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彦宏的百度世界-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时候,李彦宏爱好广泛,喜欢看古籍书、听戏剧,他一度着迷戏曲、收集邮票,并没有刻意追求成绩多么优秀。
  
  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李彦宏想到阳泉一中上学。这是一所在整个山西省都赫赫有名的重点高中,当时的高考升学率达80%,考上重点院校的学生比比皆是。能考上这所高中,上重点大学就有希望了。
  
  然而,几乎没有人认为他可以考上阳泉一中。但李彦宏是一个认定了就拼命,不管别人是否看好都要做好的人。距离中考只有两个月了,李彦宏像换了个人似的,学习异常刻苦。最终,李彦宏以高分考上了阳泉一中。

那个自由的男孩(2)
其实,李彦宏的父母平时对孩子们管得并不太严,主要靠孩子们自己努力。李彦宏从考大学到报考专业,没有受到过多干涉,但父母时常教育他,只要认准就得坚持。
  
  李彦宏就是在这样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成长着。
  
  虽然没有人过多地督促,但自从进了阳泉一中后,李彦宏真的长大了。此时,他的目标非常明确——一定要像姐姐那样考上名牌大学,最好是北京大学,将来可以找份收入高又体面的工作。
  
  命运很垂青这个顽皮的孩子。3年后,李彦宏以阳泉市高考第一名的成绩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京大学,进了图书情报专业(即如今的信息管理专业)。那年,他才19岁。
  
  与孩童时代爱好广泛一样,大学里的李彦宏依旧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心,他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包括学习舞蹈、参加大学生辩论赛等。
  
  不过,迈进中国最高学府的兴奋,渐渐被图书情报学的枯燥、乏味所取代。“北大自由的学术氛围,为我形成独立思考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李彦宏后来回忆说。那时候,大学毕业进入机关单位是非常好的选择,但李彦宏却对这样的道路不感兴趣。
  
  此时,李彦宏的三姐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到美国攻读博士。留学、到美国去,是当时众多北大学子的梦想。
  
  李彦宏也决定走姐姐的路。
  
  从大三开始,李彦宏心无旁骛,买来考托福、GRE的书狂读,过着“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目标是留学美国。
  
  由于觉得专业枯燥,李彦宏逐步把重心放到了计算机专业上。此时,在国内,计算机还只是少数实验室拥有的高档设备,好奇心非常强的李彦宏一下子喜欢上了计算机。他将出国留学的目标锁定在计算机专业,因为他是一个“一旦认定方向就不会改变,直到把它做好”的人。
  
  1991年,23岁的李彦宏再一次成功了,收到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录取通知书。这次在海外学习和生活的经历,成为李彦宏日后创业的一个关键注脚。

梦源硅谷(1)
1997年,是属于互联网的年代,以新型科技公司股票为主的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一路高歌猛进,市场的繁荣也让人们对这个行业充满憧憬。在硅谷,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公司成立。互联网的龙卷风也席卷了大洋彼岸的中国,从1995年起,李彦宏每年都要回国进行考察。
  
  从1991年到1999年,李彦宏在海外的8年时间里,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浪、搜狐、中国人、网易、雅虎中国等网站在这股强劲的风暴下知名度逐渐提升,国内互联网行业呈几何级数膨胀,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正当早先回国的张朝阳、王志东、邵亦波等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大展宏图的时候,李彦宏还在Infoseek担任首席架构师。
  
  1997年夏天,李彦宏离开华尔街,前往硅谷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公司。
  
  李彦宏进入Infoseek的时候,这个公司的股票是5美元,到1998年底,它的股票涨到了100多美元。李彦宏手里有一笔不小的Infoseek股票期权,此时获得了不菲的账面回报。在Infoseek任职也是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但李彦宏不想继续这种生活了。
  
  在美国,李彦宏亲身经历了IT业,尤其是搜索引擎技术改变美国社会的过程。他一直就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要用自己开发的技术改变亿万人的生活,甚至改变世界。
  
  刚到硅谷的时候,他还是怀着单纯的学好技术、报效祖国的思想,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要想真正影响足够多的人、影响世界,单靠纯技术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创业是最好的办法。而且来到硅谷后,李彦宏看到像他那样有远大梦想的人很多,其中有不少人最后怀着这样的梦想创业,这给了李彦宏很大的激励。“中国一定也会经历IT技术改变社会的过程”,于是他决定把自己掌握的搜索引擎技术带回中国,促进和实现中国社会的改变。同时,这也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李彦宏是这么觉得的。
  
