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一门四姓-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近南说那里的人从后厨到跑堂全都是签的一家子的死契。
  这样就不怕泄密。
  签了死契,一家大小的生死都握在主人家手里,想泄密也要看看有没有命享受。
  实在不行就买人吧,沈伯谦终于有了决断。
  虽说买人这事儿有点儿超出他的道德底线,但在这样的时代之下,他又是个贪图享乐的人。
  沈伯谦心里清楚,他要买人照料家里只不过是早晚的事儿。
  既然如此,咱也别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了。
  买就买吧,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当黄世仁,对人好点儿就行了。
  可买人这事儿他们不专业啊。
  而且,真要买人,他想买技术型的,以后好打理山上,这要到哪儿去买呢?
  诶,对了,去一趟清水县。
  刘伯伯家大业大,他们家肯定经常买人,刘管家他们肯定都懂行,找他们给参谋参谋。
  而且,刘近南在二姨家的事儿上也帮了大忙,也该去道个谢。
  主意既定,他让杨大爷收了一些新鲜的山珍和野味,带着杨风又去了清水县。
  上次他来的不凑巧,刘老爷一家都不在,这次也巧,一家子都在。
  刘近南昨晚刚好从青州府回来。
  沈伯谦一问,才知道是因为罗厨子在卤汤方面有了重大发现,他专门回来跟刘伯伯商量全面铺开刘家卤味店铺的。
  只是,听他仔细说了这个重大发现,沈伯谦顿时有点儿哭笑不得。
  该说是天意难违吗?
  因为罗厨子的发现就是他经过反复的测试发现卤汤越陈越香,而且根本不用换。
  这样一来,刘家卤味店就不用担心卤汤更换的问题了
  那就是说,刘家卤味店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展开来。
  。。。。。。
  沈伯谦忍不住附额,根据传统做法,卤汤的确是不用换的。
  的的确确,卤汤越陈,做出来的卤味风味也会更佳。
  所以才会有什么百年老卤一说。
  而根据现代研究也的确证明,卤汤放久了,会产生氨基酸等物质的沉淀,从而提升卤制品的风味。
  只是与此同时,卤汤中的盐分经过长期熬煮,会分解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则是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质。
  所以沈伯谦当时就撒了个小谎,让刘家定期更换卤汤。
  想不到,拐了几个弯儿,还是回到了卤汤原本的历史轨迹,果然,历史是人力无法阻挡的。
  或者说,罗厨子这皇帝舌头太厉害了?
  算了,随他去吧。
  刘家店开的多,我的分红也多嘛,好事儿来着。
  这么一想,沈伯谦也不纠结了。
  本来就不可能说是尽如人意,自己也已经尽力了,奈何天意难违,那就没办法了。
  不过,以后尽量自己家做新鲜的卤味吃吧。
  “伯谦,你刚才说今次来是有事情要找我帮忙,什么事儿啊?”刘老爷心情大好,乐呵呵的问道。
  “哦,是这样的。”沈伯谦遂把自己买了座山头,但却无人打理,故想买人帮忙的事儿说了。
  最后才道:“只是这买人之事乡间少有,故此来向刘伯伯求教。”
  刘老爷哈哈大笑,说:“这可是凑巧了。
  近南这次回来一是因为卤汤这个消息,另外就是打算买人,训练之后好在各地开店。
  你说想买两三个人打理后山,那就是顺道的事儿。”
  刘近南接着道:“这倒简单,不过,沈大哥刚才说想找有手艺的,在清水县想买合适的怕是不容易,倒不如去一趟青州府。
  那边常有些犯事的大户人家的仆从发卖,或许能选到合意的。”
  沈伯谦一想,这也不错。
  来这里这么久了,欣赏的都是乡村风光,就是清水县也不过一座四方小城。
  出去走走看看,这个想法倒也不错。
  本来嘛,旅游就是他上辈子的爱好之一。
  只不过他从小就是个享乐分子,旅游什么都要最好的,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穷游。
  而来到这个世界,再好的条件对他来说也都是半穷游。
  刘近南看起来是个挑剔的,跟着他应该不至于条件太差吧。
  起码不用去住客栈。
  唉,清水县的客栈他可是好奇去参观过一次的,上辈子见过的最便宜的招待所也没这么差啊!
