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不算伊拉克不分昼夜的袭击,发生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恐怖活动,也几乎数不胜数。美国
及其盟国枕戈待旦提心吊胆自不必说,余波所及,一些亲西方的*国家如印尼、土耳其等也
未能幸免。
其实,只要将双方五个回合的较量做一个整体观察,就不难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表面
上看起来,美国与基地组织的〃拳击赛〃似乎很热闹,双方高声喊杀,你来我往;但细一琢磨,
双方除了在个别时间——2001 和 2003 年;个别地点——伊拉克(阿富汗)战场——短兵相
接以外,在其他时间和空间里,基本上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击溃了塔利班和基地分子之
后,美国根本没有穷追猛打,把本拉登捉拿归案,从而了结〃911〃事件的意思;反而别有
用心地将军队进驻中亚数国,在那里搞起了颜色革命,和俄罗斯展开战略角逐,惹得当年大
力支持其进攻阿富汗的俄罗斯极大不满。更有甚者,此后,美国又以反恐为名,进攻伊拉克。
这一次连一向对其言听计从的联合国和欧洲诸盟友也觉得太过分。本拉登袭击美国,美国
却拿萨达姆试问,让人不得不感叹新一届美国政府外交手法的粗糙和保守分子的厚颜无耻。
这边美国〃指桑骂槐〃,那边基地分子因为美国本土戒备森严,一时无从下手,于是就对
美国的随从国们祭起了屠刀。从土耳其、到西班牙再到英国的首都,爆炸声此起彼伏。由于
地理范围和时间间隔的扩大,使得美国和基地双方的过招看起来很像隔山打牛:一些军事理
论家将美国在常规战场上的军事行动总结为〃三非〃——非接触、非线形、非对称,其实,基
地组织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对阵,才是真正的〃三非〃!
利用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美国已经找到用战场上的〃三非〃战胜军事对手的方法,但面
对无形的对手的战略〃三非〃,美国目前尚无法有效应对。美国《纽约时报日前说,在经过多
年斗争之后,布什政府终于明白,反恐任务就长期而言除了是一场军事行动之外,也是一场
包括意识形态领域在内的长期斗争。现在布什政府正在改变措辞,〃反恐战争〃已经被〃反对
暴力极端主义的全球斗争〃这一新术语所替代。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理查德迈尔斯表
示,虽然目前美军方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反恐任务,但解决恐怖主义威胁的方法是〃更多地采
用外交、经济和政治手段,而不单纯是军事手段〃。
C 形包围 第三章、冷观〃反恐〃 第一节、丧钟为谁而鸣?冷观美国反恐战争…
从〃战争〃到〃斗争〃,一字之差,反映出美国已渐渐意识到,将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军
事打击作为国家安全策略和反恐战争原则,已快要走到尽头。伊拉克每天的爆炸声响亮地宣
告着,美国只是打赢了一个伊拉克战役,而基本输掉了以此为标志的反恐战争。而面对当年
必欲除之而后快的邪恶轴心——伊朗和朝鲜,美国表现出的百倍耐心实际上正无声地宣告—
—如德国《每日镜报》所说——布什主义的终结。今天,美国民众和学界对反恐前景越来越
感到迷惘和困惑,反对伊拉克战争运动正在美国兴起,大有超过当年反对越战之势;同时,
由于〃卡特里娜〃飓风的过于惨烈的破坏,更使美国人对小布什〃攘外〃胜于〃安内〃的做法感到
厌倦。有人预计,随着〃卡特里娜〃飓风的过去,美国政治上将掀起另一场〃倒布〃飓风。当年
老布什在海湾战争中创下赫赫战功,但仍然被关注自己生活状况的务实的美国民众抛弃,今
天小布什又走上乃父热衷于海外建功的道路。以至于已经有人在悄悄地预言:小布什会在同
一片沙漠上重蹈老布什的覆辙吗?
