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闲凉(妾本闲凉)-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没想到,才一坐下,将那两页宣纸放在案上,她便瞧见了那上头放着的另一样东西。
  《反经》。
  那本她从薛迟处借来的、今早才翻过两页的旧书。
  那中间某一页里,还露出一角浅青色洒金花笺的模样。
  这是她今早随手放进去的。
  陆锦惜怔了一怔,伸出手去翻开,便是花笺所在的那一页。
  正是自己早上看过的内容:
  诡顺篇,第二十七节。
  谋士蒯通劝齐王韩信争夺天下,韩信不听,待刘邦登基后因功高震主为刘邦所忌惮。此时谋反,已然太迟,终落了个凄惨下场。
  转眸一看,这一页的边缘,依旧起毛,颜色也略深。
  于是,陆锦惜一下就想起了上午被自己暂时放下的那个疑问——这一本书、这一页、这一个篇目,翻得这样陈旧,是旧日薛况所读,还是如今薛廷之所阅?
  “启禀夫人,大公子来了。”
  正自思索间,外头守着的丫鬟,忽然躬身进来通传。
  薛廷之来了?
  是了,昨日因为阅微馆的事情,是免了请安的。所以薛廷之今日来,也说得过去。
  而且正正好。
  陆锦惜眉梢微微一挑,垂眸一看这一本《反经》,便若无其事地将其合上了,却偏留了那花笺在那页,看着还挺明显。
  眼底神光一闪,口中吩咐道:“请人进来吧。”
  “廷之给母亲请安。”
  薛廷之今日穿着一身雪白锦缎袍子,上头绣着清淡的湖蓝花鸟纹,很有一点精致的感觉,进到了陆锦惜身前不远处,就躬身道了个安。
  脊背一如既往地挺直,让人不大能看出他左足微微跛着的异样。
  只不过……
  陆锦惜抬眸打量他,眉头却轻轻一蹙:“你这面色,瞧着比昨日还苍白许多,这是怎么了?”
  薛廷之的面色,的确很苍白。
  因他站在亮处,只让人觉得那皮肤都有点透明的感觉,透出一股十足的病态。
  那颇有锋芒的五官,却在这样的苍白中,越发凌厉显眼。
  他神情倒是一如既往的沉静,看不出什么来。
  只是在陆锦惜问起的时候,却不由得抬眸看了她一眼。这一位嫡母,眉目秀丽,就这么倚在引枕上,端端地看着他,貌似关怀模样。
  于是,昨夜那些荒唐,都尽数浮现的眼前……
  垂在身侧的手掌,笼在袖中,却悄然收紧。
  薛廷之低垂着眼帘,恭敬地回道:“昨日在白月湖,略受了些凉,并不很碍事。”
  “这还不碍事呢?”
  陆锦惜本还想“关怀”两句,但不知怎地,一下想起今早青雀白鹭说的那事儿来,她安到薛廷之身边那个叫香芝的丫头。
  脸色苍白,该不会是?
  咳。
  陆锦惜想的一时有些远了,只掩饰性地将茶盏抬了起来,略饮了一口道:“你虽是年轻,可身子骨毕竟不如寻常人,到底多将养着,自己注意些。”
  这话……
  怎么听,怎么不很对味儿,隐隐竟似意有所指。
  薛廷之并不是不知道早上香芝忽然加了月钱的事情,只是他当时听人来报的时候,心情却跟他以为的平静不一样。
  冰冷,仓皇,又带着一点狼狈。
  眼前这个女人,是自己名义上的嫡母。
  她已经二十七岁,膝下有几个孩子,还是薛况的孀妻。如今她浑然似个长辈,说着这般的话,来提点着他。
  可这一刻,他脑海中的,只有当日站在阅微馆兰字间外面,听见的那微颤的声音……
  一字一字,每一个声调,都如同蚂蚁一般,啃噬着他的理智。
  那个时候,他便忽然看明白自己那龌龊的心思了。
  身侧的手指,暗暗掐得更紧。
  薛廷之闭了闭眼,才将喉咙里忽然冒出来的那一股血腥气和胸臆中那满腔的腾起的热气压了下去,平静道:“多谢嫡母关心,廷之记得了。”
  “坐吧。”
  陆锦惜打量着他,只觉得神色似乎有些异样,但也没有多想,只以为是自己说的这话太“内涵”。
  待得薛廷之落了座,她才重将先前放下的那一本《反经》捡起来,递给一旁的丫鬟,叫她给薛廷之。
  “你这书我也看得差不多了,你拿回去吧。”
  “是。”
  薛廷之从丫鬟手 中将书接过,随后便不出陆锦惜意料地,一下看见了夹在书页中的那一张洒金花笺,便微微一怔。
  几乎是下意识地,便将那一页翻了开来,于是浅青色的洒金花笺,一下掉到了地上。
  “母亲,这是……”
  薛廷之似乎有些没有反应过来,声音里有些迟疑。
  陆锦惜的目光一直落在他身上,不着痕迹,也不曾移开,从头到尾看了个清楚。
  只见着那一页已经翻了出来,十分明显,可薛廷之竟没多看一眼。
  那目光,反而更多地放在那落下的花笺上。
  这一时,他已经俯身将这花笺拾起。
  陆锦惜见他这般,只觉得他对那一页上的内容也没有太特殊的反应,像是这一页很寻常似的,心里就有了数。
  只是这结果……
  到底让她有一种莫名的心颤。
  这一页,不是薛廷之常看,那剩下还能有谁呢?
