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融幻象-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地位,美国长期奉行“双赤字”政策和高消费,而无债务危机之虞,这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也是本次危机爆发的一个根本原因。

金融幻象 第三部分 贪婪下的风险定价:令人上瘾的游戏(1)

    我们在第四章中明确提出贪婪是人类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美国证券市场臭名昭著的内部交易者IvanBoesky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Greedisallright!”。这句话的流行无可争辩地说明在自由市场下贪婪的横行泛滥。自由市场经济下,人的贪婪被合理化、合法化和制度化,贪婪表现的更加直接、明显、彻底和疯狂。

    美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自由市场体系,自然贪婪也就表现得更为彻底。美国经济体的贪婪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美国社会缺乏勤勉崇智的价值观,崇尚好逸恶劣、耽于享乐的生活模式,导致社会人才价值导向的投机性泛滥。

    在美国本土,一流人才去商学院和法学院,二流人才去医学院,三流人才去枯燥繁琐的理工学院。统计数据显示,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主修文科和理科的学生人数急剧下降;而主修商科的学生人数急剧上升,获得商科学位的毕业生人数两倍于任何其他学科。企业管理和律师,是最吸引美国人才的领域;而科学和工程,则属于薪水低、地位低的双低领域,只好依赖外来移民。企业管理和商业经营是比较“软”的科学,而律师更是依靠术语耍嘴皮子吃饭的。所以商人和律师最擅长的是玩弄游戏规则,寻找法律与制度的边缘地带,不择手段地投机钻营,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要成为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不仅需要过人的智商,更需要长期艰苦的付出,必须有高度累积性的知识和严密的科学论证,还需要高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某一个领域做出贡献。但是美国自由经济体系使得人才导向本末倒置,越是优秀的人才,离需要优秀人才的科学技术领域越远;真正勤奋创新的工程技术人员获得的薪酬却很低;相反,吃软饭、动嘴皮子、“工会”帮派保护、既得利益分子,反而轻轻松松获得高薪。

    其次,美国社会从政府到企业和个人,从制造业到金融业,从商业投资到公共服务都奉行高负债高杠杆运行模式,庞氏骗局盛行,缺乏节俭意识和忧患意识。本章前面几节中,我们已经详细分析了美国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负债情况。除了这些直接的负债,美国庞大的社会保障负债将会很快压垮美国的财政。

    据美国国会预算委员会估计:美国社会保险金将在2016年入不敷出,比1008年预计的2017年提前一年发生;社会保险计划接下来必须转而使用信托基金,但也只能支撑到2037年;医疗保险计划将在2008年出现入不敷出,医疗保险信托基金将在2017年用完;到2045年,领取社保的退休人士将达7950万人,比2008年的4050万人多近一倍;2008年,每个美国工人负担1个退休者的社会保险金;到了2045年,每个工人就须供养1个退休者。对比庞氏骗局的原理,就可以发现美国政府的债券、社会养老退休金、还有美元可以说是个巨大的庞氏骗局。这种寅吃卯粮疯狂举债度日的行为反映了美国社会从上到下的贪婪和安逸,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死后洪水滔天。“伟大”的经济学家的凯恩斯曾说过一句经典名言,长期而言,我们都是会死的。

    金融业本身就是一个以杠杆为生的行业,以最简单的资产资本比例来为例。非金融企业的资产资本比例一般都在2倍以下,因为一旦超过了这一比例,说明企业资不抵债,有倒闭风险。但是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8%的资本充足率计算,银行的资产资本比例至少超过倍(资本充足率是按照风险资产计算的,银行一般会持有相当比例的低风险或者无风险资产,这些资产是不占用资本的)。即便是8%的资本充足率,银行还可以用次级债等债务形式筹集资本,银行实际拥有的资本远远低于这一要求。如果按照4%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计算,银行的资产资本比例可以超过25倍。国际上大型金融机构的资产资本比例几乎都在20倍以上,雷曼兄弟在破产前资产资本比例超过30倍,还不包括大量没有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表外衍生产品业务。如果算上这些衍生产品,雷曼的资产资本比例可能在40倍以上。40倍的杠杆意味着,如果雷曼所持有的资产价格下跌,雷曼的资本就赔光,直接面临破产。

金融幻象 第三部分 贪婪下的风险定价:令人上瘾的游戏(2)

    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短期利润,像雷曼这样贪婪的大型金融机构广泛使用短期资金支持长期资产套取期限利差收益,利用低风险金融产品融资投资高风险资产套取风险利差收益。如此高杠杆高风险的运作模式在市场波动比较稳定的时候,问题被掩盖了,但是一旦市场发生重大变化,风险将迅速暴露。目前发达金融市场上,大型金融机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家机构的风险可以很快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

