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地读书,是加深记忆的最好办法。——塔涅耶夫
第3种能力:记忆力用故事串起记忆——故事记忆法
夏日漱是日本的一个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我们是猫》、《草枕》、《虞美人草》、《三四郎》、《从此》、《门》、《行人》、《一直到对岸》、《道草》、《明暗》。这么多的作品要根据顺序来记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日本有名的记忆专家坂井照夫却一点都不认为难,他很轻松就把夏日漱的所有作品按顺序记了下来。原来,坂井照夫是这样来记忆的: 我们是猫,枕草枕睡觉,草枕上画着虞美人草,三四郎践踏虞美人草,三四郎从此入门,门前蹲着来往行人,行人一直到对岸采道草,道草是有明暗之别的道路。 听说过“花椒、大料、飞机、大炮”的故事吗? 没印象?不可能! 故事是这样的: 妈妈叫小明去商店买花椒、大料,小明害怕忘记,一路上便口中念念有词。谁知小明一不小心,摔了一个大跟头,这下可坏了,花椒、大料变成了飞机、大炮。 故事是每个同学比较喜欢看的。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故事有情节、有内容,不但容易让人记住,而且比较有意思。故事记忆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内容编进故事当中以达到记忆目的的记忆方法。坂井照夫就是运用故事记忆法,不仅记住了夏日漱的各种作品,而且又能按顺序记住。 例如,鲁迅的文章有《狂人日记》、《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件小事》、《故乡》、《社戏》等。我们这可以这样来记忆:《狂人日记》写的是《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程,后来,他做了《一件小事》,回到《故乡》,看了一场《社戏》。你也可以这样记忆:鲁迅写完《狂人日记》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找到《孔乙己》,请他帮忙做《一件小事》,然后回到《故乡》看《社戏》。看,我们把鲁迅的6篇作品编成故事后,是不是很好记? 再比如,茅盾心里很矛盾,他在《子夜》写完《白杨礼赞》后,反复考虑着是不是去《林家铺子》养《春蚕》,因为蚕不会蛀《蚀》白杨树。这样,我们轻轻松松就把茅盾的5篇作品:《子夜》、《白杨礼赞》、《林家铺子》、《春蚕》、《蚀》给记住了。 同样,老舍的作品:《茶馆》、《骆驼祥子》、《龙须沟》、《四世同堂》可以这样来记忆:老舍把他的房舍改成了《茶馆》,并告诉《骆驼祥子》不要去《龙须沟》,要回老家过《四世同堂》的日子。 在记忆一些词语或短句时,不妨把它们编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不要求真实,也不要求合逻辑,只要能够让自己记住就行。例如,用30秒的时间来记下面这组词语,然后按顺序复述出来。 鞋油、皮鞋、卫生纸、牛奶、作业本 你可以这样来编个故事: 笨笨早晨起床时还迷迷糊糊的,刷牙的时候一不留神竟把鞋油涂到牙刷上,这时候,妈妈过来了,幸快妈妈的提醒,要不然,笨笨可要出丑了!妈妈说:“鞋油是用来刷皮鞋的!”虽然笨笨一个劲地用卫生纸擦牙刷,牙刷还是不能用了。笨笨不想听妈妈的责备,于是匆匆喝完牛奶,带上作业本上学去了。 这样,你很快就记住了要记的内容,而且不会搞错顺序,更为重要的是,记忆在你看来已经不是那么讨厌了,这样,你对记忆其他内容也会非常有信心的。 怎么样?故事记忆法够好玩的吧,事实上,就像广告所做一样,故事夸越张、越荒谬离奇且出人意料等,你的印象就会越深刻,记忆效果自然也就越好了。 【练一练】 1、请你用两分钟的时间来记下列20个毫不相干的词组,然后按顺序说出来。 蛋、椅子、菠萝、犀牛、套装、录音机、裤子、水龙头、香水、吊床、书架箱子、 杯子、牙膏、玻璃杯、写字台、杂志、窗户、游泳裤、磁盘 【小秘诀】 故事记忆法还能锻炼你的想像力,让你的想像力非常地出众哦! 【名人名言】 记忆不应当得到休息,因为没有一种能力比它更易动作。你要每天找点东西给记忆记忆,因为你愈是多给它记,它便愈能诚实地记住;你愈少给,它便记得愈不诚实。——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第3种能力:记忆力火灾的原因——情景记忆法
