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区域市场-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缺点:市场覆盖速度较慢,对时效性或时尚性产品不适合。 
    5)渠道设计与开发路径 
    在明确了指导思想、制约因素、布局目标、基本套路之后,接下来该做的就是寻找设计与开发的路径。基本路径包括:环境分析、细化运作目标、确定层次结构、界定等级结构、分配职责、选择中间商、评估中间商及确定合同关系等。 
    ● 机会与威胁:环境分析 
    渠道设计者应密切检测和预测影响营销活动的周边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威胁或提供的机会,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① 渠道设计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 
    环境因素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所谓机会,是指对企业渠道设计具有积极影响,可以催生良好预期结果的因素,把握住这些因素,企业就能拥有竞争优势;所谓威胁,是指对企业渠道设计具有消极影响的因素,如不能化解这些因素,企业将无法实现渠道预期功能。任何企业都面临着若干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然而,由于企业把握机会与化解威胁能力的不同,对企业的影响力度也大相径庭。 
    ② 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技术环境。这些因素,对企业来说,是不可控因素,企业应以主动的态度加以适应。例如: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渠道流程,使消费者安坐家中,点击屏幕,移动鼠标即可完成购物全程;“全球地理定位系统”的配置,可使运输商“回程不走空”,节省物流成本。 
    ③ 消费者分析 
    进行渠道设计,厂家心中一定要有一杆秤,市场提醒自己:渠道是为消费者服务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渠道,就建设什么样的渠道。只要顾客想买,买得到、买得快、买完还说好,这样的渠道就是好渠道。消费者分析需要考虑这样一些因素:购买动机和购买习惯;需求结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购买力、地域差异等。 
    ④ 厂家渠道控制能力分析 
    渠道设计并非纸上谈兵,而是要在实战中为厂家创造利润。如果厂家不能有效地驾驭渠道,甚至于反受其害的话,毋庸多言,还不如没有。所以,好渠道的标准之一是,厂家可以控制它。厂家是否具备控制渠道的能力与以下几项密切相关:渠道设计的战略意图;产品是否属于畅销产品;品牌知名度;预期投入的销售资源;管理层渠道设计能力;营销人员素质等。 
    ⑤ 竞争者分析 
    渠道设计往往以竞争者的渠道模式为参照系,汲取其优点,改造其缺点。竞争者分析主要分析以下几项内容:竞争者的渠道战略(直销、总经销、独家经销、密集经销、独家代理、特许经营或其它);竞争者的渠道战略意图(增加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独占市场、制造声势或其他);竞争者的渠道优势与劣势(是否存在自己学习的优点?是否存在可供进攻的漏洞,例如伙伴关系是否密切等);竞争对手的渠道结构及产品辐射分布地区;对方反击的可能性及力度。 
    ● 细化运作目标 
    渠道目标往往寄托着渠道设计者对渠道功能的预期,并体现着渠道设计者的战略意图。渠道设计往往有以下九项目标: 
    ① 顺畅 
    是最基本的功能,直销或短渠道较为合适。 
    ② 增大流量 
    追求铺货率,广为布局,多路并进。 
    ③ 便利 
    应最大程度地贴近消费者,广泛布点,灵活经营。 
    ④ 开拓市场 
    一般较多地依赖经销商、代理商,待站稳脚跟之后,再组建自己的网络。 
    ⑤ 提高市场占有率 
    渠道保养至关重要。 
    ⑥ 扩大品牌知名度 
    实际上就是争取和维系客户对品牌的信任度与忠诚度。 
    ⑦ 经济性 
    要考虑渠道的建设成本、微细成本、替代成本及收益。 
    ⑧ 市场覆盖面积和密度 
    多家分销和密集分销。 
    ⑨ 控制渠道 
    厂家应扎扎实实地培植自身能力,以管理、资金、经验、品牌或所有权来掌握渠道的主动权。 
    ● 确定渠道的层次结构 
    ① 长渠道与短渠道 
    通常根据纵向渠道的中间商的数量来划分。 
  长渠道与短渠道比较
  渠道类型优点及适用范围缺点及基本要求
  长渠道市场覆盖面广;厂家可以将中间商的优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一般消费品销售较为适宜;减轻厂家费用压力。厂家对渠道的控制程度较低;增加了服务水平的差异性;加大了对中间商进行协调的工作量。
