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为什么是穷人-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景的,最后总能得到一顶帽子,或者一个手提袋,表明你是参与过的。这些到此一游的人,是不可
能注意到一件事情的实质意义的。财富论坛的真正启示,就是告诉你,一场全球财富的新圈地运动已
经开始了,财富正在重新分配,我们可能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伟大的发财机会。 

以高科技信息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将在五年后形成规模,据说这个市场的价值是4。5万
亿美元,在相当于4 个中国GNP 的网上经济市场上,传统商务的电子化与电子化的新商务将共同把一
个巨大的新经济市场从今天的全球财富中分离出来。 

这对你有什么意义呢?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可以从中看到谁将是未来财富的新主人,你也可以为
自己的人生定一个基调——未来的亿万富翁就是你! 

千万不要发笑,这是一个奇迹倍出的时代,只要你不是一心只想领一顶纪念帽的人,把自己看成
当年的殖民者,大胆到新领域去开拓,机会是无限的。 

财富论坛的真正启示,就是告诉你,一场全球财富的新圈地运动已经开始了。

出路在行动

毛主席早就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去尝一尝。这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不行
动永远不会有结果。穷人之所以穷,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没有梦想,而是没有去把梦想变成现实。 

央视曾经播过一个节目,一个县要发展经济,选派了187 名具有大专以上文凭的干部,让他们去
深圳经商或找工作。他们全身心在商海打拼,两年中,有的当上了公司总经理,有的干起了个体运输,
而有的只能做油漆工来维持生计。后来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如期返乡,小部分人还留在深圳创业。回去
的人说,以前曾到过江浙脱产培训3 个月,学了不少经济理论知识,也考察了一些企业,但这些都没
派上多大用场。只有在深圳的两年,才彻底改变了观念,积累了经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经验总是在实践中积累的,不亲自去干,永远都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想创业,却总是怕失败,总想等到“条件成熟”。其实,条件并不是等成熟的,而是逐渐
干成熟的,在干的过程中完善,让不成熟的东西逐渐成熟。 

照理说,穷人一无所有,应该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但事实上,穷人手里只有一个鸡蛋,这一个
鸡蛋就是他的全部希望,他没法分别放在几个篮子里,只能小心翼翼地攥着,生怕落到地上,他必须
为这一个鸡蛋负责。 

穷人往往是胆小谨慎的,这就像一个怪圈,越穷越怕,越怕越穷,直到连最后那个鸡蛋都打烂了,
他才敢迈出一步,尝试去过新的生活。而这时,很多机会已经被先行的人占去了,他自己的功能也在
长久的等待中萎缩,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谈何容易。 

既然一个鸡蛋是靠不住的,还靠着它干什么!出路在行动,晚动不如早动。 

穷人之所以穷,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没有梦想,而是没有去把梦想变成现实。

向机会不均开火

电视剧《水浒》一热播,刘欢唱的那首《好汉歌》就流行起来:“说走咱就走啊,你有我有全都
有啊!”作为一个好汉,除了“该出手时就出手”,还得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这不光是一个义气
问题。中国向来就有追求大同的传统,平均主义是深入人心的,有人太穷,有人太富,必然就会有人
站出来打抱不平,替天行道。 

然而历来的农民起义,从来就没有真正解决过贫富问题,哪怕打出杀富济贫的旗号,以战争的手
段重新分配财富,也只是造就了少数新贵,这些农民出身的皇帝,并没有使人民过得更好。 

现在的国人喜欢打麻将,麻将的最佳境界是一铲三,赢家通吃,把桌子上所有的筹码都扫到自己


一方,所有赢家都是以对方的惨败为前提的。 

以这种麻将思维去看待贫富问题,穷人们就很容易把自己穷的原因归结为被富人掠夺了。于是抱
怨自己的剩余价值被剥削,对富人充满仇恨。 

然而一个社会经济的推进和赌博并不是一回事。赌本身不会使赌金增值,无非是怎么分一个蛋糕
的问题,蛋糕的大小是恒定不变的,不赢即输,没有共同富裕的可能。换一种思维,如果把蛋糕做大,
让社会总体的财富增加,即使在分配的时候,切去一块给做蛋糕的人,穷人的盘子里反而可能更多。

解决贫富分化,简单地杀富济贫肯定是不行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的英籍学者阿玛依·森(Amartya Sen)这样说:“对于改善贫穷人民
情况的第一件事,是为他们争取平等权(Equity)。如果贫穷阶层收入改善10%,富裕的人生活上升15%,
这对贫民便是大事,纵使这会使贫富更为悬殊。改善贫富悬殊是重要,但并非首要。最迫切的是到头
来会不会提高穷人的生活素质?” 

