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普通交易者对交易的一些感悟-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嘲笑止损。但问题是,趋势市场迟早要来,也许是一个月以后,也许是半年以后,也许是1年以后。而一般来说,震荡时间越久,随后出现的趋势就会越强,强到绝对可以把拒绝止损者在此前震荡市中的收益全部拿走,还要加上利息。

  我刚开始选择止损位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给市场足够的活动空间,以确保自己的止损不被触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止损的范围可以越来越大,最后甚至大到失去理智的地步。我就曾经这样,采用小时图作为进出市场的依据,为了保险,参考周线图上的支撑和压力来设定止损。这样做,我的止损被触及的概率的确小多了,而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对止损的变相拒绝。

  常常看到一些明显是依据小时图进出的外汇交易者,设定的止损位动辄50点,甚至100多点。在小时图上,这都可以算是一段很强的趋势了。至于依据日图,甚至周图来操作,没有一定级数的资金,我认为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有几千,几万操作资金的普通投资者,依据日图或周图来操作,资金利用率低,相对风险大。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不正确的概率更大一些。

  设定宽范围止损的交易者有一个理由,就是他准备做长线交易。正如交易所的幽灵所说,交易本身没有什么长线和短线之分,只有持仓时间的长短之分。好的仓位持有100年也不嫌长,不好的交易持有1分钟也不算短。在任何一次交易前,预设持仓时间,预设盈利目标,我认为都是不太客观的做法。有了预设,我就会希望市场按照我的预计走,对市场走势产生希望,你必然就不会客观得看市场。决定持仓时间和盈利目标的,不是我,而是市场。在交易前,我能够预设的,还是那句老话:是我能够亏多少。

  我的经验(我依据小时图交易),进入交易后,一般1小时左右就可以基本判定仓位的好坏了。该涨该跌,这个时候都会有所动作,否则的话,走势有很大的可能走向你所建仓位的对立面,最起码走势会停滞下来。这个时候,如果走势没有证明你建仓的理由,你就应该选择退出,不论账面上是盈是亏。这一点是从幽灵那儿学来的,我觉得相当好用,帮助我大幅降低了犯错误带来的亏损。

  我对止损位置的设定,主要有两个标准,第一,绝对不能超过我定下的最大亏损(20点),第二,符合我对所追求走势历史数据统计得出的特点。这句话有点拗口。简单一点说,交易系统的依据,是一种获利模式。这种获利模式的选择因人而异。我选择的获利模式,是成功率较低,但一旦成功,则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带来较大回报(100点以上的走势)。确定获利模式之后,就到历史数据当中去把符合条件的全部找出来,然后统计他们共同具有的特征(只关心共性,不关心差异性)。比方说,在我的获利模式中,符合条件的走势都有这样一个共性:出现突破的那根K线(收盘价超过前面多少根K线的最高价),几乎100%不会被随后出现的回撤完全吞没。换句话说,也就是只要突破K线被随后的回撤吞没,符合我的获利模式的走势,出现的概率就会相当小。在这种情况下,我如何确定止损位置呢?显然是突破K线下放一个价位了。我每次交易的预设止损位就是这么来的。首先看突破K线最低(或最高)价下一个价位是多少,小于20点就采用,大于20点,仍然以20点为准。

  我前面说过,我一般不会允许自己预设的止损位被触及。在我的获利模式中,符合条件的走势还有另外一个共性:向突破方向的持续走势,也是几乎100%出现在突破后1个小时以内。所以我采用1个小时的标准来判定仓位的好坏。1小时候没有持续动作,管它盈亏,退出再说。很简单吧?真的很简单。我的交易系统发出的进出信号,只依据相邻两条K线组合,两条均线,以及两条确定一定范围内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平行线。就这么多,没有其他任何的技术指标。那两条均线的周期?一个5,一个18,选择它们没有什么别的理由,就是冲个好彩头。至于交易系统的进出信号,我就不多说了。因为太简单了,我怕说出来惹人笑话。

  简单来说,我这样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

  1。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获利模式(只需要一种,太多了麻烦);2。在历史数据中寻找所有符合条件的走势,并统计它们共同具有的特点,特点越鲜明越好;

  3。依据统计出来的共性来决定进出信号如何触发,即该何时建仓,何时退出不成功的仓位,何时退出成功的仓位等等;

  4。交易系统尽量简单。简单到什么地步?一个完完全全的门外汉也可以按照它来进行操作,而且不会太走样。 







  交易系统应该随着市场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市场是由人组成的,市场参与者的不断变化,决定了市场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交易系统。不过,过分优化的事好像没有太大意义。太多的限制条件会让操作者无所适从。

  另外,透露一些我对止损进行统计的数据,不知道是否具有共性。我把每次交易的最大损失限定在20点,实际上,我平均每次交易的真正损失基本上没有超过10点。今年头7个月一直稳定在8点左右。Trade Your Way to Financial Freedom这本书的作者在书中也提到过这个发现,即实际亏损大约等于你预期最大亏损的一半。那我把最大损失限定在10点,实际损失不是可以下降到5点左右了?

