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汉演义-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布等弑了义帝,方欲回舟,只见南岸上有接义帝的百姓人马,呐一声喊,尽道:“英布逆贼,汝信项羽指使,弑了义帝,夺了天下,决不得长久!我等布告天下,立个盟主,与义帝发丧,诛此无道,以雪天下之恨。”英布欲撑舟近岸敌当,风色不顺,急难凑拢,百姓一哄都走了。未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三回韩信背楚走咸阳

第三十三回韩信背楚走咸阳

英布杀了义帝,闻岸上百姓发喊,欲拢舟上岸,因风色不顺,不得傍岸,那百姓一哄都走了。其中三个老人,为首一老人,年八十岁,人称为董公,为人多读书,知道理,一乡最尊他,乃作倡曰:“待英布的人马回去了,我等务要打捞义帝尸首,带至郴州,以礼葬埋,却纠聚几个壮士,从河南洛阳迎接汉王,做个盟主,与义帝报仇。”众人应声曰:“我等愿从尊命。”董公率领众人急奔下流,雇觅十数个会水的船家,下江跟寻,至是晚,月明之下,忽见水面上,隐隐若有所见,众船家伏水近前抱住,却是个人,众船家捞上岸来,掌起火把看时,颜色如生,并不改变。众人原不识义帝,又见赤身无一丝衣服,止二足中趾上套二玉环,乃龙形也。董老曰:“此必义帝也;若常人,岂有此玉物耶?”众人以净帛遮体,扛至前村,各焚香行礼。至次日,权处棺木殡了,径投郴州来,有本州官吏里老人等。抬至原修宫殿中间停放,众人计议,恐日久霸王知道,决寻事谋害,不若急急葬埋,庶为全美。州官等择日将义帝葬于郴州。至今人帝坟冢尚在,四时享祭不绝。

英布等弑了义帝,来到彭城会范增等众人,将前事密说与范增,增懊侮不已,与众将曰:“义帝乃吾与武信君所立,以服人望,岂想今日弑于江中,甚非人臣之礼,若再迁都彭城,决不足以图天下矣!我等当急回劝止,不可迁都,庶刘邦不敢东向,若离咸阳,不百日内,刘邦决出褒中,吾辈不能安一日矣!”季布曰:“前韩生亦曾有此言,被霸王烹之。”增曰:“我等众人各苦谏,决不可迁都。”

范增留季布修理彭城,却同众人赴咸阳来劝止霸王,只见咸阳十分狼狈,各文武官员,通预备行装,要三二日启行。范增同英布等进见,备将义帝遇害一一奏知霸王,霸王大喜曰:“除我心腹之患。”范增曰:“心腹之患,不在义帝,实在刘邦也,陛下苦今迁都,不久刘邦决出褒中矣!”霸王曰:“栈道烧绝,吾料刘邦插翅亦不能飞出也。”增曰:“陛下迁都,三秦懈怠,其人决有大志,必蓄养豪杰,与陛下争衡,出此栈道,反掌之易耳!望陛下不可迁都。”霸王曰:“朕号令已出,文武行装已备,岂有中止之理,亚父不必过虑,料刘邦无能为也。”英布曰:“事贵先图,机难遥度,臣恐陛下一离咸阳,人心怠缓,此地决难守也,近日各路诸候,渐有叛夫者,陛下不可不虑也。”霸王怒曰:”朕自会稽起义以来,所向无敌,凡叛去者,皆不才之人,何足为用?迁都之事,朕意已决,再不必多言!如有抗拒者,以韩生为鉴。”范增等长吁口气,各下殿来,只得各备行装起行。

却说韩信自见张良后,此心倦倦不能忘,先将家僮打发回淮阴去,是夜过都尉陈平家拜访。素日信知陈平有意降汉,因来以言挑之曰:“霸王迁都,汉王决出褒中,咸阳非国家所有也。”陈平曰:“霸王近日杀义帝,迁彭城,烹韩生,自以为是,决不足以久安。汉王长者,他日终成大事。贤公在此碌碌,不若背而去之,得以展大才也。”信曰:“我亦有此心久矣,恐沿路关津难过。”平曰:“此亦不难,我衙门有印信文书,与贤公一纸随身,所过关口,有此文书,径自长行,只说入褒中探听消息。”信拜谢曰:“若得此文书,诚千金之赐也:他日若得寸进,决不敢忘盛德。”平曰:“贤公保重,若他日成事之后,不久亦欲投汉,仍望贤公提拔。”信拜辞陈平,得了批文,预备行李,拴束停当,分付门吏:“我城外访友,明日方得归来,汝可用心看守。”匹马径出咸阳来。行至关口之时,自范增回关中,见汉王已入褒中,心中忧惶,即差人分付,各关津隘口把守得十分严密,韩信来到安平关口,只见把关军士拦住,便问:“将军往何处去?”韩信随将批文与众人验看,仍到关上见守关总管,各施礼毕,问韩信:“足下何处去?”信曰:“霸王差往三秦,会同整饬兵马,关防汉兵,着星夜传报。”即辞众人出关,急策马西行不题。

