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长]1978-2008私人阅读史-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   
    3。?《自由选择》,米尔顿?弗里德曼著,胡骑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   
    4。?《没有极限的增长》,朱利安?西蒙著,江南等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5。?《资本主义与自由》,米尔顿?弗里德曼著,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1986   
    6。?《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7。?《中国意识的危机》,林毓生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8。?《知堂书话》,周作人著,钟叔河编,岳麓书社,1986   
    9。?《国富论》,亚当?斯密著,商务印书馆,1988   
    10。?《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著,??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   
    11。?《顾准文集》,顾准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2。?《贞元六书》(上下),冯友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3。?《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著,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   
    14。?《中国政治思想史》,萧公权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5。?《比较宪法》,王世杰、钱端升著,商务印书馆,1999   
    16。?《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著,王明毅、冯兴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7。?《西洋史》(“新世纪万有文库”),陈衡哲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8。?《论语注疏》,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9。?《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0。?《中国的道路》,李慎之、###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   
    21。?《法律、立法与自由》,哈耶克著,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22。?《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基础》,布坎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3。?《柳如是别传》,陈寅恪著,陈美延编,三联书店,2001   
    24。?《国民经济学原理》,卡尔?门格尔著,刘絜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5。?《自由的逻??》,迈克尔?博兰尼著,冯银江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26。?《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7。?《法律哲学研究》,吴经熊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8。?《新儒家思想史》,张君劢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9。?《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30。?《伶人往事》,章诒和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31。?《政制与法制》,张君劢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我1984年上大学。那正是“新启蒙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反专制的呼声却是以反传统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谓文化比较、文化批判的书比较热门。这方面的文章和学术活动都很多。印象比较深的是“走向未来”丛书。记得当时有一本《增长的极限》,最早介绍罗马俱乐部,又出了一本《没有极限的增长》,反对罗马俱乐部的观点,这场讨论,直到现在还留有深刻印象,因为,中国的人口政策始终是个值得讨论的学术问题。   
《私人阅读史》第二部分 秋风:哈耶克是我的出发点(3)   
    还有一本印象比较深的是金观涛、刘青峰的《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他们提出,从秦以来两千年中,中国社会不变,是一个超稳定结构。当时自然科学的“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横扫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这本书是国内外较早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历史的著作,被称为“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决了中国历史之谜”。但真的解开了吗?   
    “80年代”缺乏真正的学术积累   
    我这一代人是在恢复高考以后上的中学。我们一上大学,就接受到一大批新鲜思潮,像刘小枫、甘阳、刘小波、金观涛等一批文人、知识分子,已经开始做大量文化反思工作。我们是看他们的书成长的。和他们不同,我们不存在“冲开”什么的问题,那时大家试图解开的是“中国为什么会落后?”“中国为什么会长期专制?”的疑惑。我在大学学的是历史,自然更关心这些。印象比较深的是陈鼓应先生的演讲,记得我和一个同学去北大,听他讲《老子》。陈先生是比较早从台湾到内地来讲学的学者,他的比较研究方法正好契合了上世纪80年代“文化比较研究”盛行的大趋势。   
    大学高年级的时候,还有几本书印象深刻,余英时先生的《士与中国文化》、林毓生的《中国意识的危机》。后一本提出,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存在“全盘性反传统主义”趋势。这些书在整个知识界影响很大,不仅带来新的观点,还带来新的研究方法,因为它们完全突破了主流的学术话语体系。   
    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一路成长起来,对这个年代,我并不想作太高评价。那是一个很浮躁的时代,比如,用“三论”来分析历史,从学术角度看,是比较荒唐的尝试。又如,把传统文化和专制捆绑在一起批判,隔了20年来看,也很幼稚。整个80年代,在我的印象中很“激荡”,不断有各种新的思潮和概念在流行,但真正的学术积累却没留下太多;也没有什么思想可言。因为,人们的思考普遍缺乏足够的资源准备,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深度。这样的“80年代逻??”走到极端便是《###》。   
    当代中国学术景象的两个源头   
    上世纪90年代以至于整个30年,学术思想界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民国文化重新进入内地中国人的视野。最早,周作人、钱锺书、陈寅恪、张中行、季羡林等人开始流行,他们都是民国的“孤儿”和“遗腹子”,其学术思想都形成于民国时代。他们的重新被发现,使得中国人在一定程度接上了自己的学术传统、思想传统和文化传统。另一个比较重要的现象,是严格意义上的西方社会科学的介绍更多了。   
    这个阶段,民国传统文化的“复活”加之大量西方社会科学的引入,对整个中国后来的学术景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果说今日中国还有一些学术,应该是从这两个源头发展而来,而不是上世纪80年代。   
    周作人的散文我差不多全读了。岳麓书社的《知堂书话》大概最早,止庵编的周作人选本也读了,还有周作人的??译作品。也读过钱锺书的小说、他的《宋诗选》。至于《管锥编》,实话实说,还读了两遍。陈寅恪的一些史学著作,他的《柳如是别传》也读过。当然还有陆健东写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这本书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价值观震动,人们突然发现,在那个年代还有这样坚守自由的人。   
《私人阅读史》第二部分 秋风:哈耶克是我的出发点(4)   
    上世纪90年代发掘了好几个人。一个是陈寅恪先生的精神价值,当然也包括吴宓先生。另一个是顾准的发现。后者对中国思想界尤其是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很大。实际上,自由主义思想也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明晰起来。陈寅恪对自由主义思想本身,并没有太多贡献,他的价值在于人格和精神;顾准却不同,他的思想对许多学人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他主张经验主义的转向,这对中国当代自由主义的基本思路有重大影响。因而,此后的自由主义就和“五四”运动、上世纪80年代的自由主义分道扬镳了,朱学勤后来所讲的“自由主义浮出水面”,应该就是这个自由主义。   
    这里涉及到当代中国自由主义另一个源头,即哈耶克。与之相伴,还有布坎南、波普尔思想的引入。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布坎南关于宪政经济学的一些书,像《同意的计算》,都在那时被引进。他们都是属于经验主义的自由主义思想谱系内的成员,与顾准、陈寅恪等中国自有传统结合起来,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形成一股潮流,最终塑造了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品质。   
    哈耶克席卷经济学、法学领域   
    哈耶克对中国的影响既在经济学领域,又在法学领域,包括政治学领域,他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西方学人。如果说我的学术研究还有一些想法,那主要是来自哈耶克。   
    哈耶克最早对中国知识界产生冲击的一本书是《通往奴役之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内部发行本。这本书对中国人从根本上理解“为什么计划经济不可行?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失败?”等问题,给出了一个可信的答案。他的著作还有几本比较重要,《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思想上,《自由秩序原理》和《法律、立法与自由》则体现了他的法学与政治学思想。   
    中国的法学体系是以苏联体系为基础的,上世纪80年代对西方法学的介绍相对较少。苏联法学体系所强调的和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政治法律制度一致,就是国家本位。到了上世纪90年代,哈耶克等英美法学体系被引进,整个社会的法律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人从理念上搞清楚了,民主究竟是什么,市场究竟是什么,以及法制究竟是怎么回事,最终落实到宪政究竟是什么。人们开始放弃“法制”,而使用“法治”一词。从这里开始,一个现代政府、一个现代社会的模样才逐渐清晰。   
    其实,不只是中国,在东欧的所有转型国家,哈耶克的影响都是最大的。直到近几年,他的影响才开始衰减,因为在许多人看来,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已经不是打破专制,而是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边缘学派在中国的大热   
    对我来说,哈耶克是一个出发点,我不断重温哈耶克。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