  自主创业的愿望就这样在李彦宏的内心膨胀着。然而,他并没有盲目作出决定,而是在等待时机。
  
  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庆典,李彦宏作为专家被邀请回国观礼。这次回国,目光敏锐的李彦宏看到了属于他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国人把上网当做一种习惯,交换名片的时侯会附上E…mail,互联网和人们的生活逐渐变得紧密起来。
  
  1999年底,Infoseek被迪士尼收购,再次调整战略。再也按捺不住的创业冲动,使李彦宏放弃了Infoseek的股票期权,决定回国创业。
  
  李彦宏立即着手创业的准备工作。创业需要伙伴,需要团队。此时,李彦宏的太太马东敏向他推荐了一名自己在美国的同学徐勇。后来成为百度创始人之一的徐勇,是李彦宏在北大的校友,生物学博士后。徐勇当时正在拍摄一部名为《走进硅谷》的纪录片,认识很多风险投资商,得知李彦宏创业的想法后,他十分感兴趣。
  
  一个周末,徐勇应邀来到李彦宏的家里共商大计。一见面,李彦宏先拿出一份保密协议,徐勇虽然愣了一下,但并没有感到意外。两人在美国闯荡多年,早已习惯美国人的商业作风。签完保密协议,李彦宏对徐勇说:“我们回国做搜索引擎吧。”
  
  早就看好搜索引擎的徐勇听了一拍即合,对前景的向往和硅谷人特有的冒险特质,让两人的创业激情如同火山爆发般强烈。

梦源硅谷(2)
徐勇商业意识敏锐,为人热情外向,说话富有感染力,内心有一种不安分的因子,渴望做不同寻常的事业。显然,徐勇的这些品质与李彦宏类似。李彦宏也渴望做一些能够真正影响社会、影响普通人生活的事情,但不同的是李彦宏内敛、沉稳,善于思考。两人的性格刚好互补,这也是日后两人在创业过程中高度默契的基础之一。
  
  今天,对于搜索引擎,普通网民都已经能够熟练应用,但在当时,这还是个新鲜事物。1994年底到1995年初,世界上才出现第一家搜索引擎公司。
  
  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程序搜集互联网上的信息,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的系统。互联网发展早期,以雅虎为代表的网站分类目录查询非常流行。网站分类目录由人工整理维护,精选互联网上的优秀网站,并简要描述,分类放置到不同目录下。用户查询时,通过一层层的点击来查寻自己想找的网站。也有人把这种基于目录的检索服务网站称为搜索引擎,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并不是搜索引擎。
  
  互联网上的信息浩瀚万千,而且毫无秩序,所有的信息就像汪洋中的一个个小岛,网页链接是这些小岛之间纵横交错的桥梁。而搜索引擎,则绘制出一幅令人一目了然的信息地图,可供随时查阅。
  
  当时,国内各种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李彦宏与徐勇商量的公司赢利模式是:做出最好的搜索引擎卖给门户网站。
  
  接下来就是找钱。徐勇介绍了很多投资商,本不爱开车的李彦宏只好整天开着车在旧金山的风险投资商中游说。
  
  在硅谷这个创业气氛特别浓厚的地方,从来就不缺少风险投资商,只要你有好的项目。百度的中国概念、搜索技术优势以及团队组合还是比较引人注意的,其中有三家风险投资机构表达了明确的投资意向,最终李彦宏和徐勇选择了诚实合伙投资公司和半岛基金两家。其实,并非没有风险投资商想单独投资,但李彦宏坚持两家一起投资。这种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创始人对公司的管控,这也是李彦宏在硅谷学到的经验。但是,要想让这些经验丰富的投资商最终拿出真金白银,还是不那么容易。
  
  尽管在搜索引擎领域已经有了很大成就,但不喜张扬的李彦宏从没有向两家投资公司强调过自己的技术优势。因此,尽管李彦宏的沉稳、冷静给两家投资公司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但他们还是有点不放心。
  
  于是,就出现了本章开头的一幕。
  
  拿到风险投资的李彦宏此时可谓双喜临门——他的太太怀孕了。
  
  “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我好像没有很不顺利的时候,只是面临着一些选择。”李彦宏说。从北大到布法罗,从华尔街到硅谷,当机遇来临时,李彦宏不失时机地把握住了,多年的积累为他创业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1999年12月24日,圣诞节前一天,李彦宏坐上了回国的班机。远方的祖国,是否真的如他所看到的那样充满机会?

创业“七剑客”(1)
位于中关村的北大资源宾馆闹中取静,四周高校林立,人才储备丰富,对于百度这种技术创业型公司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再者,作为从北大走出去的人,李彦宏多少还是有点北大情结的,这里距离北大最近,或许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