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激发无限的潜力美安东尼罗宾斯-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有人整理出一套有系统的模式,但是当我们今天知道了这其中的秘诀,日后再有沟通上的歧见,我们在处理上就会深具弹性,把传达的信息能按照对方的性格模式来诉求。 
    如果你能同时考虑到对方性格的多重层面,对于你的沟通会大有裨益的。在本书中所列的性格模式只是部份代表,另外还有许多种的性格,需要你自己一一去探讨。惟有当你能晓得对方的性格,针对他的特性去引导,你才能有成功的沟通,如果只想就自己的性格去看事情的话,往往挫折会来得很多很大。从现在开始你就经常仔细且深入地观察在你周围的人,记录下他们独有的性格模式,认识他们独有的认知方式,分析他们独有的处事逻辑,相信你从其中所得到的心得,将大大地帮助你与各种人之间的沟通与相处。 
    例如,有些人比较倾向感情用事,有些人比较倾向理智处事,如果你对这两类人都用同一种说服的方式会有效吗?当然不可能。有些人做决策时,是根据方向的大原则,另有些人则根据每项细节。有些人会在一开始十分认真,但不久之后便会转移兴趣,原有的工作就不了了之;另一些人则有始有终,不论读书或做事都要看到结束为止。如要某些人描述所参加过的婚礼或看过的电影,他的描述是以人物为主,另有些人则以描述活动为主。从上面的例子来看,各人有各人的做事方式,但你能说谁对谁错呢?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可能是处于某一个极端上,而仅是有一种倾向,不过这种倾向也并不是不能变更的。就好像你可以使自己处于积极的心态,也可以选择使自己处于消极的心态。正是由于性格的倾向,所以如你是激进的,你就会漠视保守的见解;如果你是保守的,你也就会忽略改革的言论。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性格模式,你就得注意自己平常所忽略的,并应重新给子重视。事实上,如果你有不好的性格,你是没有理由拒绝改变的,何况你已经学了很多技巧,你有改变的能力。 
    在此让我告诉各位一种下意识改变性格的方法。我们之中大部份的人,从未肯下工夫去认识自己的性格,如果你想改变,第一步就是先得觉悟。当你能觉悟之后,才能给予自己制造出一些新的改变机会。譬如说你有一种强烈逃避事物的倾向,请问你该怎么办?不错,像是手碰了电熨斗,你是会尽快逃避那可能的烫伤,不过就没有你会愿意追求的事物吗?难道就不能有意地把自己塑造成追求成功的人吗?那些伟人和有成就的人不都是奋发进取的人吗?因此如果你想成为一位勇于追求自我的人,你就得先把自我往外延伸一点。 
    就像本书中所介绍的其他许多东西,性格模式也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把它作为我们与人沟通时的探测及引导工具,让我们知道如何做能激励对方,如何做会使对方惧怕;第二个层次是拿它做为自我改变的参考,让我们能借它的帮助不断前进。在下一章里,我们将要看看另外一个深具效果的沟通工具,那是…… 