    再次,金融工程被过度追捧,数字游戏玩过了头。金融本质上是中介服务业,金融业本身不直接创造任何财富,只能转移财富,一个零和游戏行业。金融业的任何利润都来自被金融业服务的部门和企业,金融业所做的就是把钱从一个地方转到另外一个地方,然后在转钱的过程中收取手续费,套取利润。所以金融业是利用人的贪婪玩的游戏,本质上更接近于赌博业。

    在制造业,科学工程师会想尽办法提高效率或者降低成本,使得企业能够生产更为价廉物美的产品,但是作为金融业创新核心的金融工程师们却在金融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增加任何价值。金融工程师所做的工作就是不断把原本属于简单基础产品的风险进行重新组装和设计,每次组装过程中收一个差价,然后卖给企业和个人获利。越是复杂的金融产品,被包装的次数越多,相应地被收取的成本也就越高,自然这些金融产品的对金融业的回报率就越高。

    金融工程师不创造价值,但是却拿着科学工程师几倍、几十倍、甚至几辈子的薪水。特别是有着“金融骄子”之称的对冲基金经理们,更是名声与财富齐飞,美女共豪宅相伴。在物质利益的强烈诱惑下,许多火箭科学家们坐不住了,纷纷改行进入金融业。现在许多大型金融机构的数量团队几乎清一色的数学、统计学或者物理学博士。

    这些“火箭科学家”的加盟和信息科技的广泛运用,金融业的发展进入了数量化时代,金融风险定价直接变成了金融数学模型定价。表面上看,金融学从一门社会学科不断向高精尖的数理学科转化,金融产品定价看似越来越精确了。但事实上,金融学进入了苛求数理化的“死胡同”,被一大堆看似高深实则无用的模型搞的“面目全非”。

    金融危机中,让各家机构损失最大的产品是债务抵押债券(CDO),损失大的主要原因是CDO的定价非常困难,需要运用复杂的数理模型;而且即便运用复杂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也不大靠谱。

    金融学有一个基本原理,资产多样化可以在提高收益的同时降低风险承担,CDO就是秉着这一原理诞生的。一般情况下,每个CDO都包含不同种类的资产,例如高收益债券、住房按揭贷款、学生贷款、信用卡债务、公司债券、金融机构次级债等等,甚至同一种类的资产也实行多样化,例如把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住房按揭贷款和不同类型的按揭贷款组合在一起,违约风险就应该小于同类型的按揭贷款组合。第二步,为了提高CDO债券的信用评级,设立多个层级(tranch)将资产池内的各类资产进行分级,位于第一级别的投资者能够最先获得偿还债息最后承担损失,其他层级的投资者承担依次承担高于第一层级的违约风险,层级越高风险越低,当然收益也越低,完全符合金融学关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CDO的基础资产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从而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收益;通过设立多个层级,提高了高层级资产的评级,扩大投资者的范围,这两条设计思路确实非常美妙,令人折服。

金融幻象 第三部分 贪婪下的风险定价:令人上瘾的游戏(3)

    要给这种产品定价,就必须计算基础资产之间的违约相关性,这也是CDO定价的难点。例如在给一张以公司债券和住房按揭贷款为基础资产的CDO定价时,就必须要计算每一笔按揭贷款与其他按揭贷款的违约相关性以及按揭贷款违约率和公司债券违约率之间的相关性,除了一对一的违约相关性之外,还需要计算一对多和多对一的违约相关性。如果一张CDO涉及1000笔基础资产,首先需要计算这1000笔基础资产之间的两两违约相关性,然后是如果有两笔同时违约与其他998笔资产违约之间的相关性,然后是3笔、4笔等等,可见CDO产品的定价之复杂。

    但是火箭科学家们还是有办法的,CDO违约相关性模型是一位名叫李祥林的华人模型高手研究设计的。李祥林运用精算学和金融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设计了高斯联结违约函数模型,使用一系列方程式、数学引理、拱形曲线和矩阵,“优雅”地简化了问题,表面上解决了CDO定价中最关键的违约相关性问题。

    2004年8月10日,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穆迪开始运用李祥林的高斯联结违约函数模型计算CDO的评级。几个星期之后,另一家大型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也接受了李祥林的高斯联结违约函数模型。

    在优雅的数学模型、诡异的资产证券化表外结构安排和五花八门的信用增级(例如设立不同的资产层级)的包装下,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被包装成了具有3A评级的低风险投资产品,“乌鸦”成了“凤凰”。嗜钱如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