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嫁冠天下-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涌过来的衙差,都被人群死死地压在了后面。
  “别动,别动,”冉六站在高高的台子上,“谁说这里不能搭台子,谁来拆我就与他没完,状不准告,冤不能伸,戏还不准人唱不成?小爷今天还真不信那个邪了,抓人不是,将小爷一起抓了,大家一起进去做个伴,看看能不能填满你这大牢。”
  人群又是一阵叫好声,冉六跳下来走向李丞,脸上满是得意的神情。
  李丞不禁摇头:“你这是何必呢?”
  冉六笑道:“关键时刻不帮忙还算什么兄弟。顾珩不过就是被打了四十廷仗,小爷皮厚八十廷仗也打不死。”
  “胡说。”李丞不禁训斥却又拿冉六无可奈何。
  不一会儿功夫这混乱的场面就传去了宫中。
  江庸跪在地上:“天子脚下这样胡作非为成何体统,冉家这样纵容子弟有辱门风。”
  皇帝脸色渐渐变得难看。
  江庸悄悄松了口气,无论是谁,只要触犯了天子威仪,都一定不会有好结果,他们想要对付江家,这些花样还不够看:“都是微臣管束不严才会丢了皇上的颜面,请皇上发落微臣,这样一来他们就再也没有借口闹得京城不得安宁,更不会逼迫皇上为释空法师正名。”
  江庸整个人趴伏在了地上:“天子的威仪不容冒犯啊。”
  “将闹事的人都捉起来,”皇帝冷冷地道,“京兆府尹不是不肯动吗?那就让刑部去办……”
  皇帝话音刚落,内侍快步走进来:“皇上崔庆递牌子进来……”
  “好啊,”皇帝冷笑,“一个个都想要逼迫朕,他们本事不小。”
  内侍轻声道:“皇上您还是看看这牌子,这次的与往常的有些不同,”说着将那已经从中间裂开的牌子递了上去,“奴婢方才瞧了一眼,这仿佛是骁骑尉令,您当年御驾亲征,发下去十块令牌,说好只要选出来骑兵能够突围活着回来,便授予他们骁骑尉的官职,虽然那一仗大捷,只可惜十个人全都战死而且……尸骨无存,现在……这一块令牌回来了。”
  皇帝听得这话眼前一亮,立即向那令牌看去。


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我李家男儿
  江庸听到这些话,太阳穴就像针扎一样疼。
  两年前皇上突然出现在平卢,一心御驾亲征,却屡屡受挫,为了挽回颜面,皇上命身边的骑兵前往突袭。
  这些骑兵是皇上一手训练出来,皇上为此设立骁骑营,将来这些人上了战场便是他的左膀右臂。
  只要突袭成功凡是活着回来的人,一律被封为“骁骑尉”,只可惜那些骑兵全都殉国,皇上能打赢此仗全都是因为他们。
  皇上常常会提起这件事,现在怎么那骁骑尉的牌子倒现在出现了,崔家到底在搞什么鬼。
  江庸道:“皇上,此事有蹊跷,不如先让微臣去问一问。”
  只要提起打仗就等于戳中了皇上心思,皇上最喜欢的就是领兵四处征战,常常感叹自己没有生在太祖时,若是能做一个开国将军他就心满意足了。
  江庸不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被人左右皇帝的情绪。
  可是显然现在阻止已经晚了。
  “传崔庆,”皇帝道,“朕要问问他这牌子哪里来的,朕的骁骑尉在哪里。”
  内侍应了一声,立即去通传。
  不一会儿功夫崔庆站在大殿上行礼。
  皇帝握紧了那破旧的令牌:“崔卿为何送上这令牌。”
  崔庆低头道:“当年圣上御驾亲征,麾下骑兵立下赫赫战功,只可惜没有机会封赏他们。”
  皇帝目光微沉:“那些将士为武朝立下汗马功劳。”
  崔庆接着道:“圣上曾让我父亲四处寻找那些将领的下落,最终发现他们都战死了,”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其实我父亲并没有据实禀告,还有一个人活着,如果没有他,就不会偷袭成功,为我军争得先机。”
  皇帝站起身:“他人在哪里?为什么这些年不回京面见朕。”
  崔庆躬身道:“请皇上传他觐见一问便知。”
  崔庆话音刚落江庸便接口:“那些将领都的尸身都已经找到安葬,皇上也抚恤了他们的家人,怎么可能还有人在世,你说的那个活下来的人是谁?”