第十五章 如何处理抗拒和解决问题

 “在激流中能够屹立的人,未必能坚挺于人海中。”——日本谚语  
    在前面你已经学过了如何去模仿,如何找出人们行为的主要模式,如何引导自己的努力方向以掌握人生。这其中蕴含的寓意,就是你无须尝试摸索与错误来决定你的行为。只要你能够学会有效运用自己的头脑,便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当你与别人共事时,无可避免地,你会有一些摸索与错误,同时你在导引别人的行为时,可不会像导引自己那样快速、确实、有效。不过你若想做个成功的人,就得加速那种导引过程。你可以建立契合、认识各人性格模式、观察出别人的行为方式以便配合。在本章里所要谈的就是让你能够知道如何面对他人的抗拒,以顺畅和平的手法解决问题。 
    在本书前面部份里有一个重要的字,那个字就是“仿效”。如果你想及早达成心愿,那就非得“模仿卓越”不可。在这一部份里也有一个重要的字,那就是“弹性”,是一流的沟通者所必备的。有弹性的沟通者能充份尊重别人的看法,适度且不断地改变自己观点,以迄达成目标。他们不会以力压人,不会威胁恫吓,从头到尾都心存谦卑和抱持愿意调整的弹性态度。 
    通常要做到弹性可不容易,有许多人对既有的做事方式已经麻痹,也有许多人自以为是,总认为坚持到底就能获致最后成功。像上面的情形是自我中心与惰性的作祟。遵照过去行之已久的方法往往是最容易的,不过那也是最差的方法。在本章里,我们要看看有那些方法可以扭转方向、打破窠臼、破解迷惑、重启沟通之门。布莱克是一位神秘诗人,他曾说过:“坚持已见的人,犹如立于水中,喂养心中的鳄鱼。”一个不肯变动自己沟通模式的人,会发现自己就正处于那种危险环境里。 
    我们先前曾说过,任何系统功能最多,弹性最大,才是最有用的,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人类。人生要过得美好,就是要尽可能有多条路、多扇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你处理事情只有一种方法,一种策略,那就有如车子只有一个速度档,没什么用途。 
    我有一次观看一位女士如何说服旅馆的柜台员,让她在办完迁出手续之后仍能保有那间房间几个小时。由于她的先生在滑雪时受了伤,她得让他先静静休息,以等待救护车的到来。柜台员搬出许多无懈可击的理由,企图婉拒她的请求。但是这位女士静静地聆听对方的理由后,仍然不断地提出更具说服力的理由。 
    她从头到尾都展现着女性的娇媚与温柔,不断提出理性而逻辑的诉求,没有争执,没有喧闹,只是耐心地等候所要的结果。最后那位柜台员赧然一笑,说道:“女士,我想你赢了。”你知道她是如何赢得最终的胜利吗?因为她处理这件事有弹性,不断以新的态度和新的理由去回应对方的拒绝,乃至对方不好意思再拒绝她。 
    大部份的人把争执看成口头上的拳击赛,每说出去的一句话都是打出去的一拳,目的在击倒对方。东方的武术,如合气道或太极拳,强调的不是以力拒力来压制对方,而是借力顺势推向另一个方向。上述的女士采用的就是这个方法,而一流的沟通者也都懂这套方法。 
    就沟通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是没有阻力的,有的只是不知变通的人,在不当的时间朝不当的方向硬冲。然而一流的沟通者却像一位合气道高手,能敏锐地测知阻力的所在,找出双方相同的观点,然后借势顺使,把整个沟通导向自己所要的方向。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战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老子《道德经》 
  
    在我们的话里面,有些字眼会引起别人的抗拒和争论,我们要特别留意以避免之,这也是一流的领导者或沟通者成功之处。富兰克林曾在他的自传里谈到他不伤和气的沟通技巧:“当我在推动任何可能引起争论的事情时,我总是以最温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来不使用绝对确定或不容怀疑的字眼,而代之以下列说法:据我了解,事情是这样子;如果我没犯错,我想事情该是这样;我猜想事情是不是该这样;就我看来,事情是不是该如此?像这样对自己看法没多大把握的表达习惯,多年来使我推动许多棘手的问题一帆风顺。” 
    富兰克林实在是深谙说话的重要,避免使用肯定的字眼来说服别人接受他的观点,以免造成抗拒。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一个字颇具杀伤力,可是我们用得太习惯而浑然不觉,那个字就是“但是”。如果有人说:“你说的有道理,但是……”你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吗?他是指你说的没道理或不相关。“但是”这个字具有否定先前所说的意义。如果有人在同意你的观点之后,再加上“但是”这两个字,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我相信你心里不见得会痛快的。如果你把“但是”这个字替换成“也”的话,会有什么结果呢?如果你这么说:“你说的有道理,我这里也有一个满有道理的看法……”或“那是个好主意,我这里也有一个满好的主意……”你猜会有什么结果呢?这两句话都是以同意对方观点开头,然后给自己的观点另开一条路,未曾造成对方抗拒的心理。 
    我们要牢牢记住,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永远抗拒的人,只有顽固且不具弹性的沟通者。就像有些话会必然地激起听者的抗拒,然而也有些话能使听者敞开心门,愿意与你沟通。 
    例如,如果你懂得沟通的技巧,在坚守原则的立场下,既充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未激起他人的反对,请问你会有什么感觉?你是否会认为那个沟通技巧十分高明?现在就让我告诉你这套技巧,我称其为“合一架构”。这套架构只有三句话,我希望你在与人沟通时能常常运用,使你与人和睦,充份表达己见。请记得,惟有在没有抗拒的地方,才不会有冲突。    
    这里就是合一架构的那三句话: 
    “我感谢你的意见,同时也……” 
    “我尊重你的观点,同时也……” 
    “我同意你的看法,同时也……” 
    在上面的每一句话里,你都表达了三样事。第一,你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看这件事,而不以“但是”或“不过”的字眼来否定或贬抑他的观点,因而达成契合;第二,你正建立一个使你们携手合作的架构;第三,你为自己的看法另开一条不会遭遇抗拒的途径。 
    让我举个例子,如果有人对你说:“你百分之百的错了。”而你反顶了一句:“我没错!”你认为双方能平心静气的谈下去吗?我想那是不可能的,这时反倒会有冲突、有抗拒。相反地,如果你这么说:“对于这件事,我十分尊重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