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状元农家妻-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偏生我还生不起气来,人家诚诚恳恳的,坦坦荡荡的,反倒是我小人之心了。”

    于强两人不敢接话,主子这自谦的模样可不正是生了气,不过却是气不上来,人家苏大人两夫妻可热情了,吃人家的嘴短,再说人家没有做得不对的,梅县本就打理的这么好。

    监察御史便在后院里住了下来,倒是看着苏辰忙忙碌碌的,连着他的夫人也是过得很是充实,可没有像京城贵女们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在家绣花,却变着法子招待他们,身边两位心腹都向着这知县夫人了,在他面前说尽了好话。

    于时灵也不是什么都不干,他也好奇苏辰是怎么把这些地方富绅给制伏的,于是去了前衙查看了县衙里的账薄,还有一些记录,这一看一发不可收拾,一整日的呆在那县衙里头看得仔细。

    到傍晚时分回来,再看苏辰的眼神却有些不同了,谁能想到这个法子,一来就把两大富绅给打压了,再加上这一路惊险的,他还问过县丞韩明五和主簿成广两人一些话,也得知了这些事情的具体经过,尤其是那些富绅居然敢包围了整个县衙,可见当时是如何的凶险了。

    于时灵在苏辰的肩头拍了拍,说道:“你是个有才的,不愧是成阳先生的关门弟子,你与昝泊一首一尾,将来你所能达到高度必不会比昝泊的低。”

    于时灵虽然年轻,虽然是权贵子弟有些高傲,但办起正经事来,却是还有有些远见和头脑的,这样的人物,他于家也不能得罪了,做人留一线,将来也好方便。

    苏辰厉害,若不是受人打压,哪会是今日这模样,若是一开头就在京为官,必会受皇上看重的。

    苏辰知道于时灵已经看了那些记录,于是决定明天带于时灵去往山里,他建了信台,同时也让于时灵看看乡间百姓的生活。

    苏辰夜里回来与小媳妇躺在床上,苏辰便说道:“明个儿我带于公子下乡,你帮我们准备一些肉饼和肉干,我们带在路上,这一去怕得几日,我想让于时灵看看这梅县的百姓,待他回去也好如实禀报上去,只要再过些时日,梅县必成为眉州的富县,指不定到那时还可以申请成为眉州首府。”

    这下乔宝莹也有些羡慕起来了,要是梅县能成为眉州首府就太好了。

    第二日乔宝莹为苏辰准备了肉干和肉饼之类的,苏辰带着于时灵下乡巡视,正中于时灵的下怀,他也正想看看这梅县的百姓,先前经过的几个县,由于他带的人太少,所以走的地方皆是城镇,看不到真实面貌。

    这眉州山多路长,人烟稀少的,他想要去找探一下皆是寻路无门,生怕在这山林里迷了路。

    然而跟着苏辰一起,坐上那薄薄的小船,看到船身虽小,可是过起急流之时却迅速的不行。

    于时灵有些好奇,同时问起了梅县官船场的事,说眉州向来是造船场之乡,为何每年供给军营的却少,反而要花销一大笔银两去地方私船场里买,难道是私船商贾的技术更好么?

    苏辰却是摇头,他把自己刚来梅县的事说了说,便是自己初次看到官船场的情景,要恢复像以前那样的繁华,必须严加控制私船场的开发,要有管束和约束,这样官船场才能立的起来。

    于时灵一听,觉得颇有道理,便想着他到时做一份详细的说明交上去,这一点上,他也希望官船场越来越大,能像当年之盛况。

    小船带着几人进了山,山里头的树木皆有上了百年,于时灵看到这遮天蔽日的老树林里,心里有些发毛,不过他是相信苏辰的为人,若是普通的不熟悉的地方官员,他可不敢跟着对方来这偏僻之地。

    没想走了一段距离后,就看到一个高高的木塔,这样的木塔他似乎在码头也看到过,不过一直没有去问这是做什么用处的,可是眼下建在这深山老林的,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

    苏辰便解释了一些,这是信台,遇上贼匪点烟报信的,每一处皆有留下人守着的,就像以前的守山人一样,不过眼下是多了一项,一但在山里头传递消息,就靠这个了。

    于时灵觉得新鲜的不得了,跟着苏辰一路朝前走,看到好几处信台,接着进了村庄,在山头上,他就看到了底下绿油油的田地,果然如夫妻两人说的,底下的农田种植是有比例的。

    水田旱地皆要种,且不能只种一样东西,尤其是开荒的山地,地势高的多是种豆子,这样的话若是遇上了涝灾,至少还有豆粉糊糊可以吃。

    于时灵开始相信两夫妻所说的,或许他们就是这样管制这梅县的。

    苏辰带着于时走过一个又一个的村庄,经过两年的努力,百姓们开始大部分的牵移到一起生活,但那些种植的田地却去的很远,不曾荒下半点。

    他们每去一个地方,皆上村里头感受一下,只发现百姓们个个皆是忙忙碌碌的。

    下地除草,什么时节捉虫,皆有章法,就像每个村里皆有一个种田老手不停的在观察似的,不过却并不是,而是村长和里正皆会隔三差五的去镇上的告示栏里看天气看时节,还有一些种田老手的建议,于是就会回到村里头来。

