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聪明的故事-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同学对作家的这个要求莫名其妙,回答说:“长疤时谁拍照片啊?怪
寒碜的。”

刘绍棠说:“是呀!你不在长疤时拍照片,更不会把长疤的照片贴在学
生证上,这说明你对自己是有选择的。因为你是漂亮的,长疤时的不漂亮是
暂时的,它不是你的真实的面目。同样,社会上的某些缺点是需要批评的,
但有些事情是有其特殊原因的,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由党采取措施去改
正。可你非要把它揭露出来,这岂不是要共产党把长疤的照片贴在共产党的
工作证上吗?”

那位女同学含笑地点点头,信服地坐了下来。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因为刘绍棠运用了通俗的比喻,说服力很强。所以,要想能说会道,就
要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来进行表现,这样才能说服对方。

5。事实说理法
有一天,铜山古城来了个测字先生,黄色幌子上大书着“测得准”三个
字。他摇着铜铃响器,胡掐乱算,骗了不少钱。这事让黄道周(明代著名书
画家、理学家)知道了,他想见识见识这个“测得准”。这天他上街,见有
个书生正在让“测得准”测字,就站下来看个究竟。

只见那个书生在盛字盘里信手拈起个字卷。“测得准”展开一看,是个
“串”字,就问:“求测何事?”书生说:“测测乡试能否得中。”“测得


准”连声说:“恭喜,恭喜!保准你高中。”接着他装腔作势地拆字:“这
‘串’字,上也中,下也中,此次若考不中,下次也能中!”

接着来了个农夫。他眼盯字盘,犹豫了半天,拈到的也是个“串”字。
农夫说要“问平安”。“测得准”两只眼睛朝农夫身上打量了一下,见他腿
肚上贴了一块膏药,就借题发挥:“不好,不好!你近有疾病染身。”黄道
周在旁问道:“同样一个‘串’字,怎会有好坏之分?”“测得准”说道:
“适才那书生拈‘串’字是随手而拈,而他是用心挑拣的,‘心’上加‘串’
岂不为‘患’?他没有大疾也有小病!”农夫连忙点头称是。

这时黄道周看准那个“串”字,迅速拈起来递给“测得准”。“测得准”
问:“求测何事?”黄道周有意难为他说:“也测个平安凶吉。”“测得准”
打量了黄道周一番,见他左腮鼓起,料是患了风火牙肿。于是说:“你这个
人呀,只因多嘴,近日也有小疾。拆这个‘串’字乃‘口’、‘中’组合,
所患之病必在口中无疑。”

黄道周等他说完,把口一张,使“测得准”顿时狼狈不堪,红着脖子说
不出一句话。围观的人都哄笑起来,指责“测得准”一派胡言。

原来,黄道周把嘴一张,吐出了一枚橄榄,他口中根本没有病。

像黄道周这样用事实来驳斥对方的说话方法,就是事实说理法。要揭穿
测字的骗局,如用几句话来进行驳斥,是无济于事的。而事实是最有说服力
的,所以用事实进行驳斥,就使测字先生无处遁逃,无法再进行回击,只能
乖乖地认输。

6。比喻说理法
战国时候,有个叫庄周的人,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庄子,他家里很穷。
有一次,他家又断了粮,他就到监河侯(官名)那里去借粟米。这个监河侯
既吝啬又爱讲漂亮话,就满口答应说:“好吧,等我收到老百姓的租税后,
就借给你300 两银子,你看行吗?”

不借给粟米也就罢了,还讲不能兑现的大话,庄周一听就很气愤,便讲
了一个故事讽刺他。庄周说:

“昨天,我到你这儿来的时候,在半路上听到喊叫的声音。我寻声望去,
原来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小鱼。我问它:‘小鱼啊,你为什么要到这儿
来?’小鱼说:‘我是从东海来的,快干死了,请你给我一升或一斗的水救
救我吧!’我说:‘好啊,我就动身去说服吴、越两国的国王,引西江的水
来迎接你,好吗?’小鱼气愤地说:‘谢谢你的好意,我本来只需要斗升之
水就能活过来的。如果像你说的去引来西江之水,等水到时,我早已上了干
鱼摊子啦!’”

庄子的话把监河侯说得满脸通红。

庄子所用的说理方法就是比喻说理法。比喻说理法在下面两种情况下使
用,一是不能直接说,二是直接说道理,效果反而不好。上面庄子的故事就
是第二种情况下使用比喻的。由于这个比喻针对性强,又很生动,所以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比喻说理法要求比喻恰当、贴切。不恰当、不贴切,不伦不类,非但没
有效果,反而会招来嗤笑。

请看比喻恰当、贴切的事例:

1927 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在浏阳文家市里仁学校的操场上对被


打散后又重新集结的起义队伍作了一次演讲。他在演讲中说:“我们工农武
装现在的力量还很小,就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现在力量还很大,
就好比一口大水缸。只要我们咬牙挺过这一关,我们这块小石头就总有一天
会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起义战士听了毛泽东这通俗易懂的讲话,坚定
了信心,就跟着毛泽东上了井冈山。

