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英九传-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我也要恳请李应元先生不要为了选举胜利,不计一切手段乱扣红帽子、乱贴标签,尽快能够回到他一再强调的优质选举,否则不仅不能让台北市长选举成长台湾的骄傲,更会进一步造成民主的倒退,长远来看,实非台湾社会之福。”
  选举结果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以马英九的全面胜出而告终。
  2003年,马英九成功连任台北市长后,他的目标就定在要把台北打造成世界级城市。他说,第一要打造一个产业城市,加强在高科技资讯或者生物科技上的优势,同时把台北变成会展中心。此外,还要进一步扩大台北南港、内湖两个高科技区。这样,当大型商展会议在东亚举行时,就会考虑选择台北。传统产业部分,在配合商店区的建设过程中,把部分地区改成徒步区,让商机可以恢复。
  第二是打造安全城市。台北是台湾大都市中最安全的一个,犯罪率低,同时民众对安全满意度也很高。交通也是一样,台北市 02 年车祸死亡人数为 81 人,几乎是有史以来的最低数字, 01 年这个数字是 98 人,以前都是三位数。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绩,因为强力执法。马英九自己的座车被开过 14 次罚单,包括 4次超车,10次违规停车。他没有用特权销单,而是按规定付钱。他自己在街上走路也规规矩矩,走斑马线。
  台北是全台湾行人违规处罚最严厉的,有人觉得马英九疯了,选举年居然严惩行人违规,难道不关心选票了吗?马英九的答案是我比较关心他们的生命,因为行人违规死亡率在所有交通事故中占第二位,仅次于机动车。他做这些不是出于财政目的,完全出于安全考虑。
  第三是打造文化城市。台北市成立文化局后,整个城市文化活动增加,除了把古迹活化,还深入基层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市民反响非常热烈。比如在中山堂的广场,办过普契尼的《蝴蝶夫人》、麦斯康尼的《乡村骑士》、台湾的歌仔戏;像钱穆、林语堂故居的恢复,红楼、中山堂、台北之家等古迹活用,也都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更进一步,马英九希望把台北变成世界华文出版中心。在世界华人出版品中,大陆的出版物是最多的,但新的出版物大陆是 10 万出头,台湾有 3万,而大陆人口比台湾多五十几倍。换句话说,台湾在华人出版物上人均数是最多的。很多华人作家都到台湾来出版自己的作品,因为台北出版社多,水准也不错。台湾在出版方面有这个优势。
  再一个就是便利城市,便利通常体现在交通、资讯和通讯三个领域。交通上,台北有捷运,也就是地铁 7。2公里。台北市政府计划在 10 年内把它翻一倍,所有工程完成都将在马英九任满后。马英九认为公车要走向民营化,鼓励大众运输。四年前他上任时,大众运输的使用率只有 29%,02年年底已经上升到 46%,下一个目标是达到 60%。 马英九在台北推广“网路(注:指网络)新都”受到普遍欢迎。“网路新都”是马英九 1998 年竞选市长的时候,竞选计划中提出的口号,当时,网络在世界范围内还属于新生事物,在欧美一些国家,走得比较靠前一点,亚洲相对落后了,所以,那时各国都有一种迫切感,希望能够迎头赶上。中国也差不多在那时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工程。马英九当时竞选的是台北“市长”,所以提出了一个“网路新都”的计划,也就是说,他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将台北建成一个信息都市,一个数字都市,也就是一个完全现代化的都市。
  当时,最为头痛的问题便是台北市的交通,当时台北市机动车的流量,已经比亚洲主要城市新加坡多出近四倍,交通拥挤问题仅次于日本的东京和泰国曼谷,排在亚洲第三位。马英九那时便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设法让市民少用马路。如果很多事情,市民在自己家里便可以办好,那么,公路的利用率,不就低了下来吗?要怎样解决这一课题?恰巧有人提出了网上办公的设想,马英九立即被这一想法深深地吸引。他进行了一番论证之后,认定这个想法是可以做到的,至少在许多方面,可以借助网络的发展来完善现有的传统办公体系。一旦“网路新都”工程完成,台北市的城市竞争力,便会整体提升。
  那时,网络在台湾还属于新生事物,电脑还远远没有普及,虽然那几年正是台湾电子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并且很快在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电脑行业,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是私人电脑特别是数字化进入政府部门,都还只是刚刚起步甚至完全没有起步。马英九上任时开始为台北市民提供免费电子邮件信箱,20多万人享受到这一待遇。另外,还向市民提供 3个小时的免费上网训练。市政府楼下的资讯中心,每个周末都有很多老先生老太太到这里学习。但到了 2001 年,台北市的网络建设以及办公自动化数字化建设,已经颇具规模。据台北市政府资讯中心主任张俊鸿介绍,“网路新都”是马英九重要的政绩,投注的心力和资金都是相当可观的。他说,市长非常重视资讯化工作,在市府财政紧缩的情况下,其他预算多少会被打个七八折,只有资讯预算维持成长,每年都有 10 %左右的增长幅度。