阿玛依·森是一个被誉为“把良心和道德引入经济学”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他之所以
认为改善贫富悬殊不是首要的问题,是基于一种理性的认识:在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富人更富,就有
了投资的财富来源;如果富人肯投资,穷人就会通过就业改善现有的贫困。 

富人多了,不是坏事;富人的财富可能正是穷人生活来源的一部分。让富人先富一些,可以使富
人有带动穷人摆脱贫困的资本,而穷人和财富不太多的“小富者”,是很难使更穷的人受惠的。我们
过去曾经提倡自力更生,实际上是穷人的自救。贫困者当然可以自救,但自救的路很漫长,说不定自
己还没走到终点就已经倒下了。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绝对是个高明的策略,然而剩下那一部分人能否也跟着富起来,却要由
很多因素决定。 

俄罗斯在一次性私有化后,很多富有者都是前权力阶层的人士,他们从中夺得先机,但资本市场
又没发展起来,致使大量转为私有的财富,又大量地外流,成为很多欧美大银行的“黑色户口”。有
人统计,俄国现有5000 亿美元的私人现金存在这些户口中,是该国财库的500 倍!有人认为还不止于
此数,至少应该再加10 倍!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仍然可以说明一点:俄国是从绝对平均到绝对两极
分化的国家,是一个以最快速度转换角色的国家,仅仅是一夜之间,前苏联全体百姓70 年的积累,
就成了极少数人致富的源泉。 

分配不均并不是两极分化的罪魁祸首,绝对的机会不均是绝对赤贫的根源。我们需要的不是向富
人开枪,而是向权力经济开枪,向垄断经济开枪,向一切有碍于公平竞争的制度开枪,只有让更多的
人得到相对均等的发展机遇,社会总体的贫困线向上延伸,穷人的境遇才会更好一些。 

我们需要的不是向富人开枪,而是向权力经济开枪,向垄断经济开枪,向一切有碍于公平竞争
的制度开枪。
穷人需要公平

“富人害怕失去既得的利益,因而鼓吹效率,反对平等”和“穷人想不劳而获,因此支持平等,
批评效率”这是穷富两大阵营的辩论基调。在平等和效率的关系上,一般人普遍认为这两者是相互矛
盾的——提高了效率必然会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而强调了平等又会影响效率。 

但是实际情形并不尽然。 

比如美国,比尔·盖茨几百亿美元的财富与一般劳动者几万美元的年收入相比,差距何其巨大!
但美国社会并没有因此而崩溃;相反,前苏联社会财富分配差距远远要小于美国,社会制度却发生了
解体。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正常的,由此而造成的财富差异也是正常
的。 

要让西施和东施获得同样的注目,这种公平恰恰是最不公平的,既浪费了西施的姿本资源,助长


了东施的个人膨胀,还勉强了男士的选择自由。将“公平”在“公众平均”这个意义上使用,是一种
认识的过错。 

其实,穷人的愤怒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是因为自己没有得到合理的机会。如果
一些特殊人群,可以不凭个人能力,而是凭借自己对机会的特殊占有来获取社会财富,那对更多的没
有这种机会的人来说,就是极大的不公。 

公平不是绝对的,一件事如果追求结果的公平,必然导致平均主义,那对经济效率的损害就太
大了。如果干好干坏一个样,谁还会努力去干呢?唯有规则的公平才能保证竞争中机会的平等,体育
比赛的运动员都必须遵守相同的规则,然而规则公平必然导致结果的不平等,因为每个运动员的能力
不一样,竞争就有输赢,就不可能平均。而结果不公平可能也导致起点不公平,富家子弟与贫苦孩子
就因为家庭的不同背景而面临不同的社会起点。一个人先天俱来的东西姑且叫做禀赋,比如家族、健
康、聪明等。每个人禀赋是不同的,因此起点公平几乎不可能真正存在。 

我们所需要的公平实际上是规则的公平,机会的公平 

一个海关关长,一个厅长、局长,凡是带“长”字号的,一旦翻船,涉及的财产数量都令一般百
姓目瞪口呆,中国权力阶层的腐败,就是机会不公的表现。 

据说,在上海,扫马路的工人多劳多得,月收入可以超过5000 元,比西部的硕士挣得还多。是
上海的清洁工特别优秀吗?不是,换了西部的人去扫马路,给他500 元,他可以扫得一样干净,可问
题是不允许他去扫! 

中国的事情,很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是不正常的,但它就是存在。地方保护政策,客观的造成
了不同区域间的不平等。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如果任何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没
有城乡户口的差别,那么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就少了一些人为因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