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志东烧钱说故事-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志东:烧钱说故事
    
                2004…04…30 15:33:21 来源:

    
            2000年以前,如果你没有听说过新浪网,如果你不知道王志东,那么,最好不要告诉别人你还上过互联网。作为老一代“网络三剑客”之首的王志东,因其一手缔造了四通利方以及新浪并把它带到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关村知识英雄神话中的鲜亮的一笔。
            
    早期的新浪网,在利用营销组合提升品牌知名度,拉动点击率和用户数量等方面可谓是行家里手。 
            王志东利用“烧和炒”两种手法,迅速托起了一个强势IT品牌。他将大笔钱砸在媒体推广上,每季度狂烧500多万美元,换来的是在候车厅、灯箱、各个知名网站上出现的新浪的大眼睛。
            
    
            这一度成为许多互联网企业的通用模式。也许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互联网热潮后的寒冬骤至——大量的投资造就出行业的整体泡沫。
            
    
            但赚取更多眼球的另一面是,新浪网的盈利前景更加模糊而遥远。这最终也打跨了互联网产业,使其低迷数年后至今才渐渐复苏。
            
    
            与搜狐“狡猾的”张朝阳频频出境、以娱乐化方式袭击大众、以企业家资源吸引传媒的低成本炒作模式相比,技术出身的王志东在媒体炒作上显得保守。他似乎更相信专业化的传播推广力量—但这是需要大量花费的。
            
    
            在产品提供方面,王志东确有可圈可点之处,他不与搜狐等在搜索引擎上展开直接竞争,而是投入大量资源建设网络新闻中心,大量吸聚人气从而迅速树立良好口碑。“其海量新闻信息,正深刻改变着中国新闻业的传播形态,它的新闻,快速、全面、集中,已成为中国网民了解国内外新闻事件的重要窗口。”(《南风窗》评论)。 
            同时,像“金庸客栈”这样的精品论坛以及其率先开发的免费邮箱等服务,也有力增加了网站的粘性。
            
    
            在网络广告方面,新浪也屡有创新之举,它率先推出全屏广告、巨型广告、画中画广告等多种广告产品形式,效果显著。网络广告收入几乎占到其营业收入的80%。应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新浪的做法确实起到了很好效果。在短时间内,新浪网便汇聚起了庞大的用户群、清晰的品牌形象和巨大的市场影响力。如果没有王志东打下的这些基础,其后任在新浪力推的“媒体整合平台”概念便无从谈起。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门户网皆处于市场开拓期,普遍缺乏现实的盈利基础,无法建立起确定的盈利模式——网络广告又处于开发期,客户接受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因此无论王志东的营销手段多么高妙,危机迟早也会爆发出来。毕竟股东关心的就是投资回报,这是现实而残酷的市场真理。
            
    
            但从深层次角度看,当初王志东们倡导的一些新经济理论长远看,其实并没有错。曾经作为眼球经济象征的“点击率”,在今天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成为了网络广告、搜索引擎、网络游戏、短信等互联网盈利来源的计算基础。可以说,没有点击率的支撑,这些现代网站的赢利就变成了无源之水。
            
    
            免费用户带来的流量和“眼球”对于门户网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收费服务的基础最终来源于免费用户眼球流量的规模。这是一种可以转化的资源,也是现金流和规模扩大的基础。正如TOM互联网集团总裁王雷雷所说,“眼球经济”本身没有错误,只是应该迅速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和正确的营销方法。
            
    
            是的,我们知道有一个未来,但当股东们在一段时间后发现未来变得不可触摸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用脚投他们的一票。
            
    
            无可否认,王志东对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贡献应该得到肯定。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必然要有一部分人要承担开发市场、教育消费者、培养用户习惯的重任。只有信息高速公路的路面平整了,有车愿意开上来了,我们才可以建收费站收钱。
            
    对于中国互联网产业来讲,路还正长。 
            也许我们此时更应该细细体会王志东后来说的一句话:“故事讲完了,春耕开始了。”(《新营销》/闫 
            阅) 

          
      
        
        
          
            1第1页共1页 

            共 0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