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融幻象-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创新,有效控制金融风险;远离市场的金融监管者们就不懂金融创新的最新进展。怪不得美联储主席在国会听证时,有美国议员非常不客气地问他是不是真的懂什么是CDO。相对于市场而言,监管是事后的,永远是落后的,但是监管者如果能够有意识地紧跟市场的创新步伐,提高监管效率,那么发生如此重大危机的概率也会大大下降。可惜的是美国的各级监管者像懒猫一样,整天晒太阳,迷迷糊糊,看不到眼前“硕鼠”当道。

金融幻象 第三部分 监管的无奈:四重风险关口完全失控(5)

    再次,市场监管的有效性非常有限。

    从理论上讲,在自由金融市场条件下,金融机构会不断提高自身资本实力,加强业务风险控制,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但是,事实说明,理论永远是理想化的。

    金融竞争的白热化,往往使得金融从业人员为了获得短期利润不惜牺牲企业长期利益或者隐性利益,为了获得会计利润不惜牺牲会计无法衡量或者不计算在内的利润。例如大型金融机构往往喜欢滥用表外业务逃避资本约束和风险限制而提高利润率,借着金融创新的名义广泛进行场外交易躲避金融监管,利用复杂衍生产品交易在金融产品估值上混水摸鱼,利用各类离岸特殊目的实体躲避税收和监管。

    事实已经证明,规模经济的有效性取决于边际效用的变化,对大多数行业而言,企业规模经济的边际效用一般都是先上升后下降,等到边际效用为零的时候,企业规模效应达到了最高点。一旦越过边际效用为零这个界限,企业规模经济开始呈现负效用,即随着规模的上升,成本的上升速度更快,出现规模不经济。所以,任何一个组织机构的发展要必须综合考虑成本和风险,规模多大是合适的最终要有经营效益来决定。任何一项细分的金融业务(商业银行业务、保险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等)本身都要求专业化运作,所以金融企业的规模扩充更需要小心谨慎。如果盲目扩张机构扩充市场领域,甚至通过放松风险控制和放大杠杆率迅速做大规模,会急剧增加了风险管理的实际难度,削弱企业管理层对各条业务线的控制能力;而一旦大规模金融机构出现失控,就会对金融系统造成灾难性后果。

    可是,最近几十年来,金融机构之间不断兼并收购,创造了许多金融“大笨象”。这些“大笨象”之间通过金融市场紧密相连,使得他们成为环环相扣的链条,任何一家机构的危机都将迅速引发连锁反应。这种“大笨象”式的金融经营模式事实上把金融系统的单一机构风险与金融系统的系统风险合二为一;结果是,金融系统的系统风险直线上升,而“大笨象”们的单一机构风险反而下降了,因为他们都太大而不能倒闭(toobigtofail),这就很容易引发“大笨象”管理层的道德风险。

    所有的金融“大笨象”们股权结构极其分散,股东人数少则几千人,多者几万人,瑞士银行(UBS)召开股东大会就不得不租用一个标准足球场之大的会议室以容纳人数众多的股东们。股权结构如此分散,要让股东们团结一心监管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基本不可能,所以在“大笨象”们的公司代理人制度下,管理层事实上获得了金融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在短期利益的激励下,管理层非常容易牺牲股东的利益追求个人利益,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巨大。最终,金融道德风险、单一机构的信用风险和金融系统的系统风险被成功打通,成了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事实上加大了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

    为什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对AIG恨得牙根直痒痒,但是最后还是得强忍怒气拯救AIG呢?我们只要看看AIG获得救助资金转手给谁了就明白其中的道道了。美国《华尔街日报》曾经公布了一份美国政府救助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实际受益者名单,主要欧美金融机构几乎都赫然在列:高盛、美林、德意志银行等从中AIG获得了超过500亿美元的资金,还有法国兴业银行、美林证券、美国银行、美联银行、摩根士丹利,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银行、巴克莱银行、莱斯银行等等;美国政府救助AIG的1850亿美元中的相当一部分,转转进入了各家机构,甚至欧洲银行的腰包。事实上,美国政府救助AIG就是在救助美国金融系统,甚至是欧洲金融系统。如果美国政府像处理雷曼兄弟一样,任由AIG倒闭,那么由此引发的金融海啸将会更加恐怖。

金融幻象 第三部分 监管的无奈:四重风险关口完全失控(6)