  现在台北市拥有电脑的家庭已经达到 90 万户,占总数的 85%左右。目前,台北市民如果想办户口,只要点击“台北市政府全球资讯网”的申办窗口,再点入户口簿申请,依序填写身份证号、姓名等资料,市政府人员确认后,就会核发户口簿,非常简捷方便。这就是马英九的“网路新都”工程。
  2002年,美国布朗大学为台湾做了全球调查,其中在 E… GOVERNMENT(电子化政府)方面台湾居全球第一,领先美国十几个百分点。而台北在台湾又是做得最好的。现在台北市一个月有 30 万件公文通过 EDI来交换,台北市市属的 436所机关学校统统有自己的网站,统统联了起来。台北的 419个里(里是基层单位,有点像大陆的街道)每个也都有自己的网站。
  02年,台北市得到世界资讯科技大会颁给的杰出政府奖。全世界有四十几个城市竞争,台北是惟一获选的城市。目前市政府有 580多种表格在互联网上使用,他提出的口号是“多用网路,少用马路”。台北市已经建起的网络,被称为九大市民生活网,分别有市民安全服务网、市民爱心服务网、市民医疗保健网、市民福利及救助网、市民终身学习网、市民文化休闲娱乐网、市民交通旅游网、市民社区服务网、工商服务网等。这些网络,将市民与政府、医院、学校、社区、商场、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市民用电脑就像用公用电话一样,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电脑服务,就近上网,享受市政府提供的资讯及网络服务。
  马英九主政台北市两年半,施政满意度再攀高峰。台湾《联合报》的民意调查发现,有七成七民众满意马英九的施政表现,七成一满意市府施政,这是是马英九上任以来的最高点。此外,民众对于市府整体施政表现及市府团队表现的满意度,也都上升到了两年半以来的最高点。其中,有七成一民众满意市府整体施政,一成八不满意;五成四满意市府团队表现,一成七不满意,二成八无意见。
  这次调查于 6月 20 至 22 日晚间进行,成功访问了 1003 位台北市成年人,抽样误差在正负 3。1个百分点以内。此次调查是以台北市住宅电话号码随机抽样方式进行的。同时在台湾大学生心目中,台北“市长”马英九取代陈水扁,成为台湾二十大风云人物之冠,而陈水扁则位居第四。
  阻击四伏逢马必反马英九在台北“市长”任期内并非一帆风顺。他刚刚上台的时候,政权掌握在国民党手里,有些事,他要好办得多。可他的任期才不过两年,风云突变,国民党的天被翻了,轮到民进党“坐天下”了,国民党成了在野党,于是出现了逢马必反的情况。
  这些年,台湾的每次选举都像打仗一样,拼得你死我活,最根本之处,就是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是息息相关的。这就是权力的妙处。
  人群之所以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党派,就是因为党派是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任何党派都是阶级的政治组织,并集中代表-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在当代,党派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政治生活的中枢。当今世界五大洲共有 194个国家,无党制国家已经寥寥无几,只限于一些教权统治传统极深的小国。在有党制国家,总有各种政党不断起落浮沉。凡是能促进社会协调稳定发展、造福最大多数人民大众的政党,就能赢得民心,上台执政,甚至连续执政,否则就要下台、衰落,甚至灭亡。
  党派之间的残酷斗争,一切都是为了阻止对手上台,为了保住自己目前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所占有的优势。所以,陈水扁“逢马必反”,自然就非常容易理解了。他要保住民进党的天下,就必须排挤出任何其他党派人物上台。而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未来有希望将民进党掀下台的,似乎就只有马英九,国民党所有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马英九身上。既然马英九成了出头鸟,民进党未雨绸缪,自然要想尽一切办法对付他。
  台北作为“总统府”所在地,财政预算方面,原本应该倾斜。可是,陈水扁上台之后,立即改变了以前的预算,开始向各县级机构倾斜,这一点十分明确,就是要制衡马英九。台北市和台北县相比,台北市的预算只比台北县多出三分之一,即使如此,台北县也不干,四处造舆论,说台北市的资源比台北县多得多,税收情况也要好得多,而面积又没有台北县大,自然不应该有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