  时代的差距啊,是任何事情都无法弥补的。
  同样的,在这个时代,除了像刘家这样的生意人会经常的四处奔走,平常人家去趟府城可就算是天大的事儿了。
  想要来趟说走就走的旅行,那是绝对不可能滴。
  刘近南还好,刘家在青州府本就有宅子,他又常年的两地奔波,倒是不用怎么准备。
  可沈伯谦就不同了,衣食住行都要准备停当才行。
  再说了,
  人家刘近南刚回来,还有正事儿要跟刘伯伯他们商量呢,也不能说走就走啊。
  二人一商量,决定三日后在清水县集合,一起出发去青州。
  沈伯谦看没什么别的事儿了,就准备起身告辞,回家准备出门的东西。
  刘近南送他出来。
  临别的时候,她无意的提了一下,说青州府人口繁杂,让他多带几件衣裳。
  还特地让蒋英拿了几件新衣服,说是刘伯伯送给他的。
  沈伯谦心领神会,这是担心自己土包子进城丢人,想的真是周到啊。
  他忍着笑,貌似一脸诚恳的说了句:“多谢近南贤弟了。”可眼里却全是戏谑。
  看的刘近南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狠狠的挤出三个字:“不——送——了。”
  这个人,明明性格跳脱,真难为他在爹娘面前总是一派谦谦君子摸样。
  沈伯谦哈哈大笑着跟杨风驾车离去。
  三日后,他跟杨风驾着牛车依约而至,只是,二人的衣着打扮有些出乎刘家人的意料。
  杨风一身深色短打,利落干净,端的是少年英气;
  而头上的皮头绳,和腰间三四指宽的皮腰封又为他添了几分野性。
  与他的利落和野性不同,沈伯谦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打扮。
  外罩一件茶白长袍,内里是件黛色长衫,只是头上一件银包玉的发簪和腰间粗麻的腰带表明,他仍在孝期之内。
  最让刘家诧异的是,沈、杨二人的衣服都非常非常的贴身。
  二人又都是少年身量,身材削瘦,长身而立,更添几分的气质。
  远远看去,一个乡野小子,一个如玉君子。
  虽然有些古怪,但又让人不由得觉得本该如此,而且,俩人这么一站,任是谁看都不像是乡野之人,反倒是有种隐士风范。
  刘老爷和刘管家交换了一个眼神,目光愈加坚定。
  而刘近南嘴角却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这个沈伯谦,真是一次下风都不肯站。
  我倒要看看,他还有什么本事。

☆、第47章

  46…尴尬话题
  既然人齐了,刘近南一行就按时出发上路。
  因为早说好大家一起坐刘家的马车,所以沈家的牛和车都暂时寄存在刘老爷这儿。
  一行两辆马车,晃晃悠悠的驶出清水县。
  沈伯谦跟刘近南、蒋英乘坐一辆,杨风和另一个护卫钟三还有两个随从坐另一辆。
  当然,还有两个赶车的车夫。
  刘近南不是个爱说话的人,上了马车就开始看账本什么的。
  蒋英更是没话,只是偶尔给刘近南递杯茶。
  这沈伯谦可受不了啊,心里一惊后悔了一万遍,早知道就该跟杨风坐一辆车的。
  起码还能逗逗他,这里也太无聊了。
  不过,他可不是只知道忍的人,无聊就要懂的自己找乐子。
  而且,他跟刘近南也不是刚认识的那会儿了。
  经过了二婶家那件事,他知道刘近南并不像他看起来那样的刻板守旧,而且他对自己的印象还不错。
  所以沈伯谦在心里估量了一下,硬拉着他聊天,完全不担心他会生气。
  果然,刘近南虽然并不太喜欢聊天,但也没拒绝。
  车厢里总算不那么的沉闷了。
  本来他们只是聊一下刘家在青州有什么生意。
  但这个毕竟不是沈伯谦感兴趣的话题,说了几句就没下文了。
  沈伯谦仔细想了想,这刘近南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喜欢的事情,好像就是个天上的工□□好者。
  但聊工作自己又不行,那干脆从基本点切入。
  于是他从刘近南、蒋英的年龄、生日、爱好这些问起,反正只要不这么干闷着就行。
  自然的,问完他俩,沈伯谦也问起了刘老爷一家个人信息。
  问到这里他倒是存了点儿私心。
  沈伯谦一直觉得,卤味虽说两家是合作,但自己白拿三成红利,是占了大便宜的。
  他总想找个合适的机会感谢一些刘伯伯。
  所以刚才问着问着他想到,这会儿不趁机打听一下他的生辰还更待何时啊?
  但单独问他一个有些太显眼儿了,自然捎带着也问了下刘夫人。
  然后沈伯谦突然想到,刘伯伯还有个独生女儿呢,好神秘啊,几乎都没听他们提过,更别说哦见面了。
  所以他忍不住作死问道:“诶,近南,刘伯伯的女儿跟你差不多大吧?怎么从来没见过。”
  这话一出口他就知道有些不妥。
  这个时代,乡下的女孩子虽然不避人,上山下地什么活儿都干。
  但刘家这样的大户人家,女儿还是以贞静贤淑为本,不会随便让她出来见人的。
  只是,这话茬儿一提起来,他就憋不住了,因为他对这为刘大小姐实在好奇。
  刘伯伯夫妻并不是守旧刻板之人,怎么对女儿会如此严苛呢?
  从他跟刘家相交开始,这位刘小姐似乎只是个极其偶尔的出现于刘家人谈话中的人物。
  从他所听到的只言片语推断,这位刘小姐,似乎身体不太好。
  所以常年养在刘家后宅,似乎除了刘伯伯和刘伯母之外,不太见其他人。
  不过也奇怪,他也去过刘家四进正厅,却没见过像小姐贴身丫鬟的人。
  难道这位小姐的丫鬟都不能轻易出门见人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