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记-第6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子衿便不解了,“怎么皇后出来哭灵,曹妃便病了?”她在诰命堆儿里,因诰命品阶过低,都是在偏殿的偏殿的偏殿陪哭,至于消息真不如阿念这参加治丧小组的人清楚。
    阿念叹道,“这也是我猜的,这哭灵得有排位,先时皇后坐月子,曹妃身为陛下生母,自然是在妃嫔里排在第一个。皇后出了月子,这是正经的一国之母,先帝元配发妻,陛下嫡母,不要说现在还没封曹妃做太后,就是以后曹妃做了太后与苏太后并立,她于礼法上,亦要差苏太后半头的。我想着,这等没见识妇人,约摸是不忿苏皇后排她前头吧?”
    何子衿都觉着好笑了,道,“这不是无稽的想头么。”就是当年慈禧太后也要叫慈安太后一声姐姐吧?这曹氏太后可不像有慈禧那份本事的人哪。
    阿念摇头,“国丧期间,韦相等人都顾及陛下颜面,这样的事,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何子衿问,“太后娘娘没说什么?”这里说的是谢太后。
    阿念道,“太后娘娘正伤心先帝崩逝,哪里有空管这些个。”
    阿念是烦死这位现在的曹贤妃,以后的曹太后了。
    何子衿想了想,笑道,“你不过刚来帝都,你在宫里可能有什么消息来源呢,可这事儿,连你都晓得了,你说,除了我这样实在排不上号的妇人女眷,还有人不知道吗?”曹氏自然糊涂,可这事传得人人皆知,也不正常。
    阿念一拍脑门儿,道,“亏得姐姐提醒,我是当局者迷了。”
    何子衿道,“这事与咱家不相关,便是有心人想传,倘曹妃不是做出这样的事,谁能无中生有,编排她呢。”说来是曹妃自己骨头轻,便是生了当朝新君,上前还有正经国母皇后与正经婆婆谢太后。你要真有本事把俩人干掉,你狂便狂了,如今儿子都指望人家辅佐呢。谢太后要与内阁一并要理朝政,苏太后倒不必理政,可苏太后的叔祖苏尚书亦是内阁之人。这会儿就把人得罪个光,就凭你是新君他娘?
    何子衿摇头,再三叮嘱阿念当差必要小心。
    其实,阿念就是在家念叨一二,不然,他得憋闷死。不过,他烦归烦,憋闷归憋闷,人皇家之事可与他半点儿关系都没有,先帝丧礼结束,皇室这一大家子,该升职的升职,如谢太后升为太皇太后,苏皇后升为苏太后,曹贤妃因是新君生母,也升为曹太后,之后,一应先帝后妃升为太妃、太嫔,然后,就是皇亲,诸公主长为长公主、长公主升为大长公主。再有就是曹太后母族赐公爵,不过,曹太后之父只得二等承恩公爵。苏太后因是正经嫡母太后,苏太后之父升为一等承恩公爵,以示尊贵。
    阿念对此的评价是,“倒还算有礼可依。”只是,要依阿念心下思量,曹太后这种脑子不清楚的女人,做太后都可惜了的,也只配做个太妃罢了。
    阿念也就是私下吐槽几句,他对新君生母委实观感平平。
    何子衿说他,“在家说说就罢了,那些内阁大臣,哪个不是浑身一万个心眼儿。就拿这赐爵来说,曹太后再怎么掐尖儿要强,也没叫曹家逾越了苏家去。要是曹太后聪明,就该老实些,她这位份,安安生生,一辈子荣华富贵。听你说新君不是不孝顺的人,她好了,娘家怎么会不好呢。”
    “她要有你这份通透,大家都得念佛。”阿念提到曹太后就要摇头的。
    好吧,自从阿念升为帝王师之一,何子衿听到的皇家八卦就越来越多了。
    何子衿身为命妇,初一十五都要进宫向太皇太后与两位太后请安,帝都这么些命妇,大部分是走个过场,何子衿四品恭人,排在末尾。谢太皇太后倒还记得她,特意同她说了两句话,“多年不见,你倒并未大变,依稀还是旧时模样。”
    何子衿恭敬道,“先时给娘娘请安,臣妇还未嫁人,如今就要做婆婆了。”
    谢太皇太后温声道,“做婆婆有做婆婆的好,儿媳妇孝顺,将来孙子孙女满堂,亦是福气。”
    何子衿连忙称是。
    谢太皇太后就问起她家在北昌府的事来,何子衿说些北昌府的气侯饮食,当地风土人*情,尤其赞北昌府冬天虽冷,却是有各种游戏,冰上玩耍,或是在暖暖的屋里煮茶烤火,反正何子衿嘴巧,何况她说的又颇是些有趣之事,谢太皇太后听的挺高兴。苏太后亦道,“以前尝听人说北昌府苦寒,要不是听江恭人说,都不晓得是这般物产丰饶,民风开阔之地。”
    曹太后淡淡附和两句。
    谢太皇太后笑道,“你我亦算旧识,以后闲了,只管进宫来说说话。”着人赏了六匹时兴宫缎给何子衿,便令她退下了。
    苏太后见状,也赏了江恭人四匹。
    曹太后笑道,“我不敢与姐姐比肩。”赏了两匹。
    何子衿恭敬的一一谢了赏,就带着一车料子回家去了。
