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七诫-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过问政事,后来管叔、蔡叔谋反,事情败露,才使成王懊悔不已,亲自迎接周公旦归来。成王几乎错识了贤才。

  东汉末年,王莽篡权之前,曾经极力伪装自己。他装作谦恭,礼贤下士,经常把家中的马匹、衣服和银两拿出来救济百姓,以至家中的钱财所剩无几;同时,他还常常在汉平帝面前坦言自己克己奉公,诚实待人。当他获得汉平帝的信任而大权在握时,便露出狰狞面目,专断朝政,最后亲自杀害了汉平帝,篡权自立,对百姓施予暴政。

  由是观之,领导者知人要深,知人要全,必须通过“日观其德,月视其艺”的全面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识人才既不能一俊遮百丑,也不能只见不足、不见长处。

  □只求合适不求最好

  一些企业常常强调需要最优秀的人才,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最优秀人才,企业更需要合适的人才。

  企业非常需要那些具有敏锐观察力、独特的见解、创新的理念、挑战卓越的勇气、非凡的执行能力和善于沟通的领导能力的人才。但是,企业更需要能够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接受企业文化,具备企业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和专业能力,自律守纪,能够完成各项工作,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热情的员工。

  因此提高人力资源效益是企业经营的重要课题,对企业领导者来说,合适的人才最为重要。

  我们强调团队成员的多样化,每一支队伍都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来组成,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非常之才,这样,这支队伍才有能力来创造灿烂多彩的生活,来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

  知人善任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全体领导者的重要工作和共同责任,而不应仅仅是企业领导者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承担的一项工作。企业通过外部招聘、内部培育和选拔,取得这两类人才,并且将他们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促使这两类人才能够互相补充,产生倍增的作用,“才得其序,绩之业兴”。

  领导者要辨识企业自身经营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寻找企业需要的合适人才;建立内部的人才激励机制,包括由员工共同参与的员工职业规划和技能发展,积极鼓励内部和外部的人员有序流动;保证每一个岗位都使用最合适的人才和储备具有能力的继任人才资源。围绕上述任务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能够采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和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专业作用。

  但是,用人体系还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有区别地对待不同的人才,制定不同的策略,应用不同的方法,从而能够有利于识别、发现、培育和使用各类人才。

  通常,最具创造性的人才,很难用常规方法去发现和造就,常规的人才资源管理制度或许反而还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阻塞创造性人才的发现和限制创造性人才能力的发挥。这是一种管理的悖论,一方面我们不断追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又需要打破传统,推动变化。

  慧眼识英雄。企业领导者要能够识别和鉴赏人才,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推动人才竞争的机制,发现、鉴别和培养内部的人才。这不是说企业不要建立一种完全开放的人力资源观念,吸引更合适的外部人才,但我们必须更加关注于内部。

  分析资料证明,卓越企业的关键性的人才,大部分出自企业的内部。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企业没有形成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机制,没有适合人才发挥最大价值的生态环境,即便引进了人才,也不可能发挥其作用,引进的人才也会因企业现有的环境履行而失去价值。因此,合理地使用人才,培育人才和留住人才,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文化,不仅仅是领导者的一项管理职能,更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领导者必须围绕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现和培养具有潜能的人才,根据人才的类型不同,给予区别的对待,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形成企业以人才架构为中心的核心竞争能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招人要适应公司长期发展

  当一个公司已经走过创办阶段,进入发展时期时,其招募人才已不再只是为了填补空缺,而是为了适应公司快速发展所面临的新的任务和新的压力,因此招募新人是件关乎公司长远发展的大事。

  光看人才的才能是不够的,必须要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精心挑选应征者,要使应征者的才能和潜力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惟有让人才领导公司的未来发展。而只有公司的领导人才,才是一个公司发展的良好保证。

  今日的戴尔公司风暴已席卷整个电脑业,它的PC机、服务器、工作站源源不断地运往福特、波音以及像德意志银行这样的超霸集团。在它1988年崭露头角时,其年销售总额仅为1.59亿美元,如今这已被改写成1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54%,戴尔公司在1997年收益净资产即达9亿美元,公司的规模每两年就翻一番。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能不能找到适当的人才并聘用之,就成了决定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

