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九大暴利行业揭秘-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彻底解决药价虚高问题,需要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更重要的是深化医疗制度、医药生产体系等一系列改革,改变以药养医的利益机制。医价药价为何居高不下?还是那句老话:垄断。打破医疗垄断有待于占优势地位的公立医院产权改革,医药分离却有可能乘平价药房的东风推广开来。只有打破了药价虚高的生存法则,药价虚高的局面才能彻底解决。因此,要改变医院药品价格畸高的现状,必须打破医院在药品流通和销售中的垄断地位,并加强药品价格监管力度。  
进入门槛  
  由于医药产业关乎大众健康的特殊性,医药市场向来以不受经济萧条等经济波动影响的稳定性而著称。例如在美国,自50年代医药工业飞速增长以来,从1954年到1994年短短的40年间,医药销售额从13亿美元增长到548亿美元,到今天更是超过1200亿美元,其中只有1993年一年因政策原因造成了负增长。医药行业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对医药行业的投资具有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也高的特点,因此,医药产业向来是被投资者最青睐的行业之一。  
   1。投资巨大  
  药品生产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资产。药品生产企业是典型的现代制造业。它的特点是规模大、生产管理水平高。一般一个中型制药厂投资规模也在几千万,其中厂房、生产设备、试验设备、仓储货运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就要占用很大资金。药品的特殊性要求其从生产到流通都必须有严格的质量保证。实行药品生产质量规范标准(简称GMP)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也是中国药品生产的必备条件。据了解,一条生产线GMP改造需投入人民币约二千万元,全厂GMP改造需投入五千至六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同种药品,GMP与非GMP企业的生产成本存在较大差异,同时,GMP和非GMP企业相同产品实行差别订价。即使从事医药产品经销的企业,按国家药监局《药品流通管理规范》(简称GSP)对经营场所、储存环境均有严格规定,要达到该要求也需至少几十万元资金。  
  (2)产品研发。新建药厂除有标准化的GMP车间外,还要有一个二类或两个三类新药才允许开办。医药产品需要巨额投资,国外一个创新药物的研发;平均投资成本要2亿美元;有的甚至高达10亿美元。近20年来,制药工业的新药产量仅保持了适度的增长,用于研究开发新药的费用增长了6倍多,达到了300亿美元。显然;没有雄厚的资金投入,就不可能有医药产品的开发。即使不采用自主研发的方式,直接购买现有专利产品,也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3)人员配备。医药行业既是专业性极强的产业,又关系国计民生,因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很高。无论是研发人员、管理人员,还是从事生产制造人员,一概要求具有专业技术水平。即使经营一个规模不大的药店,也要求具有药学专业职称。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势必要求高的薪酬与之相对应,从而带来人力资源成本的升高。  
  (4)营销。医药产品推向市场的营销费用也是相当高的。一是通过宣传推广活动,达到一定的知名度,如药品广告,这种方式多见于非处方药。广告费用少则几十万,多则可上亿。而另一种重要渠道,就是在前面提到的进入医院的费用,此种方式多用于处方药,一般也是一个不菲的数目。  
   2。技术性强  
  药品研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制药公司在开始时要制定出通常是人体中一种被认为对某种疾病起作用的物质作为研制目标,然后设计出或找到一种能够依附于目标物质的化合物,由此来改变疾病的发展过程。再在动物身上做毒性实验,之后方可在人身上做试验。这不是一个专业单独能完成的事情。  
  我国不仅是在医药产业,几乎在各个产业都存在技术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不合理的现象,即大学与科研院所集中了研发的大量优势,而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却资源匮乏;同时,医药产业是典型的“生产者主权论”产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非常强调与药物学、化学、医学等基础知识的交叉联系。因为上述两方面原因,医药企业必须与高校、科研院所保持紧密的联系以拓展技术能力的获取途径。在此过程中企业要注重培养自身的技术能力,一来解决当前的研发能力不足,二来渐渐地培养核心能力,使研发活动内部化,实现企业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主体的目标。  
   3。经营管理要求高  
  医药企业既是资金密集型,又是技术密集型,同时还是劳动密集型。在一个迅速变化的市场中,企业对市场未来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而对企业而言,管理是生存的保障,战略是发展的基础。在中国医药市场中的企业要想充分把握市场转型这个历史性的机会,迅速做大做强,一个融合了市场经营和资本运作双重手段的强有力的企业战略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成功策略的基础,企业需要对市场的未来走势及其影响因素有深刻的理解。  
   4。行业管理严格  
