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巴菲特泄气的是,他发现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也正在抛售这种股票。
“哎呀,我对此感到不解。格雷厄姆在卖,我却在买,我们总有一人是
错的。”(6)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没有错。“第二年股价翻了一翻,于是我全部
卖掉了。”如果巴菲特再等一等,利润还会更高。
卖出股票的是本的新基金—纽曼&格雷厄姆基金,而且这也是有原因
的。这个合伙人基金刚成立时,有些投资者以GEICO 股票代替现金入股,而
基金为了使资产更具有流动性,决定把它们变现。除此以外,本的基金仍然
保留了绝大部分的GEICO 股票。
主动出击
在GEICO 这一问题上的明显分歧并没使巴菲特降低他对本或格雷厄姆—
纽曼公司的热情。他继续和本保持联系,要求为他做些特殊的分析研究工作,
直至在公司拥有一份工作。巴菲特曾对拜尔德温公司进行了分析,然后写信
建议本买下这种股票。本回信说:
“亲爱的巴菲特:
我们没能及时就拜尔德温公司一事向你作出答复是因为,我们想把它当
作一次检验本公司分析和决策方法的机会。我们终于得出结论:如果价格下
降到21 美元左右,可以买进1000 股到1500 股。。”
巴菲特写了回信,保证在这个价格为本留出大量股票;同时,他还推荐
了另一个公司——格雷夫兄弟合作公司。只是这回他却不能替本买进了,因
为巴菲特—福尔克公司没有在它上市交易的交易场所取得会员资格。
巴菲特解释了他向本推荐新证券的动机。“如果我想在华盛顿土人队当
一名四分位,我就必须让人们看到我很少失手。”(7)
或许,只有巴菲特这样极为友好、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够打动本给他一份
工作。事实上,他们在通信的过程中友谊不断加深。开始,巴菲特写信给“格
雷厄姆先生”,本也同样写给“巴菲特”;逐渐地,称呼变成了“本”和“沃
伦”。本退休移居加利福尼亚以后,他们还在信中谈论自己的妻子、儿女和
朋友们。
但是友谊的建立需要时间。“他极为友善,却为自己设了一层盔甲。”
巴菲特曾经读过本以第三人称写的自传的草稿。本把自己说成是一个有许多
朋友却没有知心朋友的人。
“每个人都喜欢他,”巴菲特继续说。“每个人都尊敬他,每个人都想
和他在一起,却没有人能靠近他。这对女人是一种挑战,她们每个人都认为
自己才是真正和他亲近的人。”
许多女人都很失望,可是巴菲特又说,“她们已经比男人强多了。”
本有些拘谨,但是他对巴菲特的看重还是显而易见的。1952 年3 月本写
信祝贺他与苏茜·汤普森喜结莲理,并说他很高兴地见到了巴菲特的父母。
1953 年8 月,本又写信祝贺他生了女儿小苏茜,他是在与霍华德·巴菲特进
行电话交谈时得到此事的,后者为自己作祖父感到很骄傲。本还说,他已经
向华尔街的几家公司推荐了巴菲特。
贵在坚持
1954 年巴菲特的机会终于来了:格雷厄姆写信通知他可以到公司上班。
巴菲特唯恐本改变主意,迫不及待地赶到了纽约,甚至对工资问也不问。
“我知道本会给我一个合理的工资,”巴菲特说。到公司后,他得知自
己的工资是每年12000 美元,这在当时已经足够在郊区怀特·普米恩斯租一
幢带花园的公寓养活已经怀孕的妻子了。本还帮巴菲特在斯卡斯达尔成人学
校找了份工作——晚上教投资课。
第一天上班的情形让巴菲特无法忘怀。当时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办公
地点在第42 大街东122 号,“每个职员都穿一件灰色的夹克衫,都是一种样
式。我还记得第一次穿上它时的激动心情。”
纽曼和格雷厄姆基金
就在巴菲特进入公司前不久,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几乎又扩大了一倍。
投资者希望扩大当时已达500 万的基金,但是他们又坚持让本和杰里继续管
理,因为他们没有培养出自己的接班人。1950 年,本聘用了以前在证交会工
作的爱德华·E·劳佛。
杰里决定用一些自己熟悉的人。“我不喜欢去了解陌生人,”他对28
岁的儿子米奇说,“不如你到城里来帮我吧。”
米奇一直在纽约为纺织品交易商杰里·罗斯曼工作,后者有一个想接管
他生意的儿子。“我对杰里·罗斯曼讲了这件事,”米奇回忆说。“他很失
望。他对我说:‘我不想失去你,但我也知道你父亲更需要你。’后来罗斯
曼也成了我们的投资者。”
公司规模的扩大不是向已有的账户中注入资本,而是新开了一个合伙人
基金——纽曼和格雷厄姆基金,投资的最低限额是5 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个
大数目)。开张时的资本总额是257 万美元,到1954 年这个合伙人基金的资
产已达6 百万美元了。
“超过基金账面价值的利润中有20%归本和杰里所有,”米奇说。“这
是正常收入,需要交很多税。于是,本和杰里后来也按照与投资者相同的收
益率领取资本收益了。”
