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炒股入门300问 完全版-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 1 章
炒股入门300问
 第一章 股票常识

第一章 股票常识

什么是股票?
股票是股份制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此分配股息和红利的凭证。也就是说你一旦购买了某公司的股票,便获得了该公司的股份和享受权益并承担风险。所谓股份是指股东占股本的份额,是均分公司资本总额的最小单位,通常按每一元面额为一股。一般按股计算股息、分红和参与剩余财产的分配。
什么是股民?
   在股票市场上,凡是出资购买股票的人或机构,统称为证劵投资者。在广义上讲,股票的合法持有者都是股民。狭义的股民一般是指持有(或买卖)股票的自然人。股民实际上就是股东,是股票发行企业的真正股东。一般来说,股票的持有者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从广义上讲,是指用自有的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劵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
在中国,机构投资者目前只要是:一、具有证劵自营业务资格的证劵自营机构;二、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则的投资基金。在股票市场发展初期,市场参与者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即以自然人身份从事股票买卖的投资者。一般的股民就是指以自然人身份从事股票买卖的投资者。19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证劵市场出现了证劵投资机构化的趋势。有关统计数据标明,机构投资者市场份额70年代为30%,90年代初已发展到70%,机构投资者已成为证劵市场的主要力量。在我国,机构投资者近年来有所发展,但在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仍然偏小。截至1998年底,中国证劵市场机构投资者开户数占总开户数比还不到1%。
从理论上讲股民获取股票通常有四种途径。其一是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而获得股票。其二是在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募集资金而发行股票时,出资购买股票,如股份公司在上市钱在本地或通过上海证劵交易所、深圳证劵交易所的交易网络发行的股票,这种股票通常被称为原始股。其三是在二级市场上买来的股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炒股票,这种形式也是我国股民获得股票的最普遍的形式。其四是亲朋好友赠与或依法继承亲属的股票。不论股票的持有人是通过何种途径获得股票,只要他是股票的合法拥有者就表明他是股票发行企业的股东,就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谁可以发行股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中对公司的设立、股票的发行等等都做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例如公司要有一定的规模、公司开办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定的年限、公司最近几年内要有一定的效益、公司要有一定的资本、要有合乎要求的公司章程、成立时还要有一定的审批手续等,只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已经开办足够长的时间、经营又好的公司才有资格发行股票。那些经营差、人不敷出的公司当然不许发行股票的。因为这种公司虽然也想发行股票,但有谁愿意买他们的股票呢?不过当前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公司和股票多得很,所以,我们在买股票前一定要搞清楚才行,以免失误,造成损失。
股份公司为什么要发行股票?
当一个公司从普通公司转为上市公司时,发行股票通常是在已有公司得基础上进行改造,将原有公司的资产评估作价入股,原来这些资产是谁的就算谁的股份,另外根据需要再发行一部分股票。如果原来就是上市公司,则发行股票多是采取配股的办法,就是增加一部分公司的股份,将其用比较优惠的价格出售给它的股东。例如一个公司的股票在股市上要15元才能买到,而享有配股权的股东却只要出5元钱就可以买到配股。假如说该公司的配股权是10配3,即每持有10股该公司的股票就有权按配股价买进3股配股。如果一个股东已拥有1000股该公司的股票,那么在配股时,它就可以有权购买300股该公司的配股股票,这样他只要交上5元/股X300股=1500元以后,就可以拥有1300股该公司的股票了。
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公司和以前的公司在所有制上就不一样,国家有国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等不同所有制企业,而股份制公司就不是单一所有制了,它是各种所有制的混合体,各自按照其所拥有的股份而占有一定的比例。

