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洲发展与国际经济秩序-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发展中国家长期强烈要求变革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呼声、意愿和努力,发达国家也不能置若罔闻。从现实主义原则出发,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有必要调整旧的经济秩序。这样南北双方在承认相互依存的历史前提和必须改革现行国际经济秩序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共识,并有了具体行动。2002年2月,世贸组织通过了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规划,旨在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同年3月,在墨西哥蒙特雷召开的发展筹资大会就是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联合国经过不懈努力的结果,其目的旨在引起国际社会对发展筹资问题的广泛关注,寻求创造更加有利条件的发展机遇。在会议上,发展中国家争取推动国际经济体制改革,谋求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使所有国家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南南合作,加强了南方国家作为一个集体的总体力量,增进了团结,开拓了市场,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也有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对于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2、发展多边外交,加强非洲大陆的团结,维护共同利益。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汹涌澎湃,非洲国家的国力比较弱小,不足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激烈的竞争。因此,非洲大陆需加强非洲国家间的凝聚力,使非洲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共同的声音,在多边谈判中维护“非洲”的总体立场。国际社会应充分理解发展中国家在资金、贸易、债务等方面的困难,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发达国家尤其应该开放市场,取消贸易壁垒;尊重其自主选择的发展战略和自身努力,向非洲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在非洲国家的团结斗争下,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调整对非政策。国际社会对非洲重视程度的加强,为非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目前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一个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非洲,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让穷人能够活下去”,是非洲向国际社会发出的呼声。
  当前,非洲国家已启动实施了“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在团结合作、复兴非洲的道路上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国际社会对该计划做出了积极的反应。2001年12月,在日本召开的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部长级会议上,认为该计划是非洲发展首要的框架,与西方八国集团、美国、欧盟、中国与非洲签订的发展合作框架是联系互动、产生增效的关系。美、法、英等主要国家分别与非洲商讨有关该计划事宜。2002年5月,在科特迪瓦亚穆苏克罗召开的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首脑会议上,世界银行负责非洲地区一体化和合作规划的经理内莉表示:“我们十分赞成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这一新的倡议,准备为此做出贡献。”法国开发署的代表内维尔也表示,法国开发署打算在交通运输、公路、港口、机场、能源和电信基础设施方面对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给予支持。 
  2002年召开的在蒙特雷发展筹资会议和八国首脑会议,均给予该计划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3、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加快非洲大陆内部的经济整合。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半期非洲发展危机出现后,联合国非经委和非统组织合作开展全非洲的经济整合工作,以抵制经济衰退之势。不仅有《拉各斯计划》、《非洲复兴和发展行动计划》和《阿布贾条约》,而且在北非、西非、中非、东非和南部非洲建立了10个区域化经济合作组织,在推动经济一体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0年10月,非洲大陆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东南非自由贸易区启动;东非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等区域组织已经陆续达成建立贸易区的协议,并已经开始逐步实施;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正在为2003年建立“西非货币区”和2004年实现共同体内国家单一货币做准备。这些互惠互利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地区内部贸易、对外贸易能力、引资招商能力显著增强,拓宽产品销售市场,实现经济增长,增强与发达国家抗衡与竞争的能力。
  2001年7月,非盟的成立,标志着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从政治领域发展到全面合作,尤其是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提上议事日程。促进非洲大陆的经济一体化被明确写进非盟宪章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将促进非洲国家间的有效合作,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4、构建政策支持体系,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非洲国家在新世纪按照“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制定了符合非洲自身条件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本国经济发展规划、降低通货膨胀、发展文化教育、加强职业培训、努力消除贫困以及增加政府办事透明度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商投资条件,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非洲贸易保险机构已于2001年8月正式启动。该机构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已筹措了1亿多美元的运作资金,用于赔偿投资者因战争或动乱造成的损失。乌干达、坦桑尼亚、肯尼亚、卢旺达、赞比亚、马拉维和布隆迪等7个非洲国家已加入了这个机构。
  与此同时,非洲国家应正视农矿初级产品毕竟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现实。为保持各国初级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传统地位,尤其是农产品,需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提高环保、卫生、质量等技术标准,以应对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通过政策手段,引导国内企业农矿产品的科研开发和科技投入,提高农矿产品的加工能力,积极扩大农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5、优化本国产业结构,建立有竞争力的企业,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出口型产业,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毛里求斯的经济发展轨迹值得非洲国家借鉴。毛里求斯是非洲大陆东南部印度洋上的岛国。与非洲其他国家一样,也曾面临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经济单一、发展缓慢的困境。但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始,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促进传统产业制糖业,加强糖业的科学研究和机械化生产,采用新工艺生产特种优质白糖,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和外汇收入,保持了非洲最大的产糖国和出口国的地位。在基础产业多样化政策的指导下,金融服务业获得较快发展,并力求成为西南印度洋的金融中心。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毛里求斯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兴建出口加工区,颁布给投资者优惠条件的《出口加工区法》,发展纺织、服装、首饰、玩具、皮革、手表、印刷、电子、光学仪器等加工工业。至2001年底,毛里求斯加工区的企业已达522家,出口收入占全国出口总额的70%;就业人数达87607人,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18%,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另外,无烟工业——旅游业也是毛政府着力发展的产业。2001年,毛里求斯共有95家旅游饭店,接待旅客66万人,旅游收入180亿卢比, 
  成为国家第三大外汇来源,与出口加工区、制糖业和金融服务业并列成为毛里求斯四大经济支柱。2001年,毛里求斯人均国民收入为3830美元,在撒哈拉以南非仅次于塞舌尔,居第二位。 
  2000年,毛里求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为2。66亿美元,居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第四位。 
  6、呼吁发达国家降低技术转让费,加强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合作。
  勿庸置疑,当今世界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强大的动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能否掌握先进的技术、能否开发新的技术已成为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的传播不应以国划界。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要采取新的政策和机制,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之间的矛盾,促进国际间技术转让。但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差距越来越大,高技术人才的数量差距越来越悬殊。有鉴于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建立互利互惠的科研协作机制,使发展中国家可以参与发达国家科研开发过程,共同分享科研成果。2002年7月,在首届“非加太——欧盟论坛”上,讨论的主题就是科学技术及其创新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南非科技和文化部长本•;纳古贝恩强调,制约发展中国家采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瓶颈是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政策,高昂的技术转让费使发展中国家几乎不可能彩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因此他呼吁西方国家应调整技术转让政策,使科学技术真正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他并且提议,发达国家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区域科学技术共享系统,该系统应着重研究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发展中国家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
  1999年2月,非洲知识产权组织在班吉修订了《班吉协定》,已于2002年2月正式生效。该协定有助于保护成员国人民的经济利益,完善投资环境,促进创新,保护发明专利,吸引更多外资和技术转让,提升非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刊载于《中东非洲发展报告2002/200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