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金融大师-当代最成功的投资-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信心,另一方面却迫不及待地希望公众加盟。  
     1986年,维尔卖掉了奥特莱公司,价格为6。25亿美元。如何使用近20  
亿元的资金呢?首先,偿还公司的债务;其次,毫无疑问,维尔将乐意施展  
他的经营才能,建立一家多种经营的控股公司,有可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  
市。为了满足家庭成员——他们赞成出售——对流动性的需要,外界投资者  
已被允许进入集团内部,包括意大利汽车巨子捷尼·艾那利,得克萨斯的富  
豪贝尔顿·克勒贝格·约翰逊。  
     如前面提到的,5600房间已经组建了一家小型的内部信托公司。有理由  
相信,洛克菲勒信托公司最终会寻找外界的委托人。如果它这样做,就会走  
上和菲浦思家族 (二者向来是唱反调的)办事机构一样的道路。    
                                贝莎默信托    
     亨利·菲浦思年纪比安德鲁·卡耐基小,他们都是在宾夕法尼亚的艾丽  
赫那城长大的。他的父亲是一个小鞋厂的厂主,雇卡耐基的母亲做“装订工”。  
亨利·菲浦思对数字很敏感。他开始是卡耐基的会计,后来成了合伙人,卡  
耐基那时正建设大型钢铁公司。当T·P·摩根想要组建美国钢铁公司时,他  
意识到多谋的卡耐基的那个钢厂尚在他的控制之外。据说在一次著名的谈判  
中,摩根问道,“你出价多少?”卡耐基递过来一张纸,摩根瞥了一眼(他  
的习惯做法),点头同意,付给卡耐基2。26亿美元。超过不久前卖价的两倍  
以上,其中有菲浦思的4300万——相当于今天的10亿美元。听到这个消息  
时,菲浦思笑了,“好极了!”后来卡耐基遇见摩根,一副怀念往事的尊容,  
说道,“我当时应该再多要1亿。”“我会为之付款的。”摩根迅即答道。  
这表明吃亏的还是卡耐基。  
     亨利·菲浦思大规模地赞助慈善事业:诊所、公共浴池、游乐场、图书  
馆。然而下一代的想法有所不同。亨利的孩子,阿迈 (格斯特)、约翰·海  
伦 (马丁)、亨利·C和霍华德,都认为家庭最应该受到赞助。他们建造了  
别墅,尤其是约翰,他在老威斯特伯瑞,有三个马球场。菲浦思的孩子们还  
曾拥有棕榈滩1/3的产业。当约翰变换住所时,他(或他的办事机构)总要  
召集九部小汽车,组成一个专列:三部用来载家人和仆人,三部为行李车,  
最后三部装马球和食物。  
     所有这些费用,都由一个被称作“家族计划”的不寻常的机构提供。亨  
利·菲浦思几乎将他的全部财产都分成了一系列的小基金。为管理这些基金,    
… Page 65…   
他和另一个家庭成员一起指定新泽西州的贝莎默信托来做这件事。贝莎默后  
来被它管理人中老一代的家族成员赋予了极大的权力。  
     更为奇特的是,信托的主要财产是贝莎默证券公司,由菲浦思家族投资,  
购买股票和债券、不动产、石油和天然气、风险资本协议等等。它的股票只  
能卖给家族其他成员,因此一个较年轻的成员对自己的资产没有多少发言  
权。1911年贝莎默资产是7500万元,到1987年增加到15亿美元,虽然这  
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扣除税金和红利后,年增长率仅为3。7%多一点。贝  
莎默证券公司和贝莎默信托共同负责菲浦思家族的股票生意,但在私人买卖  
领域却不一定需要和贝莎默信托合作。  
     贝莎默提供的私人服务大大超出了任何家族机构的服务范围,约翰·菲  
浦思的9部小汽车只是一例,那儿有常人能想拥有的一切。它负责开闭棕榈  
滩的别墅,当盥洗室堵塞时,有管工负责疏通,草坪和屋顶有人管理。雇人  
将船驶出新港,当然,当主人到亚利桑那游玩时,还负责蹓狗。主要的家务  
活,如重新粉刷,都另行收费。服务中的其余部分,尤其是为第二代和第三  
代服务,实际上,大部分服务都不申报纳税——因而也是免税的,因此增加  
了红利收入。这很好,虽然未能完全符合税法精神。  
     第四代和第五代的“家族计划”与先前的亨利·菲浦思不同,经常出现  
一些不稳定的情况,矛盾重重。  
     1957年,莱布兰德——罗斯兄弟和蒙哥马利公司的审计师们研究发现,  
管理者和委托人之间的内部交易,使贝莎默没有达到应达到的成绩。由于这  
个原因,第三代成员艾思蒙德·B·马丁开始用法律手段从贝莎默撤出资金。  
70年代早期,这个家族在房地产业上的投资损失了8700万美元,但仍未使  
家族觉醒(老亨利不相信债券而相信房地产,但他从不用借来的钱投资——  
只用现金)。溃败之后,艾思蒙德的队伍中又增加了他的大外甥,玩马球的  
温斯顿·格斯特,奢侈的生活已迫使他不得不卖掉了帕姆海滨、许多古玩和  
艺术品。直到1974年,他们在法律上的努力才有了些许回报。那时,贝莎默  
