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智谋串串烧-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迷惑而愤怒地找到了总裁。总裁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你确实比当经理时更加努力,但是你忘记了自己已经是副总经理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一味地依随过去成功的影子,而不是因应时势地位的变化,采取新的策略,就必将被时势所淘汰。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智者之所以能够与水联系起来,恐怕是因为水没有固定执着的形象,而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    
    智者和水一样,常常能够随机应变,明察事物的发展,并且顺应它们,而不是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智者总是活跃的乐观的,很少在人生的悲剧里出演角色。    
    相机因时,就是对事物的各种态势进行准确的判断,使自己的行动切合实际,因时势的不同而作出相应的变化,最终的目的是保证自己处于优势地位,保证行动的成功。    
    为此,不但要对自己的处境、事态的发展变化有充分透彻的了解,对对手的情况了若指掌,而且也要细心听取多方面的意见,经过认真比较斟酌,作出自己的选择,并付诸行动。    
    因时而动 见机而行    
    事物在萌芽状态而未露端倪的时候叫机,而机在不非常明显时,是不容易被觉察到的。把握时机而有所作为的叫势,势如不发展到顶头是不会自动断绝的。    
    我国古人十分重视对时机的把握与利用,认为凡事可违背时势的发展。春秋时齐国的名相管仲说:“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不如合时。”意思是说,圣人只能顺应时势捕捉时机,不能违背时机。聪明的人虽然善于谋划,但总不如顺应时势显得更为高杆一些。    
    范蠡说:“时不至不可琼森,事不容不可强成。”节令未到,不可以勉强植物生长;形势不允许,不应当勉强追求成功。    
    因此,一切战略策略,必须以适合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当,一旦过时了就应该放弃。此一时,彼一时;此时的办法,不一定适合彼时,反过来也一样。刻舟求剑者的最大错误在于不识时务,以固定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情况,以不变应万变。    
    具体来说,在进行全局性、长远性的规划时,战略必须宏观,大而化之,但这种战略却不能用来处理具体事情;当事情迫在眉睫或危如累卵时,就必须讲究权变,但权变不适合于在安定太平的环境里使用;威猛暴烈、苛刻寡恩的方法,对于镇压内乱很有效,但靠它来处理外部关系,就很容易导致众叛亲离;讲捧场、比豪华的方法,在与外人打交道树立形象很需要,但如果平时也这样做,就只能算劳民伤财。    
    


处世智谋第3章 相机因时的智谋(3)

