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鲸-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朋克掏出一只温度计来,凑到亚哈船长的臂旁。


  “走开!”


  亚哈船长火了,一把把朋克推到一边,自己则走向舷墙。


  “你们的船长是不是让白鲸弄疯了?”


  朋克悄悄地问同船来的费达拉。


  “嘘!”


  费达拉把手指放在唇边,制止了朋克。


  不一会儿,亚哈船长已经站在了自己的小艇上了。


  小艇向“裴廓德号”划去。


  亚哈船长一脸坚毅的决心,背对着英国人的船,连英国船长向他打的招呼都没理。


  小艇一直划到自己的“裴廓德号”下面。


  “这人简直是着魔了!”


  朋克对着自己的船长说。



  

  



















101.冒险生涯中的享乐



  我们和英国捕鲸船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了。


  现在,英国捕鲸船在我们的视野里已经越来越小了。


  望着远去的英国捕鲸船,我想起了一切有关它的辉煌的历史。


  这艘英国的捕鲸船叫“撒母尔·恩德比号。”


  乍一看它这个名字叫起来并不响亮,可懂得世界捕鲸史的人都知道,它所包含的意义可不一般。


  它的不一般来自于“撒母尔·恩德比”,这个名字是个令所有捕鲸人都敬畏的人名。


  他是现在世界著名的恩德比捕鲸公司的创始人,虽然他已经故去了,但他开创的业绩使我们可以为他在世界捕鲸史上大书特书一笔。


  从世界捕鲸业的发展来看,虽然我们南塔开特人早在1726年就已经成群结队的出海捕鲸了,但终究只是在南北大西洋一带游弋,并没有造成世界范围内的捕鲸气候。


  真正开创了世界捕鲸业新纪元的当属恩德比捕鲸公司。


  就我们现在知道的文献看,恩德比公司应该成立于都铎和波旁王朝联合执政的时期。


  但具体是哪一年现在无法考证了。


  总之,在1775年,他们的第一批专门猎捕抹香鲸的船队正式出发了。


  1778年,一艘同样是来自恩德比公司的叫做“亚美利亚”号的捕鲸船出发了。


  这艘船向南绕过了好望角,作为世界上第一艘捕鲸船到了南海,并且满载着鲸油胜利返航。


  于是“亚美利亚”号成了捕鲸业追随的典范。


  一时间,世界捕鲸业迅速发展。


  恩德比公司依然在做着超前的努力,竟说服了英国政府派出了炮舰,参加他们开辟南海捕鲸航线的工作。


  虽然结果我们不得而知,但在世界捕鲸史上,这是绝无仅有的。


  1779年,恩德比公司又装备了一艘叫“海怪”的捕鲸船,去日本海做了一次探险并大获成功。


  于是,日本海的捕鲸场又被开辟了下来。


  不管怎么说,恩德比家族是为世界捕鲸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家族,他们应该享有捕鲸业的最高荣誉。


  这是公认的。


  坦诚地说,恩德比公司留给捕鲸业的不仅仅是荣誉和尊敬,还有着更实惠的待遇。


  这一点在捕鲸业中也是有口皆碑的,今很多外国船只上的水手羡慕。


  早在我们这次遇到“撒母尔·恩德比”号之前,我就曾到过他们的船上,记得是在巴塔哥尼亚海的什么地方,是在一个半夜里。


  那次,我们是到他们的船头楼去喝酒。


  那次聚会真是痛快极了,我们充分领略到了英国捕鲸船的热情和富足,就像是他们的民族——萨克逊民族一样,令人感到愉快。


  捕鲸船上的水手们碰到一块,除了喝酒就是喝酒,只有酒才能代表他们的心情。


  对于水手来讲,他们过得就是这种冒险的生活。


  他们每天都提心吊胆,今天你在这里喝酒,明天你就可能在一次追捕中丧身鱼腹,所以每一次的聚会都有可能是最后的一次情分和友谊,每一次喝酒都有可能是最后一次享受欢乐的机会。


  今朝有酒今朝醉,水手们信奉的就是这个,否则的话,他们觉着死得会更不值。


  那次我们喝的是烫啤酒,香甜极了,也痛快极了,这在我记忆中是最好的一次。


  我们平均每一个钟头都要喝掉十加仑,直喝得头重脚轻,语不达意,但心里却涌动着阵阵快活。


  吃的牛肉也同样的好,虽然对于我们的习惯来讲有些硬,但味道相当不错。


  只是面包不太让我喜欢。


  还有,他们的船头楼不太亮,否则的话,他们真是十全十美了。


  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我对他们的好感,一群顶天立地的英雄,个个是好手,加上好吃的东西和好喝的酒,不管从任何角度来评价,不是一艘最棒的捕鲸船吗?


