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一门四姓-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姨一家刚分出来的时候,住了一年多的草棚子,过冬一家大小差点儿没冻死。
  还是姥爷把他们接去陈家坳,才算是撑过了最艰难的那个冬天。
  好在徐姨父人虽然老实愚孝,却不算笨,在徐家的时候除了干地里的活儿,还忙中偷闲的打短工、采山货。。。。。
  总之,能赚钱的他都做,偷偷也攒了点儿钱。
  分家后姥爷帮衬了他们一把,好歹置了三亩地,一家子总算是有了指望。
  沈母那个时候也偷偷的接济过他们几次,买地的钱她跟大姨也都帮了忙。
  所以,后来二姨一家才对沈母多方照顾。
  只是,比起徐家大姑的遭遇,二姨一家还不算什么,起码他们还有一家子互相依靠。
  徐老爹的原配陈氏也是出名的能干,两人却是把家里经营的红红火火,可生二姨夫的时候伤了身,一病不起,最后撒手西去。
  后娘卫氏因为年轻的时候不懂事,闹出过一点儿乱子,一直待字闺中。
  徐老爹鳏居之后,卫家看他家的日子还不错,就找人牵了线,徐老爹看对方好歹也是个黄花大姑娘。
  于是,卫氏在陈氏死后一年进门,那时,徐大姑八岁,二姨父四岁。
  两个孩子在这样的后娘手下讨生活,其中艰辛不言而喻。
  二姨父还好些,当时还是徐家唯一的男孩,卫氏也不敢太过分。
  不过也几次病的差点儿死掉,都是硬挺过来的,所以二姨夫到现在还有咳嗽的老毛病;
  徐大姑则是从卫氏进门,就没睡个一个囫囵觉。
  因为,徐家上下各色杂活儿全都归她了。
  洗衣、做饭、扫地、喂鸡、劈柴、割草、刷马桶、清猪圈。。。。。。
  硬是把一个八岁的女孩子当成壮劳力使唤,这还不算完,卫氏还对她处处刁难。
  洗衣服吧,卫氏说她怀孕爱干净,衣裳在河边漂不干净,要徐大姑站在河中间洗。
  她小孩子不懂事,怕卫氏跟她爹告状,大冬天的站在冰碴子里洗衣服。
  久而久之伤了根本。
  等她大了些,好不容易靠她姥姥家帮衬了些嫁妆找了个不错的人家,但却一直无所出。
  眼看自家男人勾搭了一个小寡妇,闹得尽人皆知,公婆也都说要替丈夫娶平妻。
  徐大姑泄了气,不想再纠缠了,捏着小寡妇怀孕的事儿闹了一场,和离。
  冯家倒也不算过分,没为难她,徐大姑得以带着微薄的嫁妆离开。
  当然,也可能是她那点儿嫁妆不值一提,冯家看不上。
  回到徐家,卫氏当然是一句好话没有,徐老爷子也觉得她丢了徐家的脸面,任由卫氏折腾。
  好在,她还有个亲弟弟能照料她一二。
  只是,那时二姨夫一家还没从徐家分出来,本就被卫氏处处找茬儿。
  再加上徐大姑,那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喝碗水都说你弄脏了井。
  而且,那时徐大姑也不过二十多岁,卫氏就起了心思,想要把她卖个好价钱。
  于是就找了个保媒拉纤的,还特特的跟她说:这别的不拘,只要对方出得起聘礼就行。
  媒婆自然明白她的意思,找来的不是四五十的鳏夫,就是出了名的傻子;
  不然就是身上有残疾,还有打死过老婆的。。。。。。
  二姨夫气的把媒婆打了出去,徐老爷子却夸卫氏这事儿办的不错。说:
  徐大姑在家住着满村都是闲话,他怎么见人?还是早早的打发了干净,看着就糟心。
  因为这件事,二姨夫跟他关系有些恶化,再加上卫氏挑拨,最后才会被净身出户。
  徐大姑却早看明白了,自己这个爹是靠不住的。
  所以,在回徐家前,就先去求了里正,把本就寒酸的嫁妆花尽,立个女户。
  看卫氏蹦跶的欢快,她找准机会把这个消息放了出去,闹了一场。
  说卫氏想要拐卖她这个户主,狠狠的恶心了她一把,也避过了被卖到偏远山沟里的命运。
  但就因为这个,徐老爷子看她愈发不顺眼,几次三番说要把她赶出去。
  二姨夫当然不答应,但却只会死扛。
  还是徐大姑聪明,想了个主意。
  他们几个趁着人多的时候,三大二小往家门口一跪。
  来了人就哭:娘你怎么那么早去了,留下我们姐弟受苦。
  要不就是:娘啊,爹有了新媳妇、新儿子、新女儿,不要我们姐弟俩呀。。。。。
  姐弟俩一唱一和,加上二姨和两个孩子,一哭全村都听到了。
  徐老爷子是个好面子的,几次过后,不再提赶徐大姑出去的事儿了。
  徐大姑这才算是在徐家安稳住下来。
  可卫氏又说了,徐大姑既然立了女户,住家里可以,但不能再吃娘家、喝娘家的。
  二姨夫虽然生气,但也的确反驳不了她。
  幸好二姨不计较,任凭他从自家本就不多的份例里头拿一份出来养活大姑。
