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记-第6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家里人当官的多了,虽然都是中低品的小官儿,但因家里人多是科举上去的,何子衿对科举还是多多少少有些了解的。如明年恩科,其实十分不简单,因为这是今上登基以来第一次春闱,而这样的春闱,往往都是新君亲为主考官,哪怕这新君的主考官就是挂个名儿,可以后说起来也都是天子门生。
    天子门生。
    这四个字对于将来的仕途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益处,一般来说,哪怕只是在心理上,新君也都会相当注重自己登基后的第一次恩科加以关注。
    李尚书却是提醒苏尚书让家里孩子避一避……
    何子衿往深里一思量,顿时吓得倦意全消,何子衿悄声道,“不会是李尚书这么不看好陛下吧?”这是不是说今上即将倒灶啊?
    阿念问子衿姐姐,“近来曹太后在宫里如何?”
    何子衿道,“中秋重阳进宫请安,曹太后也是在位的,平日里我进宫给大公主、嘉纯郡主上课,却是从未见曹太后在慈恩宫。”
    “太皇太后还是不肯见曹太后?”
    “你想想,太皇太后要不是气狠了,也不能把曹家降到伯爵位?”何子衿因时常进宫,对太皇太后的性子还是稍有些了解的,何子衿道,“太皇太后平时为人十分宽和,如我们在太皇太后面前说笑,太妃太嫔讨好她老人家,她老人家高兴时都有赏赐,极是大度。有些生母低微的皇子,太皇太后也都与其他生母高贵的皇子一样看待,不令人委屈了他们。可这样的人,不能将宽和当作没脾气,当初给曹家降爵,可不是假的。太皇太后这样的人物,难不成今天刚下了降爵旨意,明儿就当事情没发生一样。朝令夕改,不要说太皇太后,就是我们寻常人,也不能这样吧。”
    阿念想了想,又问,“那依姐姐看,太皇太后对陛下如何?”
    何子衿道,“我鲜少能见着陛下,可在慈恩宫,太皇太后但有什么东西,只要觉着好,都不忘给陛下送一份。这再不能说不好了吧。”
    阿念很信服子衿姐姐的判断,他道,“只是,李尚书也不会平白无故说这样的话。”
    何子衿道,“不只李尚书,苏尚书也不是那等人云亦云的人,苏二郎原想着明年一道参加恩科的。倘不是苏尚书也与李尚书一般看法,如何会知会于你呢。”
    “是啊。”这才是阿念半夜失眠的原因。李九江为吏部尚书,吏部为六部之首,苏不语身为刑部尚书,刑部虽不比吏部权重,但苏不语位在内阁。苏不语不是个没有判断的人,苏不语之父苏文忠公三朝元老,及至苏不语如今也是四朝元老了,如果苏不语与李九江的判断一致……阿念不禁深深的为陛下担忧了。
    何子衿道,“其实要我说,曹太后是曹太后,陛下是陛下,如果太皇太后有迁怒陛下之意,不会对陛下这样关爱的。起码,在太皇太后这里,并没有对陛下不满的意思。你想想,陛下尚未亲政,一应政事皆托付慈恩宫与内阁……”突然,何子衿灵激一动,道,“说来,宫里韦太昭仪就是韦相的亲闺女,先帝六子正是韦相的亲外孙,你说,是不是韦相有谋反之意?”
    “不可能。”阿念道,”禁卫军掌权的李大将军出身永安侯府,正是李尚书同父异母的弟弟,李尚书为庶出长子,李大将军为嫡出次子。虽嫡庶有别,听说二人兄弟情分极好。李尚书李大将军这些人,与太皇太后皆是少年相识,那时,太宗皇帝尚在位中。韦相皆因曾教导先帝诗书文章,后来先帝登基,提携了韦相。说来,韦相倚着内阁,方可与慈恩宫抗衡。不然,单凭韦相一人,绝非太皇太后的对手。”
    阿念叹道,“就是内阁里,如苏相,苏家自然忠贞,苏文忠公三子,其长子次子皆因年迈致仕,苏相为苏文忠公第三子。兄弟三人里,独他与太皇太后交情最深。苏相与太皇太后的叔叔宜安驸马,就是上次出使北凉的谢大人,他们二人是至交。韦相在朝中自然有威仪,但韦相离兵权太远。自来谋朝,绝不可能少了兵权,故而我说韦相不可能有这种野心。”
    何子衿道,“可你怎么忘了,你先时不是与我说的吗?先帝临终前为陛下赐婚兵部柳尚书的孙女。那柳家,柳尚书可是东穆军神。柳家能不偏着陛下,就算为了孙女的皇后之位,也得对陛下忠心耿耿。”
    何子衿这话算是给阿念提了醒,阿念一拍脑门儿,“我真是当局者迷,辗转大半宿,忧心忡忡,竟忘了柳家!”
    何子衿一笑,“我也是话赶话想起来的。”
    阿念想到柳家,心下大安,与子衿姐姐道,“先帝当真君父之心。”
    何子衿不关心皇家的事,她觉着,谁坐那把椅子,嗯,只要是先帝儿子坐那把椅子,就对自家影响不大。何子衿关心的是自己儿子,何子衿道,“那你说,明年还让不让阿晔考恩科?”
