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姑娘放心吧,这都是在下一笔一笔记录好的,不会出错。这个棉花看起来产量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刘庄头带人侍弄的也精心,姑娘又懂这些,有这些产量倒是也不算稀奇呢。”林伯康笑笑,并没有因为巧云的质疑而生气。
林伯康的能力,巧云当然是不怀疑的,只是有点儿不敢置信罢了,当初在占波她问过,在当地棉花产量大概是一亩地一百多斤。没想到自己的庄子上竟然能有这样的高产,巧云心里高兴之余,也十分庆幸选择了沐阳这边种植棉花。
忙了这么久,总算是有些希望了,有了这些棉花,织坊就可以开工干活,今年倒是也不求着卖出多少布匹去,主要是训练女工们。巧云相信,只要慢慢发展,用不了几年,这棉花一定会在大辽被广泛认可,到时候家家户户种植棉花,棉纺织产业,也会跟着蓬勃发展。
棉花既然已经收获,接下来的日子,巧云就带着女工们,开始处理新收获的棉花。棉花入库时已经做了初步的分级,故而倒是也不用太费心了,轧花、弹花、纺纱、织布,这一系列的工艺慢慢进行着。
女工们都是心灵手巧的人,再加上有一部分巧云去年就开始培训了,这会儿已经算是熟手,故而织坊的运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新来的女工,在巧云等人的指点下,没用多久,也都掌握了棉纺的技巧。
目前棉花还没有普及,全大辽也只有巧云手里的这一点儿,故而巧云暂时还是打算走一下高端路线。织坊以出产工艺比较复杂的几种细棉布为主,至于粗棉布之类,暂时并不生产。这样一来,对于女工们的要求也就更高,巧云每天都在织坊这边看着,随时随地的监管质量。
所幸女工们手艺还都是不错的,再者棉纺织其实比织锦缎的工艺要求还是要简单许多,故而织坊里一切都还进行的非常顺利。
第一匹布织出来时,众人都是心情非常激动,尤其是那些织坊新招收的女工们,她们对这种新出现的这种布匹,更加的好奇。这种棉布入手柔软细密,比起麻布不知道软和多少倍,而且还不会像蚕丝制品那样娇贵,非常结实,的的确确是与众不同。
“这样的布做成衣服,穿在身上是不是特舒服啊?尤其是单衣,我觉得这个做单衣肯定比麻布要好多了。”女工们围在新织出来的布匹前,叽叽喳喳的说道。
这个年月的百姓,大多数都穿不起绫罗绸缎,普通人穿的都是麻布或是葛布,但是这两种布都比较粗,贴在身上会扎的慌。女孩子们还要好一些,一般长到一定的年纪,总还能有两件丝绢的单衣。像男人,好多人从小到大,就不知道单衣是什么东西,能有衣裳蔽体也就很好了。
巧云听见众人的议论就笑了,“都别急,你们好好干活,今年过年,我给你们每人发几块棉布回去做衣裳。也让你们试试,这棉布的好处。”
女孩子们一听这话可就全都瞪大了眼睛,“姑娘,你这话是真的?这个不是要留着卖钱的么?给我们穿,那还用什么卖钱?”虽然众人早就听闻,这位黄姑娘十分大方,但是却也没想到,她竟然会许诺给每人都发布匹。
“这还有什么?咱们织坊就是做这个的,难道每人用棉布做两身衣裳还不行?都放心吧,只要你们好好干活,往后都少不了你们的好处。”巧云却是不以为意,她做了这些就是为了推广棉花的种植,总要别人知道棉花的好处才会跟风啊,不然谁肯冒风险?
一种新鲜事物想要推广起来并不容易,巧云也有这个心里准备,就是前几年根本赚不到钱。但是她并不后悔,她觉得这样做有意义,就足够了。说句大话,她现在不缺钱,做事就是凭着心情。目前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推广棉织品,既然如此,自然就不会在乎几匹布料。
更何况,这些女工都是附近村庄里的,棉花想要大面积推广种植,肯定要先从附近开始。女工们带回去布料,家里人见到这棉布的确好,总会有那心思灵活就想要跟着种植。一来二去的,棉花就会广为人知,到了那个时候,才是棉纺织最兴盛挣钱的时代。
巧云相信自己的技术,很多东西即便是别人跟风也未必能学的那么好,而别人还在学习,她已经抢占看了先机,这就是她的优势。一个产业的做大,不是靠藏着掖着,而是所有人的参与和努力,只有大家都重视了,棉纺织品才能有更好的前途。
“不光是棉布,还有棉花,今年冬天也给你们每人弄一身棉衣穿,到时候你们就知道这棉花的好处了。”巧云笑呵呵的说道。
☆、第360章 回海宁
织坊一切顺利,女工们对于这个新兴的事务都非常感兴趣,学习热情很高。再加上巧云给的工钱也不低,女孩子们每天都高高兴兴的来做工,眼见着织出来的布匹越来越精细密实,巧云也十分高兴。
而庄子庄子那边更是不用巧云烦心,刘庄头带着人把一切都安排的十分妥当。刘庄头尝到了农作物混种的甜头,跟巧云商议之后,决定今年麦棉套作两百亩。暂时不能太多,关键是春天育苗是一个非常劳心劳神的活,刘庄头怕庄子上人手不足,万一忙不开,反而耽误了栽棉花。
除了两百亩麦棉套作之外,明年还打算再种两百亩棉花,另外再种一百亩棉花和西瓜甜瓜。这个也是不能种太多,不然劳动力不足,反而容易耽误事。再者,沐阳县就这么大,种太多的西瓜甜瓜,就怕到时候卖不出去,反倒是不好。
这些事情巧云是没什么意见的,她也不可能为了推广棉花,就把所有的土地都种棉花不种别的作物,那庄子上的人吃什么?棉花属于经济作物,必须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才可以适当种植。
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巧云烦心,可这个时候,巧云的心里却是越来越乱。已经九月末,眼看着就快到十月了,可是楚睿风依旧没有回来。巧云不免担心,是不是这一次出海,遇到了什么麻烦?