推荐:[炒股必备]按Ctrl 键点击进入

 
更多资料下载:qq351605872。ys168
过去国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虽然说是全民所有、集体所有,但究竟每个人占有多少却说不清楚。股份制企业则不同,每个人在企业中占的份额是根据股份的多少来决定的。例如在股份制公司内一切重大事项都要由股东大会来决定,而在股东大会上不是根据人数的多少,而是根据股票的多少来进行表决的。谁持的股票多,谁就有更多的发言权。所以随着股票的买卖,股权的转移,也就改变了公司的主人。在国外,一些大公司的股权往往是很分散的,所以大财团只要持有一个公司股权的百分之十几或者几十几,就掌握了这个公司的领导权。因为现代大公司的财产可以达到几百、几千亿美元,大资本家也未必有这么多的钱。而且他们并不愿意把所有的钱都放在同一个公司里。通过发行股票,他们可以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这样用同样多的钱就可以掌握更多的公司了。
因为股票和债劵不同,不用到期偿还,而且这样筹集来的资金不用付利息,只要根据公司的盈利状况来给股民以回报就可以了。所以许多公司只要有可能,就要向社会上发行股票。
什么是股票市场?
所谓股票市场就是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场所。从股票市场的参与者角度来看,股票市场主要由市场的主体、交易所、中介机构、自律性组织和监管机构构成。
什么是股票发行市场?
发行市场是资金需求者直接获得资金的市场。新公司的成立,老公司的增资或举债,使资金从供给者手中转入需求者手中,也就是储蓄转化为投资。
发行市场由三个主体因素相互连接而组成。这三者就是股票发行者、股票承销商和股票投资者。发行者的股票发行规模和投资者的实际投资能力,决定着发行市场的股票容量和发达程度;同时,为了确保发行事务的顺利进行,使发行者和投资者都能顺畅地实现自己地目的,承购和包销股票的中介发行市场,代发行者发行股票,并向发行者收取手续费用。这样,发行市场就以承销商为中心,一手联系发行者,一手联系投资者,开展股票发行活动。
在各国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下,特别是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管理的差异使股票的发行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概括如下:
⑴、 公开发行与不公开发行
公开发行又称公募,是指事先没有特定的发行对象,向社会广大投资者公开推销股票的
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扩大股东的范围,分散持股,防止囤积股票或被少数人操纵,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社会性和知民度,为以后筹集更多的资金打下基础,也可增加股票的适销性和流通性。公开发行可以采用股份公司自己直接发售的方法,也可以支付一定的发行费用通过金融中介机构代理。
不公开发行又叫私募,是指发行者只对特定的发行对象推销股票的方式。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股东配股,又称股东分摊,即股份公司按股票面值向原有股东分配该公司的新股认购权,动员股东认购。这种新股发行价格往往低于市场价格,事实上成为对股东的一种优待,一般股东都乐于认购。如果又股东不愿意认购,它可以自动放弃新股认购权,也可以把认购权转让他人,从而形成了认购权的交易。
二是私人配股,又称第三者分摊,即股份公司将新股票分售给股东以外的本公司职工、往来客户等与公司有特殊关系的第三者。采用这种方式往往出于两种考虑:一是为了按优惠价格将新股分摊给特定者,以示照顾;二是当新股票发行遇到困难时,向第三者分摊以求支持。无论时股东还是私人配售,由于发行对象是既定的,因此,不必通过公募方式,这不仅可以节省委托中介机构的手续费,降低发行成本,还可以调动股东和私人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公司的公共关系。当缺点是这种不公开发行的股票流动性差,不能公开在市场上转让出售,而且也会降低股份公司的社会性和知民度,还存在被杀价和控股的危险。
⑵、 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
直接发行又叫直接招股。是指股份公司自己承担股票发行的一切事务和发行风险,直接
向认购者推销出售股票的方式。采用直接发行方式时,要求发行者熟悉招股手续,精通招股技术并具备一定的条件。
如果当认购额达不到计划招股额时,新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或现有股份公司的董事会必须自己认购未出售的股票。因此,直接发行只使用于既定发行对象或发行风险销、手续简单的股票。在一般情况下,不公开发行的股票或因公开发行有困难(如信誉低所致的市场竞争力差、承担不了大额的发行费用等)的股票;h或是实力雄厚,有把握实现巨额私募以节省发行费用的大股份公司股票,才采用直接发行的方式。
间接发行又称间接招股,是指发行者委托证劵发行中介机构出售股票的方式。这种中介机构作为股票的推销者,办理一切发行事务,承担一定的发行风险并从中提取相应的收益。股票的间接发行又3种方法:
一是代销,又称为代理招股,推销者只负责按照发行者的条件推销股票,代理招股业务,而不承担任何发行风险,在约定期限内能销多少算多少,期满仍销不出去的股票推还给发行者。由于全部发行风险和责任都由发行者承担,证劵发行中介机构只是受委托代为推销,因此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