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别让你的权力睡着了-公司结构与领导权力-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害于调动积极性上面已经谈到,领导者的工作,主要的是决策和用人。用人,除了选用人才外,主要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这需要多方面的领导方法与艺术,其中,对干部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不“越权”处理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越权”行事,包办一切,下属就习惯于服从,而不主动去想、去干。因为他知道,自己想也白想,因为你已经按照自己的意愿替他想好了;学也没有用,因为学不学都要按照你的逻辑办;主动干也不成,因为不一定合你的路数。这样,下属还有什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言?影响下属积极性,同时也就影响了人才的锻炼和成长。   
□有害于团结上下级之间,正职和副职之间,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协调和谐,是企业成功的保证。一有“越权”现象,就做不到这些了。领导者的“越权”,实际上也是一种“侵权”现象。对下“越权”,使下属有职无权,下属就会产生“上级领导对自己不信任,不重用”的疑虑;群众也会对这样有职无权、说了不算的领导产生抱怨情绪,从而使领导者加深了与上级领导人的隔阂。如果是下级对上级“越权”,也会有目无领导、不自量力之嫌,这也是影响工作和团结的因素。“越权”危害实在甚多。只有无所作为的懒汉和懦夫才欢迎“越权”,因为这样他一不操心费力,二少承担责任;只有喜欢依附于领导、阿谀奉承的庸才,才欢迎“越权”,因为这样他可以经常跟着领导屁股转,便于溜须拍马。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人喜欢领导者“越权”,就是说,“越权”就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得人心的,不利于团结的。   
□有害于本职工作的完成有意无意地习惯于“越权”的领导者,脑子里想的。放心不下的,整日奔忙的,常常是自己职权外的事情。形成这样的工作作风、思维走向、心理热   
点。都在一些细小的具体事情上,很少着眼于关系全局性的大事。形成大事抓不了,小事放不下的局面。同时,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用于“越权”方面多了,自然减少了用于解决本职工作问题的时间和精力,有害于本职工作的完成。   
十一、防止“越权”的方法与艺术   
十一、防止“越权”的方法与艺术   
□明确职责范围权力是适应职务、责任而来的。职务,是领导者一定的职位和由此产生的职能;责任,是行使权力所需要承担的后果。有多么大的职务,就有多么大的权力,就承担多么大的责任。职、权、责一致是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有职无权”,是被人“越权”;“有权无职”,是侵越了别人的权力。“越权”是“有权无责”,被“越权”是“有责无权”。因此,只有职、权、责相统一,真正克服有责无职无权、有职有权无责、有职无权无责、无职无责有权等现象,才能防止“越权”现象。这就必须明确职责范围。   
明确职责范围,不能仅停留在行文规定上,甚至把文字贴在墙上,而要研究出若干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根据已有的经验,定位、定人、定责、定标、定权。除规定常规决策、指挥、组织、管理等工作的分工外,明确可能出现的非常规问题由谁负责处理。防止出现有些问题、临时发生的事情谁管都可以、谁不管都行的含糊不清的现象。   
上下级的领导工作,正职与副职的工作,特别是基层领导与其下属的工作,有些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这就更需要明确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各持其权,各负其责。   
□进行一级管理一级的教育除了对下属明确职、权、责的范围外,还要对下属进行分级领导原则的教育。分级领导就是分层领导,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都作为系统而存在,都有层次结构,它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的,系统之间能否有效地运转是层次性决定的,同一层次的诸系统的功能联系须由各级系统之间自主地进行。只有在发生障碍,产生矛盾,出现不协调时,才提交上一层次的系统解决。这是分级领导的理论依据。   
下属根据这一原则,要认真地做好本层次的工作,对上级领导负责,执行上级的指示,接受上级的指导和监督,主动地经常请示汇报工作,积极地创造性地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一切任务。不能见硬就缩,见难就退,见险就躲,推诱拖拉,矛盾上交;也不能固执己见,各行其事,属于上级决定的问题,擅自作主,独往独来。对下属的“越权”,尤其是对有意的“越权”,应提高到目无组织、目无领导,闹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和闹独立性的一种表现的高度来认识。这样,下属对自己的“越权”才会引起警觉。   