  戴尔公司在招募人员时,会考虑到长期的发展。戴尔公司不再只是把他们带进公司做一份差事,而是邀请他们参与公司的成长。如果双方速配成功,随着戴尔公司进行细分化,或调整各营运项目在公司所占的重心,他们的工作将可能屡有变动。招募的人员如果有足以超越目前定位的潜力,公司便具有了可以保持组织发展的额外的能力。这在公司面临下一次成长,或下一次竞争的挑战时,将格外重要。

  戴尔公司定下规矩,所有人都必须寻找并发展自己的接班人,这是工作的一部分。这不只是在准备移调到新工作时才必须做的事,而是工作绩效中永续的一环。该如何在今日的应征者当中,找到确实可以成为明日领导者的人才呢?戴尔公司找的是具备学习者的质疑本领、并且随时愿意学习新事物的人。在戴尔公司成功的要素当中,很重要的一环,即是挑战传统智慧,所以戴尔公司会征求具有开放态度和能提问思考的人。公司也希望找到经验与智慧均衡发展、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怕犯错的人,以及视变化为常态并且热衷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和情况、进而提出极具新意的解决办法的人。

  在发展初期,戴尔公司还处在风险颇高的阶段,它就开始甄选具有高度冒险性格而变通能力又强的人。在财务、制造、信息技术等方面,延聘专业人士负责,在其他领域的人事聘用上,有比较自由的空间。公司总裁迈克尔·戴尔坐在地板上筛选叠好的履历表,像是在发扑克牌,心里想着:“也许这个人适合这个工作,而那个则适合另一个工作。”还好,当时有很多优秀人才在找工作。戴尔公司从地区性的公司和竞争者手上挖了许多人来,同时,他们更特别留意那些想在本地工作的德克萨斯大学毕业生。戴尔坚信如果聘用了好的人员,他们在有所作为后就会带进更多优秀的人才。

  1986年,戴尔聘请沃克担任公司总经理,此举成为了公司的转折点。沃克是个大胆的资本家,身兼其他几个公司的高级执行主管,他是戴尔公司有史以来延聘的第一个重要管理阶层人士。戴尔公司在以超快速度成长的时期,迫切需要资金。沃克上任后先做了几件事,其一就是打电话给他在德克萨斯州商业银行的老朋友,他说:“我现在在一家很不错的公司,你一定要贷款给我们。”在18个小时之内,戴尔公司就拿到了很像样的信用记录。1988年公司股票公开上市,沃克对于董事会的形成奉献良多。

  在考虑理想的董事名单时,迈克尔·戴尔想到了两个人:科兹梅斯基和英曼。这两个人都住在奥斯汀,都了解电脑产业,并都有很显赫的背景。科兹梅斯基是“泰勒戴恩电讯”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德克萨斯大学商学院的院长;英曼则是一家名为“威马克系统”的军事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在联邦政府中有很广泛的人际关系。沃克和戴尔分头说服他们。他俩听取了戴尔公司目前的成绩之后,欣然同意加入董事会。这两人的加入大幅提升了戴尔公司的声誉。

  戴尔公司在创立时根本就没有强势的董事会。作为董事会的元老,科兹梅斯基和英曼提出多项明智的建议和非常有价值的意见,造就了现在的戴尔公司,使公司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成长时仍能一直保持挑战者的精神。

  □要能力还是要忠诚

  许多领导靠自己的聪明和艰苦奋斗,创立了自己的企业,他们深知自己的成就来之不易,为了保护自己的事业,他们往往不信任外人,由自己的妻子、儿女或其他亲属来担任企业的要职,殊不知,这样做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要有几个精英的。面对一个个资本家的神话,领导者们更是不遗余力的招来最好的工程师、会计师、销售经理。可往往是好景不长,他们不是纷纷跳槽,就是各自为业,独树旗帜。

  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也都是要有几个忠实者的,可太多的实践已证明,忠实的人可以帮助你守住钱袋,却没办法帮你将钱袋迅速装满。从公司经营的角度来看,只有忠诚是不够的,只有能胜任工作的人,才能为公司带来利润,才能使公司得以发展。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各种类型的人都很好地组合在一起,并使之发挥最大效力,这也是当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

  领导者的用人之道,最佳的选择当然是找那些既忠实又富有能力的人。可事实上,这种人少之甚少,难以寻觅。

  最可行而又最贴近实际的办法是,按照人员的不同使用目的而有所侧重地加以取舍。某些岗位必须依赖于员工的创造力,能力则当居首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