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符当仙 作者:龙门飞絮-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拾兰在树上看到了梳理羽毛的蓝鸟,也看到了孙六空,他正用尾巴圈着蓝鸟的腿,身子团成一团,小爪子掩着眼睛,似乎正要醒来。
  见两只相处良好,拾兰放心了。
  下一瞬,孙六空在神识里说:“在我的窝做好之前,如果有危险,蓝鸟会带我飞的。”拾兰正感叹两只的友谊,孙六空下一句来了:“只要我把自己的零食给他吃就行。”
  拾兰疑惑道:“你不是吃灵兽丹的吗?什么时候吃零食了?你要吃什么?”
  孙六空仍旧掩着眼睛,停了一会儿才道:“反正是给他吃了,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
  拾兰无语了,这两只……
  看时间还早,就用萝莉面具变成个身着蓝色翻领外衣,用黑色皮毛发带束发的高个青年,上街去吃早点了。
  墨猴在头顶,替藏在翻领中的蓝鸟选餐:包子、花卷、油条、细点……
  拾兰只得一样样买了,再走到偏僻些的巷子里让蓝鸟吃。
  一顿早餐吃到日上三竿,拾兰催促几次,说还有事要做,蓝鸟才恋恋不舍地同意出发。
  路上,拾兰深深怀疑,东方书是不是被这只鸟吃怕了,才让她养的?
  快到地方的时候,拾兰又改成了游方郎中的样貌,调整了嗅觉,让蓝鸟带着孙六空飞去一边玩。
  转过了山路,远远地就看见王仲虎在茅屋前等着,白秀秀应该是在屋子里面。
  走近后,拾兰刚一拱手,还未说话,王仲虎就道:“多谢郎中了。我们决定了,不用劳烦郎中了。”
  拾兰皱眉道:“这是你的想法还是令夫人的想法?”
  白秀秀在屋中道:“谢谢郎中了。当家的都告诉我了。我已经嫁了他,他喜欢这味道,那我就留着这味道。”
  拾兰还想说话,白秀秀忽然哭道:“郎中,你走吧!多谢你为我费心了,我感激你一辈子!这事,你别管了!求你了!”
  话说到这份上,拾兰也不打算拿出那根银钗了,无言地转身,走了。
  听到,王仲虎进了屋,安慰白秀秀,白秀秀哭着,一会儿,又成了暧昧的喘息声,还不时带出一声哽咽……
  拾兰把装着雾气的光球收回,那团颜色诡异的雾气飘散开去,慢慢消散了。
  她头也不回地拿出飞帕升空,呼唤孙六空回来,辨了辨方向,向着翠山村飞去。
  快中秋了,娘也快要生了吧。
  【不知道说什么好,写得自己都难过了。】
  

第五十五章 凡人心
更新时间2014…8…20 9:10:21  字数:3467

 在飞帕上,拾兰寻思着任之初说的天灾。
  任之初和玉莹都是刚筑基的弟子,他们都被召回了,三才宫别的筑基弟子应该也会一起参与。也就是说,会是大灾难!
  拾兰的印象中,翠山村那里还算太平,偶尔旱一点,或者哪一年雨水多一点,都问题不大。
  倒是听村里的老人说过些大旱之年如何如何的事,当时只觉得是在讲故事骗小孩,可现在,忽然想起,那些话都清晰地浮现在耳边:“土地裂开两寸宽的口子”、“河水都干了,鱼都被晒干了”、“排队去山里的泉水那里接,一天只能接半桶水”、“颗粒无收”……
  不过,她离开翠羽山时,一路并没有觉得有干旱的样子,应该没事吧。
  问任之初的传讯符他也不回,是没事还是不好说?
  而且,三才宫用什么方法可以提前预知到有天灾?
  拾兰回想着看过的书中,关于水旱灾难的描述,控制着飞帕低飞,观察地面,尤其注意河流和田地、树木。
  再有两天就中秋节了,草木都有些秋意,有些田里正有农人忙着收秋。
  似乎一切正常啊。
  飞过了唐国和安国的边境,进入安国境内之后,越深入,拾兰越是皱眉:虽说她是向西北方向飞的,可这差别也太大了些吧?从高空看过去,枯黄的颜色占了多数,似乎一下子就成了深秋一样。
  真的是旱灾?
  拾兰让飞帕升高,几乎没有云层遮挡视线,她又用“眼”符篆增强视力,越来越大范围的景象映入眼帘。
  有绿色的区域自然无事,黑色的应该是河流湖泊,灰白色的就是人群聚集的地方了,缺水的地方是土黄色的。
  大部分的绿色,都分布在安国两条比较大的河流流经的区域。不过,越往下游,绿色范围越小。按方位判断,翠羽山周边,还都在绿色范围内。
  黄色的区域看起来不到绿色区域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全安国大约有六分之一的地方缺水。
  拾兰默默地在高空中停留着,蓝鸟和孙六空见她情绪不对,也都安静了。
  拿出和爷爷联络的牌子,拾兰输入灵气,想了想,写了几个字传过去:“爷爷在忙吗?是不是要有天灾了?”
