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记-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间最易变的就是情缘了,今日小儿女童言稚语天真无邪,他日柴米油盐奔波忙碌时,还有几人能记得今日童言稚语?便是沈素,都不敢说是痴情之人。不,他的父母妻儿,比痴情重要百倍。
    好在,在沈家迁居帝都前,江仁眼睛还有些青呢,表兄弟两个却是合好了。
    临去帝都前,沈家阖家又去何家走动了一回,知道三姑娘亲事已定了,沈素还叫江氏备了份添妆的东西。沈母笑,“怕是不能喝三姑娘的喜酒了,这孩子十分出众,虽喝不了喜酒,添妆的东西我提前备出来了。到时就劳烦亲家母一并给三姑娘添妆吧。”
    何老娘笑,“亲家母忒客气了。”给三姑娘使个眼色,三姑娘起身道谢。
    “这是应当的。”沈母看着闺女女婿外孙外孙女,心下十分难舍,道,“这一走,不知何日再与亲家相见。”
    “是啊。”何老娘也有些不舍,道,“跟我那女婿似的,做官虽好,也体面,只是今日东南,明儿个西北,说不上准地方,心里更是挂念。”
    大家说着,俱都惆怅起来。
    何子衿见状笑道,“舅舅去帝都做官也有好处,以后走亲戚,省得就是碧水县、长水村两个巴掌大的地界儿打转了。到时一走亲戚去了帝都城,说起来多威风哪。”
    沈玄立刻道,“子衿姐姐,你跟我一道去帝都吧。”虽然听他爹说世间竟还有比子衿姐姐更好更漂亮的女孩子,但,限于此等女孩子沈玄还未见过。沈玄是个务实的人,于是,如今他还是觉着子衿姐姐最好。听子衿姐姐这样说,他是极想邀子衿姐姐一道去帝都的。
    不待何子衿拒绝,阿念先说了,“不成!”
    沈玄道,“阿念,你也这么大了,可不能总像小时候一样离不得子衿姐姐。”
    阿念以往第一讨厌之人非江仁莫属,如今沈玄一说要带他家子衿姐姐去帝都,于是,沈玄立刻取代了江仁第一讨厌之人的地位。阿念道,“不光我舍不得子衿姐姐,我们一家子都舍不得!”
    何子衿生怕他们斗嘴,道,“今天有一样好菜,我去瞧瞧火侯。”
    沈玄十分想去一道瞧瞧,偏生是在姑丈家,不好随意行事,阿念却无此顾虑,他道,“我跟姐姐一道。”跟何子衿屁股后头去了。
    沈玄于内心深处评价:跟屁虫!
    何子衿不过是寻个借口,她又不是真正的小姑娘,沈玄江仁为她打架的事儿,沈氏回家可是好生与她谈了回话。何子衿自己也觉着,这个年代的小男孩儿实在早熟了些,何况,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风气,她渐渐长大,理当入乡随俗,是要注意着些。
    沈家要去帝都,用过午饭,沈氏与母亲弟媳,何恭与岳父小舅子,难免有许多话说。另有沈氏也备了许多东西给父母,皆在包袱里包好了,沈氏道,“都是轻便衣裳。阿素与弟妹年轻,我想着,各地时兴的衣裳样式兴许也是不一样的,就没给他们做。爹和娘有了年岁,反正也不讲究样式,这是我闲来做的。”
    沈氏平常也会给父母做衣裳来着,里面还有何子衿给外公外婆做的袜子抹额之类的小件儿,沈母见着衣裳鞋袜,更舍不得闺女了。
    依依不舍,还是要舍。
    沈氏私下给了沈素一张银票,沈素很是推却,沈氏道,“与我还客气什么。穷家富路,去帝都不比别处,何况你又不是一个人,上有老下有小,这银票又不占地方,叫弟妹给你缝衣裳里去贴身收着。路远迢迢的,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沈素也是个要面子的人哪,他道,“我这都快三十了,还要姐姐贴补我。”
    沈氏笑,“这也算不得贴补,万事开头难,你乍在帝都讨生活,我能帮的也有限。不论在朝做官,还是出门在外,平平安安的就好。遇事,多想想家里。”
    姐弟两个说了会儿话,因带着沈父沈母出门,更不敢耽搁时辰,不然天黑赶路,再不能放心的。沈素便带着爹娘妻儿告辞了。
    自此一别,再相见已是数年之后。

☆、第108章 及笄宴,何氏双抠

沈家热热闹闹的奔赴帝都而去,娘家人都走了,沈氏难免几日怅然,不过,她如今夫妻成爱,儿女双全,家业不算富庶,也小有盈余,吃喝不愁。何况,兄弟是去帝都做官的,奔的是大好前程,放眼碧水县,如今沈家也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了。
    这样一想,沈氏复又欢喜起来。
    主要是,日子过的顺遂,实在没啥好怅然的。
    沈氏打起精神准备三姑娘的及笄宴,小地方不讲究,也就比照着何老娘过寿时的样子,鸡鱼肘肉的摆上几桌酒,将族人亲眷的请来吃一顿,热闹一日便罢。
    寻常人家女孩儿的及笄礼皆是如此。
    当然,也有例外的。