    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的评级公司所起的作用也非常有限。评级公司是依靠向被评级对象收费来获取利润的。所以评级公司的独立性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一样带有天然的瑕疵:“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另外,评级公司的评级方法和评级模型都是“黑箱”操作,没有独立的第三方监管评级公司是否对其评级模型完成了严谨的验证,所以评级公司几乎是个“黑洞”。

    著名畅销书《Liar’sPoker》的作者麦克?路易斯(MichaelLewis),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前,曾亲自打电话给评级公司标准普尔询问,如果美国房价下跌,CDO的次按违约率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评级公司的人居然回答,他们现在使用的模型根本不接受负数,也就是说模型假定房价是不会下跌的。市场上评级公司给CDO评级比给普通公司债券评级收费要贵上10倍,所以评级公司偏向投资银行就不足为怪了。在巨额收费的诱惑下,评级公司成了“睁眼瞎”,独立评级的市场监管作用丧失殆尽。

    最后,国际监管有名无实。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监管体系是在布莱顿森林体系下建立的,是由美国一手主导制定的游戏规则,所以这个监管体系完全偏向于发达国家。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监管机构的主要目的是监管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这些机构往往以“老师”的身份对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金融开放和金融市场建设指手划脚。无一例外,这些机构想当然地认为,发达国家的金融系统是稳健而有效的,特别是美国的金融系统几乎可以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模范生”。但是这次金融危机恰恰是由“全球最优秀”的美国金融市场引发的,所以国际监管的有效性几乎无从谈起。这也怪不得,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危机之后提议撤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无用的”机构。

    巴塞尔协议在客观上导致了本次危机的爆发。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根据贷款额等风险资产保留一定数量的资本似乎颇为明智,但结果是灾难性的。原因在于,尽管表面上巴塞尔协议限制金融企业的无限扩张,但银行很快就发明了规避办法,着手创建了准贷款(quasi…loan)业务,此类业务同样赚钱,但不在规则管辖范围之内,不占用资本。由此造成了信贷衍生品、表外资产及其他工具的爆炸式增长。金融机构对巴塞尔协议的表面遵守麻痹了投资者们对金融机构安全性的警觉,反而为银行家们滥用“潜规则”打开了方便之门。

    因此,在危机之前,国际、国内、企业和市场四重风险监管体系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失效失灵,发生金融危机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金融幻象 第三部分 一颗将爆的炸弹:下一波危机正在倒计时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核心问题是资产泡沫为纽带的债务危机,说简单点,就是钱借得太多花得太快了。危机发生之后,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控制资产价格高估和降低债务杠杆(去杠杆化)。但是,由于不愿承担经济大幅调整的巨大痛苦,全球主要经济体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继续透支政府信用(加码国债发行)和货币信用(多印钞票)拯救金融体系,各国央行更是以物价下降为理由,史无前例地同步采用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压低基准利率和按揭利率,死死托住资产市场,妄图以更大的泡沫拯救一个正在破灭的泡沫。肆意透支政府信用和货币信用,无异与“恶魔*”,最终的结果恐怕不遂“小三们”的心愿,扶正升格为“魔嫂”,而会是“赔了身子丢了份”。

    面临长期低迷的煎熬

    二战之后几十年,全球主要国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暴力革命行为、特大规模的瘟疫和自然灾害,更没有发生大国之间毁灭性的直接战争,所以全球人口迅速上升。技术进步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更多的资源、土地和人口被投入到了全球经济体内。世界总是能够找到一块又一块创造经济神话的热土,日本、亚洲四小龙、拉丁美洲、东欧、金砖四国、非洲等等;让经济增长能够一棒接一棒地传递下去(地域上)。纸币体系和相对独立央行制度的建立,更是从表面上解决了由于战争等特殊因素导致的长期通货紧缩问题,所以经济似乎一片火红。经济发展层次上,不独立国家独立发展,落后国家走上追赶,中等国家走向发达,发达国家从发展成熟转向发展理性与和谐。

    战后几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包括资源投入、人口增长、技术进步、货币灵活稳定和政治平稳有序等等。到21世纪初期,这些力量几乎已经到了势穷之时。全球的资源已经被使用超过了30%,全球主要经济体人口步入老龄化,技术进步在最近几年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货币信用的力量已经被滥用至极致,政府负债和发展中国国家负债已经到了危险境地,政治稳定赖以存在的基础——经济稳定已是暗流涌动了。

    危机产生的损失分担本来是一个经济过程,但是政府介入经济救助之后,损失分担便成了一个政治过程。目前各国政府广泛采用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和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