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年代淘金记-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姨带着点惆怅,“家里就剩这点东西了,没法子,肚子要紧,也只能拿出来换粮食了。”
  民国时期中央银行做为储备用的金条,分为两种,大黄鱼和小黄鱼。大黄鱼有几种规格,小黄鱼只有一种,一两一个的金条,都被称为小黄鱼。
  这个一两是指一市两,换算成今天大约是31克。上头有小黄鱼的编号和成色,成色是991。0这倒是比叶悠悠想像中要好一些。
  “阿姨,既然是这种成色的,我就不跟您还价了,就按十块钱一克,一共是310块钱。您自己说要多少粮食合适,我们好准备。”
  叶悠悠一看是官方出的小黄鱼,忐忑的心就放下了。要是阿姨拿个民间铸的金砣子来,她还真不知道该怎么算。
  “我想都要精细粮,你看可以吗?”阿姨既然把家里最后的压箱底都拿出来了,当然就想利益最大化。
  精细粮可是硬通货,拿去换钱换粗粮都嘎嘎方便。比单单用小黄鱼换了钱再去买粮食,划算得多了。
  “行,这十斤面粉您拿着,再给您准备二百斤大米或是二百斤面粉,您看呢?”反正她的东西都是从淘宝来的,一斤二斤的事就不必抠了。
  “要面粉,面粉行吗?”面粉的黑市价,每斤比大米贵上两毛呢。赶上过年的时候,面粉在黑市能卖到一块七八一斤。
  “行,那您等着,我一会儿就来。”叶悠悠跟她谈好了,出去绕了一圈回来,就看她站在门口张望。叶悠悠在街角冲她招手,她立刻就推着板车过来,看到地上的两个大口袋,用手掂了掂就知道差不离。
  把手里的小盒塞给叶悠悠,两边验完货,警惕的看看周围,各走各路,
  一次得手,叶悠悠尝到了甜头,又往竹林钻了几回,可惜再没有人能拿出小黄鱼。只有一个大娘,拿了一对金耳环出来,叶悠悠没法验成色,按银行的收购价给她算,然后同样是拿面粉换了回来。
  还剩下几斤面粉,叶悠悠背了回去,对姥姥说是她在黑市买的。
  “难怪半天不回来,竟然摸到黑市去了,你这丫头胆子太大了。以后可不敢这么干,要是被抓到,是要坐牢的。”王桂花想打她一下,又舍不得下手,最后只能在她额头上点了一下,叫她保证,再也不许去。
  “我保证,再也不去清水镇的黑市,好了吧,姥姥别生气了。咱们回去包饺子吃,好不好。”
  不去清水镇,还可以去市里省里嘛,叶悠悠刚才也想过了,清水镇只有这么大,如果来的太多,容易被有心人盯上。况且一个镇上能有多少人藏着金子,为了这么点量暴露自己,不划算。
  “行,包饺子。”王桂花看看面粉,也忍不住叹气,“这面粉可真好,粮油店供应的一级面粉,怕都没有这个好。”
  叶悠悠心虚的笑了,“是吧,听说是从省城搞到的。”
  “那难怪了,咱们这儿可没有这么好的东西。”祖孙俩说说笑笑,等到了村里赶车的大叔。
  等回了村,王桂花就张罗着包饺子,当然是没有肉的,剁了白菜馅,叶悠悠趁着姥姥不注意,从淘宝买了一壶油,倒出来一碗。用油一拌,就是白菜馅,闻着也香的不得了。
  等一锅饺子煮熟,一只只白白胖胖象小猪一样浮起来的时候,叶悠悠馋的口水都快掉下来了。
  手工擀的饺子皮,即劲道又有嚼劲,吃着弹牙。一咬下去,白菜的清香完美的爆炸在舌尖,足够的油水压下属于青菜的涩意,只剩下甜香的味道。
  辛墨浓回来的时候,王桂花给他盛上一大碗饺子,他接下默默吃了一只,就迅速将一碗吃下肚,半点也不嫌烫。
  “再来一碗。”王桂花让他自己去煮。
  “够了。”辛墨浓知道自己交了多少粮食,现在又是什么样的生活水平,这一碗饺子绝对属于超过标准的奢侈,他那儿好意思多吃。
  为了避免互相客气,辛墨浓迅速转移了话题,“我看到了课本,二妞是打算读书吗?”
  “小辛哥哥可以教我吗?”叶悠悠顺着竿子,爬的飞快。
  “好啊。”辛墨浓翻看了一下课本,他正好提了建议开识字班。当老师之前,他总要练练手,小丫头的提议,倒成了两全其美的事。
  王桂花冲了一杯糖水递给外孙女,“以前的人拜师是要磕头的,现在新社会不讲究那些老规矩了,就敬杯茶吧。”
  “辛老师喝茶。”叶悠悠递上糖水,恭敬的鞠了一躬。
  辛墨浓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接过来一口喝下,温和道:“那就从现在开始吧。”
  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就在院子里,翻开了课本,一个教一个学,很快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王桂花就坐在他们身后屋子延伸出来的台阶上,一边纳着鞋底,一边不时抬头看他们一眼,眼角眉梢全是笑意。
  几天之后,黑色的布鞋做好了,王桂花又亲手给外孙女做了裤子和短袖衬衣。
  柳满红过来接女儿时,正好看到她正在试穿新衣服。
  “咱二妞真好看。”人要衣装马要鞍,女儿本来就生的美,这一打扮,就更出挑了。
  叶悠悠本来挺高兴的,一抬头,看到柳满红眉角上一个拳头大的青紫,顿时让她冷了脸。
  “妈,这是怎么回事?”