却说把门二吏,连等了两日,不见韩信回来,急报知亚父,备说:“韩信一月前有一人,夜晚来相会,说了一夜话,就在信家宿歇,其后将家僮行李打发回籍,今却匹马假说访友,次日就回,下意今已又过了两日,前后共四日,不见归来。此必是逃走,不敢不报。”范增闻了这话,便跌脚道:“此人我终日悬念在心,前曾叮嘱与项王说:若用此人,须当重用;若不甲此人,须杀了方除后患,不意今日却走了,决投褒中去,吾心上又生一大病矣!若不迫来,使我晓夜不得安然。”随入内奏知霸王:王怒曰:“此儒夫安敢背我归汉!”增曰:“韩信极有识见,臣屡次荐举,陛下只是不用,今被他走了,决归褒中去,他日为陛下一大患也!”王曰:“彼无文凭,关上必然拦阻,如何得脱?”急差钟离昧:“领二百轻骑,快与我捉来,碎尸万段,以警其众!”钟离昧依命追赶,来到安平关,责怪关上官兵:“如何轻放韩信过去,有失关防?”把关总管享道:“韩信有随身印信批文,为约会三秦紧急公事,某等安敢阻当?今已过关三日矣!将入汉境,明公恐不能追及,不若飞报三秦,遣兵追赶,况饯道烧绝,决难经过,庶可赶上。”钟离昧曰:“尔众人所见亦通。”当时作飞檄,即传报三秦,着兵追赶。钟离昧回咸阳,将前事奏知霸王。王曰:“即逃去已远,料韩信懦夫,成何大事?亦不足挂念!”当传令着文武大小官员,随车驾赴彭城建都,却留吕臣、机公守咸阳。且说韩信离安平关,一路直抵散关,照前验批过关,来到三岔路口,自思此处正是紧要去处,将张良地理图取出,观看入褒中去路。看毕,方欲策马,只见从东一骑马飞走前来,手执大牌,分付路口兵:“尔等如遇匹马过来,当追看批文中姓名,如不是韩信,方许放过去。”众军士便道:“方才过去一人,匹马独行,不曾追问来历,何不赶上问他一声?”那执牌军官急赶上韩信,便问:“将军甚姓名?有何公干?”信曰:“我姓李,前往褒中探亲。”那人曰:“有批文否?”信曰:“有批文在此。”那人务要取看,韩信取公文打开,正欲递与观看,却于背上将主剑拔出,望其人一剑杀死。那关中走出五个人来,就向韩信奔来,韩信匹马近前,举主剑将五个军士尽行杀死,策马急向西行。未知何日得到褒中?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四回韩信问路杀樵夫

第三十四回韩信问路杀樵夫

韩信杀了报事官并军士五人,寻思:“倘地方知道,杀死官军,决然跟从此路而来,被他捉往,却不误了大事?”急转过山口,从僻小夹路向西南而行。两边都是山,中间止有一小路,又涧水潺缓,波流有声,断岸干尺,十分险峻,韩信到此,不得驰骤,只得勒着马,一步步缓行,又不知何处往陈仓渡口去?正在犹豫之间,只见山坡边,转过一个樵夫来,韩信便道:“樵夫,那条路往陈仓路上去?”那樵夫放下柴担,用手指着那山路道:“此去绕过这山岗,却是小松林;过了这林子,下边便是乱石滩,有一石桥,过了桥,却是峨嵋岭,上了岭,甚难走,须下马牵着,行过此,方是太白岭,岭下有人家,吃了饭过孤云山、雨脚山,渡了黑水,过了寒溪,便是南郑。将军不可夜行,恐有大虫。”樵夫说了山径,信将地理图一对,分毫不差,拜谢樵夫,策马而行。樵夫便挑柴担,正欲下山坡去,韩信暗思:”章邯知我杀军士,决从这条路赶来,到得这岔路口,倘遇这樵夫,说与他这条小路,却从这里赶来,我马又疲乏,决然被他捉住。不若杀了樵夫,若军马赶来,只从栈路上赶,决不知有此路也。”信勒回马来,便叫住樵夫。樵夫只道再问路径,回头来正待相问,被信揪住头发,一剑杀了,拖到山凹之下,用土掩埋了。韩信遂乃纳头下马祝之曰:“非韩信短行,实出不得已也!他日如得地之时,决来与君厚葬,以报其德。”随洒泪上马西行。

韩信杀了樵夫,径过山岗,出了小松林,渡乱石滩,一日,下了太白岭来,近山有个酒馆,下马入到酒馆来,呼酒保摆山肴村醒,方饮数杯,不觉想起樵夫来:“我因恐楚兵追及,不得已杀之,非薄情也。”遂作歌一首,借笔砚在白壁粉墙上题歌曰:陟彼山路难,崎岖不可测。藤萝结层峦,狐兔藏幽黑。怪哉此山险,峻权有万亿:去天手可攀,回转苦筋力。迷黯竟何往?无由问乡识,忽见采樵人,问君将安适?勒马立山前,乃云西川国。樵人指要路,按图无差忒,足知为忠亮,孔云宜报德。追兵恐忽至,受擒反自贼,斩汝绝踪迹,实非我薄刻。留汝特山樵.存我为帝翊。我当万夫望,群殆良不惑,无罪遭霜锋,我心为君恻。君德终图报,君后我更植,苍苍秋月明,疑照君颜色。韩信题歌毕。只见后边走出一壮士,看着韩信道:“你背楚归汉,杀了樵夫,却来我家题诗,我若拿住你,却待重赏。”韩信便起身道:“壮士来你既住居汉土,为褒中百姓,如何倒说这话?”那壮士大笑,拜伏在地道:“我祖父乃周臣,姓辛名雷,世居扶风,传至父辛金,因始皇残暴,遂移家于太白岭,以卖酒为生。某名辛奇,不事家产,专好采猎,娴熟武艺,一向未遇明主,遂栖迹于此。昨夜梦飞虎自东北高山而来,卧在草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