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贵芳华-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这边小姐要学琴,便使人带话说她这里倒也有一张,曾修习过几年。若是不嫌弃,不妨让几位小姐过来探讨一二。

    祝大太太欣然允诺,让孙女们得空便去转转。

    学琴自然是幌子,交流八卦才是正经。但这借口还当真不好驳回,于是没多久,宁家有位精通琴棋书画的辛姨娘,这名头就渐渐传开了。

 第111章御史

    桐安县,三鸦乡。

    县令卫淮,只觉得自己倒霉透了!

    他不过是想借点宁怀璧的小小功劳,于是在让长随把他家下人忽悠走了之后,立即上报宣城府衙,表了个功。

    但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啊,宁怀璧一走,他就急匆匆赶往三鸦乡,要与民同苦。也幸亏他来了,谁知正好就遇到皇上派来的御史了!

    要最倒霉的是,关键时刻,宁怀璧他,还赶回来了。

    要说起突然来到桐安县的这位御史,可是鼎鼎大名的六亲不认,铁面无私。

    他姓石,名茂重,脾气也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因此在官场有个绰号叫“茅石头”。

    他家世良好,原在京城为官。却因性情耿介,早朝时跟文武百官那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吵得连皇上都头疼不已,只好把他调出京城,在与宣城府相邻的南阳府受了个通判之职,监察一地事务。

    因今年暴雨成灾,长江沿岸各地的灾情折子跟雪片似的往京城里飞。永泰帝心里着急,又不知实情如何,便用三百里加急,给石茂重传了道圣旨。

    临时授了他一个巡查御史的头衔,让他出来访查各地灾情,以防有官员瞒报或是夸大事实,骗取朝廷的赈灾粮款。

    石茂重领了圣旨便轻车简从的出来了,也不穿官袍,也不带仪仗,只带着十来个水性极好的家丁差役,伪装成商贩,沿江暗访。

    本来桐安县因为地势所限,十年九涝,灾情出入不会太大,所以并不在石茂重的考查名单里。谁知当他去宣城府找知府大人商量救灾事宜时,意外收到卫淮递来的公文了。

    居然说今年虽遇到这么大的灾情,却在县令的英明领导下,抗灾有功,尤其重点区域三鸦乡,并无一人死亡。

    别说石茂重不信,连宣城府的知府大人李矩都深表怀疑。

    还以为是卫淮想离开这个破地方想疯了,所以才捏造了这番功劳。但如果此事就他知道,还可以替卫淮遮掩一二,但如今撞到“茅石头”手上,那李矩就只能保持缄默。

    石茂重冷道,“既然他立此奇功,李大人何不与我同去看个究竟?若果然是个好的,也好在圣上面前举荐这个人才!”

    听着他这番夹枪带棒的话,李矩只觉头发都开始发麻。

    就算卫淮自己作死,可毕竟是他手下的官儿,若是查出个好歹来,他这个知府岂不也要受连累?

    可还待犹豫,石茂重已经一把抓住他的衣袖,高声吩咐了,“备马,我与知府大人同去三鸦乡!”

    这下可由不得李矩不去了,只一路上,心里把卫淮骂了个半死。

    尤其到了桐安县内,水虽退了些,仍有大片洪水淹后的痕迹,一片狼籍。还有好些百姓正悲痛万分的给亲人收敛尸首,更有些与父母失散的幼儿,凄惶啼哭,种种情形,惨不忍睹。

    石茂重越看脸越黑,“李大人,这就是救灾有功,无一亡故?”

    李矩给说得连头都没抬,这时候他把卫淮千刀万剐的心都有了!

    不过更加担心的是,自己可怎么办?

    要是这茅石头在皇上面前把状一告,以他的德性,肯定会这么做。到时别说保住自己脑袋上的乌纱,他能不被连累治罪就不错了!

    在县城略看了看,石茂重就命人带路,直奔三鸦乡了。

    李矩跟在他身后,心情是越来越沉重,眼睛只敢盯着脚下的路,头都不敢抬。有好几次,他真是恨不得一头栽进深水里,就这么淹死得了。到时说不定皇上还能往开一面,给家人一条活路。

    谁知走着走着,忽地听到轻咦一声。

    李矩还没反应过来,倒是身边心腹激动万分,低声提醒,“大人,大人你快看呀!”

    有啥好看?

    没看见这地上水还淹得半人多高么?骑在马上鞋都全湿了。除非是龙王现世,否则卫淮要怎么救这一地百姓?

    可忽地只听石茂重道,“李大人,那前方高地上的,是三鸦乡灾民安置?”

    呃?

    李矩这才抬头,却又大大的吸了口凉气。

    他,他都看到什么了?

    这三鸦乡水灾虽然严重,但意外的是,灾民竟然安置得十分妥当。好几个地势高的地方,都搭着巨大的竹棚,远远看着,似乎还有集中供水和施粥,安排得井然有序。

    李矩吃了一惊,那卫淮没骗人?真把三鸦乡治理得如此之好?

    正想着,水面上划过来一只莲蓬船,船上乡亲还好奇的问,“你们是哪儿来的?呀!那穿官服的,是位大人吧?”