  陆锦惜想起了那一位六年前葬身沙场的大将军,想起那一位大夏人所共传的英雄,只觉得事情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但面上,却若无其事地笑着道:“是我看忘了,把这东西当书签用了,你给我便是。”

☆、第78章 第078章 庶子的野心

  “……是。”
  声音里; 有片刻奇怪的停顿。
  薛廷之掐着那一张花笺,抬眸望着她; 一双乌沉的眼眸中闪过了什么,但最终还是走上前去,两手将花笺递出。
  薄薄的一张,上头还撒着金,迎着窗外面透进来的光,有一种柔和温暖的光泽。
  陆锦惜已伸了手去接过来,倒没有很在意。
  毕竟这花笺乃是为了试探薛廷之而放; 如今已经试探结束,她也就随意地将花笺压在了桌案上,摆摆手示意他回去坐下; 笑着道:“迟哥儿去了太师府,还有一会儿才回来。倒是你,今日来得却是有些早了。是有什么事情吗?”
  其实从前阵子就能看出来; 薛廷之固然会来请安,可也不会到得比其他人早太多或是晚太多。
  毕竟他是庶出,还是在嫡母进门之前由异族血脉的胡姬所出; 身份很有些尴尬。如此一来,来太早显得过于殷勤;来太晚,则显得过于怠慢。
  所以在请安的时辰上,薛廷之一直控制得很好。
  今日这般反常; 早早地来了; 陆锦惜一猜就知道; 他应该是有事要跟自己说,所以才这样问。
  薛廷之听了,却是对这一位“嫡母”的敏锐暗暗心惊。
  他的确是揣着事情来的。
  甚至可以说,这件事已经在他心中盘桓了很久。只是他不知道,说出来,陆锦惜是否同意。
  在下首位置,他正襟危坐,过于端正的坐姿,让他看上去似乎带有一点拘谨和忐忑。
  一双眼眸中,也似乎藏着不确定。
  “廷之今日,的确是有事想要询问嫡母,想求嫡母一个首肯。”
  “哦?”
  先前陆锦惜已经说过,若有什么缺了短了,便叫他跟管事说。如今非要找到自己,想来这件事不那么简单。
  她有些好奇:“你说说看。”
  “是。”
  薛廷之应了一声,面上看着还平静,但心里已经紧绷了起来,略略在脑海中构想了一遍,才将事情说出。
  “廷之如今虚岁已有十七,自幼时起,已经读过了《四书五经》。昨日随您前往阅微馆,只听人说,今年乃是会试之年,天下的举子都齐聚京城,考取功名。”
  功名?
  陆锦惜一面听着,正一面摆弄自己搁在膝盖上的手指,听到这两个字,却是眼皮一跳,一下抬起头来看他。
  “莫非,廷之也有意于涉足科举?”
  话本身就说得很明显,薛廷之并不隐瞒,只在她目光注视之下,慢慢点了点头。
  “嫡母也知,廷之虽承蒙上天照顾出身于薛氏将门,但先天不足,身有残疾,无法从武道。但于读书一途,却还颇有几分兴趣。”
  “惟愿有朝一日,能从科举。不求出人头地,但求能为自己谋一条生路。七尺男儿,总不能一事无成。”
  “只是不知,嫡母意下如何?”
  身有残疾不假,不能习武也是真……
  但陆锦惜对薛廷之想从科举之路,依旧有那么几分诧异。因为,她来之后,虽对这个庶子改了态度,可其实并没有真正为他考虑过将来。
  即便是心存忌惮,可想的也是“若有一日他不老实,配一门婚事分出去也就罢了”。
  却没去想,人总得有个谋生之法。
  似薛廷之这般,样貌一等一,才学也不错,怎么看其实都不是个平凡之人,哪里会甘心过个凡夫俗子的庸人生活呢?
  但除此之外,更让她诧异的却是……
  心念转动间,她不知怎么,有些沉默。只把旁边刚端上来的茶盏捧起来,慢慢地饮了一小口。
  屋子里,一时静寂无声。
  没有人说话,薛廷之却感觉那一颗心,在这样的静寂中,慢慢地悬了起来,竟觉得这短暂的无声,煎熬又漫长。
  “啪嗒。”
  尖细似削葱根的手指,轻轻一松,那茶盖便落了回去,发出细微的声响。
  陆锦惜放下了茶盏,平和没有波澜的目光,审视地望着他,终于出声将那一片自己造出的沉默打破。
  “你既有此志向,我自没有拦着的道理。”
  “且你的才学,我虽不十分清楚,但料想大将军亲自教导过的,该高出寻常人许多。”
  “只不过,本朝有律例……”
  话到这里,忽然不知怎么,有些说不下去。
  陆锦惜清楚地看到,薛廷之微微垂着头,搭着眼帘,看似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但一双搭在膝上的手,已经慢慢地握紧了。
  很显然,她的话没说完,但薛廷之听得懂。
  朝廷律例,身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