  尽管医药管理部门在医药价格的管理上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由于药品安全关乎人命,医药主管部门在对医药企业的生产管理上采取一套相当完善的准入制度。而且为尽快与国际通用规则接轨,国家食品和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制药企业强制性实施GMP认证的方案;与此同时,适用于医药经营企业的GSP认证、药品研制机构的GIP认证等也相应出台实施。实施上述认证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投入,一些资金、实力不足的医药企业将被无情地淘汰出局。鉴于目前国内医药企业生产集中度不高的现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基本不受理成立新的药品生产企业的申请。  
行业风险  
  目前医药行业的经营问题主要有三个。首先是原材料涨价。最近几年,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的部分原材料石油化工产品和能源价格迅猛上涨,导致产品成本明显上升,盈利空间缩小。 
              其次是产成品跌价。医药产成品价格尤其是原料药物价格的狂跌几乎是灾难性的。在大宗原料药物中,价格跌幅最大的莫过于维生素C和青霉素。第三是招投标困局。在我国生产的药品中,97%为仿制药,同种药品的生产企业多达数十家的重复建设现象在我国十分普遍,药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采取药品招投标政策压低药品价格,一方面节约国家医疗开支,另一方面提供一个公正的竞争平台,抑制医药行业的过热投资。然而,药品的招投标间接压缩了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尤其是流通企业的利润空间。  
  而从整个医药行业来分析,其风险主要在五个方面。  
   1。产品研制周期长  
  创新是医药的灵魂,医药生产企业最重要的任务是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只有大量开发它们才能形成自己的名牌产品。曾经在世界化学制药业排名第一的英国葛兰索公司,靠的就是以盐酸雷尼替丁为龙头的名牌产品系列。开发一种新药周期很长,新药研发生产的过程(环节)表现为:实验室——中试——临床许可——临床实验——生产许可——生产工艺、质量控制——销售。研制一种新药所花费的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约用9年,现在已延长到11年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一般的制药企业均难以承担,因为研制开发一种新药一般需要投资数亿元并耗费多年时间。这种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三高开发,一般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的支持。目前,医药企业在目标设立方面,过于注重短期目标,而对于长远目标往往缺乏规划。表现在技术创新方面就是总希望能够从企业外部得到立即就可以投入生产的产品,企业最多从生产准备阶段介入创新过程。的确,通过单纯的购买新药证书等方式,在市场上可能会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决定企业长远发展的技术能力培养必须通过长期实践的方式来积累,因而这种不以技术为基础的发展是不可能长久的。这样作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很不利,因为这实际上是缺乏技术创新意识的一种表现。企业过于关心短期利益的获得,而不将技术创新、培养核心能力作为企业竞争战略,最终会导致企业发展缺乏动力,难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投资回收周期长  
  医药产业链中除了研发、生产、销售一般产业环节外,还包括申报、临床实验、评价、上市等一系列复杂的产业化过程。由于投资额巨大,周期又长,这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钱,却比别的产业收获要慢得多。  
   3。技术风险大  
  药品从研发到临床应用需要经过漫长的试验、临床阶段、评价阶段,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都将使研发工作功亏一篑。据最新资料统计,研制早期的药品其侯选药物约每5000种才能有一种进入市场,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每5种才有一种进入市场,其余的药物都被淘汰掉。其风险具体为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从投资人来看; 
              研发中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最大。转让价格却又受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影响。  
   4。市场竞争加剧  
  (1)跨国医药企业的投入增加。迄今为止,世界医药30强中有26家,50强中有31家,在华设立了合资生产企业,其中有5家有不止一处投资。因此可以说,世界大型医药企业中有实力进入中国的都已经进来了,而排名靠后的企业还暂时没有实力单独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我们看到,虽然已经进入中国,但由于体制限制,现有各大跨国医药企业的决策权都集中在总部,在中国只有销售的权力,不能进行资本运作,而市场营销操作中由于预算所限,市场投入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跨国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