    阿念想了想,“看苏家的意思。如果二郎不考,就让阿晔再等一等。若二郎考,就让阿晔下场。”阿念官职不高,而且来帝都未久,帝都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阿念一时哪里理得清。不过,他也有他的法子,看不清的时候,跟着高个走就是。
    何子衿也认同这个法子。
    将心中烦恼倾诉而出,经子衿姐姐是起,想到有权势赫赫的柳家给陛下做岳家,阿念对于陛下的担忧去了一大半。哪怕李尚书再有权势,他到底是文官,李大将军的生母是太宗皇帝嫡亲的妹妹,今上嫡亲的曾姑祖母文康大长公主,李大将军掌御林军,断不能反皇家的。
    至于李尚书话中深意,反正阿念是暂时想不出陛下有什么危机的。一时间,阿念心事尽消,与子衿姐姐很快睡去。
    不过,阿念还是稍稍留意起帝都的一些风声。
    很快,阿念就听到一八卦。
    因是权贵圈的八卦,而且事关曹家,阿念还细细打听了一回,却是曹家与薛侯府联姻的事。薛侯府,这说的是永毅侯府,薛家因祖上功勋被赐永毅侯,如今的永毅侯尚的是今上姑妈寿婉大长公主,如今与曹家联姻的这位小侯爷,正是寿婉大长公主的孙子。
    阿念听到这八卦没几日,何子衿去宫里教导大公主、嘉纯郡主功课时,就有幸在慈恩宫见到了过来与太皇太后说话的寿婉大长公主。虽然依何子衿的身份是断然不能晓得寿婉大长公主进宫意图,说来,在朝的长公主、大长公主的,有事没事常有进宫。但如今薛曹两家结为姻亲,可想而知,寿婉大长公主定会为曹太后说些好话的。
    而后,没几日,又有一事在权贵圈里流传开来。
    那就是,曹太后之父曹伯爵亲自携重礼去太皇太后娘家谢国公府拜访。
    然后,在年前,晋王齐王分别着人送来丧信,晋王之母,太宗皇帝之妃,太皇皇贵太妃赵氏,与,齐王之母,太宗皇帝之妃,太皇皇贵太妃谢氏,病逝封地。
    太皇皇贵太妃赵氏还好,这就是位普通的太皇皇贵太妃,而齐王之母,谢太皇皇贵太妃则是太皇太后嫡亲的姑妈。二人有子,皆亲王位,而且,这安葬是葬在晋王齐王的封地,还是送回葬在太宗陵妃子园,都是国事,还需相商。
    太皇太后似乎感伤于老人凋零,一颗心也软乎不少。待过了年,先帝周年祭,在曹太后再一次请罪认错的时候,太皇太后便将前事尽揭过去了。然后,曹太后办了一件让阿念颇是胆战心惊的事。
    这事儿,阿念会知道,还是子衿姐姐与他说的。何子衿道,“曹娘娘说先时鬼使神差的些糊涂事,似是被什么迷了心窍,想着请高僧名尼过来做法,以驱邪祟。”
    阿念吓一跳,悄与子衿姐姐道,“这脑子没病吧,如何又要请僧道?”
    “这可怎么了,平日里家有不顺,女眷还多有去庙里烧香呢。”何子衿端起桂圆茶吃一口,她自己也颇办过些封建迷信活动,就是家里女人,哪个没去庙里烧过香呢。
    “我不是说这个,自来僧尼之事最容易出事,汉武帝时,便因巫蛊案而废太子刘据。正正经经请尊菩萨来拜拜就罢了,何苦弄僧尼进宫,这些神鬼之道,太容易为人所乘。”
    何子衿道,“放心吧,太皇太后有名的不信鬼神。你这也想得忒多了,汉武帝巫蛊废太子那也是卫青死后的事儿了,卫青要是活着,再怎么巫蛊汉武帝估计也不会废太子。”一拽阿念,“走,瞧瞧阿晔的新房去。”
    纪家着急阿曦过门儿,江家怎么也得叫阿晔做哥哥的娶在前才好嫁阿曦的,故而,去岁秋天就开始给阿晔收拾新房了。
    何子衿还问阿念,“阿晔春闱这事,你到底有主意没?”眼瞅恩科就在近前了。
    阿念道,“放心,这事我有分寸。”
    “你早些与阿晔讲,我看他信心可足了。”
    “足什么,不过是强装出来的,想考过我还早的很。”阿念道,“这事我来与他说。”
    何子衿问,“真不叫阿晔去考?”
    阿念道,“姐姐放心,我自有主意。”
    阿念的主意,幸而子衿姐姐不晓得内情,不然,非跟阿念动手不可。子衿姐姐只是知道,苏二郎去参加恩科了,阿晔也去了。
    何子衿就以为,可能是李尚书的话有些夸大其辞了。因为,从何子衿进常进宫的侧面角度观察,也看不出半分慈恩宫有对陛下不满的意思。事实上,太皇太后对陛下一向尽心尽力,很是关爱。
    所以,何子衿看苏二郎去恩科,也就放心阿晔去了。
    何子衿问阿念时,阿念也是这样说的,“苏二郎都去考,无妨的,姐姐只管放心。”
    可事实上,很久之后,何子衿才晓得,完全不是阿念说的这般。
    阿念自己成熟的早,没爹没娘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功名媳妇两不误,还很会计划未来。所以,阿晔虽说才十七,阿念也认为,长子已是可以独挡一面的年纪了。
    于是,阿念就将这事原委与长子说了,让长子自行决定。
    阿晔一门心思恩科呢,哪里晓得他爹突然放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