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自慢-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有一次,媒体上写了一段我公司的负面新闻,其离谱的程度,到我不需要辩驳,社会大众就知道不是真的。因为这样,我反而哈哈大笑,自我嘲解:〃一定是我过去当记者时,写了非常多缺德的报道,现在才会有这样的报应!〃这次坦然面对的经验,让我有全然不同的观感,我觉得真相永远在那里,其实没有人能一手遮天的。而好坏之间似乎也没有截然的分野,端看评价者对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而定,朋友会说我是好人,敌人会说我是坏人,而我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谁知道!

第34节:第二章 自慢的成长学习(12)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之后,我开始走出别人评价的阴影,我不再在乎别人对我的说法是否合乎我自己的认知,我只在乎造成这些评价背后的事实如何,如果这些负面的评价是事实,那我就努力去改正那些负面的评价。

  再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的认知就更升华了,我明确知道自己可能是〃坏人〃,会有〃坏心眼〃,会〃做坏事〃,因为我不可能是完美的人,我只是一个会犯错的平凡人,因此我对外界的评价,有更坦然的态度,我连分辨事实与否都免了。我根本假设我自己就是〃坏人〃,别人对我的负面评价,就是事实,因此我现在唯一该想、该做的就是如何去改善、如何去改变。

  我发觉我的调整变快了,因为过去我常会浪费时间去分辨真相,现在却可以直接检讨、直接改进,省却了许多的口舌之争。更重要的是,当我〃承认自己是坏人〃之后,所有的人都愿意给我意见,提醒我改善,因为我不像过去那么自我防御、拒人千里,承认自己是坏人,才是真正变好的开始。

  ■后 记

  有很长的时间,我已经不愿意再规过劝善,就算是很好的朋友,我也不再直言不讳。

  因为给朋友建议,都要冒着引发争辩,引起不愉快的危险,甚至还会被误会对朋友有成见。可是当我习惯闭起嘴巴之后,我知道受到最大伤害的是朋友,因为问题永远会留在他们身上。

  ? 许多人不能承认错误,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更可能是能力不足,生怕承认缺点后,就会被人轻视。寻找自信,是改过迁善的开始。

  22好做的事与把事做好

  我们经常本末倒置,当我们搞砸一件事时,我们会说这件事太难做了,所以没做好。而到底是事情难做,还是我们没做好?谁都不知道。

  正确的观念是:〃把事情做好,就算难做也好做。没把事情做好,就算好做也难做!〃

  遇到一个许久没见的部属,我关心地问:〃现在在做什么?〃他回答:〃我现在开一间小店,可是实在很难做。〃他接着反问:〃何先生,你知道有什么比较好做吗?我想找一个比较好做的事。〃我无言以对。

  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好做的事、容易做的事。公务员碰面会问:你那个缺好吗?意思是说:工作轻松吗?责任轻吗?薪水待遇高吗?生意人碰头会问:你那个生意好做吗?意思是说:竞争激不激烈?好不好赚?一般工作者相遇,问的也是工作好不好做,意思是是否〃事少、钱多、离家近〃?

  我无言以对的原因是,世界上哪有好做的事,哪有轻松的事,哪有容易的事?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偏偏都这样想,每天都在找好做的事,许多人找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找到,换得的是一生一世的蹉跎!

  我听过一个医生家族告诫下一代学医要学皮肤科,千万别当外科医生,因为美容整形当红,好赚又没风险,外科医生太辛苦又危险。我还听过一对父母亲要小孩去当老师,不是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而是可以收补习费,而且退休生活优裕而轻松。

第35节:第二章 自慢的成长学习(13)


  这其实都是令人伤感的说法,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拣轻松、好做的做,那辛苦的事谁来做?社会又会变成如何的急功近利?

  撇开社会的公益不谈,就个人的角度来看,工作趋吉避凶理所当然,但问题是一味地找寻好做的事,真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吗?

  我个人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好做的事,更不相信有容易赚的钱,更没有简单料理的生意!

  我不相信〃好做〃,我只相信〃做好〃,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任何事只要你能把它做好,最后都会有好结果的。

  一个人只想找好做的事,根本是认知上的错误,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用一辈子寻寻觅觅,也不可能找到,结果只会落一个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批评。

  寻找好做的事,是聪明人的思考,是用巧,是走快捷方式。选一件事,把事情做透、做好,是笨人的事,是痴人的思考,有的是傻劲,有的是执著。

  好做的路,熙来攘往,人声鼎沸,大家都挤在一起,就算有好做的事,也早有人捷足先登,八字不够好、不够硬的人是轮不到的。而就算你有机会遇到,没一会儿,跟进的人也人满为患,一旦大家都跳进去做,好做的事也变成难做了。

  〃做好〃的路,参与者较少,因为笨人不多。但是因为是做好,要靠苦力、靠耐力、靠死力,而一旦做好,别人就算闻香而来,跟进学步,也并不容易,这是管理学上所谓的〃进入障碍〃,也是所谓的核心竞争力。

  舍〃好做〃,就〃做好〃,是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的成功要素,不再犹豫、不再寻找,也不要再问那个笨问题:你那一行好做吗?