  崔庆没有抬头:“当着江大人的面,崔庆不敢犯下欺君之罪,否则只怕尸骨无存。”
  “好了,”皇帝道,“就将人传进来,是非对错朕自有评断。”
  这件事显然已经激起了皇帝的兴趣。
  皇帝把弄着手中的令牌,仔细地看过去就会发现这令牌边缘缺了一块,仿佛是被箭矢撞击之后形成的,可以想到贴身戴着这令牌的人会是什么结果,只怕那箭矢的其余部分已经陷入他的皮肉之中。
  这人还活着?那可真是让人惊奇。
  思量间,只听内侍传报一声,立即有人被带了进来。
  皇帝也抬起了眼睛,那人身材高大挺拔,穿着一件普普通通的长袍,立于江庸等人身边却依旧十分的出挑,虽然年纪尚轻,眉宇之间却透出一股端凝的气势,他撩开袍子行礼,整个人不卑不亢,颇有些沉稳自信的大将之风。
  多少子弟在疆场上建功立业,没有性命相搏,哪里来的赫赫军功,如果没有他们,如今的盛世将会毁于朝夕。
  是否曾在军中厮杀,面对过生死,只要一眼便能看出来。
  这张陌生的面孔虽然让皇帝十分失望,这显然并不是皇帝一手培养起来的骑兵将领,不过皇帝并没有失去好奇之心:“你是谁?并非是朕的骁骑尉。”
  李雍神色自若,沉声道:“微臣太原李文昭长子李雍。”
  原来他就是那个李雍,那个将崔庆送出了平卢的人,皇帝微微挑起眉毛,已经知道为什么崔庆引荐李雍前来。
  皇帝冷冷地道:“这是欺君之罪。”
  “并非欺君,”李雍道,“当年皇上命骑兵将领破百济战局,十人带领百余兵马前往攻城,只有骑兵大胜,引得敌军回防,武朝兵马才可能脱困,却没想到临行之前有人退缩,崔将军为了稳住局面私自杀一人,又恐引起混乱,于是便让微臣充当骁骑将军,与众人一起前往百济。
  征战那日,骁骑将军宋祯发现端倪却将骁骑尉令牌给微臣,告诉微臣若是能枭首敌军将领,便为微臣请功,将来加入骁骑营,为圣上效命。我们到了百济城下,才发现斥候探知的军情有误,百济城内有守军一千余人,我们可以绕路离开百济回到军营,此时得知圣上大军已经与敌军相遇,双方浴血奋战,损失惨重,军中补给也被敌军切断。既然已经无路可退,不如放手一搏,二百人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攻城,几番生死相搏,最终攻入城内,与敌军厮杀,几乎全军阵亡。”
  这些话说出来又唤起了皇帝的记忆,若不是他的骁骑营,还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江庸一阵心跳,他万万没有想到,李雍还会有这样的军功。
  崔庆道:“李雍乃是我父亲爱将,父亲上奏朝廷的折子里已经为李雍请功,如果父亲没有战死,李雍已经在勋官名录上……”
  “这不过是一家之言,”江庸打断崔庆的话,“皇上明鉴,只要找到骁骑尉的令牌,再编出一番说辞,军功自然就落在了他身上。”
  “是否立了军功微臣说了不算,”李雍看向江庸,黝黑的眼眸中闪烁着寒光,“江家也有武将在京,江大人可以让他们前来向我验看。”
  李雍微微抬起头,站在大殿中如同阵前那勒缰驻马的将军,竟然让江庸感觉到迎面而来的一股压迫的感觉。
  李雍道:“征战沙场的将士,都用血洗过甲胄,想要问军功不如就问手中那杀敌的利刃。”
  江庸捏住了手,江家人才济济,怎么可能怕一个孺子,只是这一刻李雍俯视着他,面容凛然的模样,让他额头上沁出了汗液。
  江庸道:“两年前你为何不向圣上禀明实情,如今前来分明就是……”
  李雍微微一笑,神情十分坦然:“此前身在军营,只要报效朝廷,而今自然要护着家中老小,”说着他再度跪下来,“家中妻室都已经入狱,微臣身为人夫,不要说进宫面圣,便是舍命相搏也是应当。”


第一百六十五章 谁敢来战
  大殿上一片静寂,江庸悄悄地看着皇帝,李雍拿不出什么真凭实据,只要皇帝不予采信,那些事都会烟消云散。
  可是他从心里知晓皇帝不会这样做,皇帝最喜欢看的就是一声令下,臣子舍命相搏。百济城一战一直都让皇帝引以为傲。
  李雍虽然不是骁骑尉,却被宋祯认可,最终拿了骁骑尉的令牌。
  皇帝的威信不但不会因此折损,反而大大增加,将来运筹帷幄战事,更会让人信心倍增。
  “既然如此,”皇帝道,“我就给你机会证明。”
  江庸的心顿时沉下来,他不想给李雍这个机会,当时他们八百骑兵追杀崔庆,李雍在受伤的情形下,仍旧让崔庆脱离险境,他们的骑兵也由此折损百人,要不是为了遮掩崔庆的行踪,李雍也不会中了圈套。
  当日他就该让人果断杀了李雍,也就不会有今日的风波。
  “江卿,”皇帝目光落在江庸身上,“这些年江家也有不少的青年才俊,军功五转者四,四转者三,三转以下该有七八人吧?”
  这话说得江庸心中一凛,每次封赏皇上仿佛都是随意而为,没想到却记得这样清楚,可见皇上还是在防备着江家。
  江庸立即躬身:“是,只不过他们大多都在河东道和平卢。”
  皇帝思量片刻:“江池和江澹兄弟都在京中任职,就让他们来吧!”
  江池在大理寺审案,江澹任职兵部,两个人都是江家后进弟子中的佼佼者,而且他们都年长于李雍,不管是在军中还是在战场上都有足够的经验。可他还是觉得不太稳妥,只要江家子弟出面,他就希望一击必中。
  李雍死了,江家就会更上一层楼。
  想到这里,江庸准备再为江家子弟争得些许先机:“皇上,江澹征战时伤及了根本,才会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