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区域市场-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介绍一个经典的案例。 
  70 年代末,面对百事可乐的挑战,可口可乐曾被迫尝试研究新口味以争取消费者。它花费了400万美元对20万个消费者做了市场调查,结果是半数以上的人接受可口可乐公司的新配方。然而,当公司正式推出新配方的可乐后,市场结局却是一个悲剧。 
  有专家分析说,问题出在该调查是在盲目测试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消费者不知道品牌时,它可以完全依据口味偏好做“理性”的判断。但一旦与品牌相联系时,情况就完全不同,因为这其中涉及到对品牌的认知与偏好,所以最终判断受到了干扰,此时,口味判断以不再那么理性了。 
  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可以反思:一,市场调查测试新产品的口味时,该不该遮去品牌?二,如果当时的新口味市场调查是挂上品牌的,是否还会有半数以上的人认同? 
  一般的新产品口味测试都不作品牌提示。于是,根据上例,很容易得出:品牌的魅力远超过口味的魅力。 
  这就等于证明:这种无品牌的口味测试,其意义并不是很大。 
  但是,如果可口可乐公司事先知道这样一个道理,为什么还会投巨资去干这种傻事呢?因为早在1975年,百事可乐就做过另一个实验,将两大可乐的牌子取下,实验消费者喜欢哪种口味。结果,那些喜欢喝可口可乐的人中有一半以上认为百事可乐更好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还是喝可口可乐。 
  从上例可以悟出:我们并不应该简单地指责市场调查的方式有问题,关键是应用结果的人如何更全面地解读有意义的资讯价值。如果当时的可口可乐公司获知“新口味至少能得到半数以上消费者的认同”后,再考虑“可口可乐品牌”与“新口味”相结合后的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可能还会再做一些挂上品牌的新口味市场调查测试,将会极大地减少400多万美元的投资浪费。 
  所以,市场调查的结果还应该配合企业本身对市场的了解与经验,加进自己的策略性思考与判断力,才能使市场调查数据发挥出更大的参考价值。

《区域市场》第五部份:区域主管技能(一)

目 录
市场调查的过程
有效市场调查的特征
关于市场调查的反思

第一章 市场调研技能
  以往由生产者决定的“卖方市场”,已经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主体的“买方市场”。为求得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市场调查,通过市场调查了市场需求及其变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市场推广活动。 
  市场调查是对与经营、营销活动相关的市场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实现正确决策和经营目标而提供信息资料的过程。区域主管为配合分销商开拓市场,必须对区域市场的微观、宏观环境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为区域营销决策提供依据,也为区域市场的销售推广活动指引方向。 
  充分了解并掌握市场调查的内容、步骤、方法,从而使调查活动有章可循,并使调查数据尽可能准确、可信,便成了区域主管一项很重要的职能。本章将介绍市场调查内容、步骤、方法,有效的市场调查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市场调查数据进行反思。 
市场调查的过程
  市场调查主要包括宏观环境调查、消费者情况调查、产品市场占有率调查、竞争对手调查等内容。 
  市场调查的步骤一般是: 
  ① 确定问题和调查目标; 
  ② 制定调查计划 
  ③ 收集信息 
  ④ 分析信息 
  ⑤ 报告结果 
  1)确定问题和调查目标 
  这一阶段要求主管和市场调查员仔细地确定调查问题和调查目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主管必须把握住问题的范围,如果没有限定问题范围或问题的范围过小,都会造成调查活动的失败;如果没有限定范围,可能会得到许多没有价值的信息;如果问题范围太小,又会丧失调查的意义,并且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并非所有的调查项目都需要确定具体的目标。调查项目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试探性调查,即收集初步的数据以揭示出问题的真正的性质,从而提出一些推测或新想法;另一类是描述性调查,即明确一些特定的量值,如有多少人愿意花1000元购买这种产品;还有一类是因果性调查,即检验因果关系,如产品陈列在商场门内左侧比陈列在右侧能增加或减少多少销量。 