  “搭厨房的时候磕到的,家里安置好了,快收拾收拾,咱回家。”柳满红躲避了女儿的目光。
  没什么可收拾的,一身新衣裳已经穿在了叶悠悠的身上,旧衣裳洗干净打好补丁,鞋子也修补好洗晒干净,放到了背篓里。小黄鱼当然是收进淘宝的仓库里,不会让任何人瞧见。剩下的就是那堆书和文具。
  柳满红将课本背到自己身上,牵了女儿跟王桂花告辞。
  “你们去吧,要是那边实在过不下去,就记得回娘家,这里总有你们一口饭吃。你带来的粮食,带回去吧,我这儿不差粮食。”
  “送给姥姥就是姥姥的,哪儿有拿回去的道理。我还没有跟小辛哥哥告别,也没来得及谢谢他教我,姥姥记得跟他说。”
  “放心吧,姥姥会跟他说的。把馒头带上,一会儿回去晚了,省得再开火做饭。”姥姥蒸好的六个馒头,拿布一包,放到了外孙女的背篓里。
  路上柳满红异常的沉默,叶悠悠主动握住她的手,“妈妈,是不是分家很不顺利。”
  何止是不顺利,他们屋子里,连块床板都没给他们留,被褥都抱的一床不剩。最可气的是叶贵还一直说算了,不要和爹妈计较。后头的事都被她妈猜着了,一颗粮食都不分给他们,家里的东西统统不许带走,还逼着要让他们把五十块钱十五斤粮食立刻还上。
  这几天,她发了疯一样堵到叶家的大门,不说清楚,谁也不许去上工,她的额头就是那个时候被老太太推了一把磕到了石头上伤到的。
  村里见闹得太厉害,才出面帮着劝和。他们的床和被子被抱回来,又分了一点玉米喳子和几只碗给他们就算分了家。也说好了年底计算工分的时候,再还钱和粮食。
  都安顿好了,她才过来接女儿回家。
  “我可都告诉你了,回家就别再问了,咱们关起门来,好好过日子,不用理会别人。”柳满红一心想开始新生活,不希望女儿再和那边打交道。
  “妈妈,爹是不是不想分家。”叶悠悠当然希望不理会叶家那边,一家三口关上门过日子,她有淘宝这个大神器,小日子怎么说也不会差。只要熬过这几年,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可是如果一家人都不齐心,那这日子,可就没法过了。


第9章 秘密
  柳满红对叶贵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叶贵并没有因为她生的是女儿,就和家里人一样看不起她,也没骂过女儿赔钱货。
  可是这几天分家的事,让她身心疲惫。她一个人象疯婆子一样在外头理论的时候,他身为一个大男人,缩在家里,一声不吭,好像这一切都是她的事,和他无关。
  “想不想也分了,都到这个份上了,轮不到他不愿意。”柳满红心虚的回应女儿,“他总是要为这个家着想的。”
  可是在叶贵的眼里,到底哪儿才是他的家呢,叶悠悠觉得,再讨论下去,柳满红肯定受不了,干脆说起了读书的事。
  “女孩子是得念书,看看你姥,她就是念过书的。”柳满红很是自豪的说道。
  “姥姥念过书?”叶悠悠轻轻重复了一句,在心里算了算姥姥的年纪,越发对姥姥的来历感到好奇。但在这个年代,追问这些不是明智之举,叶悠悠聪明的没有开口。
  回到叶家村,他们的新家,要从叶家和花妮家之间,一条极小的夹道进去,孤零零的一间房,窗户的旁边,重新开了一道门。之前和叶家相通的一道门,已经里外锁死并且封住。
  后院杂乱的泥地里,临时搭了一间厨房,三面都是泥墙,顶上搭了一张防雨布,土灶上连个锅都没有。也不知道他们这几天,是怎么吃的饭。
  “二妞,你回来了呀,哇,你身上穿的是新衣裳吗?”花妮从自家屋子里的,推开窗户伸出脑袋,歪头冲着叶悠悠招手。
  “花妮。”叶悠悠也冲着她挥手,把奶糖揣到口袋里,问柳满红,“妈妈,我想去找花妮玩。”
  “去吧。”柳满红拿了一个馒头出来,“和花妮分着吃。”
  “不用了,我给花妮留了奶糖。”叶悠悠蹦蹦跳跳的跑了出去。
  花妮看到奶糖,惊呼一声,羡慕道:“你姥对你可真好。”
  叶悠悠也没解释,拔出三颗塞到她手里,“给你吃的,我还没谢谢你每天给我送土豆呢。”
  “那算啥啊,我爷说,这叫守,守什么助什么,反正是应该的。”花妮吃了一颗,将好看的花纸展平,和另外两颗糖一起,小心翼翼的收进了荷包里。
  “守望相助。”
  “对,你咋知道。”
  “生产大队可能要办识字班,到时候咱俩一块去。”叶悠悠把小湾村的消息告诉花妮,两个人背了背篓去山上捡柴,就算是在一块玩了。
  这年月,谁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