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类的故事_[美]房龙-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一位伏尔泰和卢梭的狂热崇拜者。教师极力向他的幼小心灵灌输热爱全人类的思想。这样,待亚历山大长大后,他的身上奇怪地混台了自私的暴君与感伤的革命者两种气质,使他常常陷于自我冲突的痛苦之中。在他疯癫的父亲保罗一世在位期间,亚历山大倍受屈辱。他被迫亲眼目睹了拿破仑战场上的大屠杀,俄军凄惨的溃败。后来他时来运转,他的军队为盟国赢得了胜利。俄罗斯从荒僻的边陲之国摇身而为欧洲的救世主,这个伟大民族的沙皇也被奉为神明。人们指望他医治世间的所有创伤。

  可亚历山大本人却不够聪明。他不像塔莱朗和梅特涅那样深谙人性,对外交这一奇妙的游戏,也玩得不够精熟。当然,亚历山大爱慕虚荣(在某些情形下谁又能不爱呢),喜欢群众的掌声与欢呼。很快,他便成为维也纳会议主要的“焦点和吸引力的源泉”,而梅特涅、塔莱朗、卡斯雷尔
(精明干练的英国代表)则悄悄绕桌而坐,一边惬意地呷着匈牙利甜酒,一边决定着具体该做的事情。他们需要俄国,因此对亚历山大毕恭毕敬。不过亚历山大本人越少参与实质性工作,他们就越高兴。他们甚至对亚历山大提出的组织“神圣同盟”的计划大加赞同,好让他全心投入,自己则可以放手处理紧急的事情。 

  亚历山大喜欢社交,经常出席各种各样的晚会,会见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这些场台,沙皇显得既轻松又快活。不过他的性格中还有截然不同的另一面。他努力想忘掉某些难以忘却的事情。801年3月23日夜,他焦急地坐在彼得堡圣米歇尔宫的一间房间里,等待着他父亲退位的消息。可保罗拒绝签署那些喝得醉醺醺的官员强塞到他桌前的文件。官员们一怒之下,用围巾缠住老沙皇的脖子,将他活活勒死了。随后他们下楼去告诉亚历山大,他已经成为了所有俄罗斯国土的皇帝。

  亚历山大生性敏感,这个恐怖夜晚的记忆一直纠缠在他脑海,挥之不去。他曾经在法国哲学家们的伟大思想中受过熏陶,这些人相信的不是上帝而是人类的理性。不过,单单理性并不足以解脱处于心灵困境中的沙皇。他开始出现幻听幻视,感觉到形形色色的形象和声音从他身边飘过。他试图找到一条途径,使自己不安的良心平静下来。他变得异常虔诚,对神秘主义发生了兴趣。神秘主义即对神秘和未知世界的奇特崇拜和热爱,它的渊源与底比斯、巴比伦的神庙一样久远。 


神秘的女先知

  大革命期间过度膨胀、过度焦灼的情感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影响了人们的性格。经历了20年恐惧与焦虑折磨的男男女女,都变得有些神经兮兮。每听到门铃声响,他们会惊跳起来。因为这响声可能意味着,他们唯一的儿子“光荣战死”了。革命期间所大肆宣扬的“兄弟之爱”或“自由”等等观念,在饱受痛苦煎熬的农民耳里,无非是一些意义空洞的口号。他们愿抓住任何能救其脱离苦海的东西,使他们重拾面对生活的勇气。在痛苦与悲伤中,他们轻易让一大帮骗子得了手。这些人伪装成先知的样子,四处传播他们从《启示录》的某些晦涩章节里挖出来的新奇教义。

  1814年,己多次占卜问灵的亚历山大听说了一个新的女先知的事情。据说她预言世界末日即将到来,正敦促人们及早悔悟。此人就是冯·克吕德纳男爵夫人。这位俄国女人的丈夫是保罗沙皇时代的一名外交官。有关她的年龄和声誉,议论纷纷,可都不确定。听说她把丈夫的钱财挥霍一空,还因种种桃色事件,使他颜面尽失。她过着异常轻佻放荡的生活,最终身心崩溃,一度处于精神失常的状态。后来,因目睹一位朋友的突然死亡,她皈依了宗教,从此厌弃了生活中的一切快乐。她向一位鞋匠仟悔自己从前的罪恶。这位鞋匠是一位虔诚的摩拉维亚兄弟会成员,也是被1415年的康斯坦斯宗教会议处以火刑的老宗教改革家胡斯的信徒。 

  接下来的十年,克吕德纳呆在德国,一心一意地从事劝说王公贵族们“皈依”宗教的工作。感化欧洲的救世主亚历山大皇帝,使他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这是男爵夫人平生最大的志愿。而亚历山大正处忧伤之中,任何能给他一线慰藉的人,他都乐意听听他们的开解。会面很快被安排妥了。1815年6月4日傍晚,男爵夫人被带进沙皇的营帐。她第一眼看见这位大人物时,他正在读自己随身携带的《圣经》。我们搞不清楚男爵夫人究竟对亚历山大说了些什么。可当她三小时后离开时,陛下满面泪容,发誓说“他的灵魂终于得到了安宁”。从那天开始,男爵夫人便成了沙皇忠实的伙伴及灵魂的导师。她随他去巴黎,然后又到维也纳。当亚历山大不出席舞会的时候,他就参加克吕德纳夫人的祈祷会。

