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乐有这样一个毛病,常常以为自己是被注意的中心。 有一天,乐乐穿了一件新衣服,他总以为众人都在注视自己,心里老想着这件事。正好,这天是期中考试成绩揭晓的日子,试卷发下来了,乐乐一看,糟了,才78分! 平时乐乐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的,这次是怎么了? 乐乐小心翼翼地把试卷塞进抽屉,老觉得同学以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同学们围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感觉他们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 上课铃响了,老师叫乐乐回答问题。要是在平时,乐乐虽紧张还能答出来,但是今天,乐乐感觉全班同学都在注视着自己,他害怕答错了让同学们耻笑,让老师批评,乐乐越想越害怕,站在那里竟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当别人夸你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感觉特别好?当你被批评的时候,你是不是又会感到特别失落、沮丧?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但是这种心理表现都会影响你对自己形象的感知,从而影响到你的注意力。形象控制法就是通过树立关于自己的积极乐观、充满自信而又具有能力的新形象,从而使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需要注意的事物上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一个日本学者提出的。 上例中的乐乐,他老以为众人在注视着自己,因此,过于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从而无法开展自己的思维。其实这只是他自己的猜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有自己的事,每个人的思想重点或注意指向都不相同,他们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注视你。正像你自己常常把注意力指向自己一样,可能其他人也习惯把注意力指向自己,他们甚至无法顾得上注意你。即便其他人都注意你也没有什么可怕,你可以通过形象控制法来调整自己。 怎样控制自己的形象呢? 第一步,明确目的。 首先你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如考上重点学校、长大做个科学家等。你可以把这些目标写出来贴在醒目的位置,不断提醒自己。明确的目的可以让你时刻想到自己的努力方向,你要经常鼓励自己去实现这些目的,比如“我的目标是做个科学家,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多学科学知识。”把这个目标贴在房间里,每天晚上睡觉前认真看几遍,你就会坚定你的信心和努力方向。 第二步,放松身心。 让自己的大脑平静下来,不要老是想着自己,不要老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放松身心时,你可以想像一下自己舒畅的心情,并对自己的心情做个积极的评价,比如“今天的心情真好,注意力肯定也不错!”这样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第三步,想像自己过去的良好形象。 你需要想像自己曾经有过的良好的形象以及良好的结果。比如“有一次,老师上的一堂课可生动了,我注意力很集中,结果那堂课测试的时候,我得了98分。”“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个故事,我注意力特别集中,一下子就记住了,等妈妈讲完,我就复述出来了,妈妈夸我记性真好。”这种对自己过去曾经有过的良好的形象和结果进行想像能够帮助你对注意对象产生兴趣,同时建立你的自信。 第四步,想像未来的良好形象。 想像一下,如果自己注意力集中会有什么好的结果,这会让你努力去集中注意力。比如“如果我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次考试我准能考个好分。”“如果我注意力集中,我的智力水平也会提高许多。”在这种积极的想像下,你的大脑会产生兴奋,你就会积极主动地集中注意力。 第五步,想像该怎样控制自己。 当你想像前面几步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某些方面做得还不够,这时候,你应该想像一下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比如,你的目标是做个科学家,但是科学家不仅需要广博的科学知识,而且需要极强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这样才能专心研究科学现象。因此你就要努力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在平常学习和生活中多注意,多观察。如果眼前没有任务,那么你不妨想点别的事,把注意力引到其它事上去。有位专家说:“不想自己的方法是要寻一点别的事来想。你必须寻找一种代替物。寻得代替物之后,想自己的毛病便可毫不费力地除去。” 【练一练】 1、假如你坐在礼堂的讲台上,当你看到台下坐满了人,你可能觉得大家在注意自己,在议论自己,在笑自己,你越觉得坐在台上不舒服,越感到紧张。甚至准备的演讲都忘了。假如你不想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就不会产生紧张害怕的心理。”