牛顿49岁那年,他的书房发生了一起火灾,许多宝贵的论文原稿化成灰烬,牛顿非常沮丧。 那是一个星期天,牛顿要去教堂做礼拜,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吹灭了蜡烛,桌上也没有镜片之类东西。只有一块20厘米长、10厘米宽的一块普通玻璃板。火灾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牛顿询问仆人,仆人说,起火时他正在院里收拾,他保证没有一个人走进这屋子。 两年后的一个星期天早晨,牛顿照例要去教堂,事先得去洗脸、换衣服。洗脸时他正对着镜子看到脸上滴滴水珠时,突然,脑中浮现出失火那天早晨的情景:他在洗脸时突然想到论文中有一点需要补充,连脸上的水滴都顾不上擦干,奔到书桌那边去,补充完毕后,他才用手巾擦干脸,换了件衣服到教堂里去。 “啊,我真笨,怎么一直没有想到!”牛顿终于解开了火警之谜。 原来,当时牛顿脸上的水滴落到了玻璃片上,由于表面张力的关系,水成了半圆形,这就起到了透镜的作用,阳光通过水滴形成焦点,使下面的书稿起火,从而引发了火灾。 电影《恶魔岛》里面有一段有趣的对话。美国联邦调查局要求一个曾经从恶魔岛监狱逃出来的人,画出当初逃亡时所经历的监狱的下水道系统。那个人回答说:“我现在记不起来了,不过没关系,让我再回到岛上,我就可以想起来了。” 也许你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事实上,这是非常科学的。美国心理学家布思曾举过一个古怪的例子:当你学习某一东西时,如果当时你正处在醉酒状态,那么将来某个时候,在酒精的刺激下,你也许会回忆得更好。有些醉酒的人藏过的东西,酒醒时想不起来,一旦回到醉酒状态,则很快找到了。这就是利用过去的情景刺激你的灵感,如果你有意识地用环境的刺激来加深记忆,这就是情景记忆法。 事实上,笔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这种感受,有时候,我正跟其他人在谈一件事情,忽然有人叫我去做其他事情,我一起身就往前走,忽然又想起前面一个人跟我说了什么似乎已经没印象了。这时候,我往往很着急。但是,有一次,我却发现了一个秘密。那一次,我忘记了前面那件事,但是我又回到了原来说话的地方。结果,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我居然想起了前面那件事。我有点怀疑,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我就故意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去,有意思的是,基本上我都能回忆起前面那件事情。原来,这也是情景在起作用。 我们在电影里经常看到,为了使某人恢复记忆,就让他呆在原先呆过的房间里,接触心爱的东西,或者把他最亲近的人找来,这都是在帮助他唤醒记忆。因为记忆必须要有环境的刺激,有时候,光是努力去想是想不起来的,只要加入一点点环境的记忆,你就能够很快想起来。 比如,你突然听到一首很久以前经常听的歌曲,这可能使你回忆起一些情景——听歌时某些活动、和你在一起的某些人、某种饮料的滋味等等。这完全是一种本能的回忆,因为听歌的情景唤醒了这种记忆。 再比如做实验,实验是一种帮助记忆的好手段,在解剖过程中,你手握解剖刀,接触着解剖物的外形,眼睛注视它的内脏,鼻子闻着刺鼻的药水,全身的感官系统都在传送这些信息,从而让这些信息输入你的大脑,储存在大脑中,当你需要时,很快就会想起来。 因此,在记忆过程中,你要有意识地为自己设置情景来帮助自己记忆。 【练一练】 当你想不起一件事,请马上跑到事情发生的地方去感受一下,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小秘诀】 为了更牢固地记住某些内容,不妨在记忆的时候故意设置一种自己喜欢的情景,让记忆在这种情景中生根、发芽,这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哦! 【名人名言】 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培根
第3种能力:记忆力给记忆画上图像——画图记忆法
薛燕老师在第970期《中国中学生报》中曾经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 朱自清的《春》第三段是这么写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我看到一位初一的同学,拿着一个纸片,两分钟就把这65个字的段落背得滚瓜烂熟。 我请他解释,他笑吟吟地说:“我画的小草拦腰有一条横线,代表课文中的一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为什么两棵呢?因为这句后面有两个词‘嫩嫩的,绿绿的’。那大小两个圆圈代表书中‘园子里,田野里’,看着圆圈就会想到‘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下面那几个符号,”他一一指着向我说明,“坐着,躺着,打两个滚(两圆圈),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他又指着右边的斜线说:“这代表‘风轻悄悄的’,‘风’下歪着的小草代表‘草软绵绵的’”。 也许你有过这种经验,当把自己需要记忆的东西以图像的形象表示出来后,记忆就会变得非常简单。薛燕老师提到的这个学生就是采用了画图记忆法,他读着描景状物的文章,对文章进行了丰富的想像,并把这种想像以自己的符号给画出来,这样就大大方便了记忆,提高了记忆效果。 其实,当你对需要记忆的材料进行想像的思维活动时,你已经在开始记忆了,当你在琢磨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