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泽]十年一梦_一个期货操盘手的自-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我总会回忆起这一段美妙的时光,从中汲取交易的智慈、信心和力量   ————73
8 、兵败苏州红小豆
1995 年8 月,因为朋友一个善意的消息,我在苏州红小豆市场跟风炒作。多头主力同床异梦,苏州当地势力虎视眈眈,市场风云突变。红小豆从3500 元到3000元这波下跌行情中,市场价格连续几天跳空跌停板,我们只能眼瞧着亏损扩大而无法平仓离场,陷入了任人宰割的地步。兵败如山倒,酷热的1995 年8 月,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期货交易中最残酷的一面           ————87
9、与天为敌——重仓交易的危害
过度地运用杠杆原理,在期货交易中重仓交易,希望一夜暴富,投机者往往又是在自找麻烦,甚至是自掘坟墓。短暂的成功就像天上的流星,耀眼、明亮的光芒,美则美矣,却转瞬即逝;或者像春季的樱花,姹紫嫣红的色彩,惊人凄艳的美丽,一场大雨过后,“零落成泥碾作尘”,徒然令人感伤、叹息
———— 99 
10、激战海南咖啡
在我十多年的期货交易中,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1996到1997 年的海南咖啡,是我见过的最为凶险、残酷、诡异的品种之一。和它可以媲美的期货品种有,但不太多                                  ————117
11、逆势操作的反思
市场的运动趋势一旦形成,有时候就像海啸,投机者作为一个个体,力量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脆弱。多少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名声显赫、实力雄厚的大人物、小人物想要横刀立马,顶住滚滚向前的市场车轮,结果,都被消灭得干干净净。无影无踪。顺势者昌,逆势者亡。螳臂当车,岂有不死之理
————131 
12、冥河的摆渡者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曾经多次碰到过这样的情形,一些朋友知道我是一个操作股票、期货的投机者,而且有多年的市场交易经验,都非常急切的希望我给他们推荐一两只能够赚钱的股票或者一次期货交易的发财机会。
美好的愿望,往往与结局相违,我让朋友们在股票、期货市场赚点小钱,却给他们打开了通往地狱的大门。我仿佛是想象中进入地狱之前的一条大河——冥河上摆渡的人。                                    ————155 

13、与魔鬼进餐——智斗天津红小豆
1998 年,在天津红小豆市场与主力的缠斗中,我尝试用各种各样的预测工具和交易策略,结果都不奏效。摆脱了人的主观情绪干扰,建立在定量数据基础上的移动平均线的运用,使我具备了交易优势和胜算————171

14、杰西里费默(Jesse Livermore)——我的精神导师
从1993年到1998年,我在股票、期货交易中一直只靠自己的摸索,在市场中猛打猛冲,无意中重复着历史上无数的投机者曾经犯过的错误,代价惨重,所获却甚少。
1998年,偶然见到20世纪初一代投机大师杰西里费默(Jesse Livermore)的《股票大师回忆录》一书,我惊呆了,我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世上竟有如此这样的人物,在市场交易中有这般神奇的经历。我仿佛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183

15、我的两条短线交易经验
我在期货交易中有一条短线操作的经验,这条经验来源于1996年的海南咖啡交易                                              ————209

16、离市场远一点
我不在交易现场时,却做出了平时很难做到的事情,获得了令我自己也感到意外的收益。看来,和市场保持一段适当的距离是一个职业操盘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25

17、投机者的修养、境界和市场交易
市场交易就是简单地一买一卖,但在这一买一卖的背后,隐含着投机者不同的观念、意识、目的、动机,反映出投机者的价值观、市场交易理念、对待金钱的态度、对待风险的态度等等。市场交易的成败,投机者在金融领域的最终命运,固然受一些偶然的、意外的因素影响,但最根本的深层次原因取决于一个投机者的综合素质,即一个投机者的人生修养和境界      ————241

18、你能摆脱地心引力吗?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生阅历的丰富,市场认识的深化,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以前过于强调了投机主体的内在力量,轻视甚至贬低偶然性因素对投机者人生和交易的重大影响,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取的           ————255

19、里费默之死——生命本质的非理性之谜
无数投机者心目中的一尊神像,一个举世瞩目的投机天才,最后结局竟然是如此悲惨凄凉!这不得不令每一个市场参与者深思。本章试图从人的本质蕴涵的无可逃遁的非理性因素这一视角出发,对里费默之死做一点初浅的探索,作为对自己未来的一个警示。                              ————271
结束语                                              ————295
附录:期货操作札记                                  ————297
第一版后记                                          ————321
再版后记                                            ————325
 

