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智谋串串烧-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夺取了上面对城阳大夫的庞幸,又劝得功臣施粮于百姓,管仲的只语片言,给齐国带来莫大利益。    
    粮食价格下跌了,齐桓公深恐余粮流到其它请侯国,想为本国百姓贮藏些粮食,又来向管仲问计策。管仲说:“今天我从市中心路过,见到新建成的两家大粮仓,请您以壁玉来招聘他们当官。”    
    齐桓公听完管仲的话,明白了其中道理。于是以贮粮有功的名义聘两家主人出来作官。国中百姓得知,纷纷建造粮仓仿效,每家藏了尽可能多的粮食。    
    重赏不如用严罚    
    在赏罚的运用中,赏与罚的作用各有其侧重。赏是用人的激励机制,而罚则是纠正机制。    
    春秋末期,鲁国国都北边的一片森林着火,正巧天刮北风,火势向南蔓延,快要危及国都。国君鲁哀公亲自救火,但他旁边只有几名随从,其它人都去追赶被火逼出来的野兽,却不去救火。    
    鲁哀公很生气,把孔子召来问计。    
    孔子说:“那些追赶野兽的人又快活又不受处罚,而救火的人又劳苦又没有奖赏,这就是救火的人少的原因。”    
    鲁哀公说:“你的意见很好,应该赏罚分明。”    
    孔子说:“现在是危急时刻,来不及去赏救火的人,再说,凡是救了火的人都要奖赏,国家的花费就很大,您只要用刑罚就管事。”    
    鲁哀公下令说:“不救火的人,与战争中投降叛逃者同罪;追赶野兽的,与擅入禁地的同罪。”这道命令颁布后,火很快就被扑灭了。    
    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如果要引导别人自觉体现价值,为事业奋斗尽力,用赏是最好的方法;但是要以法制短,让犯错误的人从错误的方向上改变过来,就要用各种管理制度、法规、法令去直接或间接进行制裁,这也是制短的有效措施,因为罚对人的威慑力要比赏的作用强得多。    
    宋朝贾似道做宰相时,临安城中失火,可是驻扎在城里的将领组织不力,没有全力扑救。贾似追当时正在葛岭,同临安相距二十里。报告的人络绎不绝。贾似道不慌不忙地说:“火接近太庙再报。”    
    不久报告的人说:“火快烧到太庙。”贾似道乘坐轻便的小轿,四个武士保护着,一会儿功夫就到了太庙。    
    他下令把驻军的几位主将召来,厉声说:“如果火要是烧到了太庙,我就把你们全斩了。”    
    将领们一听,带领手下迅速扑灭了大火。贾似道虽然喜欢弄权,但他的命令下达后能够让将领马上执行,其才能也不能不让人感到佩服。    
    赏与罚的后果对人来说是不对等的。    
    有经济学家发现,人最在乎已经得到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收别人的钱时可以少收一角,但是在付给别人钱时却不愿意多给一分;有人可以对10000元的奖金无动于衷,但是对于2000元的工资却看得很重;有人可以花100元去打官司讨回自己的一元钱,却不愿意花100元的成本去挣别人的101元钱。    
    从上述现象我们也可以发现赏罚的一个规律:从一个人那儿罚没100元钱带给他的痛苦,远远大于赏赐给他100元钱的快乐。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要纠正一个人的错误行为,用罚要用用赏更有效。    
    在中国北方,流传着一个“鸣镝射马”的著名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西汉王朝初期的漠北草原。当时,匈奴部落的酋长叫头曼,前妻生子冒顿。后来,头曼所宠爱的后妻阏氏,又生了个小儿子,头曼想把他立为太子,就派冒顿到月氏王国(甘肃张掖)当人质。等冒顿去了之后,头曼发兵猛攻月氏,希望月氏王把人质杀掉。    
    冒顿察觉到老爹的诡计,立刻夺得一匹好马逃了回来。老爹有点懊悔,同时并认为儿子很有胆识,于是分给他一万名部众。    
    


待人智谋第8章 赏罚分明的智谋(5)

