上火,又是疲惫心累,甚至还中了暑。再有就是,她当初瞒下了脚伤的事儿,本以为也没啥大不了的,毕竟只是皮外伤又不曾伤筋动骨的。问题是,天气太热了,她那会儿仅仅是拿水洗干净了脚,既没有上药也不曾包扎,以至于等她晕倒被急急送回来后,请行脚大夫看诊后,才愕然发现脚底都发炎流脓了。
  连累带伤的不说,在府城陪考的那几日里,她也不曾好生吃喝。这先前还有一口撑着,结果等俞承嗣从考场出来后,那口气一下子就泄掉了,可不就是彻底病了吗?
  而俞承嗣在俞母醒来后,往镇上去了一趟,他是去拿钱的,也是到了这一刻,他才知晓原来家里真的已经一穷二白了。拿了钱后,他又央求岳家舅兄帮着寻了个靠谱的大夫,毕竟乡下那头行脚大夫的本事可想而知。等请到了大夫后,他才带着大夫再度回到了上河村自家。
  彼时,俞母已经烧起来了,好在俞承嗣请来的大夫仔细问诊后,确定她并非得了疫病,不然真的就要安排后事了。可就算不是疫病,俞母这病也是来势汹汹,大夫开了方子,只叮嘱先吃两天,等过两天他再来看看,到时候另行改方子。
  俞母几十年都不曾病过,这一病却真的是往鬼门关走了一趟。又因着家里一群大老爷们,她病倒了,整个家都没人操持。
  事实上,在她跑去县城找俞承嗣,后来又去府城陪考的那段时日,俞父和俞家老三就差点儿没把自个儿交代了,得亏俞大伯娘发现了不对,带着俩儿媳妇儿过来帮衬了一把。如今见俞母又一病不起,大伯娘索性就搬到了俞母这屋,昼夜不离的照顾她。
  至于俞父等人,那是完全靠不住的,只老老实实的听俞大伯娘的吩咐形式。
  只这般,过了两三日,俞母才有了少许的好转,而俞大伯娘是个能耐的,逮着俞母醒转的机会,不停的叨叨着:“二弟妹啊,你可要赶紧好起来。不然等承嗣中举了,你这样还咋跟着享福呢?你想想,要是你成了举人老爷的娘,那不是可以过上顿顿吃肉的好日子了吗?叫承嗣给你扯布做新衣裳,再给你买两个小丫鬟,左右不离的伺候你,还有那啥……嗯,反正你赶紧好起来,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其实,关于俞承嗣能否中举一事,村子里几乎一面倒的认为不可能,包括俞大伯娘。
  就算对于科举一事不大了解,这俞承嗣考个秀才连考好多年这事儿,村里人总是清楚的。秀才公起码在他们县里少说也有几十上百个,可举人老爷呢?反正他们是没听说过。
  可俞承嗣能否中举是一回事儿,俞母病得那么严重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哪怕心底里再怎么觉得这事儿不靠谱,也没人会这般没眼力劲儿的瞎嚷嚷。就说俞大伯娘好了,她完全不信,可看在妯娌多年的份上,加上俞承嗣年初才刚给她小闺女说了一门好亲,哪怕昧着良心好了,也得先将人稳住啊!
  俞大伯娘并不知晓,就因为她反反复复叨逼的这几句话,却让俞母真正将她放在了心上,只觉得她这人虽然抠门小气、眼皮子浅、爱占小便宜……咳咳,可本性还是不错的。
  因着这事儿,俞母在往后多年里帮了她很多忙,当然那就是后话了。
  兴许是老天爷眷顾,哪怕俞母一直断断续续的发着烧,可她还是咬牙熬了过来。不过,最终让她彻底好转的,既不是大夫开的药,也不是俞大伯娘的絮絮叨叨,而是……
  俞承嗣中举了。
  他真的中了啊!
  谁能想到呢?!
  谁也想不到啊!!!!!!
  可以说,除了俞母以外,哪个也没真的将俞承嗣那话放在心上过,不是不信任,而是下意识的觉得没那般容易。就连俞承嗣本人,也不过是在用不断重复的话语努力说服自己,你若问他有多少信心,只怕……
  随缘吧。
  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回科举乡试前夕,竟然闹出了疫病,因着时间隔得太近,以至于很多考生都选择了放弃。哪怕俞承嗣的学问水平离举人还差一大截,可他仍是成了最幸运的那一小波人。
  这叫啥来着?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俞承嗣的后福刚巧碰上了举人的尾巴,也就是“名落孙山”中的那个孙山……呃,他考了最后一名,榜尾。
  榜尾怎么了?只要能中举,能成为真正的举人老爷,谁会在乎名次?除非有幸成为榜首,不然名次什么的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结果出来后,俞承嗣也惊呆了。
  他是抱了希望的,毕竟连突发疫病这种事儿都叫他给碰上了,而且最关键的是,他原本都已经染病了,竟是叫一背篓不知道是啥玩意儿的草药给硬生生的救了回来。所以,希望肯定还是有的,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