十年一梦 第一章 命运之门
我这个人,天性就比较自由散漫,崇尚无拘无束的生活。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工作以后在单位,我本能地讨厌那些让人规规矩矩的条条框框,不太愿意受过多的约束。因为那时年轻,我不懂得一个人不可能离群索居,独来独往,真的像英国作家笛福笔下的鲁滨逊那样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那个思想还比较保守的年代,对于我不加克制的言语和个性特点,一位前辈曾经和我开玩笑说,你不能去做飞行员,如果你开着飞机到了国境边上,你可能会因为好奇,不知深浅,跑到国外去转一圈才回来,因此而闯下大祸。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认识到我的这种性格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潇洒自在。大学期间,我本来学的是理工科,因为受到一位同学的影响,开始沉溺于哲学和美学,对之心醉不已。那时,我最倾倒的学者是李泽厚先生,他写的《美的历程》,让我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和认识,领略到了中国文化那种无法言说之美。有一段时间,我对这本书简直爱不释手,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经受一次又一次精神上的强烈洗礼。

也许是年轻时一次冲动的选择,大学一年级的下半学期,我做了一件令同学和老师都感到震惊的事:放弃学了一年的理工科,改学哲学。

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个举动完全是大胆和卤莽的。包括我家人在内的很多人坚决反对我的做法,觉得我放弃前途光明的理工科,去学当时声名还很不好的哲学,简直荒唐透顶。这一次事件中,我把自己性格中不顾一切、固执己见的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终于如愿以偿,我走上了自己喜欢的哲学之路。

在学习中西哲学史时,我发现,无论是古希腊还是中国古代,都有这样一些哲学家:不拘小节、自由旷达、蔑视礼教。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个专门的词汇来形容这种令人神往的气质和风采――魏晋风度。我仿佛为自己的言行找到了哲学根据,对自己天马行空的举止更加不以为然。

人生有时就像一个怪圈。有些年轻时候认为无足轻重的问题,年龄大了以后可能觉得很重要;有些年轻时候认为很有意义的事情,以后看来往往并没有什么价值。

就我的性格而言,有时候我发现,我现在似乎不知不觉正在走一条和自己年轻时候完全相反的路,而且,还有一种极端化的倾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开始变得有点严谨、古板、谨慎,这一切我以前是很瞧不起的,觉得如此做人太可笑、太累了!

在年轻时桀骜不驯,到了不惑之年又逐渐变得循规蹈矩起来,可能是大多数人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生的某种必然吧!

对我个人来说,这种性格上的巨大变化,一方面固然和大多数人一样,是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的年龄增加的缘故,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个人撞墙次数多了,自然鼻子就会变矮。更为直接的原因则是,1993 年初,我进人了上海股票市场,1994 年,我又误入国内期货市场。在十多年股票、期货的投资生涯中,我原来的个性、习惯、行为方式,在市场一次次的教训下,暴露出巨大的弱点。并因此身受其害。残酷的现实,迫使我不得不在缺乏别人监督的环境里,开始痛苦的自我约束。投机大师索罗斯曾经说过一句很贴切的话:你不可能随心所欲,又在市场中有良好的表现。为了成功地投资,我被迫变成了一个原来我所不喜欢的那种类型的人。

1985 年,我从东南沿海的一个偏僻乡村考入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1992 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毕业时,本来被分配到京城的一所高校做大学老师。可能是在校园生活过的时间太久,漫长的读书生涯已经让我感到厌倦。我很不喜欢走这条别人给我规定好的路,竭力地想挣脱“教书匠”的命运,走进另外一个未知的世界,体验一种新的生活。大多数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对我那时的这种感受和想法应该非常熟悉。

人的命运可以自己选择吗?可以,你可以走你愿意走的路。但是,一旦你上了路,回头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人生的许多事情无法再来一次,如果当初我老老实实地做一个教师,现在我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情形呢?我的好几个同班同学早已经当上了教授、研究员了,还带了研究生。估计我的情况和他们不会差得很远,很可能也是这个样子。我的导师是中国哲学界颇为有名的学者,目前是国际儒联的副会长。我可能会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