巧云满心担忧,实在是有些忍不住,就派人回海宁去打探消息。其实巧云也明白,打探也未必能有什么用,如果楚睿风回来了,不用说肯定第一个就跑来。可即便是如此,巧云也还是忍不住,只能是心里安慰自己,或许是路上耽搁了。
“姑娘,海宁那边派人来送信,说是袁夫人昨天清晨生了个男孩。”就在巧云把人打发走的第三天,她正在织坊里看着女工们干活呢,外头忽然进来人回道。
“嫂子生了?不对啊,不是还应该有几天的么?昨天是九月二十八,算日子还不到时候啊。”巧云听见这话,不免有些惊讶,她在心里仔细算了日子,怎么算都觉得好像提前了半个月。
本来她就打算了,过几天就回海宁去,一个是月蓉快要生了,另外一个,她也是打算回海宁去等楚睿风。虽然不知道楚睿风什么时候回来,她还是决定,早早地回去等着。她想在楚睿风归来时,第一时间里见到他。
可是没成想,月蓉竟然提前生了孩子,巧云一听这个哪里还沉得住气?干脆跟织坊这边的管事说了声,然后就带了好些个布匹什么的离开了。左右织坊这边已经步入正轨,即便是她不在这看着,女工们也能正常干活,其实也不用太费心了。
巧云急忙从织坊回到了庄子,然后命刘庄头等人赶紧给她收拾一些吃的用的东西。月蓉坐月子呢,需要好好补一补才行,庄子这边有的是吃的,顺道带回去一些也不错。
刘庄头急急忙忙带人去预备,巧云这边则是领着春桃夏荷,也收拾了行李衣物等。另外,巧云还让人通知了林伯康跟小石头,让他们也收拾一下,跟着一起回海宁去。
林伯康和小石头知道这消息也是非常高兴,月蓉是林伯康唯一的妹妹,如今她突然生了孩子,林伯康当然是既高兴又担心了。而小石头一听说师娘生了个小师弟,高兴的差点儿就蹦起来,“太好了,我以后就有个小师弟了。”
众人动作都十分麻利,不多时便收拾妥当,然后护卫们套了马车,巧云带着丫头们坐着马车,众人就这样匆匆离开了庄子,一路向着海宁而去。
海宁和沐阳距离不算近,所以尽管巧云一行匆忙赶路,可是等他们回到海宁时,已经是九月三十的傍晚,小娃的洗三仪式已经过了。对于这个,巧云不免有点儿遗憾,不过这点儿遗憾在见到青雷家那个胖乎乎的小娃时,也就烟消云散了。
“嫂子,这娃怎么这么胖啊,我的天,幸亏你提前生了。不然的话,让他再长半个月,生的时候怕是就更难了。”巧云抱着怀里那个沉甸甸的小家伙,不由得感慨道。
月蓉这时已经明显恢复过来了,不像刚生产之后那么憔悴,这会儿她躺在床上,见巧云抱着小娃不撒手的样子,就不停的笑,“这娃的确是长的胖了些,我生他也真是费了好些力气,疼了整整一天一夜,最后才生下来呢。”
别看月蓉这么说的时候轻描淡写,可巧云明白,这生娃的过程,肯定是没那么轻松的。只是作为一个母亲来说,月蓉见到了儿子那可爱的样子,就把当时受的罪给忘了。“对了,嫂子,我这次特意给小娃带了不少尿布回来呢,小娃这时候除了吃就是拉尿,尿布少了不够用。”
这个年月里,伺候小娃还都用的是尿布,也有的地方称为褯子,一般都是用大人的旧衣服扯了给孩子垫屁股。当然,以青雷的本事,断然不会给他儿子用旧衣服,不过说起来,这年月还真是没太有适合给孩子当尿布的材料呢。
幸好海宁这头,有去年巧云领女工们试手织出来的不少棉布。安氏生娃的时候,巧云就特意送过去好些,这一次月蓉生娃,用的也基本上就是那种布。棉布柔软吸水,不刺激小娃的皮肤,做尿布的确是比较合适。
“妹妹,咱们家里有的是尿布了,哪里还用你从沐阳再大老远往回带啊?”月蓉听见巧云这话,不免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