办公室里的年轻人
虽然新增了一个基金,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无论从资产价值还是从职员
人数上衡量,都只能算个小公司。两个基金的投资总共只有1200 万美元,而
除了几个秘书之外就只有巴菲特在马歇尔·威尔斯公司年会上认识的沃尔
特·舒勒斯了。他们花大量时间研究标准普尔指南,寻找总价格不超过其净
营运资本2/3 的股票。本仍然坚持认为这个标准可以保证满意的安全度。
套利的基础知识
巴菲特决不放弃任何一次可以学习套利技巧的机会。他曾在伯克希尔—
哈撒韦公司的年度报告中讲过一个用可可豆套利的故事。布鲁克林一家生产
巧克力的洛克伍德公司于1941 年采用了后进先出的存货核算方法,当时的可
可豆价格是每磅5 美分。1954 年的一次暂时性短缺使价格猛涨到每磅超过60
美分,于是洛克伍德公司想在这时出售自己值钱的存货。可是,如果只是简
单地把可可卖掉,公司必须上缴利润50%的税款。
如果公司以缩小经营规模的名义把存货分配给股东,则根据税法它可以
减少应缴税款的数额。洛克伍德决定放弃可可脂生意,这样可以减少1300
万磅的可可存货,然后公司宣布以80 磅换1 股的比例回收市场上流通的股
票。这相当于每股48 美元,而洛克伍德股票的最初价格只有15 美元。
“我一直忙了几个星期——买股票,卖豆子,然后在施罗德信托公司暂
作停留,把股权证换成仓库收据,”巴菲特说。“利润相当可观,而我唯一
的费用只是乘地铁的车票。”(8)洛克伍德遭受了严重的经营损失,在全部
交易结束之前,股价已上升到了100 美元。
额外的工作
巴菲特还做过许多不同的工作。芝加哥投资商R·马歇尔·巴恩斯30 多
年后翻弄自己的老股票时偶然发现,他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幸运儿之一,拥有
沃伦·巴菲特这个当时的新伙计签发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股权证书。80
年代中期的巴菲特已经忘了自己还曾做过很短期的财务工作。
公司的股票业绩不错,巴菲特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但是他和沃尔
特·舒勒斯一样认为本的某些思想很无聊。
用老方法挣钱
如果还记得本多年以前在纽伯格公司受到的教训和1929 年大崩溃的强
化作用,就不会对本的职员经常报怨他太保守感到奇怪了。沃尔特·舒勒斯
复员到公司上班后不久曾推荐了一个叫哈罗伊德的公司,它拥有静电复印术
的专利并在整个三十年代一直支付红利。然而本认为这种后来称为“复制品”
的股票21 美元的价格太高了。
“我只想说,”舒勒斯后来惋惜地说道。“如果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以
21 美元的价格买进‘复制品’,我可以保证以50 美元卖出去。它能涨到3000
美元是谁也不敢说的。”本坚持只有在赢利机会很清楚时才投资,而投机是
最不可取的行为。(9)
格雷厄姆的怪念头
巴菲特还认为本的观点是自我封闭式的。“他不愿意让我们到公司去看
看,他认为这是一种欺骗。”
本总感觉自己的观点不太可靠,除非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使用的方法与
普通投资者一样。“我们必须和波卡特罗的人使用同样的游戏规则。”巴菲
特说。
舒勒斯猜测了另一个原因:本不喜欢与管理人员交谈或许是因为他担心
自己会被对方的话所迷惑,担心自己的考虑不够周详。
巴菲特也承认与管理人员打交道很麻烦,但这倒不是因为他会被高级主
管的话冲昏了头脑。他说自己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一次投资失误就是因为他不
喜欢管理者而没买进一种很好的股票。“如果我相信他的话,现在会更富有。”
(10)
合格管理者的价值
实际上,本或许也应该尝尝巴菲特的这种感觉。有一次,他发表了自己
对管理人员的看法,解释了他为什么不大注重与小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打交
道,虽然他把大部分投资都投入了小公司。
“在评价大公司时,管理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对次等股票的市场价格也
有重要影响。从长期看,次等公司的价值不需控制,因为如果管理不善,会
有自动的市场力量促使它改进,从而改善了公司的价值。”(11)
友谊的摇篮
在得到挑选股票的经验之外,巴菲特也开始了解本这个人。本会在自己
过生日时给职员和朋友们送礼物,因为他认为自己能出生实在是件幸事,不
应该只收礼物。巴菲特还记得一次过生日时,本送给秘书戴安娜·奥兰斯坦
一些GEICO 的股票,其他时候本也同样大方。
“你知道我的儿子叫霍华德·格雷厄姆·巴菲特,取的是我父亲和本的
名字。”巴菲特说。“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