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梅大奶奶低头来给宁四娘请安时,宁芳的猜想证实了。
“你们倒当真是长本事了,瞒得滴水不漏啊!”宁四娘斜一眼媳妇,只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就再不理她。
梅大奶奶心中气苦,再扫一眼宁芳姐妹,更加委屈。
如果说从前家在梁溪,宁四娘让她们跟着宁怀瑜赴任,是为了让他们一家团聚。可如今宁四娘都搬到金陵来了,为何却不带上她们?
金陵,那是多繁华的地方。孩子们在家族里能接受到的教育,跟在外头能一样吗?
而且搬家这么大的事,说都不说一声。要不是祝大太太写信来,她们至今都不知道这事!
所以对婆婆心中有怨气的梅大奶奶索性也坐下不语了,反正她还特意把孩子们都带来了,想来婆婆也没办法在众人面前发脾气。
而此时,在菊花台上大出风头的南湘儿,也亲手打开了那只锦盒。
外表不起眼的盒子里,装着的果然是首饰。
一枝玉凤钗。
可南湘儿再没自己想象中的那般潇洒,大大方方的送出去。
因为这枝钗,已经漂亮得超出了她的想象!
钗身设计的是一朵长柄的菊花,在钗头上雕着一只傲然展翅的白玉凤凰,盘旋于菊花之上。
钗头用整块上等的羊脂白玉雕琢而成,清冷尊贵,仿佛冥冥中俯视众生。
南湘儿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玉,这么合她心意的首饰。她几乎可以想象,戴上这枝钗的自己,会有多么的华丽美貌,令人妒忌。
她说不喜欢金银首饰,其实只是因为她更加挑剔,才不喜欢那些寻常之物。可遇到合心意的东西时,往往更加控制不住喜爱之情。
就象现在,南湘儿就在自己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忍不住伸出手,把这枝钗拿了起来,而变故就是在这一瞬间发生的。
叭嗒。
玉钗从她的指间滑落,断了。
众目睽睽之下,无数人见证到了这一幕,无数个抽气声同时响起。
“天哪,那,那不是崔老太君的玉钗吗?”
“那可是皇后之物啊!是老太君六十大寿时宫里特地赏赐的,我等都在那日见过!”
……
台上的少女瞬间傻掉了。
在意识到别人说什么时,南湘儿猛地把手上的盒子扔掉,大叫道,“不是我,不是我!”
可全场人的眼睛都看着呢,玉钗就是从她的手上滑落,摔断的。
第138章冲喜
“这钗,这钗本来就是断的!”
“闭嘴!”
南湘儿还想叫屈,宁四娘却面沉似水的制止了她。
再看向故作震惊,实则幸灾乐祸的毛吴氏,她终于知道崔家的后手在哪里了。
如果今天不是她警觉,那么上台的就会是宁芳,或是宁家任意一个女孩儿。然后就会犯下同样的罪,任人宰割。可她千辛万苦避开的局,却被南湘儿冒冒失失一头撞了上去。
眼下众人都亲眼看着凤钗是从南湘儿手上滑脱,至于是已经断了,还是被摔断了,现在还能说得清楚吗?
而且出事后,只知一味推卸责任,会给人留下怎样的坏印象?
这是行宫,是金陵行宫啊!
就算皇上没有来住过一天,可行宫里的人,会眼睁睁的看着人在这里摔毁宫里的赏赐,还死不认错吗?
他们又不可能去魏国公府找崔老太君对质,那么南湘儿,就是现成,也必须是最合适的替罪羊。
所以宁四娘一定要制止南湘儿,让她先认个错,再细查此事,说不定还能博一线生机。只是没想到,她话音刚落,行宫里的于姓大总管已经匆匆带着人赶来了。
脸色难看的看一眼断掉的玉簪,于总管道,“对不起了,姑娘,恐怕你得跟我们走一趟了。”
“不!真不是我——”
南湘儿脸色煞白,叫得凄厉。
可此时,在场的男人们却没了方才怜惜、保护、提亲种种念头,纷纷避之不及。甚至有些没资格的还暗自庆幸,果然红颜是祸水!
唯有宁四娘,挺直腰杆站了起来,“湘儿,到外祖母这里来……总管大人,请别为难一个孩子,有什么事,跟我说。”
“外祖母!”南湘儿再没有了之前的骄傲与任性,就跟一只受惊的小鸟儿似的,扑到了宁四娘的身边。
而宁芳就在一旁,怔怔的看着祖母眼里的坚定与无畏。这一刻,不用多说,她已经意识到,祖母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也要保护她的外孙女!
可这一切真的是意外吗?
如果不是,那毛吴氏为什么要算计宁家?
宁芳很不愿意去想,却不得不意识到一个可怕的现实。
这恐怕,还是为了自己吧?
“这,这是怎么了?天,我家的凤钗,我家的凤钗啊!”崔大太太终于来了,扑到地上捡起断裂的玉钗,哭得撕心裂肺。
“总管大人,你把妾身拿去问罪吧!是妾身无能,没保管好皇后娘娘赏赐之物,妾身该死,该死啊!”
