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归人本-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层面上的工作”。
  (二)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曾经说过,“再好的机会,人力资源没准备好,不做!”意思是:企业不能输出管理,不能输出人力资源,再好的项目也不做。万科公司认为“专业化、制度和人”是万科异地经营成功的三大法宝,而其中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中之重。跨地区经营无疑给万科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使万科的人力资源管理独具鲜明的特色,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万科关于分公司人事决策程序和人事任免政策,这些管理模式确保了万科业务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亚细亚忽视企业基础管理层面上的问题,更多关注的是刻意成名——引发“轰动效应” 和“震动效应”;管理的“地基”没有打好就盲目扩张。
  亚细亚总部没有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和制度,“第一,郑亚商场本身就不是一个健康体,存在着很多内部经营管理方面混乱的问题,使得连锁经营的根基不牢;第二,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郑亚商场当时无论是资金方面,还是人力方面都不具备连开十几家店的实力”。在亚细亚总部不能向连锁分店输出管理、人力资源等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盲目地进行大规模扩张,结果必然是,“所有的连锁分店,开业之日即亏损之时,惨状竟无一例外”。
  (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机制的建立健全是企业基础管理层面上最重要的工作。当人们在谈论某一企业时,说这个企业管理特别乱,没有章法,大都指的是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太差,没有体系、机制和制度。
  “亚细亚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人事管理,人事管理毫无章法,没有人事考核,没有晋升依据,也未建立起其他人事管理制度”。此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是无法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的。
  企业的工作最终是需要由人来做的,人的质量决定工作质量,最终决定企业质量。亚细亚最大的失误是决策的失误,而正确的决策,尤其是战略决策应是建立在科学的决策机制及团队智慧的基础之上。
  亚细亚没有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即“选人、用人、育人、留人”体系,到头来,一切所谓的管理就是总经理王遂舟“跟着感觉走”,他可以随意用人,可以任人唯亲、排斥异已……最终导致管理一片混乱。
  (四)领导方式与机制能激发员工的内在报酬; 即能激发员工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属企业精神激励范畴。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应建立在尊重人的基础上。而亚细亚的这种“半军事化管理”,“在维持表面的稳定、一律的同时,也制造出员工普遍的压抑和不满情绪”。“缺乏人情味,是亚细亚‘半军事化管理’的最大败笔”。所以不论何种管理方式;如果它不是人性化的管理;不能“以人为本”,企业最终必然走向失败。
  亚细亚神话的破灭是中国本土企业许多失败案例的一个缩影,我们从中警醒地认识到:企业基础管理层面上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最终会使企业陷入危机。那么,企业基础管理具体指什么?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吸引、任用、培育、激励和保留一直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企业基础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
  张一弛在其编著的《人力资源管理教程》中是这样阐述人力资源管理及“人”的管理受到越来越高重视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一切对组织中的员工构成直接影响的管理决策及其实践活动。” “人们认识到员工的行为表现是组织是否能够达到自己目标的关键,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的成败至关重要。” 
  企业基础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企业基础管理层面上的问题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 “事在人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切管理环节的前提,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是企业内诸如业务管理流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源头。
  重点关注:从“细说企业老板的困惑”到“中国本土企业失败案例”的探讨……实际上,解除企业老板困惑的思路已经很清晰了,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企业陷入危机存在各种各样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企业基础管理层面上的工作没有做好,没有搭建起企业基础管理平台,而企业基础管理层面上最重要的、前提性的工作就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最终才能更好地解决诸如企业业务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等问题。
  简而言之,企业老板困惑产生的根源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制度、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人”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与亚细亚这类的企业相比,值得庆幸的是,现今的很多企业老板对企业现状感到了困惑,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已经意识到了某些问题的存在,并且正在思考和关注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问题,最终有效地解除企业老板的困惑,还需要进一步溯根求源,找到企业老板困惑背后的“玄机”,即“人”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的根源。
  使用“玄机”一词,旨在引起企业老板对自身困惑产生的根源给予充分重视,只有把握问题的本质性、根源性,最终才能实质性、针对性地解决好问题。
  那么,为什么企业内“人”的问题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制度、体系为什么建立不起来呢?为什么企业不能全面有效地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呢?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企业没有从思想上真正地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战略定位。
  具体表现:
  1。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尚未从思想意识上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或者根本不懂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他们的人力资源管理仍是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这种认识就决定了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态度,最终也就决定了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所能达到的高度。
  一位曾做过几年企业管理咨询顾问的人力资源经理说,如果企业的最高决策者没有真正地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即便是聘请了管理咨询顾问公司完成了企业内的咨询项目,最终也是很难收到良好的实施效果的,这方面的实际案例很多。
  2。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没有真正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并滞后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往往忽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未考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及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否有效地支持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正如,亚细亚在盲目扩张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包括岗位设置、人员配备等能否支持其扩张战略;再如,很多快速增长型企业出现人才“短缺”现象,基本上都是由于在制定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时,没有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没有进行战略性的人才储备,或者企业没有员工培训战略,致使人才成长发展速度落后于企业发展速度。
  (二)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未能发挥应有的职能、职责作用。
  具体表现:
  1。大部分企业没有单独成立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职能大多由行政办公室兼任。已设置人力资源部的企业大多是将“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部门的职能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范围内,按“静态”的以“事”为中心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进行操作,并没有站在“把人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和利用”这种高度上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2。在人员配备方面,一种情况是有些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没有配备专业人员,甚至有的企业的选人、用人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是老板一人说了算,正如亚细亚的总经理王遂舟一样,其选人、用人“跟着感觉走”。
  另一种情况是,虽然配备了专业管理人员,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偏低,正如当下很多人才猎头和企业老板所抱怨的:中国本土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总监/经理太少了,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的更是凤毛麟角。具体表现是:众多自以为很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到了企业却解决不了企业存在的基本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驾驭不了企业复杂的“人事”局面。原因是: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具备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知识和技能,不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制定制度、建立机制,开发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进而不能发挥有效的管理作用,人力资源的基础管理问题自然也就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者往往缺乏有效沟通协调等“软”的能力,不能妥善地、艺术地、系统地解决企业内“人”的问题。
  (三)企业老板自身发展的局限性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障碍。
  具体表现:
  1。管理思维发展具有局限性,管理思想认识高度不够,自身成长速度滞后于企业发展速度。
  大部分企业老板由于各种原因均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相关管理培训。有的老板很擅长企业经营,对市场很敏锐,把握市场的能力很强;但在企业管理方面却是“短边”,甚至可以形容为管理“才智枯竭”,只知道人的问题很重要,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更多的时候是靠自己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地 “悟”出的管理真谛,而这个管理“真谛”的获得往往是需要付出惨重代价的,所以企业更多的时候是处在管理“盲区”,员工在痛苦地“煎熬”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