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泽]十年一梦_一个期货操盘手的自-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月以后,根据我的研究结果,我向朋友推荐了两支股票——石油大明和中海海盛,他也按照我的建议顺利买入,记得石油大明的买入价是8。50 元,中海海盛的买入价是6。45 元。如果从中长期看,我绝对相信,我让他做的这笔交易,肯定能赚到钱。
大约过了半年,石油大明上涨了12 %左右,中海海盛则上涨了30 %多。有一天,市场的走势让我觉得有点不安,我怀疑股票市场的反弹行情可能结束了。
反正我们的股票已经赚钱,实践证明,这次我对股市的判断是准确的,打赌结果我是赢定了。我决定让我的朋友抛出手中的持股。
令人惊奇的是,当我通知我的朋友,让他以市场价格卖出石油大明和中海海盛这两支股票时,他不但完全忘记了当初我们的约定,而且竟然开始给我上股票、期货的投资课,说做股票、期货交易不能赚点蝇头小利就跑,这两支股票潜力很大,至少能翻一两倍。他对我卖出股票的建议简直是嗤之以鼻。
我满怀希望地想要朋友肯定甚至表扬我的炒股技术,结果,我估计我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非但没有上升,反而可能大幅降低。瞧,我又犯傻了吧!
过了一年半,上证指数从当初的1700 点跌到目前的1200 点以下,我朋友当然被牢牢套住。有时候两个人碰到一起,我都不好意思提到股票这两个字,可能他也一样。相对于他的资产,投入股市的资金微不足道,这点小损失他也完全不会在乎。但是,这个玩笑又一次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股票、期货是一种投资,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投资,它更像是一种赌博。大多数人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往往会失去自我控制,最终演变成真正的赌徒。
善始未必善终。我的几次经历中,只有一个人在我的指导下赚钱离开市场,是名副其实的赢家,其余儿次,结局都不太妙。
我让一个人在股票、期货市场赚了点轻松钱,同时也把他带进了一种极为凶险的境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股票、期货市场不是赚轻松钱的地方。正像20 世纪初美国的投机天才杰西? 里费默所说的,股票、期货交易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冒险事业。出于良好的愿望而让朋友们做股票、期货,结果总是背道而驰。
我的所作所为真是应验了股票市场一句古老的格言的后半句:“如果你想让一个人进天堂,就让他到华尔街;如果你想让一个人进地狱,也让他到华尔街”。
也许,所有想在股票、期货交易中赚轻松钱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位朋友的投机经历:
“以我的收入,本可以买下这个城市的任一幢住宅,过着无忧的生活,可我现在却蹲在平房里,经常凌晨惊醒,为将来担忧。这一切都缘于三年前偶然踏进了股市。自从与股票交上朋友,我就像误入烟花的女子,不安与恐惧、自责与痛苦常伴着我。原以为有了第一桶金,第二桶会来得更快,没料到有的人就没有不劳而获的命。总之,我的资产迅速缩水,我的生意一落千丈,我成了穷人。我富过,如今,养家的男人常带着愧疚面对妻子和女儿,我曾经发誓要让她们成为最幸福的人,如今,我开始怀疑自己。唉!都怪这市场交易的高风险。”
(附记:我非常敬佩李泽厚、邓晓芒两位学者,他们都研究了康德哲学。本文的题目来自邓晓芒教授一本书的名字。我好意想让朋友们在股票、期货市场赚点小钱,却给他们打开了通往地狱的大门,我仿佛是想象中进入地狱之前的一条大河——冥河上摆渡的人。所以,用“冥河的摆渡者”这个题目,能够非常贴切地表达我内心的某种遗憾感受,也很形象地刻画了我所做的一切。)
 

十年一梦 第十三章 与魔鬼进餐2009…03…10 07:35所以,我就加了另外的一个规则来作为我的交易系统的补充,限制某些方向的交易。即遵守这样一个原则:多头市场不放空,空头市场不做多。

这样,我的交易就变成了顺势而为,交易次数确实减少了一些,但安全性、可靠性增加了。

2005 年,我让我的几个学生按照这个思路研究上海燃料油市场,找出一个中短线操作的模型来。结果,他们的测试和研究表明,市场价格对30 分钟的55 均线的突破非常有价值。在多头行情中,市场价格回调结束,向上突破55 均线时买进;空头行情中,市场价格反弹结束,向下突破55 均线时放空。止损设在20~30 点以内。有一段时间,那几个严格按照这个模式操作的人,取得了很好的回报。

(图片:沪燃油01——30分钟线)