比起南湘儿方才的极力推脱,当然是崔大太太的自请重罪,更加惹人同情。
何况她还哭着解释了缘由,“因老太太近来身子不好,所以我才想拿了皇后娘娘赐的凤钗挂在她的帐中,替老人家镇一镇。谁知,谁知我家鸿儿,那个小冤家不懂事,竟是拿这凤钗换了我家今日送来的礼物!我原还不知,只方才在回家路上得了禀报,吓得我魂飞魄散,紧着往回赶,谁知还是迟了一步。子不教,母之过,该罚我,罚我呀!”
在座诸人听得无不心生同情。
全金陵城谁不知道崔鸿就是个傻子?他要贪玩做这种事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崔大太太又不是神仙,怎么盯得过来?
要说有错,也是崔家的下人不仔细,没盯好主子才出的事。
至于最大的错,还是南湘儿犯下的。
因为在场所有人,都亲眼看到是她失手,才摔了玉钗。当然,也有可能是传递过程中,哪个下人不小心打碎了玉钗。但此时已经死无对证,而就算揪出那个“真凶”,南湘儿又能逃脱罪责么?
在场不少看不惯她的人甚至在想,要不是这丫头自己招摇行事,至于闯下这样大祸?就算给个教训,也是她活该!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头还没处理出个结果,那头魏国公府的下人便匆匆来报。
“太太,太太不好了!老太太方才又厥过去了,大夫说,只怕要预备着冲一冲了!”
什么?
这下,连于大总管也变了颜色,“好好的,老太君怎么就得冲一冲了?”
下人泣道,“老太君自入秋以来,身子一直不大爽利,只是不许人说。上月起夜时着了凉,一直有些不好。原本近日好不容易调养得好了些,谁知方才不知怎地,忽地一口痰堵着,又不好了!”
众人一听这话,看向南湘儿的眼神更加复杂难言。
这意思是崔老太君原本拿皇后娘娘的凤钗压着,病都快好了,可如今钗一摔,人就不行了。这不明显的,是南湘儿摔钗冲撞到了老太君了吗?
连大夫都说要冲一冲,按习俗无非两种。
一是替老人家准备棺材白布这些后事,希望能化险为夷,二来便是热热闹闹办场喜事了。
可若要办这样喜事,必得是老太君身边亲近和在意之人。这时候,除了崔鸿,谁能让老太君更加在意?
只听崔大太太泣道,“若说老太君最挂心的,自然是鸿儿,可这一时之间,要找谁来冲啊!”
她又捧着凤钗哭道,“当日皇后娘娘赏下凤钗之时,老太君还说,这钗要送给鸿儿媳妇,可如今,只怕是等不到那一日了!”
她哭着从地上爬起来,“回家,咱们回家!快去通知国公爷了,让他也早些回来!”
眼看崔大太太整个人已经六神无主,于总管犹豫着把她拦了拦,“太太,有句话,下官不知当说不当说。”
“总管有话,你就说吧!”
于总管瞟一眼南湘儿,道,“今日之事,只能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这位小姐冲撞了老太君,不如就由她和崔小公子完婚,若老太君能化险为夷,那么我再替你们两家向皇后娘娘递个折子,求个情,想来皇后娘娘仁慈,必然不会怪罪。”
这话说得许多人纷纷点头。
损毁御赐之物虽然是欺君之罪,但皇上为表宽厚,只要不是故意,多是轻惩薄戒一番便罢。
当然,事后打击报复也不是没有。但只要老实听话,基本还是能保住性命的。
尤其崔老太君身份特殊,说真的,若能换她一条老命,别说皇后娘娘赏赐的玉钗,就是再来十支,想必皇上也不会心疼。
而且于总管还想到,就算老太君最后还是不幸过世,但如果能在临死前把她的心愿了了,让老太君走得安详,他在皇上跟前,也好开口说这件事了。
否则崔鸿就算是个傻子,但毁损皇后娘娘的东西,依旧是要受罚的。与其让崔宁两家一起倒霉,为什么不换个解救两家的办法呢?
到时他既在皇上面前落个能干的名声,又能卖崔宁两家各一个天大人情,这样好事,他何乐不为?
第139章替嫁
于总管想好人做到底,便客气的问了一声宁家,“你们可同意此事?”
在他看来,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只怕无人想要拒绝。尤其犯了错的宁家,怎么可能往外推?
谁知那个闯祸的女孩却是不知好歹的哭闹起来,“我不要!外祖母,我才不要,不要嫁给那个傻……那个人!”
就算还没有来金陵,但显然,南湘儿已经得到了详细的培训。所以一听说要她跟崔鸿去冲喜,她就哭得梨花带雨,甚至差点脱口而出,喊出那个傻子。
于总管再看她一眼,简直觉得这姑娘的脑子可能,一定是被驴踢了!这时候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