□为下属排忧解难上级领导在决策的基础上,在给下级部署任务、提出要求的同时,要深入基层,为下属完成任务创造心要的条件。上级要为下属服务,支持、鼓励、指导、帮助下属。关心、爱护下属,为下属排忧解难,及时解决他们工作中   
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及不协调的关键问题。这样,也可以防止或减少下属由于来不及请示而出现的“越权”现象。如果不深入下属,不接近群众。高高在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就会助长下属“先斩后奏”、“干了再说”的“越权”行为。   
十二、纠正下属“越权”的方法与艺术   
十二、纠正下属“越权”的方法与艺术   
□先表扬后批评对下属“越权”,要作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批评和指责。有的下级“越权”,是做了应由上级主管领导决定的事。这是和他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有积极性、主动性,想工作之所想、急工作之所急,不推不靠、敢做敢为、敢于承担责任等优点相联系的。这和工作不负责任,椎一推、动一动,工作稍有难度就推给主管领导相比,这种“越权”的精神反倒显得是可贵的。尤其是很多下属,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哲学,能推则椎,能靠则靠,能拖则拖,能等则等,能舍则舍,得过且过,份内的事都不去干,有何劲头去“越权”。对于那种出自正当动机而“越权”的下级,应该又表扬又批评,先表扬后批评,肯定其积极性,指出“越权”的危害,以“越权”的具体事实帮助其分析研究,指出不“越权”而又把事情办得更好的方法。这样,下属才为领导者的公正、体贴、实事求是所感动,才能领悟到应该发扬什么,克服什么。   
□维持现状,下不为例领导者对下属“越权”产生的和将产生的效应,也要作具体分析。有时,下属“越权”决定或处理的问题,可能和主管领导的思路、决策是相吻合的,是正确的,有的地方千得更漂亮,成绩更出色。这样自然要维持下去。即使是这样,也要下不为例。有时下属“越权”行为与领导者的正确决策有一定差距,在成果的取得上要受一定影响,存在某些损失,但仍是正效应,无损大局。这样的情况也要维持现状,继续下去,在进行过程中,尽量使其向更好的方向转化,取得更大的成绩。   
□因势利导,纠正错误有时下级“越权”,对问题的决定或处理本身就是错误的,已经或正在产生负效应。这时,领导者就要根据情况予以补救、纠正,“亡羊补牢”,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并教育下属吸取教训,认清“越权”的危害。   
十三、防止和克服自己“越权”的方法与艺术   
十三、防止和克服自己“越权”的方法与艺术   
□解决几个认识问题领导者除了认识“越权”的危害以外,要认清与“越权”有关的几个问题。   
1。疑人不用与用人不疑领导者对下属“越权”,和对下属不信任、不放心、不放手有关。这种不信任,主要是对其工作的认真态度、工作方法、办事能力信不过。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首先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对没有考察了解清楚的干部,对政治上不可靠,品行不端正,能力上不能胜任的干部,不能草率使用。一旦使用的干部,只要没发生原则性变化,就要充分信任,放手让其工作,鼓励其大胆干,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增长才干。   
如果通过实践发现下属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较差,能力较弱,领导者就要督促检查、帮助指导,促使下属去努力工作,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宁肯“鞭打慢牛”,也不能“卸套不用”,自己去干。   
2。自恃高明与尊重他人领导者对下或对上“越权”,还有一个认识问题,就是把自己看得过高,把别人看得过低,总觉得自己行、别人不行,总看自己的长处、别人的短处。一个领导者,必须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要以宽容的心理待人,不要每时每地都以自己的习惯模式去衡量别人的行为,略有不符,就在心理上产生反感,对别人的弱点过于指责和苛求。要尊重别人的缺点弱点。没有缺点弱点的人是没有的。如果人的每个弱点都受到别人的指责和苛求,尤其受到领导者的嫌弃,那么,在这个单位工作就会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一个好的领导者,能见人之长,更能容人之短。对下属那些相当明显但无关宏旨的缺点不要计较。基于这种认识,就不会因下属的缺点弱点而采取不信任态度,越权干预事务。其实,自恃高明,并不一定高明,“越权”本身就是一种不高明的做法。   
3。关系密切与照章理政有的领导者对上或对下“越权”,是自以为和下属或上级领导者的关切密切,甚至友谊深厚。关系密切,友谊深厚,是处理好上下级关系的感情基础。这样相互之间深知对方的长处和短处,办起事来深一点浅一点,容易理解和谅解。这个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绝不能因此发生角色变异,相互“越权”,上级当下级的家,下级主上级的事。这样既无上级的威严,也无下级的效应,工作不会有高效率。再说,你也只能与个别领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