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爱的苦难-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月,我抽空到距凤翔村约15公里外的徐天舟的家,去拜访这位诗路上的良师益友。 
  可巧,那天他到亲戚家去了,他弟弟徐飞安排我在徐天舟的卧室兼书房休息。 
  这是一间破陋的老式木屋,壁板早已被烟熏得黑乎乎的,若是在白天,可以看到一面板壁上有或大或小的裂缝透进丝丝缕缕的阳光。屋里没有一般年轻人不可少的电视和音响,桌上、地板上排着、堆着的都是书,还有成形和半成形的根雕作品。壁上有徐天舟笔走龙蛇的书法,还有他手绘的一幅李白神采飘逸的半身像。我知道,徐天舟古体诗词创作上“积极的浪漫主义风格”与李白的诗风有着极深的渊源。 
  徐天舟的家境并不富裕,所以屋内除了书之外再无其他值钱的东西。但也就是在这样一间破陋的老屋里,徐天舟创造出了数百首古体诗词。 
  吸引我目光的还是墙上用镜框镶着的徐天舟的新作《长城行》。一年前,徐天舟应《诗刊》的邀请,参加了这一年在北京举办的“青春诗会”,在所有与会诗人中,他是较年轻的一个,22岁。著名诗歌评论家、北京大学谢冕教授读过他的作品后,对他这个福建小老乡说:“在所有在座的诗人里面,你诗的感觉是最好的,作品有一种内在的激情流……” 
  在这次诗会期间,徐天舟第一次走进了圆明园,登上了长城,祖国的大好河山,民族的兴衰荣辱,化作他胸中激情澎湃的潮水,化作了古风《圆明园怀古》、《长城行》。 
  徐天舟的《长城行》,深深地震撼了我: 
  余同张吕清游长城时,我等漫想从天外来此。风云涌处,抚今追昔,倍感人世沧桑,不胜唏嘘而有是作。时值甲戌年七月二十二日。 
  燕北有长城,传闻在人间。身居河汉里,遥望不得见。浮舟浩歌向京都,更变千年等闲度。碧海龟驮日月出,星辰默默大荒横,北极云淡正秋暮。秦皇在此曾走马,往事如潮汹涌时,缠怀绕指无去处。鬼神飘忽幽怨多,停杯留作席上客。席间哭倒孟姜女,天地为之伤心色。于今得失俱归空,世态纷呈望眼中。旷野鹰飞山川下,寒蝉声急走鱼龙。揽塞北之烟霞兮,有墨兰之幽香;抚古国之脊背兮,感慨万方。黄河咆哮兮九转,五岳巍巍兮昂扬。鹿悠哉于湖之畔兮,虎视眈眈耽耽! 仙童载酒回,邀我上边台。边台欲雨梧桐冷,遥见群魔铁骑来。落叶千山传烽火,可怜龙被狼犬欺,击楫壮士心如麻。更从北海闯南海,欲济苍生不顾家。报国之志岂可夺? 匹夫安能负天下? 炎黄有幸出润之,潇洒从容罢干戈。外驱异族上补天,重整乾坤清江河。雾霭纷纷散兮日东升,守彼邓林兮远鼓瑟。随大鹏起兮回中天,荡春旗而游剑阁。吾心似水,万古逍遥;梦醒诗书,复而长啸。何不先扫凡世之尘埃兮,再去同太白双垂钓?   
  第五章 宿命的相逢(7)   
  读完全诗,我几乎呆立在了原地,灵魂仿佛被一双巨手擢离了尘埃滚滚的大地,提升到了高远辽阔的天空,那里一片蔚蓝、澄净,云蒸霞蔚,朝阳正冉冉升起……在这样一个高度,我仿佛俯视着祖国的大好山河:身下的万里长城巨龙般蜿蜒逶迤,黄河在远处奔腾咆哮,浊浪滔滔,五岳昂首向我深情凝望,那高仰的头颅,仿佛在诉说中华民族要千年不屈不挠的奋斗史;烽烟在长城之上滚滚冲天,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呐喊穿透历史的烟尘,重锤般撞击着我的胸膛和耳膜…… 
  这一夜,失眠再一次造访了我。 
  失眠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它往往能使你更清醒,逼着你去思索你不愿或不曾想过要思索的一些东西,让你不再浑浑噩噩。 
  徐天舟的成就──一是得到社会的承认,二是作品本身所达到的境界与高度,都让我这个比他大好几岁的学生汗颜。我当然不至于嫉妒他所取得的一切,在钦佩和欣赏之余,我想得更多的是自己在“成就”上的一片空白,我开始为自己两双手空空而惶恐,强烈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压力,也强烈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动力…… 
  徐天舟的这间小屋,临水而建,一条小溪潺潺从屋脚下奔流向前,涉过十几米宽的浅浅的小溪,便是一座屹立了几千年的沉默的大山。深夜,我在辗转反侧中爬起来,没有开灯,在黑暗中推窗向山顶眺望:山顶上,几株孤零零的树,伴着几点寒星;山区的夜雾时不时弥漫而过,遮挡了我的视线,却遮挡不了我深深的思索……面对黑夜、浓雾,大山,还有树,还有星星,还有潺潺的流水落石出,仿佛面对的是茫茫的时空,茫茫的宇宙…… 
  直到今天,我还为霖子的这封信而黯然…… 
  8月14日,因了洗衣粉的“办厂大计”,我再一次去了福州。 
  此前我抽空去了一趟“老家”寿宁县凤阳乡官田村——我父亲的出生地也即我的祖籍地,人们习惯上称为“老家”。我在“老家”见到了原在外地办砖瓦场的堂哥祖良,他回家之后正闲着,想找项目,我把生产洗衣粉的事向他说了,他很有兴趣,不过要我先把样品试制出来,看一下洗涤效果。 