根据这个系统交易时,投机者还需要思考、解决几个问题:一是市场趋势如何确定;二是怎样应对较大的跳空缺口。前者决定我们的交易方向,后者和交易成本关系很大。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入市的单子出现浮动赢利后,什么时候平仓离场?这并没有固定、现成的答案,需要根据每个投机者自身的市场经验和投资风格以及市场的情况确定。

(图片:LME 铜2000 一2001 年的走势图)

在空头市场中,根据我的交易规则,每次市场反弹结束,跌破55 天均线时就大胆放空。这是一种有约束、有优势的交易模式。

随着对平均线理论研究的深入,针对各个市场的不同特点和运动周期,我制定了白己的交易规则。例如,在伦敦铜的交易中,我使用市场价格和55 天均线的突破作为入市操作的信号,具体要点如下:

在多头市场中,市场价格跌破55 天均线,不做空。而当市场调整结束,市场价格重新向上穿越55 天均线时,入市做多。止损点放在当日最低位以下。

在空头市场中,市场价格向上穿过55 天均线,不做多。而当市场反弹结束,市场价格重新向下穿越55 天均线时,入市做空。止损点放在当日最高点位以上。

现在,包括55 天均线在内的不同参数的移动平均线,已经成为我观察、理解市场,把握重大交易机会的核心工具。只有当市场发出明确的突破信号,符合我的交易模型时,我才入市交易。

(图片:3 综合铜― 日线)

LME 铜从2001 年开始的上涨行情,到了2004 年以后,走势明显趋于复杂。根据我的移动平均线交易法则,市场每次下跌结束,价格重新向上突破55 天均线位置时,投机者就可以买进做多,交易风险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我认为,投机者应该走在市场的前面,不能只是让市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如果投机者头脑中没有像移动平均线这样一些事先预定的原则、框架、模型,那么,漫无目的的市场观察,得到的将只是随机的、没有规律的价格波动。

在我看来,移动平均线不是一种市场价格预测工具,而是帮助投机者监控市场、提高交易胜算的操作工具。而这也是我在天津红小豆这个妖异至极的市场气氛下体悟最深的一环
 

十年一梦 第十四章 杰西· 里费默(Jesse Livermore)2009…03…10 07:38从事期货交易多年以后,我常常感叹,如果自己初入这一领域就遇到一位名师指点,而不是“摸着石头过河”,那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惜期货投机这一领域,要领悟其真谛和奥秘,似乎没有现成的“程门”可以供投机者“立雪”,知者不言,言者又大多不知。

从1993 年到1998 年,我在股票、期货交易中一直只靠自己的摸索,在市场中猛打猛冲,无意中重复着历史上无数的投机者曾经犯过的错误,代价惨重,所获却甚少。直到我发现杰西· 里费默及《 股票作手回忆录》 一书。

1998 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中看到了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股票大师回忆录》,我惊呆了,我感受到强烈的震撼!世上竟有如此人物,在市场交易中有这般神奇的经历。我仿佛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写的很多东西不就是我刚刚经历过的吗?他在交易中遇到的烦恼不就是我的烦恼?他经历的痛苦不就是我的痛苦?他的困惑不就是我的困惑?他找到的答案不就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

想不到时间过去了近100 年,我们在投机市场碰到的一切是那么的相似。

当时,我对里费默的一切一无所知,也不知道他在股票、期货市场的历史中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有什么地位、影响,我仅仅翻了几页他写的书,就被他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的魅力、风采、神态、气质在我的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记得那一天晚上,我一夜未睡,沉浸在里费默的世界里。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又翻来覆去地看这本书。过了几天,因为我担心会把这本书看烂,又特意去了那家书店,把书架上所有的《股票作手回忆录》 都买了回来,我给自己留下了两本,把其他的几本全部寄给了我的朋友们,希望他们也能和我一样聆听这位大师的言传身教,分享这种精神、思想上无法言说的快乐。

无意中得到里费默的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相见恨晚,如获至宝。多年以来,我在市场交易中的困惑有了答案;我头脑中的混乱得到了梳理;我对市场的许多错误认识得到了纠正;我在未来交易中有了行动的指南。对待市场和交易,我有了基本的标准、原则、依据,不再凭借猜测、想象、预感、直觉、冲动行事,不再因为不知所措而盲目行动、迷失方向,而是从整体、全局的高度分析大势,制定计划,依靠高瞻远瞩的目光,超凡脱俗的思想取得胜利。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1998 年到1999 年,因为里费默的到来,这成为我交易生涯的重要转折点、里程碑。在杰西· 里费默为我确定了基本的投机理论和策略之后,尽管前面的路依然曲折,我依然还会遭遇挫折,偶尔有一段时间我在交易中还会偏离航向,但是,我很快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迅速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自此我的投机事业确实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唐代大学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