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自慢-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2节:第一章:自慢的观念态度(14)


  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永远认识不了自己的缺点,我们背后的阴影越来越大,就像脚下有一盏投射灯,光明的自己、正面的自己很小,而背后的阴影却是〃黑暗巨人〃。

  ■后 记

  为什么会写这一篇文章,因为这样的经验太多了,我很认真地和部属讨论,他的问题、他的缺点,而且是关起门来,希望他改进,但却引来他强力的反弹,自我辩护,觉得我误解他……

  我不能不承认,大多数人无法面对自己的缺点,不敢承认自己的不足,这也是大多数人停滞不前、无法进步的原因。

  每一个人都应告诉自己〃闻过则喜〃,有人愿意给我建议,提醒我的缺点,不管对不对,都立即谢谢他!

  12工作成就定律:唯态度论

  工作成就(Performance)、能力(Ability)、态度(Attitude),这三个英文字头组成工作成就定律:P=A2。这是强调激励,重视心灵层面的管理学者的说法,每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一生的命运,也决定了一生的工作成果,成王败寇,因为你,因为你的思想,因为你的性格,因为你怎么看世界、怎么看人生。

  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能力、资源、时运,还是其他?这个有趣的问题困扰了所有的工作者,有人努力学习,因为相信能力;有人烧香拜佛,因为相信命运。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答案就在自己身上,你的观念、看法、态度,才是真正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这就是工作成就定律:P=A2。

  工作成就定律指的是每一个人的工作成就的大小,等于能力乘上工作态度,能力越高,工作态度越好,其成就就越大,也是远离失业的不二法门。但大多数人都只重视工作能力,念书、学习,取得高学历,都在增强工作能力,而重视工作态度的却少之又少。大多数的工作者缺少正确的工作伦理,对公司、同事、工作本身,是否具有正确的工作态度,成为职场上的最大盲点。

  工作态度的重要,可以从工作成就定律中看出。每个人的工作能力绝对不会是零,因此工作成就也会有高低。可是工作态度却有可能是零,而一旦工作态度不正确,工作态度是零,其工作成就就是零,能力再高也是无用的。甚至因能力强,态度不正确,反而往坏的方向发展,做出对组织、工作、公司有害的事,大多数职场弊案,都是这种人做出来的。

  因此,工作成就定律,其实说明了工作就业的〃唯态度论〃,态度决定一切,相对而言,学历、能力反而并不重要。

  许多成功的案例都说明了〃唯态度论〃,一个从基层做起的人,最后可以升到总经理,就是工作〃唯态度论〃的批注,因为基层工作者一定是能力不足的,但因态度正确,努力学习,全力以赴,认同组织,无怨无悔,能力当然不断增强,主管当然赏识他,所有的好运、机会都会降临到他的身上,最后他当然会成为公司的最高主管,成为职场的成功者。

  〃唯态度论〃其实不只在工作上,成功更是〃唯态度论〃,许多创业者将失败归咎于资金、经验、时机,其实是错的。因为只要态度正确,没有资金的人,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帮忙,今天缺资金,但明天会解决;能力不足的人,没关系,只要态度正确,努力不懈,今天不会,明天就学会,能力会快速累积;而今天时机不对,运气不好,只要态度正确,不怨天尤人,继续乐观工作,时机、运气总会来的。

  这个社会聪明人太多了,缺少的是执著的傻子,对理念执著,对道德执著,对工作执著,对过程执著,对成果执著,成就的唯态度论,绝对可以让你远离失业,接近成功。

  ■后 记

  有小朋友问我,态度到底是什么?这确实要仔细交代。

  态度,源于信仰,每个人都有人生观,都有自己相信的观念。正确的观念,投射到工作上,就产生具体的正确态度。例如:相信世界是公平的,没有不劳而获,这是信仰,也是观念。投射到工作上,就会变成全力以赴,一步一个脚印,不会贪便宜、走捷径。

  观念与态度是连动的,对外界的每一件事,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的对应态度,进而产生不同的作为。

  态度的正确,包括许多层面,例如:乐观、正面思考、负责、追根究底……几乎所有听起来很〃八股〃的人生守则,都很可能是正确的态度,这其实是回到做人的基本原则。

第23节:第二章 自慢的成长学习(1)


  第二章 自慢的成长学习

  从小我就知道,我天分不错,但也并不特别好;我更知道,我家境不好,家庭所能提供的是最基础的学习环境,出国免谈,深造不可能,因此我唯一能依赖的是在工作与生活中,自己能做的自我探索与学习。

  大学毕业,是我正式学习历程的结束,我知道,从此一切的学习、一切的成长,都要靠自己,因为这样,我摸索出许多让我〃自慢〃的经验。

  无所不在的学习,描述了我一生的学习态度与方法,也是我一辈子如果有一些成就,真正的关键原因。

  〃一点聪明一点痴〃,告诫自己不能太依赖小聪明,虽然我不否认自己反应灵敏、见解独到。〃对不在方法,对在人〃与〃承认自己是坏人〃等篇,谈的都是人的变量,也就是自己。很长的时间,我检讨的是外在变量,环境、资源、时机、命运……但很少想到自己的对错,那是自省的空白,后来我知道真正可能有错的是自己,而自己更可能是丑陋的恶人!

