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英九传-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王升,后来,王升失势并且最终倒台,蔡辰洲又投向蒋经国身边的红人蒋彦士,既由蒋彦士介绍加入国民党,又由他辅选当上“增额立法委员”,还通过他的关系,和一大帮国民党高官尤其是“财政部”高官保持着密切来往,为了保持这类关系,蔡辰洲每年的交际费便高达近 3亿元。而那些他所批准的无息贷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财政部”或者其他高官从中牵线的。
  这一案件令蒋经国大为恼怒,2 月 6日的中常会上,在没有通知本人的情况下,蒋经国突然宣布接受蒋彦士秘书长的辞呈。其后,50多名官员因此被判刑。谁也不清楚此案对蒋经国的打击有多大,有分析者认为,正因为“江南案”和“十信案”的影响,才促使蒋经国考虑让李登辉来当“副总统”,因为在蒋经国看来,有条件担任“副总统”一职的高官中,仅仅只有李登辉可能是廉洁的。实际上,蒋经国似乎忘了一点,李登辉当初“入阁”,推荐者之一,便是蒋彦士。而李登辉当了几年“总统”,事后被揭露,由他控制的政治资金高达几十亿。可见李登辉不是不贪,只是时候未到。
  “十信案”成了党外人士攻击国民党的炮弹,蒋经国似乎也开始反省此事,加上内部新生代在蒋经国耳边进言:这是由于一党执政,缺乏监督所致。蒋经国开放党禁之心,有所松动。
  而在此时,又接连发生了一连串与党外人士有关的事件。1985年 4月 1日,因为“美丽岛事件”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施明德联络其他几名在狱中的党外人士开始绝食抗争,他向当局提出了三项要求:一、国民党还政于民;二、国民党释放所有政治犯;三、国民党承认反对党。这是正式提出了组党要求。
  在此前后,陈水扁也闹出了一系连轰动新闻。1984年夏天,陈水扁赴美活动返台,暗中成立了一个地下组织“组党促进会”,并且公开谈论组织政党的事。对于此事,当局自然是极其反感,却又因为“言论自由”,不好对他发作,何况,他还是“省议员”,作为议员,自然有权议政。可当局不肯放过越走越远的陈水扁,想办法要制裁他。恰好,由他担任社长的《蓬莱岛》杂志有一篇文章,称冯沪祥“以翻译代替著作”。而这篇文章是转载 3年前另一本杂志所刊载的文章,当年,冯沪祥并未就此说任何话。此次,受了国民党方面的暗使,竟然起诉陈水扁“诽谤罪”,法院因此判处陈水扁 1年有期徒刑,并罚款 200万元。
  这其实是对陈水扁搞组党活动的警告,并未想真的执行。没料到陈水扁却不善罢干休,宣布辞去“省议员”以示抗议。后来,党外人士请陈水扁出山,回他的家乡竞选县长。由于国民党围票,陈水扁输掉了这场竞选。竞选虽输了,陈水扁仍然四处拜票,感谢为他投票的人,结果途中出了车祸,他的夫人因此瘫痪。有关这个判决,也就悬在那里,谁也没想过要执行。
  转眼到了 1986 年 2月 25 日,亚洲发生了一件大事,菲律宾政局发生剧变,专制总统马科斯被赶下台。实际上,这次政坛剧变的总设计师是美国。令人深思的是,当初马科斯掌权,支持者正是美国,现在赶他下台,并且扶持了一个所谓的民选政府,同样是美国在幕后支持。在亚洲,菲律宾是台湾的盟友,关系非常密切,政治体系也极其相似,背后都是美国人在支持。菲律宾的剧变,让蒋经国看到了一个事实:美国人虽然扶持台湾,但不一定支持台湾现政府,这正是近十几年来,台湾内部动荡不安的原因所在。那么,台湾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菲律宾而他成为第二个马科斯?为此,蒋经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同时,美国方面又通过各种方式向台湾施压,明确表示,蒋经国必须“改变人权状况”。蒋经国一下子被逼到了绝路。所以一段时期以来,他一直在找人谈话,就此进行探讨。
  “国家”认同与“台独”势力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政权怎样更迭,改朝换代,打也好,闹也好,山河一统始终是国家的常态或潮流。维护国土疆域的意识,千百年来植根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日记手稿的部分内容 2005 年 2月 17 日起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展出。据已看过全部两蒋日记人士透露,印象最深的是蒋氏父子一生最不忘的是“中国统一”,可以用“执迷不悔”来形容。
  有一次,马英九替蒋经国当完翻译之后,蒋经国送走外宾,把马英九留了下来,问他:“我听说,那个陈水扁,他要组党,是吗?”陈水扁的事当时已经闹得沸沸洋洋,马英九知道蒋经国是想听听自己的意见,于是他根据自己在美国的所见所闻答道:“我也听说了。但我想,组党不一定是件坏事,美国那样的社会也是多党制,有执政党也有在野党,那样可以相互监督,有一种体制促使某一政党内部的改革。美国的体制,就是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政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国家政府体系的清廉执政。”