  我感觉,Trade Your Way to Financial Freedom这本书的作者学术气比较强,他既然在书中提到了实际亏损大约相当于预先设定最大亏损的一半,肯定有大量的统计数据为依据。而我自己的实际操作结果,也基本验证了这一点。我认为应该不会是巧合。因此想看看其他交易者的操作结果是不是也呈现这种规律。如果是,我想进一步降低每次失败交易的亏损,是不是需要从降低预设最大亏损这方面入手呢?

  “实际亏损大约相当于预先设定最大亏损的一半”这个结论,是不是对所有严格依据某一种交易系统进行操作的交易者都有效呢?

  我的想法是,大家与其在具体操作方式上进行交流,不如在交易结果的统计数据上进行交流。通过对来自实践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也许更能发现一些具有共性的特点。我觉得,普通交易者和机构交易者相比,最大的劣势不是资金小,信息来源少,获得信息的速度慢,或者交易跑道不畅,交易手续费高等,而是缺乏大量来自实际交易的宝贵数据。对1千次交易结果进行统计,得出的数据可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对1万次以上的交易结果进行统计,得出的数据应该能揭示出某些带有一定规律性的东西。

  …

  关于止损就说这么多了。随着经验的累计,今后对止损具体应用肯定会和现在不同,但有一点儿我是肯定的,我始终只会选择犯错误后损失更小的止损方式,而不是相反。止损只能帮助我在市场生存得更久一点,想实现进入市场投机的初衷,我必须实现盈利。

  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当然应该包括如何退出有盈利的仓位。我退出盈利仓位的前提条件也不多,具体的不想多谈,而且也在不断调整之中。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如果做多(或做空),在短期头部(底部)形成之前,我绝对不会退出盈利的仓位,去搞什么主观的止赢这种我自认为很无聊的事情。我对盈利目标基本上没有一个事先设定的具体数字,当然,在达到一个的数字之后,我会提高警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的交易系统发出退出信号的概率会变大。

  对于如何判断短期顶部(或底部),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标准,没有必要强求一致。不过,这些标准不应该是主观臆断出来,同样需要经过历史数据的检测,并在交易实践中进行调整。我自己判断的标准很简单,最主要的一条是:反方向突破前一个高(低)点。这里的前一个高(低)点是最近一定范围内出现的,而且,必须和最后的新高(低)点有明显的区别,也就是说,应该是一段时间之前创下的,是当时那个时段的新高(低)。连续几根K线不断创下的新高(低)不算。具体请参考Street Smarts…High Probability Short Term Trading Strategiesz这本书。我对这本书介绍的短线交易方式不感兴趣,因为不符合我的交易理念,但我觉得书中介绍的一些定量分析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以上升为例,如果创下新高之后,向下跌破前期高点,创新高这轮升势属于失败突破的概率会相当大,大到足以让我相信这种情况值得纳入我的交易系统。一般只有在满足这一条之后,我才采用其他标准,来判断是否应该退出盈利的交易。总而言之,我每次都要等到小时图上一轮走势明显的高(低)点基本形成之后,才开始考虑退出。

  我认为,总是过早退出有盈利的仓位,其实也不是什么技术上的问题,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方面的问题。很多交易者都清楚明白这一点,但却总是无法克服。我就来谈谈我是怎样克服这一心理障碍的。说出来可能会很好笑,但它的确帮助我基本上解决了总是无法做到“让利润奔跑”的心理障碍。具体让利润奔跑多少不是关键,只要心理问题解决了,我采用小时图交易,可以让利润在小时图上奔跑1百多点。如果以后我可以支配的资金量大到一定级数,我也可以让利润在日图上奔跑1千多点,在周图上奔跑1万多点。具体操作手法可以千变万化,但对操作者心理上的要求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在我看来,贪婪并不是导致我原来总是过早退出有盈利仓位的主要原因。我没有具备让利润奔跑的心理素质的主要原因,是让自己始终处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