为支付现代化的费用,试图征收信托代理费。随后,加入马丁和格斯特集团  
的有格斯特的姐姐,狄安娜·曼宁以及另一位亲戚玛格特·伯格那。这回反  
对者取得了胜利,新泽西法院判决削减将近一半的代理费。  
     在这一段时间里,家族每年多支付税款数百万元,因为贝莎默的收入要  
先支付公司所得税,利润分给股东后再交个人所得税。因此一段时间过后,  
温斯顿的儿子费瑞德克·格斯特,也加入了逃离“家族计划”的队伍之中。  
     此后,在70年代早期,贝莎默做出了明智之举:除照管200位菲浦思家  
族成员的事务外,引进外界账户。通过比较外界支付的相同费用,来缓解心  
怀不满的成员的批评。“公开化”意味着将你的分析和操作过程向外部委托  
人公开,他们如果不满意,可以离开。这样有助于你保持努力。由于服务对  
象的增加,使得费用分摊后降了下来,同时也容易雇到更称职的人。  
     近些年来,由于卓越的业绩,良好的管理和丰富的想像力,账户款额已  
增至50亿美元。菲浦思家族支付的费用仅占总费用的1/3。贝莎默只允许大  
额账户加入:最少的年费用为45000元,以1%的资本费用率为基础,而对  
于增值的部分以及国外证券则按 1。25%收费(外国投资事实上业绩不好)。  
最近几年,贝莎默的最好成绩是平衡的资产结构和权益账户以及账户的公  
正。  
     尽管如此,贝莎默(或者5600号房间)永远也不会建议自己的客户按照    
… Page 66…   
菲浦思的“家族计划”的模式来处理资产了!    
                             美国信托业的沉浮    
     我们已经考察了家族机构;现在让我们看一下美国最古老的投资管理公  
司,纽约美国信托公司。它于1853年开业,在那时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不仅  
作为顾客的代理人,而且提出投资建议。  
     那时,股票还是个新鲜东西,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仅有24种股票上市,相  
对于现在的数千种,规模太小了。因此把资产分散投资于股票和债券 (或者  
投资于互助基金和房地产业)的思想是不可能出现的。信托财产经常以不动  
产或其他有形财产等受托人可以亲自管理的形式存在。  
     但本世纪初,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富家财产转换成各种公司股票,富人  
们需要专业人才来为他们理财。美国信托公司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其他许  
多成长在本世纪的有名气的信托公司,最后大多变成了商业银行,信托业成  
为它们的兼营业务。美国信托公司虽然也开展了商业银行业务,却一直把信  
托业务放在首位。现在它是银行界少数几个纯粹进行信托业务的银行之一。  
可是它的顾客不时地需要现金,就算是一个有几十万身价的人也需要贷款。  
因此,仅仅是比其他银行利率高出0。8%水平,就可以令客户们纷纷抽回自  
己的资金了。他们不在乎持有货币而增加的额外成本。  
     美国信托公司曾经是银行信托业的骄傲:有一批聪明且富有经验的员  
工,他们了解生活、金钱和家庭。我的外祖父、摩根的一位同事,为了他的  
孩子和孙子,曾将一笔信托财产存放到该公司中。  
     但连续的成功使他们自鸣得意,问题出现了。“信托公司”事实上变成  
了一个俱乐部,丧失了在一个充满困难的竞争世界里生存所需要的那种敏锐  
的创造力。我们正面临着通货膨胀、高技术、社会变迁,还有日本人的威胁,  
生活热闹极了。  
     通往投资厄运的捷径是失去对危险趋势的感知,在股票市场上,你只有  
做别人不曾做的事才能发财。如果你参与到集体的快乐与恐慌之中,你将失  
去赚钱的机会。避免此种境遇的一个办法是,请一位聪明富有经验的大人物  
来管理,就像摩根拥有朗其特·亨廷顿一样,一个彻头彻尾了解投资游戏的  
人,并且在必要时可以改变行情。他可以挑选并控制新手,客户感到他对世  
界无所不知,不像计算机打印出来的干巴巴的图景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我  
们是通过影子来了解事物本身的,我们的知识是通过无数数据形成的)。当  
这位大人物因年老而离开以后,他的继任者或许是一位目光短浅的新手,于  
是,事情就变糟了。之后,董事可以从银行里请一位新的经理,强调要恢复  
秩序,使利润回升,然而,由于不是投资者,他将无法进行有效的投资,而  
且在混乱状态下也缺乏长远的战略。  
     美国信托公司学会这个道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它在70年代早期股市的  
狂升时——“一次性买卖”时代——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