  ■后 记

  一个朋友想投资做一本新杂志,专程来问我意见:某某类型的杂志好做吗?我告诉他,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任何市场,都人满为患,没有一种杂志好做。

  这位朋友不太满意,觉得我不肯讲真话,我十分无奈,看来想要摆脱〃好做〃的观念十分困难。

  23追根究底的专业精神

  我看大多数人的工作,都不顺眼,或许我有处女座的〃龟毛〃 吧!(龟毛,台湾方言,指当一个人非常的无聊、非常的无趣或非常的认真而产生一些异于常人,导致周围的人都相当抓狂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形容人斤斤计较、婆婆妈妈。编者注!)可是龟毛之外,我强调的是做对、做好,如果凭良知就能做,一定不会好,还要经过痛苦的追根究底的过程,才能做对、做好,那是专业的要求。

  每次看日本的电视节目《抢救贫穷大作战》,心中都有极深的感慨:原来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多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当老板,可是却当起老板。而要当一个成功的好老板,原来每一件小事,都有极深的学问和讲究,而这些讲究、坚持、学问,其实就是现代企业经营所强调的专业主义。

  经营企业只有两种形态:专业与业余。专业的老板会成功,而业余的老板也许在短时间内,因为机缘、运气,偶尔会有小成,但长期下来终究要失败。《抢救贫穷大作战》永远拿〃达人〃(专家)与业余的老板做对比,让专家来教导业余的经营者怎么做生意,从step by step(一步步怎么做),到理念,到服务的热忱,到敬畏每一项原料,到做好每一件事的坚持。印象中,这个节目从来没有谈到赚钱的方法,可是赚钱是伴随着经营者做好每一件事,强调用专业的方法、用专业的精神,做好服务之后,自然而来的报偿。

第36节:第二章 自慢的成长学习(14)


  可是〃达人〃并非天生,他也是经过长期学习、磨炼、研究而来,学习与历练是承袭前人的经验,而研究则是发扬光大,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每一个达人都有独门的绝技,有的可公开,有的不传外人,但都是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在不断地〃追根究底〃之后,而形成专业,变成专家。

  这样的专业精神,放诸四海而皆准。记得我曾经问过台塑集团的许多高级主管:台塑被誉为经营的典范,那台塑的管理精神是什么?他们回答的用词很不一致,显示台塑内部并无统一的说法,不过归纳起来,都指向一个重点,那就是〃追根究底〃的态度。当时无法体会,〃追根究底〃这四个简单、通俗的字,怎么会塑造台塑王国呢?

  后来接触了比较多的管理实务,发觉每一件事情的解决都是透过追根究底的过程,工作没效率,追踪到底是人,还是方法,还是流程,还是其他因素,哪里有问题,就改哪里,一路要追到彻底改善、效率提升为止。

  追根究底的过程,我们可能不只自己找答案,还要找专家、找同业、找异业学习,然后把每一件事情都找到标准化的作业流程,然后不断改进,这就是最佳化(best practice),然后要求工作者反复练习,一直到彻底熟练,每一次作业的误差都很少(六西格玛),当然可以得到最好的优良率、最高的绩效。

  每一个人,如果也能用追根究底的精神,探索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机会培养出某一种专业,而拥有追根究底的专业态度,当然就是专业人。成功人士一定是专业的,你要成为哪一种人呢?

  ■后 记

  现在社会流行〃达人〃,任何领域都要寻找达人,可是什么是达人呢?答案就是〃专业〃!

  24少用判断,多用计算:如何找到答案

  每个人每天都在做决定,大多数的决定都是凭经验、凭感觉,每一个人都需要发展出一套尽可能量化的决策过程,用数据、用计算、用分析,就可以得到结果,而不要用直觉碰运气。

  刚开始学习出版时,编辑来问我:有一本书的内容是这样,作者是谁,我感觉这本书的内容不错,何先生,你觉得怎么样,值得出版吗?

  那时候,不敢承认我不懂,只有努力地和他一起讨论内容、讨论作者、讨论市场,然后下一个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对还是错的判断。

  回想那一段,我能存活到现在,真是承天之幸。

  后来,当然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