  前次从福州带回的化工原料,按配方试制后效果并不好,凌霄又向我提供了新的配方,但需再购新的原料,所以我再一次到了福州。 
  我是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 
  这一次的费用,是好友雨晨慷慨相赠的,当他听说了我的困难与“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后,掏出了身上仅有的240多元钱,说,那我就帮你这一回吧,不管成功或失败,都希望你走下去。 
  这一次到福州,我没能见到霖子。 
  那夜,从长途汽车上下来时,时间已是11点,因为汽车站离阿欣他们宿舍较远,而此时已没有公交车了,打车要好几十元,我舍不得;在附近找旅社,又不熟悉;不知上哪儿找廉价的,太贵的也住不起,干脆不找了,就在街头捱过一夜吧。 
  先是在灯火阑珊的街头漫无目的地踯躅。后来,实在是太累了,就在一个公交车候车亭的长椅上躺了下来。正是夏天,躺在冰凉的铁椅上并不感到太冷。但路边车来人往,根本睡不着,到下半夜两三点吧,旁边来了几个流里流气的小青年,哇哩哇啦地说着一些脏话、黑话,把躺在椅子上的我吓了个不轻,怕他们向我“收保护费”。我只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悄悄起身,大气不敢出地离开了候车亭,看不见他们了,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仿佛刚刚脱离了虎口。 
  后来找到火车站前的一个商厦门口,见那儿有不少人倚着、坐着、躺着,或睡或醒,我也走过去,找了一个墙角坐了下来,闭上疲惫的眼睛,苦苦地等待天明。 
  购回原料后,试制出的样品仍然效果不好,我的“洗衣粉大业”只得宣告流产。 
  “屋漏偏逢连夜雨”,我对霖子的这份“迟来的爱”,也即将要“破产”。 
  “我走向你的时候,你已化作一泓静默的甘泉。”这是7月我在福州,我以霖子送我的三本书的书名为题所写下的散文诗中的一句。 
  它在不经意中,成为了一种预言,并且很快就得到了验证。 
  和霖子见面后,在一个半月里,我给她写了好几封信──信中坦呈了我对她的爱恋。 
  而霖子呢,除了在电台的直播节目中经常听到她柔柔的声音为我点诗之外,她始终“静默”着,没有给我回过片纸只字。 
  直到9月份,她才给我写来一封信,信上她说,世上没有永驻的情,没有不变的爱,她不相信人世间会有真正的爱情。她还说她的笔名叫如烟,因为世间事物都会化作云烟随风飘散…… 
  直到今天,我还为霖子的这封信而黯然。     
  第二部分   
  第六章 哭泣的骆驼(1)   
  若你真爱这个平凡而美丽的世界,你将永不会被爱所抛弃。 
  ——沙漠舟 
  此刻,秋风秋雨正哭泣着寂寞的夜 
  结束漂泊,我回到了家乡。 
  不经意间,秋天开始往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洒落下一片片黄叶。山上,农人的果园已是硕果累累;田野里,成熟的稻浪也开始散发阵阵诱人的芬芳。在乡村,在秋天,起早摸黑的父老乡亲们,他们脸上洋溢的总有丰收在望的欣慰和喜悦。 
  而我呢? 
  我的同龄朋友大都有了老婆孩子,事业上也有了各自的一片天地,而我,一事无成,一贫如洗,甚至,别说老婆,连丈母娘在哪里都不知道。 
  走出校门十几年了,最初,我想赚钱,娶个老婆生一两个孩子。与诗歌结缘之后,想成为作家。而现在,写了五年诗,除了在电台及地区报纸发表几首破诗之外,成为作家的美梦还遥遥无期。 
  父亲已经75岁高龄了,他还能等多少年,才能看到我的成就,放心地离这世界而去呢? 
  “此刻,秋风秋雨正哭泣着寂寞的夜,又一个秋天将要弃我而去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呢?生命中泪血浸染的第二十六个秋天就将这样匆匆离去了,而我在一无所有的旷野,任凭满地的落叶和满目的苍凉,如刀似剑,一点一点地切割着我滴血的心……人生苦短,我不知道,未来的岁月里,漂泊的灵魂还要经历怎样的炼狱,还要遭遇怎样的苦难?这短暂如流星的一生,会不会有永恒的阳光照临?” 
  一个风雨之夜,我写下了这样一段日记——我为自己26岁的一无所有的青春而感到深深的悲凉。 
  一整天,我都在愤怒和悲痛中度过 
  11月1日,我生命中的一个黑暗的日子。 
  因为侄女小鹃的来信。 
  小鹃是一个和她父亲──我的哥哥大水一样,有着大爱之心的女孩,善解人意,对家中老小关怀得无微不至,对她的爷爷更是极为孝顺。 
  小鹃1994年下半年到泉州打工。我在福州期间曾去泉州看过她,也见到了她的男友。一个来自北方的年轻人。 
  小鹃的初恋男友就是我在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