    如何氏家族有名的抠门儿人家东头五婶子家的何琪,这位也是薛千针的徒弟,比三姑娘还大两个月,五婶子家家境与何恭家相仿,也是外头有个二三百亩的田地,县里有个小铺子挣些活钱。只是,五婶子素来重男轻女兼抠门儿,故此何琪的及笄宴家里根本没办,或者也办了,只是族人没听说吧。而且,何琪、三姑娘都是薛千针的弟子,两位姑娘都是一手好绣活,年岁亦是相仿,故此,人们心中难免做个比较。尤其,五婶子拖家带口的过来吃三姑娘的及笄酒,她家里三女一子,何沧因在上学,何琪要在家做绣活,故而未来,余者两个闺女都带来了,与五婶子一并来的还有其公婆妯娌小姑子大姑子等一大家子,其公公在族中排行第三,故而人称何三老爷,族人有的叫三伯或三叔或三爷爷的都有。
    不过,三姑娘这及笄酒,毕竟不同于何老娘做寿。何老娘做寿时,何老娘同辈份的老人,若有相熟的自然会来,一并热闹热闹。如三姑娘的及笄酒,来多是与沈氏同辈份的女眷,男人来的都少,祖父祖母辈来的更少,与何老娘同辈的就来了个五婶子的婆婆三太太。
    何老娘早就烦这一家子人,无他,每次何老娘过寿,这一家子来的最齐全,送礼送的最单薄,很是令何老娘恼火。当初沈氏下帖子,何老娘忘了跟沈氏说一声,不要请这家子才好!如今来都来了,大喜的日子,何老娘也不好发作直接将人撵出去啥的。
    虽不好发作,何老娘也会揭人个短儿,她笑呵呵道,“丫头们都大了,怎么琪姐儿没来?她与我们三丫头素来极好的。”
    三太太笑,“琪丫头前儿在她李大娘那里领了些活计,人主家要的急,实在是没的空闲。”
    何老娘笑,“记得两个丫头年岁差不多,琪丫头多大了,什么时候及笄,我得好好的给琪丫头备份及笄礼。那丫头可是一等一的能干,我就稀罕这能干上进的丫头。”
    三太太脸上便有几分不自在,五婶子笑,“我原也说要给丫头大办的,只是她那个脾气,最是节俭的,一直说她兄弟念书抛费大,我家里鱼肉都买好了,硬叫她逼着给退了。”
    三太太立刻接了儿媳的话,笑,“孩子就是这样懂事,有什么法子呢。”
    说的好像别人家闺女办及笄礼就是不懂事似的,三太太多会得罪人哪,这一句话把屋里有闺女的人家得罪大半。何老娘更是皮笑肉不笑,“哦,原来这样啊。孩子懂事是懂事,要我说,你们也忒实在了。我们三丫头也是不想叫我大办,只是我说,女孩子家,一辈子也就及这一回笄罢了。不热闹热闹,实在不像话。何况,孩子能干,也配得起这及笄宴。像我们三丫头,九岁上就从她李大娘那里拿活计做,直至如今她也有造化,给薛师傅收做徒弟。孩子们不容易,又上进,咱们做长辈的就得知道疼她们。”
    不必别人赞,何老娘自己把三姑娘赞的脸都红了,若不亲耳所闻,三姑娘都不能信这话是自姑祖母嘴里说出来的。不过,三姑娘也明白,姑祖母是喜欢能干的姑娘的。就听何老娘又道,“尤其这绣活儿,不比别的,最是费眼睛。孩子们如今年纪小,倘不知保养,怕眼睛早早就熬坏了。我都跟三丫头说,做半个时辰,眼睛就歇一刻钟,晚上也不叫她做活,以后日子长呢,哪就在这一时一刻。”何老娘很不客气将何子衿给三姑娘提的醒儿占为己有,并继续把她家丫头片子的话做个总结,一脸慈爱,“听大夫说,菊花茶、枸杞子、决明子,都是护眼的,得叫丫头们时时喝着些才好。”
    说着,何老娘仿佛想到啥似的,对三姑娘道,“一会儿把你的枸杞子装些,给你三奶奶拿着,带给琪姐儿喝。我听说那孩子常常做活到三更呢,这怎么成哪,晚上本就黑,就是点了灯烛,也不如白日呢。便是白天,若天光不好,也少做些。”为了给三太太寻些不痛快,何老娘都不介于出点儿血。主要是,她家的枸杞子不要钱,是何子衿自己在院里种后打了籽又往田里种了两亩,一家子喝都够。多余的晾干了还能卖给中药店。
    三太太为蹭这免费席面儿,给何老娘说的,险一口气没上来要了老命。好在,活到这把年纪,都不是省油的灯。三太太还能扯一扯面皮,笑,“是啊。都说弟妹是有名儿的疼孩子,三丫头这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弟妹就这一个娘家侄孙女,可得多给三丫头备些嫁妆才好。”何老娘知道三太太一家子抠门儿到不要脸的地步,三太太也了解何老娘,知这婆子天生一铁公鸡,叫她拔毛是要这婆子的命!故有此一言。
    不料此话正对何老娘的心坎儿,何老娘这辈子难得敞亮一回,便是别人不问,她都想开口显摆一下自己的。今日三太太运道不大好,出门未看黄历,原是想瘪一瘪何老娘,不想竟阴差阳错的给何老娘抬了回轿子,何老娘笑的欢畅,一脸儿菊花老脸,嗓门儿亮堂的很,道,“我家里什么样,老嫂子也知道,多了拿不出来,二十亩地是有的,早给三丫头置办下了。咱们小门小户的,也就拿得出这些了,每年出产些,也够补贴孩子个脂粉钱。”
    何老娘这话一出,屋内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