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七诫-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中做记号,因为他夹的小纸条经常掉出来。他在一张纸片上试着涂了点西尔维博士的弱黏胶。结果这张纸条很好地粘上了,并且后来撕下时也没有弄坏赞美诗集。于是便诞生了3M公司的可粘便条纸,该产品现已成为全世界办公设备畅销产品之一。

  1.让员工了解自己的企业

  让员工了解企业,是鼓励员工创新的首要前提。虽然员工一直在企业中工作,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非常熟悉,但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却不一定十分熟悉。由于企业和外界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企业的战略及规划也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将这些变化的信息及时地传达给员工,员工就会慢慢地落后于公司的发展。

  2.区分创新意识和创新内容

  员工的创新型建议,有90%是不切合实际的。实际上不光员工如此,经营者的创新想法同样也有90%是不切合实际的。理解了这一点,经营者就没有必要抱怨员工的创新不切合实际了。之所以要保护员工的创新,是因为剩下的10%(甚至更少)的创新火花就足以让企业保持发展的活力了。

  3.客观评价员工创新活动

  对员工创新型建议进行实事求是地评价,体现着对员工的尊重。这种尊重本身就表示了对员工创新活动的支持。要避免走入另一个极端:即过分担心打击员工创新的积极性,而对一些自己并不十分认同的建议大加赞赏,结果员工信心十足地去实施,但后果却并不好,或者得不到进一步的人力、物力支持,使员工有种被愚弄的感觉。

  4.鼓励工作以外的创新

  员工所提的创新型建议并不一定仅局限于自己的工作职责之内,实际上每一个员工都有跨越自己工作限制、了解其他领域的愿望。在员工完成本员工作的前提下,应允许员工做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员工对其他工作提出的创新型建议,由于考虑问题所处的角度不同,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员工提出本员工作以外的创意,也体现了员工对公司的关心。

  □新老员工搭配的奥秘

  1.优化年龄结构

  有的企业管理层要么全是老的,要么全是年轻的,成员之间几乎没有年龄差异,因此,在需要更替时,不得不“一锅端”,工作前后无法衔接,出现周期性间断,使管理层工作效能受到很大影响。

  一般而言,年龄大的员工具有经验丰富、稳重老练、事业心强的特点,但缺乏创新精神,守业心理较浓厚,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年纪轻的精力充沛,思想敏锐,勇于探索创新,但易犯冷热病。假如管理层是同一年龄层次,就很难做到“内阁”的交替与合作,做不到高效能的管理,因此,必须有一个梯形的年龄结构。因此,应由老年、中年和青年这三部分人组成一个具有合理比例的充满希望的混合体,这样才能发挥最佳效能。既可以使“老中青”在经验和智能方面的不足得到互补,又可以使“内阁”保持旺盛的生机,相对稳定并有利于工作的自然交替。

  2.善用年轻人

  企业招聘人员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注明年龄界限。有许多企业总经理对年轻人往往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用“需××年工作经验”加以限制。但是,不欢迎年轻人,不愿意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作用,对一个企业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年轻人有非常敏锐的感觉,他们能很快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具有很大的潜能。他们往往是企业保持活力的中坚。年轻人过少,就会使企业气氛过于沉闷,趋于没落。

  企业领导者应当加入年轻人的圈子,融入到他们思想、行动之中,积极管理、放心使用年轻人。首先,应当懂得尊重年轻人。一方面,年轻人带来了新的知识和思想,虽然有的当前用不上,但也不能弃而不用。领导者要开动脑筋来分析年轻人的特长,将其放在适当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其才能。另一方面,年轻人天生具有不轻易承认权威的倾向,如果领导者不主动接触他们,则上下难以沟通,以致产生隔阂。最后,还应尽量多听取年轻人的意见、观点,不能随便加以排斥。对其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加以分析,挑选有用的、合理的予以采纳,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3.善用老员工

  大多数公司喜欢选用年轻员工工作,忽视了中老年下属的优点。有些领导者甚至刻意忽视这类下属,刁难他们,让其自动辞职,这是目光短浅的突出表现。

  中老年下属是可以有更大作用的,其优点和潜质是否能尽为所用,取决于领导者管理能力的高低。

  一个员工在一个行业里工作多年,必然会对该行业有很多见解,但由于年纪大了,或者在同一地方工作长了,缺乏了新鲜感,冲劲和斗志也会因此而减退,工作起来往往效率较低。领导者应善于借助一些机会或场合,当众称赞这些员工,另一方面,也要私下向其提出公司的要求,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