    余幸杜氏见大姑姐进宫一趟得一车赏赐,颇是惊叹,何子衿笑道,“少年来帝都时,有幸给太皇太后请安,不承想太皇太后还记得我,赏了我几匹缎子,也是沾太皇太后的光,两位太后娘娘也赏了几匹。你们一人一匹,见者有份。”
    二人客气一二,都谢过大姑姐,一人选了一匹。何子衿又挑了匹鲜亮的给了宫媛,心下想着,另外给沈老太太送了两匹,舅妈江氏一匹,另外四匹,舅舅家的几位表弟媳一人一匹,何子衿一匹没留,都打发了出去。
    她,她主要是自己还有好些料子呢,这些料子,一年有一年的花样,何子衿爱存珠宝字画,衣料就算了,都是时有时穿的。故而,就给弟妹表弟妹的做个人情。
    余幸还打听了一回太皇太后身体可好的话,她与太皇太后是亲戚,对太皇太后一向关心。
    何子衿虽得了一车东西回家,心下却不是很安心,她倒不是没见过缎子,何子衿也不是财迷,可就曹太后那话“我不敢与姐姐比肩”,何子衿不晓得曹太后是与苏太后不睦呢,还是怎么回事。何子衿觉着,这话说的真没水准,事儿也办得水准一般,何子衿以往都不认得曹太后,自然不可能跟曹太后有什么不对付。曹太后这么抠抠索索的,总不是针对她,于是,何子衿暂时得出两宫不睦的结论。
    至于谢太皇太后,这位娘娘的心思,没人能看出来。
    先时,何子衿与阿念都觉着,有先时曹太后给先装贵妃送汤水的事,这位娘娘必然不会支持大皇子继位,可结果,“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话是从谢太皇太后嘴里亲口说出来的。
    用阿念的话说,“当时听到这句话,我都以为是突然没听清,或者幻听了呢。”
    可这话,的确是谢太皇太后说出来的,这位娘娘,亲自扶持皇长子继位。
    哎,想到皇家这一团乱麻,何子衿就觉着,离皇家越远越好。
    何子衿给阿念提个醒,她爹这眼瞅着任期将至,让阿念同阿冽商量着,早些走走关系,把她爹调回帝都来才好。
    阿念心里惦记着这事儿呢,先同阿冽找义父沈素商量了,沈素在帝都二十几年,想了想,指点郎舅二人去走一走小唐总管的关系。
    江家这些年,与唐家的关系就没断,阿念自然认得小唐总管。
    小唐总管任内务司总管,说来也是正二品大员,其人虽未入阁,但背景很不一般,他爹老唐大人是做过先帝首辅的。再说门第显贵,说来老穆家怕也比不上唐家,老穆家顶多就是出了几任皇帝,而人唐家,据说千百年前,出过神仙。
    还有一传闻,说是老唐大人当年争首辅之位,当时与老唐大人竞争的是太宗皇帝的老臣秦老尚书,老唐大人论资历略逊于这位老尚书,结果,老唐大人硬生生夺得首辅之位。那么,怎样在首辅之争中获胜了呢?传说是小唐大人给自家神仙祖宗烧了半个月的香,说是神仙祖宗保佑,于是,秦家出了些不雅之事,秦老尚书灰头土脸下台,老唐大人就任首辅之位。
    说来,唐家的神仙祖宗,何子衿都不陌生,当初阿念与他爹科举,她与何老娘到州府神仙宫烧香求庇佑,那神仙宫里供着的神仙,就是姓唐的,便是唐家那位传说中的神仙祖宗。
    总之,唐家颇是有历史的家族。
    但要说小唐总管这人,虽是高官,却从未在六部任职,正二品内务司总管官阶虽高,却不比六部九卿权柄赫赫。可谁要说这朝中还有比小唐总管更面熟儿的,苏参政他爹苏尚书都要略逊一筹。
    无他,小唐总管虽然做官做学问的本事有限,但他人脉非同一般啊。前些年过逝的江北岭大儒,是小唐总管他师爷,那他师傅是谁呢,今吏部尚书李樵。对了,小唐总管还有位同门师叔,便是在江南主持海港事宜的的寿宜大长公主的驸马欧阳镜。而欧阳镜呢,便是江家在北昌府时今北昌府巡抚李巡抚的小舅子,李巡抚的夫人李夫人娘家姓欧阳,李夫人正是这位欧阳驸马嫡亲的姐姐。小唐总管还有一位同门师弟,便是如今驻守西宁关的端宁长公主的驸马忠勇侯彭侯爷。
    所以,小唐总管自身平平,但有这么些显赫人脉,纵观满朝上下,人们都是宁可得罪韦相,也不想得罪他的。
    而且,倘别人有小唐总管的出身,人脉,还不为当权者所忌啊?
    小唐总管不是,这位总管大人,据说十五岁就跟着仁宗皇帝和太皇太后学当差了,在王府一住多年,完全就算这俩人看着长大的,后来小唐总管成亲,这亲事,当年还是太皇太后给做的媒人。据说,太皇太后看他跟看亲儿子一般。
    而且,他能做到内务司总管,可见深得皇室信任。
    沈素这些年在帝都,与小唐总管早便相识,俩人这些年的交情。沈素与阿念阿冽道,“吏部李尚书一向为人冷淡,寻常人想说情走门路,再不成的。他唯与小唐总管相近,倘有小唐总管帮着说情,这事就十之八*九了。”姐夫只是想调回帝都,又不是要做什么高官。这事当不难操作。
    阿念做这些年的外任官,亦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