  其实不光是恩德比的捕鲸船这样,所有的英国捕鲸船都是这样。


  虽然英国商船以苛刻在航海业著名,但他们的捕鲸船的待遇却是首屈一指的。


  这可能也是他们广泛吸引捕鲸好手,使自己的捕鲸业立于不败的一个因素。


  实际上,在欧洲,比英国人开始捕鲸还早的荷兰人、芬兰人和丹麦人在捕鲸船的供给上也是相当大方的,几乎叫人感到惊诧。


  我在研究鲸史时就曾见到过一本发霉了的书,从它散发出的鲸味来看,我断定它的内容必定和鲸有关。


  只是,它是用荷兰文写的,我无法读懂。


  于是我以一桶抹香鲸油的代价请我的朋友斯诺给翻译了一下。


  他告诉我:


  那不是有关捕鲸的书,而是一本商业书,但所幸的是里面有一篇关于捕鲸业的文章。


  从他翻译过来的文章里,我找到了一张表格,是关于当时荷兰的一百八十艘捕鲸船在一次巡游中所配备的饮食补给的统计情况。


  现在我抄在这里:


  牛肉 四十万磅


  佛里斯兰猪肉 六万磅


  鱼 十五万磅


  硬面包 五十五万磅


  软面包 七万两千磅


  牛油 两千八百小桶


  泰克塞尔和来顿奶酪 两万磅


  奶酪(次等) 十四万四千磅


  杜松子酒 五百五十安克


               (约合五千五百加仑)


  啤酒 一万零八百桶


  看了这张表格,简直让我大吃一惊,天哪,荷兰的捕鲸船简直是把整个食品库都搬上了船。


  虽然我们在看这些表格时,联想到这些美味,食欲不禁大增,可如此这么多的东西,我们不知道荷兰人究竟是如何来消化的。


  于是,我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来计算每一个荷兰水手究竟在一次航行中消耗多少食物。


  首先是牛油和奶酪,他们消耗之多令人惊诧。


  不过这也不难理解,荷兰捕鲸船那时所去的地方是荷兰北面的海域,也就是格陵兰附近。


  那里经常是冰天雪地,身上没有足够的油分不足以御寒,所以,这也养成了他们爱吃油的习惯。


  要知道,在北极附近的爱斯基摩人经常是以油代酒的,在追击胜利后,大家举着盛满鲸油的杯子,一饮而尽。


  现在这是多么的难以想像。


  不知道荷兰人是不是入乡随俗,但有一点,他们对油的消耗量是大大地增加了,这一点有表格为证。


  然后是啤酒,竟达一万零八百桶,叫人惊骇。


  一艘荷兰的捕鲸船每次巡游的路线是从本土出发,到格陵兰附近打一个未回,这样他们每一次需要的时间大概就是半个月左右,多也多不了几天。


  总共一百八十艘船,就算每船三十人的话,一共五千四百人,这样正好每人平均摊到两桶啤酒。


  要知道,在平常,这两桶啤酒可是一个人十二个星期的饮用量啊!


  现在他们两个多星期就要消灭它,难道他们每天都烂醉如泥般地趴在甲板上吗?


  可这还不包括数量同样可观的杜松子酒。


  我不禁大加怀疑。


  但怀疑归怀疑,事实是荷兰人不仅没醉,还每每满载而归。


  这其中肯定是有缘由的。


  想了好长时间,我不得不又把这归于极地地区的寒冷气候,在那里,一切都不是常规的,而啤酒正好是荷兰人保持体能的好办法。


  因为这很适宜他们的体质。


  如果在赤道下的我们也这样喝的话,结果会怎么样呢?


  在桅顶打瞌睡甚至掉到海里,在小艇上醉倒被鲸尾甩走,总之,只可能是这类的结果。


  上面又是论证又是举例他说了一大堆,无非是想说明一点,那就是:


  从二三百年前捕鲸的始祖荷兰人开始,捕鲸船在饮食上就是多么的奢侈。


  英国人把荷兰人的这一点继承得极为卓越,而且发展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英国的捕鲸船上有这么个说法,就是:


  即使你巡游一圈儿,一条鲸也没捕到,落个空船而归,你也不要忘记把你随船带出去的酒都喝光。



  

  



















102.世外桃源



  我深情地望着她,同时轻轻地解开她的纽扣,又脱掉她的连裤袜,卸开胯间的吊带,这样,她的全副武装就只剩下胸前的一对铜丝钩了。


  当我颤抖着扳开这铜丝钩时,她也同样颤抖着对我说:“我投降了,我无条件地向你献出一切。”


  可接下来的并不是沉醉春风。


  你问为什么,很简单,我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条——鲸,一条小鲸。


  你的听兴不会立时就没了吧?你也不想想,从开始到现在,我们的船上何曾出现过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