“小石头”和“大水缸”,这个比喻十分恰当、贴切。小石头虽然小,
但它是结实有力的,大水缸虽然大,但终究敌不过越来越多的小石头。

7。分析说理法
一个隆冬的夜晚,邵康节在太极书院和学生们一起秉烛夜读。忽然一只
夜莺“呜呜”地叫了几声,划破了夜空的寂静,打乱了师生们的思绪。

邵康节抬起头来问道:“外边是什么鸟叫?”大家齐声回答:“夜莺。”
“我现在给大家出一个题目,大家想一想再回答。”学生们点点头。邵康节
问道:“谁能说出现在外面的夜莺头朝何方?”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现在刮北风,夜莺应该头朝南。”
有的说:“不对,夜莺尾巴比头大,头朝南,夜莺站不稳,应该是头朝北,
顶风站。”也有说头朝西、头朝东的,众说纷坛,不一而足。

经过激烈的辩论,说夜莺头朝北的占了上风,成了多数。

邵康节一声不响地看着大家,没有表示意见。现在,学生们的意见已趋
向一致,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到邵夫子身上,要听老师的意见了。

邵康节成竹在胸地说:“我意见和大家相反,夜莺是头朝南站着的。”
学生们都大为吃惊。邵康节接着说:“掌灯,咱们一块到外面看一下就可以
知道究竟了。”学生们掌灯一块到外面一看,夜莺站在屋脊上,果然是头朝
南站着的。大家纷纷要求老师说说道理。邵康节笑了笑说:“现在刮北风,
大家推理分析头朝北站着是对的。”有的学生不解地问道:“那么夜莺为什
么现在是头朝南站着的呢?”

邵康节说:“大家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家
想想看,在漆黑的夜间,一下子出现了一团光亮,夜莺会很快把头扭转过来
的,因为夜莺是向光的。这就是夜莺头朝南的根据。”

邵康节的话说得大家心服口服。

邵康节为什么能使大家心服口服呢?这是他分析得有根有据的结果。邵
康节的这种说话方法,就叫分析说理法。分析说理法是通过分析而说明道理
的方法。

使用分析说理法,必须对事物有深刻的理解,不然,就不可能使用好这
一方法。

看下面一个事例:

1978 年,16 岁的广东蛙泳选手叶润成,在沈阳全国优秀蛙泳运动员集
训队集训。当时小叶的成绩并不引人注目。然而,却被正在集训期间来华讲
学的蛙泳世界冠军、英国的威尔基一眼看中。那天,小叶等几十人挤在游泳
池里练习。威尔基突然指向正在中间游泳的小叶,示意叫他上来。威尔基拍
着小叶的肩膀对周围的教练和调研人员说:“这是一位有前途的运动员,一
年后准能拿冠军。”大家问威尔基这样说有什么根据,他回答说:“我对小
叶观察了一段时间,他技术好,训练刻苦,体型也好。”并指出了小叶在技
术上的一些缺点。不久,在一次全国游泳比赛中,这位不出名的运动员,果
然不出专家所料,提前实现了专家的预言,获得了百米蛙泳冠军。在第九届


亚运会上他又为我国夺得了第一枚游泳金牌。威尔基为什么能猜中呢?这是
由于他的分析正是建筑在他对小叶的深刻了解上。如果他不了解小叶,他就
不可能做出如此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要使分析说理法使用得好,就必
须对分析的对象十分熟悉。

8。归谬说理法
18 世纪初,英国的宿命论者和占星家盛极一时,他们纷纷编造所谓《历
书》来欺骗和愚弄群众。特别是伦敦有个叫巴尔特利日的占星家更是名噪一
时,影响极大,迷惑了不少群众。

小说家斯威夫特对此极为气愤,决心揭穿他的骗术。于是,他仿效巴尔
特利日的“占星法”编写了一部《预言历书》。在这部书里,他预言巴尔特
利日将于1908 年3 月29 日半夜11 点钟得寒热病死亡。他又写了关于巴尔特
利日死亡的报告,接着又发布了殡葬消息。

这一紧锣密鼓的行动,使安然无恙的巴尔特利日极为恼火,到处辟谣,
说斯威夫特完全是骗人的胡说八道。

可是斯威夫特却向公众证明:他的预言结论,是完全按照巴尔特利日的
占星计算法推算出来的。这一下弄得巴尔特利日狼狈不堪,下不了台。

从对方的论点里引出荒谬的结论来,从而有力地驳斥了对方的论点,这
种说理的方法叫做归谬说理法。斯威夫特所用的方法就是这一种方法。他用
巴尔特利日自己的占星计算法使巴尔特利日狼狈不堪。

9。设身处理法
叶南岩作蒲州刺史时,一伙打群架的人到州里告状,其中有一个人,血
流满面,受了重伤,头上几处开裂,生命危在旦夕。叶南岩立即起身进入府
内,亲自捣药,命令手下人赶快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