  还有许多篇是学习得到的实务体验,如〃策略与执行力〃,以及如何精准计算等,都是我用自己的话说出的学理,当做是管理学者的旁证吧!

  13学习,Any time,any where

  人的成功,不在于能力很强,而在于能力是否能不断提升改变,学习是每一个人改变的动力。大多数人的学习是制式的、是正式的、是有形的。但有一种学习,可以让人永远成长、毫无止境,那是Any time,any where的学习……

  刚进入职场不久,仍然是最爱玩的时候,一次到乌来乌来:台湾北部著名的山地乡,泰雅族部落村。编者注露营郊游,一起参加的人里面,有一位是溪钓高手,他携带了全部的钓鱼工具,准备让我们好好享用鲜鱼大餐。

  我完全没学过钓鱼,但听到有高手在此,很高兴与他一起尝试钓鱼。那一天晚上,我们两个就一起彻夜垂钓。我因为不会、不懂,所以其实是他钓鱼,我当助手,有空时我也试试看。

第24节:第二章 自慢的成长学习(2)


  这一晚上是我的溪钓学习全体验。我从完全不懂,不断地问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到后来越问越深;也从完全不会钓,到试试看,后来我也能钓到一些鱼。刚开始,这位钓鱼高手觉得我很烦,老问一些笨问题,但因为我也帮了些忙,因而也就勉强回答,到最后我们变成好朋友。

  从这一晚之后,我仍然不是钓鱼高手,也没兴趣,但我对钓鱼完全不陌生。事实上,后来在工作上因为我对溪钓的理解,也得到许多好处:一位客户是钓鱼爱好者,发觉我也对钓鱼侃侃而谈,因而拉近距离,多了好些生意。后来更差一点办一本钓鱼杂志,那一晚上的机缘,让我受益无穷。

  那位钓鱼高手,后来对我的评价是:怪人,对陌生的事拥有超强的好奇心。这点我完全承认,我是一个〃好奇宝宝〃,任何事我都有兴趣,任何事我都会研究一下,不管什么事,纵使和我的工作、生活完全不相关,但只要在我周遭,被我遇到,我都会仔细研究。尤其是我对高手特别有兴趣,因为我认为从高手身上会找到最完整的答案。

  我不晓得我的好奇心是从哪里来的,但我确定好奇心让我快速学习、快速成长,而且可以不需要有正规的老师,也不需要在正式的教室中,我就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中自我学习、自我成长。那是无所不在的学习,也是无时无刻的学习:学习,Any time,any where!

  管理顾问彼得·圣吉(Peter Senge)强调学习型组织,组织要能自我调整,学习成长。对照自己的经验,我强调的是学习型人生,每一个人都可以透过开放的胸襟,不断地自我改造、自我学习,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Any time,any where无所不在的学习。凡走过必有学习,凡接触必有长进,凡看过必多懂一些,凡遇到必追根究底,凡高手必不放过,穷追猛打,追问到底。

  这其中最需要克服的不正确观念就是:这跟我无关,干吗学?这么专业,我一定弄不懂!下次有空再学吧!这都是凡人的想法。正确的态度是:虽然现在无关,但以后可能有用,而现在反正没事,不妨随手了解。而且不论多难、多专业,我现在能学多少算多少,绝不等到明天,不放弃现在的学习;也不能期待重回课堂的正常学习,那机会很小!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是多才多艺的原因。在工作与生活的周遭,不论日子是好、是坏、是悲、是喜、是顺、是逆,对学习而言,日日是好日,分分秒秒可学习,也无时无刻不可学习!

  ■后 记

  我无时无刻不在问,谁是真正的高手。因为这个社会充斥着半吊子达人,许多人敢说就成了专家,向这种人学习无异问道于盲。但真正的学习,要找到真正的名师,因此做任何事,我总要花很多时间,寻访名师,就怕问道于盲,找到真正的高手,学习就会步入坦途。

  14贵人出现,小人走开

  春节,一年的开始,许愿的季节。

  在一次春酒宴后,主人热忱地安排放天灯的余兴节目,每一个人在天灯上写下自己的愿望,从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到两岸和平、国泰民安,愿望无奇不有,说明了社会真是多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