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地主婆养成攻略 作者:裁云剪水(起点vip2013.4.22完结,穿越,种田)-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三冯辉祥的十顷地的田产文书也给了冯辉昌,冯父的意思是让冯辉昌以后好好照顾冯辉祥一家,至少要将冯增笀带好。
  冯辉昌的心情糟糕透了,小张氏本来还指望着冯辉昌回来后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解救姑母呢,见事情丝毫没有挽回的余地,也很伤心。
  这个家里,只有姑母对自己是最好的,这姑母不在了。自己以后的日子还真是不好过了。
  冯辉明两口子从地里回来后,见到冯辉昌,脸色很是不好看。
  正是因为这个大哥的母亲,自己母亲才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所以对冯辉昌恨恨的。(他不想想到底谁先谁后,到底是谁的错。)
  现在。父亲又将一半的田产分给了大哥,心里认为不公。
  王氏还私下里劝过冯辉明,这个异母大哥的舅舅可是个大官,让冯辉明巴结巴结,冯辉明却认为两个人的母亲有了仇,还能指望这个大哥对自己多好吗?
  反正自己也是有田产的,足够丰衣足食了。
  因为田产一半给了冯辉昌,所以这所宅子冯父分给了冯辉明,现在冯辉昌回来了,冯辉明就舀出文书让冯辉昌搬出去。
  本来,冯辉昌还将张氏和两个弟弟分得清楚,毕竟那是长一辈的恩怨,晚一辈没有参与,又是亲兄弟,哪里有什么仇怨?但见二弟如此嘴脸,也就寒了心,第二天就搬了家,搬到了凤来镇上,直接开始读书复习准备秋试了。
  冯辉昌和冯辉明算是彻底翻了脸,所幸已经分了家,以后可以不再来往了。
  冯辉昌手里有舅舅萧大人给的银子,到了镇上租了处宅子,把萧大人给的两个婆子留在家里照顾小张氏,而自己则来到赵府找增云,他要找到冯辉祥,将冯辉祥的田产文书交给冯辉祥。
  而增云在送走萧大人之后,
  赵氏在得知冯家所有的这些个事儿的前因后果之后,惊得目瞪口呆的。
  这个张氏真是个大胆的,这么多年害了人还能如没事般的生活三十多年,这个冯父也够懦弱的,包庇了张氏这么多年,还将父母活活郁闷死了。
  海建峰每次回来并不对赵氏啰嗦这么烂七八糟的事情,增云听赵氏的意思才知道原来海建峰并没有对家人叙说这些个事儿。
  增云又将萧导对自己所说的那番话,也就是关于为何对冯辉昌不亲近而对海建峰亲近的不解跟赵氏说了,赵氏揽过女儿,摸着增云的头发道:“真是造孽啊!你父亲也是个可怜的人,当时在府城有歹人骚扰你们的时候,他也曾经护过你。虽说是你失忆了,至今不记得以前的事儿,但你小时候,他对你还是很慈爱的。”
  赵氏就讲起了自从增云出生之后,冯辉昌如何高兴,如何抱着增云,如何喂她吃饭,哄她睡觉,领着她玩耍,教她识字,给她讲故事……,讲述了许多以前一家子在一起的时候的温馨和幸福时光。
  增云脑子里慢慢有了一个温馨的画面,画面里冯辉昌还算是个合格的父亲的。
  渐渐的,增云对冯辉昌不那么排斥了,心里想着如果再遇到冯辉昌就试着叫声父亲。
  从赵氏给自己讲述的这些往事的后面,增云也体会到增云能如普通孩子一般的对冯辉昌叫声父亲。
  冯辉昌来找增云的时候,增云已经下庄子去了。
  在萧大人来之前增云刚刚视察完四个庄子,还有五个庄子没有去,现在有时间了,增云就带着人去了这些个庄子。
  冯辉祥在这个杉木庄子,增云对这个庄子很重视,因为灵芝和人参都在这个庄子里呢,也不知是否长出来了。
  增云先去看了冯辉祥一家,自从他们一家来到这个庄子就没见过呢!
  庄子上的人帮着给盖了木板房,里面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增笀和两个大人是分开居住的。
  冯辉祥和沈姨娘在地里干活呢,只有增笀在家。
  不知为何,增云感觉增笀消瘦许多,而且也不开心,就拉过增笀问他怎么不开心。
  增笀偎在增云的身边道:“姐姐,我在这里不开心,在镇子上像我这么大的孩子都已经在读书了,可是我…”
  哦,自己将这个事儿忽略了,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在读书的时候,结果随父母来了这里。
  此时,冯辉祥和沈姨娘被人找回来了,两人都用面纱罩着面,手上也带着自己缝制的手套,怕受伤之后造成传染什么的,最关键的还是给别人一个心里安慰。
  庄子上的人还是淳朴些的,对待冯辉祥一家并没有歧视,所以冯辉祥一家在这里还是能够呆得住的。
  冯辉祥和沈姨娘很是感激,如果不是增云找来人给他们治疗,恐怕增笀就要成为孤儿了。
  增云对二人提出增笀读书的问题,冯辉祥其实就是私塾的教书先生,这个庄子里也有几个孩子,但增云不知道这些家长们是否会放心将孩子交给冯辉祥。
  于是,增云让这个庄子管事的派人去挨家问问,有哪家孩子想读书的,愿意让冯辉祥教的,统计个数报上来,然后自己衡量一下,看看应该怎么办。
  增云和冯辉祥一家告了别就随着管事去看灵芝去了,当时郭七是把灵芝种在了杉木林深处阴凉的地方,此时还真长出了子实体,很小,估计自然状况下没有在菇棚长得快。
  两人又去了人参园,人参长得够慢的,都经过近三个月的浸种催芽,又播种到土里近一个月了,才发出芽来,但是看着挺壮实的,人参需要生长超过六年,才具有比较好的药效呢!还早着呢!
  增云叮嘱管事,灵芝和人参一定要设专人看守,并且注意防止其他动物来采。
  其实在自然界里,很多动物都很精灵的,它们也知道哪些是好东西,所以经常在宝物周围有灵兽守着的传说。
  即使是在前世,参园最怕的也是动物,不是人类,比如老鼠就是参园第一防范的。
  在前世有农药,所以也造成了人工种植人参的农药残留超标,现在没有农药,只能采取人工防范措施来防鼠,只能设老鼠夹子了。
  这种老鼠夹子既可以防范老鼠还可以防范
  小型的动物,比如松鼠。