    提着锣鼓喊话,把从镇上看到的告诉乡里人,于是大家伙的就按着那上头的意思,下地干活就是。

    还别说,会种田的不会种田的,皆从中得到了好处。

    村庄里除了茅屋,还有不少砖瓦屋的,这些人瞧着是小地方,可是也没有一个人偷懒的。

    而且庄户人家地里出产的,有些人寻到一些商机,便会每年额外的种一些不同的农作物,反正上种子铺里去买的时候,种子铺的老板皆会把每一样种子适合什么样的土壤,在什么季节里种等。

    这些一说,有心人便想上,专种找一些别人不怎么种的作物,到时送到镇上去卖的时候就要好卖一些,如此有一些人专门种蔬菜送去镇上富户家里也赚下了不少现银,然后开荒买地建房子,没想两年间有还有生活就过好了。

    村里头有人有了牛车,连路都修宽了。

    于时灵跟着苏辰几日,走了不少村庄,看到不少官道加宽加长,更利于百姓们行走,于时灵便说道:“苏辰,你若是再在梅县呆久一点,恐怕梅县要变成富县了,眼下才两年,路你是来不及大修的,若是再多修几条路来,利于百姓行商走贩,还能运粮运种,梅县当真是要富的。”

    “虽然商人逐利,可是朝廷不能没有商人,商人能带动经济,能把南北的货物相通,他们虽是逐利,却也是有利于国家,眼下改了税制后,税收多了,百姓的负担却与前差不多,如此百姓的生活才能安定。”

    苏辰点头,他留在梅县是没什么,只是他心里头也有一番抱负,他志在朝堂之上,一个小小的梅县只不过是一次试手。

    不过苏辰不方便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但于时灵又岂不会知道,大丈夫志在朝堂,为了天下百姓。

    原本于时灵来时对苏辰此人的评价并不好,他可以为了自己的妻子不去参加科举考试,这样至自己前程不顾,意气用事的男子,他以为是志气短的人,再加上昝泊对此人很有些偏见。

    在昝泊的劝说之下,他原本只是偷来梅县看两眼,觉得跟别的县差别不大,他便打算把这些眉州的评价全部写上去,所有人自然都得不到升迁,除非有门路的人。

    可是眼下他却不这样想了,他想把梅县的事如是呈上去,苏辰不能埋没,昝泊之为人也有待考量了,同师门下,却对自己的师弟几番打击,他都要怀疑先前苏辰被调往巴蜀便是昝泊的意思,毕竟他可是朝堂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大人。

    两人从山野里出来,走上官道,直接往城里去,再次回到县衙后宅,却发现知县夫人早已经为他们准备了热水还有丰盛的吃食。

    于时灵似乎有些明白当年苏辰的一些做法了,他跟夫人之间的感情当真是伉丽情深,从这些小事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样聪明又贤惠的夫人,但凡是一个正常的男人岂能舍得抛下。

    于时灵要走了,苏辰和乔宝莹皆要送他,他想了想,向乔宝莹讨要了一些肉干,这味道真正好,似乎他都不曾尝到过,于家财大势粗,也有没有吃过的东西,他正想着多带一点回京,到时给家里人也尝尝。

    乔宝莹问道:“你想带不辣的还是带麻辣的?”

    若不是这时代不准杀牛,不然她还能做出不少牛肉干来,麻辣的牛肉干可正宗了,只是她做的是猪肉干,不过这猪肉可不是家养的,而是叫人上山头猎来的。

    于时灵先前吃的是不辣的,于是想了想说道:“两样都带些可成?不辣的我在船上吃,麻辣的我带回京城给他们尝一尝梅县的特产。”

    乔宝莹忍不住想笑,于是同意了。

    两人为他装了一袋子的肉干,乔宝莹又做了一些酱饼子,还有她做了一些干脆面,这东西是这几日她想到的,便试做了一下,没想到还不错。

    于时灵看着手中能直接当零食吃的干脆面,心想着要不要多带一点。

    于是乔宝莹给他装了一大袋,待他上船的时候拿了人家好几袋零零总总的,船开动了,心腹于强拿着一块干脆面边吃边说道:“公子,咱们这算不算是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于时灵瞪了于强一眼,说道:“不准再吃了,这些我都要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的,要是他们喜欢,以后每年还想着寻这位要一点呢。”

    于强苦着一张脸,看着手中的干脆面,有些不舍,这东西好吃还饱肚子,这可是面条做的,味道真的很好。

    于时灵坐在船头看着两边的山水,对这一次出行,很是满意,然而走到眉州水域境内之时,没想到刘志广赶着船追了过来。

    先前他去眉州城里转悠了好几日,这一位不知道他的行踪,眼下他要离开了,此人却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