  短渠道厂家对渠道的控制程度较高;专用品、时尚品质及顾客密度大的市场区域较为适宜。厂家要承担大部分或者全部渠道功能,必须具备足够的资源方可;市场覆盖面较窄。
    ② 宽渠道与窄渠道 
    通常以渠道同一层级的中间商数量、竞争程度及市场覆盖密度来划分。 
    宽渠道:渠道中同一层级中的中间商数量、竞争程度及市场覆盖密度来划分。 
    窄渠道:渠道中同一层级的中间商数量较少,竞争程度较弱,市场覆盖密度低。 
    根据渠道宽度,可以将销售形式划分为独家性分销、密集性分销和选择性分销。 
  独家性分销、密集性分销及选择性分销比较
  分销类型含义优点不足
  独家性分销在既定市场区域内每一渠道层次只有一个中间商运作。市场竞争程度低;厂家与经销商关系较为密切;适宜专用产品分销。因缺乏竞争,顾客的满意度可能会受到影响;经销商对厂家的反控力较强。
  密集性分销凡符合厂家最低要求的中间商均可参与分销市场覆盖率高;比较适宜于日用消费品分销。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市场混乱,破坏了厂家的营销意图;渠道管理成本过高。
  选择性分销从入围者中选择一部分作为经销商。通常介于独家性分销和密集性分销之间。
    ● 界定渠道等级结构 
    俗话说,“人分三六九等”,渠道成员的关系也有长幼尊卑之分,你承担多少义务,就能享受多少权利。 
    ① 渠道领袖 
    即渠道的主宰者,如微软、沃尔玛、西尔斯、通用等,其职责如下:制定标准,寻找渠道成员;制定渠道运作规划;负责解释渠道运作规则;给渠道各个成员分配任务;监控渠道成员;优化渠道。 
    ② 渠道追随者 
    是渠道的核心成员,具有如下特点:参与渠道决策,是渠道政策的主要实施者;是渠道领袖的忠诚者和主要助手;是渠道的主要获利源;是渠道资源的主要受益者;是现存渠道的割据的坚决维护者。 
    渠道追随者往往是一些同渠道领袖一同创业的兄弟,对企业的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功不可没。但他们作为现存渠道游戏规则的主要受益者,不希望渠道割据发生剧烈变化。因此,又往往是渠道革新的最大阻碍者。 
    ③ 力争上游者 
    也是渠道的主要成员,但与渠道追随者相比,处于核心层之外。因此,立志成为核心成员,是他们最直接的目标。在渠道运作中,力争上游者具有如下特点:严格遵守渠道政策与规则;不易获得渠道的主要资源;与渠道领袖谈判能力较弱。 
    力争上游者往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为渠道多做贡献来获得渠道领袖的青睐,因此,渠道决策层应将渠道优惠政策尽可能向他们倾斜。力争上游者经常会为渠道提供合理化建议,是渠道创新者。 
    ④ 拾遗补缺者 
    如同股市有庄家、大户、散户之分一样,渠道中也存在大量散户,他们散布在主流渠道之外,其特点如下:数量众多;无权参与渠道决策;缺乏参与热情;经销小批量商品;承担边缘市场分销任务;谈判能力最弱;能够遵守渠道规则。 
    ⑤ 投机者 
    非渠道固定成员,徘徊于渠道边缘,其特点如下:以获取短期利益为行动准则,有利便进,无利便退;缺乏渠道忠诚度,是否遵守渠道规则,视收益情况而定;对于此类成员,厂家须提高警惕:渠道顺畅之时,尚且无虞,一旦有风吹草动,他们极有可能反戈一击,出卖渠道利益。 
    ⑥ 挑战者 
    是现存渠道的最大的威胁者,他们往往试图通过发展一种全新的渠道运作理念来代替现存模式。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挑战者是受欢迎的,但既得利益集团会竭力阻碍挑战者的创新行为。 
    如DELL公司、AVON公司的直销模式对IT行业、化装品行业传统的销售模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电子商务的日新月异,更是对批发商、零售商的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挑战者的“破坏”行为如果成功的话,往往会激发一场革命,使整个渠道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分配渠道成员职责 
    ① 销售:市场开拓、铺货、促销、演示、陈列、理货、补货、寻找新顾客、市场推广、维系市场。 
    ② 广告:广告策划、广告费用指出、媒体选择、广告播放、广告效果评价。 
    ③ 实体分销:订货、订单处理、送货、提货、运输、库存、仓储设施、安全存货量。 
    ④ 财务:融资、信用额度、保证金、市场推广费、折扣、预付款、回款。 
    ⑤ 渠道支持:经销商选择、职责分配、培训、技术指导、店面指导、售后服务、市场调研、信息交流、协调渠道冲突、经验研讨、产品创新、紧急救助。 
    ⑥ 客户沟通:消费者需求调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