请你想像运用形象控制法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小秘诀】 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不许自己注意力涣散。这在开始时有点困难,一旦养成习惯,反而感到集中精力干事或学习是件很愉快的事,当你有这种体会时,就说明你的注意力水平提高了。 【名人名言】 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力很强的人,最好的方法是,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漫不经心!——苏联心理学家普拉托诺夫 【你知道吗?】 集中注意的条件之七 相信自己。当你注意力不太集中时,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注意力不集中,要相信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坚持对自己说:“独立完成作业是件愉快的事呀!我要出色地完成它。”“我今天精神很好”“今天的学习效率很高”。这样可以不断鼓励自己集中注意力。
第1种能力:注意力被冤枉的邻座——一心二用法
有一次,英国一位参议院议员需要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发言,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制,他事前请邻座的议员在他讲了5分钟后给他提个醒。 这位议员滔滔不绝地讲了5分钟后,邻座的议员就用臂膀推了推他,暗示他时间到了。 但是这位议员没有反应;邻座见他没反应就又使劲地捅了捅他,结果这位议员还是没反应。后来,邻座只好用针扎他,这位议员被刺得几乎要流血了,但是他仍然没有反应。 大约15分钟后,议员自己觉得讲得太多了,就停了下来。当他坐下的时候,他生气地对邻座说:“你怎么不提醒我停下来?” 可怜的邻座其实不知提醒了他多少次! 你有没有发现,班里成绩好的同学可以一边听老师讲,一边把老师讲的内容全部记下来?也有的同学可以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做题目?对了,这其实就是“一心二用”。所谓一心二用就是指一个人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把注意力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 法国心理学家布朗就能够一心二用。他能够一边向听众朗诵一首诗,一边又在写另一首诗,等诗朗诵完后,写的诗也写完了。他还能够一边朗诵诗,一边进行着复杂的乘法演算,等诗朗诵完时,演算结果也出来了! 但是,一心二用并不是人人都能进行的,大部分人还是无法做到一心二用。前面这位议员就是因为把注意力放在了发言上,只顾发言而忘了发言的时间。父母在家里肯定也经常对你说,不要一心二用,要一心一意。这主要是强调了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让你尽可能集中注意力。 其实,适度的一心二用也是非常需要的。比如,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就需要一心二用,如果只听不记或者只记不听都是不合适的。那么,怎样一心二用呢? 老师讲课时要注意听,听讲时还要快速地想想,当听到重点的内容或老师补充教科书上没有的材料就简要地记一下,以帮助课后复习和理解。如此分配注意于听、想、记上,以理解内容为重点,兼顾各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一心二用时,同时进行的活动不能都非常复杂、困难,必须是比较熟悉的。比如,上例中的布朗进行的一心二用都是他比较熟悉的。如果两件事情或两项活动都比较困难和复杂,一心二用法是行不通的。这样,往往是两件事情都做不好,两项活动都开展不好。因为注意的集中性和注意的分配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比如,你写字都比较困难,怎么可能做到边听讲边记笔记呢?总的来说,听讲是主导,记笔记是比较不费力气的,这样才能分配好你的注意力。 【练一练】 1、小游戏:两不误 和同学一起一边听故事,一边进行加法运算,让另一人做裁判,然后检查计算错误情况,再把听到的故事复述一遍,看谁记得的细节多。 【小秘诀】 在日常生活中,多利用洗碗、洗衣服的时间背英语单词、听新闻,不知不觉就能提高注意的分配性哦! 【你知道吗?】 集中注意条件之八 给自己规定期限。如果你把学习的内容作个明确的规定,你就会更容易地把全部注意力集中起来。
第1种能力:注意力两只羊腿吧!——注意转移法
卡文迪许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发现了水的组成,揭开了化学反应之谜。 有一次,卡文迪许请了四个朋友吃饭。仆人问他做点什么菜肴,当时卡文迪许正坐在房间里,两眼直愣愣地盯着天花板思考问题,听到仆人问他,卡文迪许想了一下,说: “一只羊腿吧。” 仆人觉得一只羊腿做菜太少太单调了,就问卡文迪许是否再加点什么。当果,卡文迪许正沉浸在思考问题当中,他听到仆人问他,就想也不想顺口回答: “那就两只羊腿吧!” 也许你觉得好笑,事实上,卡文迪许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仆人的第一个问题上,没考虑到仆人的意思不是菜少,而是菜单调。这其实就是注意转移的问题。人的注意往往有一个过程,当注意一个事物时,迅速转换注意另一个事物就会出现困难。卡文迪许要求就是一下子没有把注意力转移到仆人的第二个问题上来。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经历:刚刚上了一节有趣的语文课,上课铃声又响了,这节是数学课,老师已经在课堂上讲课了,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