  徐大姑也不白吃饭,家里地里一把抓,着实帮了二姨不少忙。
  尤其是分家那段时间,也多亏有她,二姨才能安心管家里和两个孩子,稍微粗重点儿的活都被她跟二姨夫包了。
  姥爷让二姨一家去陈家坳避冬的时候,又是徐大姑自告奋勇的留下看家。
  虽说那时他们住的草棚子没啥值钱的东西,但俗话说:破家值万贯,万一着个火什么的,那也是不小的事儿。
  等二姨一家置地盖房,也一直没有忘记徐大姑,什么都算她一份。
  经过这些年的相处,二姨跟徐大姑的感情比起亲姐妹也不差多少。
  徐大姑对于二姨那更是满意的不行。
  这倒不仅仅因为她和离后二姨对她始终如一,事实上,从二姨没嫁来徐家徐大姑就很喜欢她。
  死去的陈氏和沈伯谦的姥姥是闺中密友,二姨和二姨夫是指腹为婚。
  但陈氏过世后徐家的情况,陈家二老既不聋也不瞎,自然是知道的。
  恶婆婆不好伺候,后娘婆婆也不好伺候,这既恶又后的婆婆当然不会好相与。
  是以二老并不想让二姨嫁到徐家。
  虽说悔婚名声不好,但面子哪有女儿重要,陈老爷子当时是打定了主意要退徐家的亲,免得女儿受苦。
  可二姨听说后不干,坚持要嫁过去,跟二姨夫同甘共苦。
  这一点儿,跟沈母倒不愧是亲姐妹,脾气犟的如出一辙。
  最后实在拗不过女儿,陈老爷子也只能答应。
  他当时想,卫氏虽然可恶,但徐老爷子跟他是老相识,料卫氏也不敢太过份。
  再者就是,二女婿徐有财人的确不错,对女儿更是没话说,要是没后娘,真是个好女婿。
  但现实往往比理想残酷,二姨刚嫁过去那几年还是糟了不少罪,还流过一个孩子。
  也没好好坐过大小月子,生女儿银蝉的时候大出血,差点儿死掉。
  最后虽说保住了命,却再也没怀上过,她也因此一直比较软弱。
  再后来,他们被净身分家出来,陈老爷子彻底的对徐老爷子冷了心,几乎跟徐家不再来往,除了女婿一家,徐家的人他就只认徐大姑一个。
  这些都是徐家的旧事,沈伯谦知道也就知道了,没什么需要特别关注的。
  可问题是,徐大姑在徐家庄住的好好的住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突然要来李家坪呢?
  这其中要说没有什么事儿,他是断然不信的。
  而这村里,要说什么东西最藏不住,无疑就是八卦。
  但徐大姑为什么在徐家庄待不下去,一定要跑到李家坪来?却没人能说出个四五六来。
  就连二姨两口子也是一头雾水。

☆、第36章

  35…查访原委
  从前两个月开始,也不知怎么回事儿,二姨夫家总被附近的地痞无赖骚扰。
  不是抽他家几根柴,就是摸他家一只鸡,有两次半夜还有人想翻墙进来偷东西,幸亏徐大姑从小睡的浅,及时发现,喊醒二姨夫拿着棍子吓走了来人。
  但一家人因为这个;那真是吃不香睡不下,两个小孩更是被吓的连着做噩梦。
  二姨夫还以为是自己哪里不小心得罪了这些人,但仔细的想了又想,也没有啊?
  这事儿还没整明白,十来年没来往的冯家突然来人了。
  说是冯家老太太身子不好,眼看没几天了,临走放不下徐大姑。
  她们婆媳一场,看着徐大姑现在还是孤身一人,怪可怜的,将来连供奉香火的人都没有。
  所以特此让人来,说冯家愿意再让徐大姑入门,好让她死后不至于做个孤魂野鬼。
  徐大姑和二姨都觉得这话说的莫名其妙,没好气的打发了来人。
  不料,对方却没完了,没过两天又来了。
  但这次说辞却变了,态度也强硬起来,不提什么婆媳感情了,只说徐大姑如今名声不好,冯家念在他们相处一场,愿意把她接回去代为管教。
  来人口口声声说徐大姑耐不住寂寞偷人;就连二十多里外的杨树集都听说了。
  冯家都被她这个淫/妇连累了。
  因为不愿意被人说自家原来的媳妇是个淫/妇,冯家老太太才大发慈悲,愿意收留她。
  今后只要她规规矩矩的住在冯家,安守本分,冯家自然会为她送终。
  让她可别想着拿乔,就她这样的淫/妇,再这么下去,指不定那天就被人浸了猪笼了。
  而且,有这么一个淫/妇在家,徐家的家风也好不到哪儿去!
  这话刚好被/干活儿回来的二姨夫听到,气的拿起锄头当场就把人打了出去。
  徐大姑自从和离归家,又被亲爹伤了心,性子愈加沉静。
  既不爱串门,也不爱扯闲话,可以说,这些年她从没做过让人说道的事儿。
  在二姨家住着,也从不生事,就是家里地里两头干活。
  这些徐家庄的人谁不知道,就算是看不上她和离回来的,也不得不说一句她恪守本分。
  现在居然有人这么青天白日的诬赖她偷人,真是天大的笑话!
  二姨夫只当是冯家诚心上门来恶心人的,根本没当回事儿。
  可徐大姑却觉得事情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