    冒顿却自有主张,不久就发明一种发射时能发声的响箭——鸣镝,他命令随从说:“注意鸣镝,鸣镝所向,你们一齐射。”    
    打猎时,冒顿鸣镝射向鸟兽,有未跟着射的随从,立即斩首。冒顿又用箭射自己的战马,有的随从一看是单于的战马,有所迟疑,结果全被斩首。过了一些时候,冒顿用响箭射他自己的妻子,随从中又有不敢跟射的,也立即杀掉。    
    最后,冒顿射父亲的坐骑,随从都不敢再不跟射。冒顿知道已训练成功,于是把鸣镝射向他的父亲,乱箭随之,把老单于射成了刺猬。冒顿把他的继母与弟弟杀掉,宣称自己是“单于”(匈奴语“元首”),建立匈奴汗国。    
    如果说,冒顿单于这种罚法过于残忍的话,那么下面这个案例则更象“软刀子杀人”,更注重从心理上加重罚的力度。    
    有一个老板发现某位员工不称职的话,不是立即炒他的鱿鱼,而是把他叫到办公室,宣布给他涨两级工资。    
    等到下个月快发工资的时候,他会宣布把刚刚涨工资的那个人炒掉。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如果我上个月炒了他,他可能不会惋惜那份挣2000元的工作,可是这个月他就会因为失去一份3500元的工作而懊悔莫及。”    
    害群之马不可留    
    “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关键在于赏罚不仅要分明,更要据实进行以示公正,才能起到聚集贤人和驱除害群之马的效果。    
    远古的时候,轩辕黄帝要到具茨山去寻找一位叫大隗的“完人”,向他请教治理天下的良策。出发前,黄帝请了一些老人做向导和随从。可是,当他们行至襄城郊外时,还是迷了路,绕来绕去总是找不到出路。    
    黄帝一行正在万分着急的时候,忽然看见空旷的野地里有个牧马的男孩,黄帝就赶快过去问他:“你知道去具茨山的方向吗?”    
    男孩说:“当然知道。”黄帝心中大喜,连忙又问:“那你知道大隗住在什么地方吗?”    
    男孩看了看黄帝说:“知道。我什么都知道。”黄帝见他果然聪明伶俐,于是说:“你的口气真大,既然什么都知道,那我问问你,如何治理天下,你知道吗?”    
    男孩爽快地回答说:“那有什么难的。”说完男孩却跳上马背要走开。黄帝拉住男孩再问,于是男孩回答说:“治理天下,与牧马相比有什么不同吗?只不过是要把害群之马赶开而已。”    
    男孩说完,骑马离去。黄帝闻听此言,茅塞顿开,连向牧童离去的方向叩头拜谢,然后驱车打道返回。    
    在一个团体中,总会出现一两匹的害群之马。    
    少正卯与孔子同时开坛授教,致使孔子的学生都跑到他那儿去,他的课堂三盈三虚。后来,孔子当了鲁国的大司寇,马上让人在两观之下把他杀了。    
    


待人智谋第8章 赏罚分明的智谋(6)

    子贡问:“少正卯是鲁国知名人士,老师你杀了他,做得对吗?”孔子说:“人有五种罪行,而盗窃还不算在内:第一种是心达而险,第二种是行僻而坚,第三种是言伪而辩,第四种是记丑而博,第五种是顺非而泽。这五种罪行,犯了一项,就难免被君子诛杀,而少正卯犯下五项,是恶人中的杰出人物,不可以不杀。”    
    少正卯能煽惑孔门之弟子,直欲掩孔子而上之,不可与同朝共事,是害群之马。孔子对他痛下狠手,不但因为他一时辩言乱政故,也是为后世以学术杀人的人立下诫条。    
    在一个群体中,如果没有过人的才能,如果肯受驾驭,都不足以成为害群之马。只有下列五种人,是真正的害群之马。    
    第一种是拉帮结派,私结朋党,打击诽谤别人的人;    
    第二种是虚荣心重,用奇特的行为哗众取宠的人;    
    第三种是经常不切实际地夸大散布谣言,欺骗视听的人;    
    第四种是无视规则,专门搬弄是非,煽动众人的人;    
    第五种是计较自己利害得失,动辄兴师动众进行要挟,或暗中与敌人勾结以进行要挟的人。    
    这五种类型的人就是人们常说的奸诈、虚伪、道德败坏的小人。应疏远他们,不仅不可和他们接近,而且应当细心观察,要疏远而不能亲近,早日除掉组织内部的害群之马,来维持组织内部的团结和生命力。    
    姜太公吕望封于齐地。齐地有名华士的名人,自称不朝拜天子,不结交诸侯,人们都称赞他为贤人。太公派人三次征召他,他都没有来。于是太公命人诛杀了他。    
    周公派使者责备他:“此人为齐地之高士,干什么杀了他?”太公曰:“他不朝拜天子,不结交诸侯,难道还指望他能做臣子或结交他吗?不能做臣子的人是弃民;征召三次而不至是逆民。当地人把这种害群之马当作学习的榜样,全国都仿效他,难道还有人为我所用吗?”    
    有当代研究者认为这不是史实而是寓言,并且以武王不杀伯夷和叔齐的例子作证据。实际上这是很荒唐的推论。武王不杀拦路进谏的件夷叔齐老哥儿俩,是因为天下未定,当务之急是争取人心。而太公就国以后,当务之急是招致天下英雄为之效劳。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形势不同,需求不同,因为做法也就不同,这本来是统治者惯常的做法,哪里是什么寓言呢?    
    罚的威胁可以让那些本不打算好好干的人有所忧惧,想到将会有的惩罚,也就不敢太过放肆。    
    另一方面,如果罚得不分明,即使赏得再周到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用。试想,如果一个人虽然拿到了与自己付出相应的报酬,甚至还多的奖励,而他却看到另一个干得很差的人并未受到任何惩罚,甚至还拿了与自己一样的报酬,那么他的骄傲与兴奋会即刻减弱,得出一个“干得好坏都一样”的结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