  中老年下属的经验,是年轻下属所没有的。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可避免走弯路和犯不必要的错误,从而省时省力。因此除了在言语上称赞和鼓励外,更应留意提供其施展才华的机会,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经验和知识特长。

  □积极有效沟通的技巧

  团队管理的主要职责是管人、理事、领导和协调,贯穿所有职能的核心技能便是沟通。作为领导者大多对自己的沟通能力感觉良好。然而,这仅仅是自我感觉而已,或许我们都遇到过与同事产生意见分歧时,难于达成共识的情况;指令下达后,执行起来就走样的局面;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忙得晕头转向,而员工却无所事事;遇到对员工不满的时候情况就更糟,要么大发雷霆,要么干脆冷处理。这些都是因沟通能力欠佳所致。

  1.摆正心态

  沟通最首要的是心态问题,必须明确沟通的目的和预期的结果。明白沟通是为了达成共识,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局面,不是为了说服谁,更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见识。所以,沟通时应本着解决问题的心态。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炼,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地修正,才能达成目的。

  2.自信的态度

  成功的领导者不随波逐流或唯唯诺诺,有自己的想法与作风,很少对别人吼叫、谩骂,甚至连争辩都极为少见。他们对自己了解得相当清楚,并且肯定自己,他们的共同点是自信,日子过得很开心,所以说有自信的人常常是最会沟通的人。

  3.设身处地

  领导者在下达一个指令、研讨一个问题、交流一个观点的时候,应更多地从员工、同事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想一想对方的想法和感触,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职业背景的人,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作为领导者,要珍视彼此的差异,在差异中求得共同发展。

  4.适当地提示对方

  产生矛盾与误会的原因,如果出自于对方的健忘,我们的提示可使对方信守承诺;若是对方有意食言,提示就代表我们并未忘记事情,并且希望对方信守诺言。

  5.有效地直接告诉对方

  一位知名的谈判专家与别人分享他成功的谈判经验时说道:“我在各个国际商谈场合中,时常会以’我觉得‘(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希望‘(说出自己的要求或期望)为开端,结果常会令人极为满意。”其实,这种行为就是直言不讳地告诉对方我们的要求与感受。领导者若能有效地直接告诉员工你想要表达的思想,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但要切记“三不谈”:时间不恰当不谈;气氛不恰当不谈;对象不恰当不谈。

  6.善用询问与倾听

  询问与倾听的行为是用来控制自己,让自己不要为了维护权力而侵犯他人。尤其是在对方退缩、默不作声或欲言又止的时候,可用询问行为引出对方真正的想法,了解对方的立场以及对方的需求、愿望、意见与感受,并且运用积极倾听的方式来诱导对方发表意见,进而对自己产生好感。一位优秀的沟通好手,绝对善于询问以及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与感受。

  一个人的成功,20%靠专业知识,40%靠人际关系,另外40%需要观察力的帮助。因此,为了提升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并获得成功,就必须不断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随时有效地与员工接触沟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你的管理事业卓有成效。 


第七章 有效激励鼓舞团队士气
  □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有效激励

  要激励团队成员,就得了解是什么驱使和激发他们做好工作,你既要了解他们的个人需要,也要为他们提供机会,真正关心和尊重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使激励发挥出更加巨大的功效。具体来说,应做好如下方面:

  1.了解员工的个人需要

  “如今,我们面对的员工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如单身母亲、双员工夫妇、残疾人等等。”格拉曼说。如果了解员工的需要并设法满足他们,就会大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在公司内安排小孩日托、采用弹性作息制度以及为残疾人安装特殊设备等等。

  2.为员工出色完成工作提供信息

  目标明确之后,经理就可以为员工出色完成工作提供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公司的整体目标及任务,需要专门的部门完成的工作及员工个人必须着重解决的具体问题。坦诚交流不仅能使员工感到他们是参与经营决策的一分子,还能让他们明了经营策略。这些信息不仅要在项目或任务刚开始时提供,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及项目即将结束时,也应该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他们。

  3.有定期的反馈

  提供信息交流之后,经理们必须有定期的反馈。正如《一分钟经理》一书作者布兰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