  等了半刻钟,还不见回复,拾兰不再等,向着一处范围最大的黄色区域降落。
  一边降落,一边提着心:任之初说的是“将有天灾”,干旱是已经发生的了,还将发生什么事?
  降到离地大约三十丈的时候,已经能清晰地看到田地里的庄稼都干枯了,有些地方原来应该是水塘,地面被裂开的口子分割成网状,拾兰能看到几条凝固在泥土里的鱼,还有些似乎是挖出的河蚌留下的洞……
  附近的村子里只能看到几个行动不便的老人待在屋檐下,整个村子也像那几位老人一样安静,忧愁。
  拾兰刚才注意到有一处地方聚集着很多人,飞过去看的时候,才发现是一座小山的背阴面,有处正在渗水的石缝,沿着石头流下去,一滴一滴地落在下方的圆口大肚不到一尺高的罐子里。
  一位脸色愁苦的汉子站得最近,似乎是接满了,他先拿了个碗接着水,才用另一只手把接水的罐子提起来,又把碗放好。捧起罐子放平,慢慢转身,给离他最近的一位瘦小男子看了看,对方点头,他才把水倒进人家的桶里,晃了晃控干净。又回身盯着落下的水,看准时机,把碗拿起来,把罐子放回去。
  那瘦小男子就小心地提着盖起来的水桶走了。
  拾兰看到,倒出来的水很混,也不多,可能只有三四碗那么多。
  几十号男女老少,一个个面容憔悴,皮肤干枯,嘴唇干裂,或倚或坐或立,无力地排着队,拿着罐子、桶等容器等着接水。
  脸上,满是无望、茫然。
  这里,离刚才的村子,至少有十里路……
  拾兰忍不住眼泪模糊了眼睛,一时冲动很想要帮他们。
  待要行动,却想起玉莹的话,开始认真思考,怎么做才最有用。
  关于拾兰要做的事,她和玉莹讨论过。
  玉莹不能理解她为什么选择“降妖除魔”这种,很“入世”、“世俗”的道路。说修士是要追求自身境界与力量的提升,迟早是要飞升的。为什么不用处理琐事的时间去修炼呢?
  况且,拾兰太容易同情别人的处境了,比如那个被传流言的施平成,他的遭遇其实和拾兰并无多大关联——他自己选择了把经历的事情写出来,为自己换取利益,那也就应该接受随之而来的麻烦。
  不过,玉莹也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只要自己觉得对,就值得好好坚持下去。如果拾兰确实要去降妖除魔,希望她能谨慎从事,不要为了别人,把自己陷入险境,凡事三思而行。
  拾兰就是低头看到玉兰谨帕,想起玉莹说的“三思而行”,才止住了冲动出手的想法,认真考虑对策。
  拾兰承认自己太容易心软,不过,面对眼前的情景,即使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动容吧?
  她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爷爷捡回家的,任家对她有恩。翠山村接纳了外来的任家,平日里也多有照顾,对任家有恩,也就是对她有恩。
  除此之外,任李氏是个善良的妇人,拾兰耳濡目染,也是同情心十足。
  看到眼前的村民,她会想起翠山村的乡亲们,会设身处地感受他们的感觉,心中的难受无以言表:那浑浊的水,是救命的……
  如果没有帮助别人的能力,那么,感概就只能是感概;如果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又不是需要拿命来换那么严重,那何乐不为呢?
  眼前的村民,当下最需要的,是能喝到干净的水。
  拾兰最初的想法是用符篆凝聚出水,可这管得了今天管不了明天,她不可能一直在这里不走。
  那么,就要设法找到稳定的水源,最好的方案,是在村子附近有口井。
  拾兰快速地返回村子查看,发现原本在村子东西头各有一口井的,不过都已经干涸了,也都有淘井【注】的痕迹,新的痕迹大约有三尺。
  她动用神识去感应水灵力,发现东头的井底向下一丈就有水了,西头的要更深才有。那么,自然,选择东头的井了。
  她是土灵根,对土灵力的控制还是比较拿手的。
  为了方便,干脆悬浮在井中,控制着灵力把井底的土一层一层地揭起来,均匀地贴在井壁上,顺便加固。
  蓝鸟不喜欢封闭的环境,孙六空也不想下去,两只就留在上面玩了,孙六空不时趴在井口看看,蓝鸟还通过孙六空问她“是不是下面有宝贝?”
  干活的拾兰也觉得自己有点傻傻地,不过,还是要好好做完。
  也没花多久,就把井向下挖了两尺,湿润的泥土变成了泥浆,不过这也难不倒拾兰,把土和水分离,干净的水凝聚在一起变成一个水球停在一边。
  最后,看到有泉眼在咕嘟嘟冒水了,拾兰又向下挖了一尺才停手,看着井里慢慢增多的水,刚有些得意,抬眼看到井壁,有些傻眼了。
  她为了偷懒把挖出的土都贴在井壁了,虽然直上直下很圆很光滑,可是,内径有点小了,她的双臂张开,双手的指尖都只差一掌就触到井壁了……
  一边上升一边默默地在井壁上做出方便脚踩的窝,还叹了气:希望不会被村民当做见鬼了,不敢喝这井里的水吧。
  上到地面之后,拾兰撤掉对凝聚出的水球的控制,让它落在井里,然后喊了一嗓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