    人的才智再多,如果不趁着时势运趋行动,仍将没有什么作为,想要事业成功,不能单凭自己的实力硬闯,必须配合时势流与机运,耐心沉着,等待出击的最佳时刻。    
    有实力又能乘势的人,才是生活中的佼佼者。    
    晋文公即位后,马上致力于操练民众。第二年,文公想使用他们。子犯说:“晋国战乱多年,人民还不知道什么是义,还没有安居乐业。”    
    于是晋文公加强外交活动,护送周襄王回国复位;回国后又积极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开始逐渐关心生产,安于生计。    
    不久,文公又想用兵,子犯又说:“民众还不知道什么是信,而且还没有向他们宣传信的作用。”于是晋文公又征伐了原(小国名),约定三天内攻不下来撒兵。三日后晋文公真的信守诺言,退兵三十里,向国内外证明他的诚实和信用。    
    在这一系列行动的影响下,晋国的商人做生意不求暴利,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全国形成了普遍讲信誉的好风气。    
    于是晋文公说:“现在总可以了吧?”子犯说:“人民还不知贵贱尊卑之礼,没有恭敬之心。”    
    于是文公用大规模的阅兵来表示礼仪之威严,设置执法官来管理官员。这样一来,人民开始习惯于服从命令,不再有疑虑,这时才使用他们。城濮一战,迫使楚国撤兵谷邑,解了宋国之围,一战而称霸诸侯。    
    时机的到来,时间极为短促,明智之人,总是无机则造机,有机则乘机,见机则借机,左右逢源,事半功倍。蠢人则不然,即使机在鼻子底下,他也看不见,抓不住,眼睁睁地让良机付之东流,却要硬着头皮往南墙上撞。    
    时机有三种:一是事机,二是势机,三是情机。    
    当事情正在发生变化,可能会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时,就需要找到变化的关键点,这就是事机;当形势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可能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时,就应马上拿出克敌制胜的办法,这是势机;当人心向背正在发生变化,就要找到其中对自己有利的转变点,这是情机。    
    无论是事机、势机还是情机,多是在事态的自然演化中,随着参与者的互动而出现的。张绣打曹操就是一例。    
    曹操征伐张绣,有一天突然率兵撤退。张绣大喜,亲自带兵追击曹操。谋士贾诩对张绣说:“不要去追,追的话肯定要吃败仗。”张绣不听贾诩的意见,领兵前进与曹操交战,结果大败而归。    
    贾诩见张绣吃了败仗回来,马上对张绣说:“赶快再去追击,再次交战必定能够取得胜利。”    
    张绣不好意思地说:“先前没有采用您的意见,以至于到这种地步。如今已经失败,怎么又要追呢?”    
    贾诩说:“战斗形势起了变化,赶紧追击必能得胜。”    
    张绣听了,连忙聚集败兵追击,果然大胜曹军而归。    
    张绣打了胜仗,却莫名其妙,他问贾诩:“我先用精兵追赶撤退的曹军,而您说肯定要失败;我败退后用败兵去袭击刚打了胜仗的曹军,而您说必定取胜。为什么会精兵失败、败兵得胜呢?”    
    贾诩说:“这好理解,您虽然善于用兵,却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刚撤退时,曹操必然亲自殿后;我们追兵虽然精锐,但不是他们的对手,因此我知道我军必败。曹操先前在进攻时突然退兵,肯定是后方出了什么乱子急于回去,他打败您的追兵,一定会轻装快速前进,即使留下一些将领在后面掩护,那些将领出也不是您的对手,因此,您虽用败兵而打起来必定得胜。”    
    静以待变 后发制人    
    与先发制人抢先一步相反,后发制人是先退让一步,以退为进,然后抓住机会一招制敌。    
    先一步下手固然厉害,但如果不能置人于死地,必然暴露自己,这就给先让一步的人造成机会,变后发制于人为后发制人了。    
    两个拳师捉对厮杀的时候,一个往往退让一步,而另一个则其势汹汹,一上来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中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与林冲较量,使出毕生功夫,大叫着向林冲进攻,林冲退后几步,看准洪教头的破绽,飞快地一脚踢上去,立时把洪教头踢翻在地。    
    这是对后发制人生动而传神的描写。    
    


处世智谋第3章 相机因时的智谋(4)

    在理论方面,三十六计中的以逸待劳、减灶诱敌、欲擒故纵、开门揖盗、假痴不癫都是后发制人。历史上后发制人的事例极多,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举了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有名的战例。    
    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残酷暴虐、荒淫无度的庸君。他肆意杀害宗室大臣,毒刑整人。他以残害百姓为乐。大臣多次强谏,纣王竟不悔悟,反而恼羞成怒,把这些大臣驱逐出朝歌。    
    周武王派人到商,察看国情,了解情况。不久,被派去的人捎信说:“商朝现在是奸人当道,群臣离心离德。”武王认为伐商的时机还未到。    
    后来,武王又接到报告说:“商朝的百姓只是内心愤怒,闭口不敢说话,却咬牙切齿。”武王还是按兵不动。    
    最后,被派去的人又捎信说:“商朝国势危殆,民心动乱,一场大的暴动正在酝酿着。”    
    武王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联合八方诸侯国,向商朝发起总攻。纣王自以为自己兵多士众,派出17万大军迎战。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两军相遇后,奴隶兵突然阵前暴动,倒戈反击,引周军杀入朝歌。纣王逃奔鹿台自焚。    
    所谓时来莫错过,无机莫强求,在时机没有到来的时候,则不可勉强求得。有不少事情是必须靠等待的,如瓜的生长,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才会瓜熟蒂落。如果揠苗助长,效果就适得其反。    
    晋桓温病重,请求朝廷为他加九锡(皇上赏赐大功者衣物九种,叫九锡),以避免身后被清算。皇帝慑于其威势,不得不同意了。    
    谢安理解了皇帝的心意,就让袁宏草起奏文,起草后,谢安看了,让袁宏再修改。就这样,看了改,改了看,过了十几天,直至恒温死了还没有定稿,加九锡的问题却解决了。    
    这是用拖延的办法来得到事机和势机的例子,事半而功倍,谢安确实是深谙无为而有为的道理。战国时的郑庄公就是一个深谙其中之道的高手,我们来看一下他的表演。    
    春秋初年,郑武公去世后,太子寤生即位,就是郑庄公。但他的地位却被生母和胞弟威胁着。    
    郑庄公出生时,武姜难产几乎送命,所以十分讨厌他,而偏爱他的胞弟公叔段。兄弟俩长大之后,武姜曾几次请求立公叔段为太子,但武公没有答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