    一行人中,唯一穿着官袍的,便是李矩了。

    幸好这老乡讲的是当地方言,石茂重有些听不太懂,还得等着随从翻译。

    李矩正琢磨着是不是自己先答个话,省得让石茂重套了话去,忽地又划过来一只莲蓬船,穿着官袍的卫淮在那船上。因小船划不快,离得还有段距离,他便舌绽春雷的在那里吼。

    “见过大人!卑职有失远迎,望大人恕罪!”

    我的妈呀,他总算到了!李矩从未感到如此庆幸。

    不管卫淮是不是扯谎,眼下显然三鸦乡的情况不错,只要他在跟石茂重的对答中不出错,李矩总有办法帮他打个圆场,将事情圆下来。

    而此时,卫淮脑门上的汗都快急出来了。

    不是他眼神好,看到了李矩一行人,而是幸亏他把那个机灵的长随留在了县衙。当李矩一行进了县城时,那长随便瞧见了。

    他不认得石茂重,也不认得李矩。但他却认得李矩那身官袍!

    一看就比自家大人大,还跑到这里来,黑着脸左看右看,这是来巡查的吧?

    长随想着不好,赶紧飞也似的抄近道赶到了三鸦乡,通知卫淮。卫淮心道不妙,赶紧前来迎接。幸好,在这要命的时候,他赶到了!

    因有他这一打岔,乡亲们自然不敢乱说。

    石茂重脸色微沉,径直问道,“你就是这里的县令卫淮?这地方治理得不错,是你带着他们干的?”

    卫淮才想开口,却见李矩悄悄给他递了个眼色。

    他想说的是,别扯得太狠,万一被茅石头查出来,可是要命的事。

    卫淮看不懂他那意思,却看出石茂重应该是比知府大人更大的大人了!

    既然如此,那他可不能独自把功劳吞下,得顾着上司。

    于是卫淮就开口了,“下官正是此地县令卫淮。不过要说到此次抗灾,下官却不敢居功,全是李大人指导有方,提前布署所致。”

    你个混球!

    谁他妈这时候要抢你的功劳了?老子不被你连累就不错了,还要你来贴的什么金?

    李矩心中大骂,恨不得把卫淮拖去鞭打一番,谁知此时,听竹筏上的乡亲们一阵欢呼,许多人都争相挥手。

    “宁大人!是宁大人回来了!”

    石茂重再一回头,就见一个略带病容,却依旧风采不减的青年官员,带着家丁家眷赶来。

    这又是个什么情况?

 第112章仗义

    宁怀璧才回到三鸦乡,谁知就被一群貌似上司的官老爷拦住了。

    也不给他个询问的机会,石茂重就先发制人,张口就问,“你是何人,在此地任何职?为何此时才带着家眷前来?本官是皇上亲封的御史,特来巡查,此番问话,你可要好生作答!”

    宁怀璧,整个人给问懵了。

    瞟一眼直系上司,这是怎么一回事?

    卫淮暗自叫苦,却连个眼风都不敢回。心中哀怨,事到如今,只好听天由命。

    “你……这位大叔,你别凶他。不,不是他让我来的,是娘……我婆婆让我来照顾他的。”

    在石茂重的疾言厉色之下,宁怀璧还没想好要怎么答,夏珍珍先着急的出声了。

    怯怯的看一眼凶巴巴的石茂重,她小声解释,“听从父母之命,也算不得错吧?实在不行,等他好了,我便回去,这总行了吧?”

    看她神态娇憨,说话赤诚,石茂重心中先缓和了几分,只脸上仍板着,故作凶色,“他是你丈夫?得了什么病?怎么就回家了?”

    夏珍珍老实道,“他在洪水里被打破了头,又找不到大夫,家人只好把他背回家了。可他一醒来,只住了三天,就非要赶回来。说是不放心这里的百姓,可家里也不放心他,便让我跟来了。”

    然后,她还忽然想起一句很重要的话,赶紧道,“他回家也是这里的县令大人同意的,虽然不是他亲口说的,可也是他身边的人说的。否则我家下人,哪有这么大胆子?况且我相公确实伤得很重,我婆婆还特意去魏国公府求了人参的。这一点,金陵最有名的陈大夫可以作证,不信我拿给你看!”

    见此良机,卫淮赶紧插了一嘴,“下官也可以作证,宁怀璧宁大人确实是从三鸦乡来县衙的路上,翻船落水受的伤。当时城中缺医少药,下官也是看情况危急,才让他的家人带他回去求医。然后下官便亲自赶到三鸦乡来坐阵,就是唯恐这里出事。”

    在场的,都不是蠢人。听完这番话,心里都有谱了。

    这三鸦乡的赈灾应该是宁怀璧这个小县丞治理有功,但他一受伤,卫淮想得这份功劳,就抢先报到了李矩那里去。只是不想给石茂重发现,还这么快揭穿了。

    所以卫淮在听到夏珍珍那番话后,知道这事瞒不住,就索性承认了,先卖宁怀璧个好。但接下来宁怀璧要怎么答,就将关系到卫淮的前程了。

    李矩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