  2)制订调查计划 
  市场调查的第二阶段是制定有效收集所需信息的计划。在制定调查计划时,要确定资料来源、调查方法、调查手段、抽样方法和联系方法等内容。 
  ●资料来源 
  根据来源可将资料分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二手资料”就是为其他目的已经收集到的信息,“一手资料”则是指为达到当前特定目的而收集的原始信息。一般来说,这两种信息往往都需要。调查计划要确定收集的是二手资料,还是一手资料,或是两者都要收集。据说,日本的企业通常需要两类信息:一类是通过拜访经销商和其他方面的人员而获得的“软资料”,另一类是有关运输、库存、零售额的行业资料——“硬资料”。实际上,拜访经销商所获得的资料就是一手资料,而有关运输、库存和零售额的行业资料则是二手资料。 
  ① 二手资料 
  市场调查开始时,一般先着手收集“二手资料”,以判断问题是否已经解决或解决的程度,必要时,再去收集成本较高的“一手资料”。各种二手资料的来源通常有内部资料(如企业销售数据、发票、资产负债表等)、政府出版物(如人口普查报告等)、期刊和书籍、商业性资料等。二手资料是调查的起点,其优点是成本低并可以立即使用。然而,市场调查所需的资料可能不存在,或现有的资料可能已经过时、不准确、不完整、不可靠,这时调研人员就得花费时间和财力去收集更切题和更准确的一手资料。 
  ② 一手资料 
  大多数市场调查项目都要求收集“一手资料”。常规的做法是与某些人单独或集体交谈,从而了解人们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大致看法,接着确定调查方法,然后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方法 
  收集“一手资料”的方法通常有四种:观察、专题讨论、问卷调查及实验。 
  ①观察法: 
  通过观察要调查的对象与背景可以收集到最新资料。 
  ②专题讨论法: 
  专题讨论通常邀请6—10人,在一个有经验的主持人引导下,花一段时间讨论某种产品、某项服务、某个组织或其他市场营销话题。主持人应客观地去了解所讨论的话题,并了解群体激励和消费者行为。通常应支付给参与者少量的酬金。会场应设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如家里)并供应饮料,使参与者尽可能轻松、随便。支持人要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利用群体激励来揭示深层的感觉和想法;同时,支持人要保持话题的焦点,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专题讨论了。可利用笔记、录音或录像将讨论过程记录下来,供事后研究消费者的看法、态度和行为。 
  专题讨论法是设计大规模问卷调查前的一个试探性步骤。通过专题讨论可以了解到消费者的感受、态度和满意程度,这对于更科学地调查这些问题有很大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应避免将专题讨论参与者的感觉推广到整个市场,因为该调查的样本范围太小,并且也不是随机抽样的。 
  ③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介于观察法、专题讨论法、实验法之间。观察法与专题讨论法适用于因果性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是为了了解人们的认识、看法、喜好和满意程度等等,以便在总体上衡量这些量值。相关的调查手段、抽样方案和联系方法将在后面做进一步阐述。 
  ④实验法 
  实验法是最科学的调查方法。该法选择若干有可比性的主题组,分别赋予不同的实验方案,控制外部变量,并检查所观察到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其理论依据是:在将外部因素剔除或加以控制的情况下,观察到的结果与实验方案中的变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调查手段 
  收集“一手资料”时有两种主要的调查手段:一是问卷,二是仪器。 
  ①问卷 
  问卷调查是收集“一手资料”最普遍的手段。问卷是要求答卷人回答的各种问题的集合,多种提问方法使问卷的形式非常灵活。在大规模使用问卷前需要仔细设计问卷,精心确定所提问题的内容、形式、措词和顺序。 
  由于所提问题可能会有偏差,即问题可能是令人难以回答的或不需要回答的,与此同时却漏了应该设置的问题,所以每个问题都应认真加以核对,确定它对调查目标是否有用。应该尽量剔除对调查目标无用的问题,这些问题只会拖长答卷的时间,而毫无益处。 
  问题的形式也会影响到答卷。市场调查人员把问题分为闭合式和开放式两种。闭合式问题事先确定了所有可能的答案,答卷人可从中选择一个答案。开放式问题允许答卷人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问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在需要了解人们真实想法的试探性调查阶段,开放式问题特别有用。闭合式问题由于事先规定了所有答案,所以很容易进行解释和列表工作。 
  问题的措词必须十分审慎,应尽量使用简单、直接、不带偏见的词句,正式使用前应找部分答卷人对问题进行实验性回答。 
  问题的顺序也值得研究。开始的问题应尽可能引起兴趣;难以回答的问题可放在问卷的后面,避免答卷人开始就有戒备心理;对答卷人进行统计分类的问题要放在最后,因为这些问题往往涉及隐私,而且对答卷人来说很枯燥;此外,所有问题的编排应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 
  ②仪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