二、美国反恐的〃醉翁之意〃
在美国,〃911〃事件一发生,这个商业国家的领导人和智囊们,就以一种商人式的精
明,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改变世界地缘政治的新机会。正如珍珠港事件给了一个美国充当二
战渔翁,收获欧洲、亚洲和世界海洋控制权,从而奠定霸权基业的机会一样;此次高举反恐
的大旗,也必将为美国建立全球帝国,占领世界地理和政治制高点提供一个完美的借口。怀
揣着这样深远的动机,美国向着阿富汗的方向进发了,并很快挺进到梦寐以求的全球战略要
地中亚。本来本拉登是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中,但美国却生拉硬扯地把萨达姆与恐怖主义
捆在一起,在无法自圆其说的时候又抛出〃中东*样板〃的说辞。从〃911〃到伊拉克,不仅地
理上偏差甚远,法理上更是风马牛不相及。此一罔顾民众鲜血而眈眈于石油——国内政治集
团和美国利益的*动机;其捏造、栽赃、强词夺理的无耻手法;其一意孤行,置联合国和国
际社会的普遍反对于不顾,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蛮横,均为二战后世界各国所无与伦比。很
显然,从一开始美国就根本没有把基地组织当成主要对手,其所谓的〃反恐〃只是醉翁之意不
在酒。
那么,美国的醉翁之意在哪里?如果说四年前阿富汗战争开始时人们还将信将疑,今天,
当美国一脚站在中亚一脚站在中东,一手指着伊朗,一手指着朝鲜,一会示意日本大闹亚太,
一会又对印度频送秋波的时候,人们应该看出些端倪了。
小布什政府被称为战争政府,上任三年连打两场大仗。必须指出,小布什进行的那两场
战争并非简单地是在为自己政府创造〃政绩〃,而是符合美国收获美苏当年冷战成果、全面压
缩俄罗斯世界势力范围的大战略的。南联盟被美国撕碎之后,苏联超级大国的〃遗体〃已被肢
解得七零八落,伊拉克、伊朗、叙利亚成为苏联留给俄罗斯硕果仅存的政治遗产。趁俄罗斯
崛起尚早〃一统江湖〃,毕其功于一役,将为自里根和老布什总统以来美国称霸世界的夙愿画
一个完美的句号。所以,在美国政客的逻辑里,不管有没有生物武器,不管和本拉登有没
有关系,伊拉克都应该被拿下。只有如此,才能为解决伊朗和叙利亚提供前进基地,为彻底
扫除苏(俄)势力,打下基础。总是有些天真的理论家批评美国不放弃冷战思维,可是,冷
战给美国带来如此巨大的战略红利,而美国尚未完全掠收冷战成果,它为什么要放弃这一悠
关霸权事业的思维?它不仅不会放弃,在可以预计的时间里,它仍然是以此思维处理和各大
国的关系。俄罗斯是美国主要的现实敌人,不管俄罗斯怎么对美国表示善意,它都不能改变
这个宿命般的定位。因为这是维系北约的需要,因此也是美国控制欧洲的需要。美国怎么会
为了俄罗斯这一个朋友,丢掉整个欧洲呢?美国宁愿忍受俄罗斯是目前唯一有能力在军事上
威胁它的国家。它要做的是,不断地逼迫、挤压以至最后肢解俄罗斯。美国进驻中亚和占领
伊拉克以及下一步改造中东的首要目的,均在于此。
C 形包围 第三章、冷观〃反恐〃 第一节、丧钟为谁而鸣?冷观美国反恐战争…
美国醉翁的眼中另一个目标是中国。中国的迅速发展是美国的一块心病。美国惟恐中国
乘它遇到战略麻烦的时候,在台海出手,从而洞穿其精心构筑的全球联盟体系,并进而威胁
到其对亚洲的统治地位。不管中国怎样表示永远不称霸,无意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
美国也不肯接纳中国为〃朋友〃,最多是表示不视为敌人。究其原因也和俄罗斯一样,美国在
亚洲也需要一个对手,以维系美日同盟和美日台、美日韩澳新等诸多联盟。
美国大战略的如意算盘是:以俄、中为现实和潜在敌人,从而维系和控制欧、亚盟国,
再利用欧亚联盟,围堵、瓦解〃现实和潜在敌人〃。让双方鹬蚌相争,自己悠闲做渔翁。
美国如此南辕北辙地反恐,除了越反越恐,不会有其他的结果。这已经被今天的事实所
证明。对伊拉克的入侵,对*国家利益的肆意侵害,不仅促使更多的激进分子投到本拉登
的门下,也使许多生活在西方社会的一些〃另类〃投身〃恐怖事业〃。人们只看到美国的阿富汗
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打得有声有色,而没有看到在那轰轰烈烈的战争场景背后,基地组织的〃
蓬勃〃发展和对美国及其随从开展的战争同样〃有声有色〃,发生在伦敦的爆炸案只是最新的
证明。
已经有许多的声音在指责美国反恐不力。其实人们没有想到也不可思议的是,也许这正
是美国希望的结果。美国的战略家们知道,基地组织不管怎么壮大,其实力仍然是有限的,
不会对膀大腰圆的美国造成伤筋动骨的危害。一旦恐怖分子大幅削弱或消失,则美国继续实
现国家利益的借口将不再存在。在全球帝国的征途上,美国下一步要走的棋还很多,它仍然
需要反恐这面大旗,因此也需要众多的恐怖分子继续成为名义上的敌人。这就是美国虽然在
反恐上没有多少作为,却拼命推进军队向信息化全面转型的根本原因。伊拉克战争已经证明,
美国的隐形飞机、巡航导弹、航空母舰在对付恐怖分子时没有用武之地,但美国依然在加强
这些常规军事力量方面不敢稍懈。关注过伊拉克战争的人们都对美国的震慑战、心理战、舆
论战和斩首行动、向心突击印象深刻。但是,所有这些与反恐何干?一个年轻的美国兵野蛮
地把年迈的萨达姆按在地上,摆出美国式的强力姿势;但是,美国兵真正应该按住的是本拉
登。在最应该展现其英雄主义的阿富汗的深山密林里,美国士兵在哪里?
三、美国搬起石头砸了谁的脚?
像 2001 年的〃911〃事件一样,2005 年 7 月 7 日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