  他说这话的时候,蒋经国认真地听着,始终没有说话。马英九不清楚他心里到底怎么想。他觉得,既然谈到了这一话题,有些话,他就一定要说出来。他说,据他在美国时所进行的研究,美国的体制,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对国家政体的认同,如果缺乏这种认识,那么,根本就不是反对党,其它的问题,就无从谈起。
  对于这一问题,蒋经国显然早就已经深思过,他颇有同感地说:“对,你这话说得太好了。反对党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对国家的认同,如果对国家都不能认同的话,你这个党,就不是反对党,而是‘叛党’。”
  马英九接着说:“我忧虑的也就是这一点。在美国的时候,那些台独分子出的刊物,我也看过一些,当时主要是想弄清他们在想什么,准备做什么。结果,我发现,他们其实是想‘去中国化’,他们想让台湾逐渐成为第二个外蒙古。”
  提到外蒙古,蒋经国的心立即痛了起来。这事他最清楚不过,因为他曾为了这块辽阔的土地,在三、四十年代代表父亲和国民党政府去前苏联交涉过,结果都无功而返。
  外蒙古是一个拥有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它的形成,对于今天大多数国人来说,显得有点陌生。事实上,现今蒙古国所在的那块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上溯到秦汉时代,自北匈奴被远驱欧洲,南匈奴降汉以来,阿尔泰山以东、贝加尔湖以南、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大片地区就已经是中国的土地了。那时,蒙古这个民族还没有形成,中国各个不同的游牧民族在那里生息繁衍,那里也相继出现了很多兴盛一时的民族,如高车、鲜卑、柔然、突厥等。到了唐代,中央政府开始在那里置府设州,实行直接的有效管辖。
  宋代时,北方游牧部落的一支开始兴盛起来。因部落名字的缘故他们被称做蒙古人。他们的发祥地是在我国东北境内。这支北方游牧民族在英雄的成吉思汗率领下东征西战,战果显赫。他们夺取了大宋政权,建立了元朝。他们还向中亚、西亚仍至欧洲进军,横扫高加索地区、里海、波罗的海沿岸,占领了亚洲和欧洲大片土地,建立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中国的这个少数民族开始获得世界声誉。元朝的建立,蒙古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开始更进一步与内地融合,并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后来蒙古人失去政权,但是自明清以来,蒙古人做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从未与中国隔离开来。
  清初中国把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蒙古,其中漠南蒙古称为内蒙古,漠西和漠北蒙古为外蒙古。清政府曾分别在这些地方设置了管理机构。为防止外蒙的割据,清庭在库伦(乌兰巴托)设置大臣,定期举行军事演习,保障疆域的稳定。1727年中俄签定的《恰克图界约》肯定了蒙古属于中国,但沙俄的势力也越过了西伯利亚,伸展到贝加尔湖一带,为后来的外蒙独立留下了隐患。
  蒙古的分离,只是本世纪初的事。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的掠夺、打击之下,大清帝国日益衰落。1911年武昌起义后,中国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摆脱清政府的统治。外蒙古同中国其它各省一样,也宣布独立。当宣布独立的中国各省开始重新统一于中华民国时,外蒙古却脱离了这一进程,沙俄培植亲俄势力,并大批发放武器,推行“去中国化”和外蒙独立。
  1913年,沙俄利用袁世凯政府内外交困之机,与袁订立《中俄声明文件》,确认中国是蒙古的宗主国,改“独立”为“自治”。但中国政府不能驻军、移民外蒙,而沙俄可以,蒙古事务需两国协定解决。1917年,俄国发生革命,“自治”的外蒙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1918年中国政府驻军库伦。然而俄国革命的胜利影响到外蒙,外蒙的先驱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积极寻求苏共帮助,谋求建立独立的蒙古国。
  列宁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要把沙皇掠夺的亚洲土地还给亚洲人民,他还说,当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后,蒙古将自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列宁死后,苏联领导人背弃列宁的诺言,在蒙古问题上出尔反尔,转而支持外蒙的“去中国化”运动和分离运动。
  1945年日本战败,中苏谈判再次涉及外蒙问题,以宋子文为首的中国代表团会见了斯大林,斯大林要求中国同意外蒙独立,遭南京政府拒绝。1945年 10 月10日到 20 日,外蒙古集会举行全民公决,随后宣布独立,脱离中国。
  马英九认为现在“台独”份子要走的就是象外蒙古“去中国化”和分离祖国的这条路子。在这一点上,马英九确实具有超人一等的智慧,一眼就看穿了“台独”分子的鬼蜮伎俩。正如他所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