☆、第一百零八章建私塾感谢shannee的打赏

   增云在庄舍里又审计了这个庄子的账目。


    管事过来禀报各家读书郎的统计结果:一共有二十七个适龄孩子,愿意由冯辉祥来教的有十九个,加上增笀就二十个了,可以开个私塾了。


    增云又来找冯辉祥,如果在庄子里给他建个私塾,由他来教书,不知他是否愿意出面来教。


    冯辉祥思索片刻,又征求了沈姨娘的意见,增笀则非常渴望地望着父亲,沈姨娘也很高兴,相公没有因为这个病而变成废人,还有值得人尊重的方面,没有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了。


    既然条件成熟了,增云就交代给管事,现在天气也好了,空出一块空地来,建个院子,盖几个大房子作为教室,如果需要增云会再请个先生,开个私塾,如果可以会让其他庄子的适龄孩子也来读书。


    又特意嘱咐冯辉祥,在教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让他带着面纱和手套进行授课,一个是他还在传染期,唾液和血液什么的都会造成传染,人家家长信任你,将孩子送到这里来,一定要注意这个方面,对孩子要负责。


    增云每个月给冯辉祥补助一两银子,私塾硬件的费用都由增云来负责,每个孩子的束脩由冯辉祥自己来定,收了束脩归冯辉祥所有。


    管事家就有一个儿子,已经九岁了,因着身份是奴才,还没有启蒙,现在见小娘子在庄子里开了私塾,乐得不得了。


    这些孩子里面有佃农的孩子,有买来的签了死契的人家的孩子。


    佃农的孩子读完书是可以参加科举的,而庄丁家的孩子虽说不能参加科举,但是可以读书识字,将来做个管事。所以大家都愿意送孩子过来,那几个不打算送孩子过来的,一个原因是本身没有读书意识,只有两三个是因为怕冯辉祥的病传染。


    增云也不做这些人的思想工作。读书是自由的,又不是前世,讲究全民素质,自己庄子有二十来个孩子愿意读书就可以了,作为人才补充,这些就足够了。


    从这里出来,又去了那四个荒地庄子。增云打算回去后好好给自己这九个庄子起个好名字,然后在庄子大门处挂上个匾。


    在巡查鱼塘的时候,一个庄子的鱼塘的莲藕种植过密,行距和株距都在五尺以内,这样的距离太密,鱼塘会被荷叶覆盖,没有鱼的生存空间的。


    这些莲藕的荷叶是成几何级数字生长的,现在还是刚刚开始长叶子。还看不出来问题,等占满了鱼塘水面的时候,鱼就早死掉了。


    所以增云吩咐这个鱼塘的管事赶紧将一些莲藕从塘底淤泥里拔出。宁可间距过大,千万别过密。


    至于造成的损失,增云从这个鱼塘的管事的月钱里扣除部分作为罚款,虽说是做做样子,但管事也是心服口服,保证以后会小心不再犯错。


    增云回到府中,郭婶子过来说冯辉昌曾经来过,并留下了他在镇子上的住址。


    不知他知道自己家的那些烂糟事心情会如何?也不知过来有什么事情,增云派了人去递了拜帖。


    派去的人回来说:冯辉昌让她随时可以去。


    第二天,增云就去了冯辉昌现在所住的宅子。


    这个一个普通的宅子。只是三个房间的小院子,他们三人居住足够了。


    增云上前给冯辉昌和小张氏分别见礼,但都没有言语,“父亲”二字现在她是叫不出口,对小张氏的称呼也很为难。


    对于这个女人,增云没有好感。更没法称呼什么,于是对二人只是行了晚辈礼,没有说话。


    小张氏知道增云是冯辉昌前妻赵氏的孩子,她对赵氏很是不屑,与其说是不屑,倒不如是嫉恨。


    在冯辉昌与赵氏成亲前,张氏就有意将自己这个侄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