  你也许会问,我为什么要如此详细地给你们讲述这个离奇的故事?难道19世纪的种种社会变革不比一个精神失衡的女人的生涯更具重要性吗?忘掉这个女人不是更好吗?当然是这样的。不过这个世界上己经有够多的历史书,它们能精确而详尽地告诉你那些历史大事。而我希望你们从历史中了解到比一连串的历史事实稍微多一些的东西。我要你们带着一颗毫无偏见的心灵去接近历史、触摸历史,绝不要仅仅满足于“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这样简单的陈述。去发掘隐藏在每个行为下面的动机,而后你对世界的了解就会更上一层,你也将更有机会去帮助别人。归根结底,这才是唯一真正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


两个不幸男女的共同作品

  我不希望你把“神圣同盟”仅仅视为1815年签署,现在勉强保存在国家档案馆中早被废弃和遗忘的一纸空文。它也许己被遗忘,可它绝非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毫无影响。神圣同盟直接导致了门罗主义的产生,而门罗主义与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有着显著的关联。所以,我希望你们了解这一文件如何碰巧出现,以及隐藏在这一重申基督教对责任的忠诚奉献的宣言背后的真实动机。 

  一个是遭受了可怕精神打击,试图抚平灵魂不安的不幸男子,另一个是虚度半生,容颜尽毁,只能靠自命为一种新奇教义的先知来满足虚荣心与欲望的野心勃勃的女人,他们俩的古怪结合造就了“神圣同盟”。它是两个不幸男女的共同作品。这些细节并不是什么天大的秘密,如今才由我泄

露出来的。像卡斯雷尔、梅特涅、塔莱朗这等清醒理智的人物,他们当然知道这位多愁善感的男爵夫人能力有限。梅特涅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她打发回德国,给神通广大的帝国警察局首脑写一纸便条就能解决问题。 

  可法国、英国、奥地利正需要俄罗斯的善意,他们不敢触怒亚历山大。他们容忍这位愚蠢的老女人,因为他们不得不克制自己的脾气。虽然他们全都认为神圣同盟是纯粹的胡说八道,甚至不值得为它浪费纸张,可当沙皇向他们朗诵以《圣经》为基础创作的《人类皆兄弟》的潦草初稿时,他们只能耐心地倾听。这是创建神圣同盟试图达到的目的,签字国必须申明“在管理各自国家的事务,及处理与别国政府的外交关系时,应以神圣宗教的诫条,即基督的公正、仁慈、和平为唯一指导。这不仅适用于个人,且应对各国的议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作为加强人类制度,改进人类缺陷的唯一途径,体现在政府行动的各个步骤中。”尔后,他们还相互承诺,将保持联合,“本着一种真正牢不可破的兄弟关系,彼此以同胞相待,在任何情况、任何地点相互施以援手。”等等等等。

  最后,虽一个字也没读懂,奥地利皇帝还是在“神圣同盟”誓约上签署了自己的大名。法国的波旁王室也签了字,时势使它非常需要拿破仑旧敌的友谊。普鲁士国王也加入了,他迫切希望亚历山大支持他的“大普鲁士”计划。当然,受俄国摆布的所有欧洲小国都签了字,它们别无选择。英国拒绝签字,因为卡斯雷尔认为该条约不过是一些空话。教皇没有签字,他对一个希腊东正教徒和一个新教徒来插手他的事务感到甚为愤恨。土耳其苏丹当然没签,因为他对盟约上说的东西一无所知。

  而欧洲的老百姓不久后就不得不正视这一条约的存在。隐藏在神圣同盟一大堆空洞词句背后的,是梅特涅纠集起来的五国盟军。这些军队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他们的存在无疑在警告世人,欧洲的和平是不容所谓的自由主义者搅扰的。这些自由主义者被视为乔装打扮的雅各宾党,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使欧洲重返大革命的动乱年代。欧洲人对1812、1813、1814和1815年的伟大解放战争的热情开始慢慢消逝,随之而来的是对幸福生活的真诚企盼。在战争中首当其冲的士兵也希望和平,他们变成了和平的宣讲者。

  不过,人们并不需要神圣同盟和列强会议赐予他们的那种和平。他们惊呼自己被欺骗,被出卖了。可他们小心翼翼,以免自己的话传到秘密警察的耳里。对革命的反动是成功的。策划这一反动的人真诚相信其作为有益于人类富扯。可动机虽然良好,一样难以忍受。它不仅制造了大量不必要的痛苦,而且大大阻碍了政治改革的正常进程。

第五十四章 强大的反动势力


他们以压制新思想来维持一个不被打扰的和平世界,他们使秘密警
察成为最有权势的国家机构,不久,所有国家的监狱都人满为患。那
些宣称老百姓有权按自己心意进行自治的人们受到迫害。


清扫法兰西“祸水”

  要完全清除拿破仑洪水所带来的祸害几乎是不可能的。古老的防线被一扫而空,历经几十朝代的宫殿被毁坏到无法居住的程度。其它的王宫则以不幸邻居的损失为代价,拼命扩张地盘,好把革命时期的损失找补回来。革命的洪水退去之后,留下许多形形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